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網路名師工作室輔導員

網路名師工作室輔導員

發布時間: 2021-01-08 15:55:04

❶ 參加名師工作室期間可以換工作單位嗎

可以換新的工作單位。

❷ 什麼是名師工作室

全國語文名師工作室由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專家海淀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張恩勇專老師於2010年創辦屬,特邀全國語文教育專家程翔、翟曉寧等為全國語文工作室教學顧問。

旨在解決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的諸多難題和困惑,指導學生輕松學好語文。高考語文成績一直是困擾著眾多學子。為了幫助更多的學生學好語文學科。張老師二十多年來孜孜以求,致力於語文教學工作的研究。

(2)網路名師工作室輔導員擴展閱讀:

全國語文名師工作室

工作室創辦口號:名師是你登天的梯,幫你九天攬月;名師是你航海的燈,助你五洋捉鱉。

工作室宗旨:培養一大批優秀的學生。

工作室班型設置:寒暑假班、教學同步課外輔導班、高考沖刺班,名師一對一等班型。

全國語文名師工作室指定輔導學校:北京昭熠學校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大鍾寺中鼎大廈B座400室

❸ 成為名師工作室成員對以後實習有用嗎

現在,許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建有名師工作室,意圖以名師帶動教師隊伍建設.實踐證明,名師工作室的成立,充分發揮了名師的示範、輻射和指導作用,實現了資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員提升的目的,培養了一批師德高尚、造詣深厚、業務精湛的教師.筆者認為,若要將名師工作室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化,還應該注意: 名師工作室要成為民師工作室. 名師工作室不是專家的實驗室,也不是農民的溫室大棚,無論是成員層次的組成、成員地域的選擇、研究方法的運用,它都應該成為從科研成果到實踐運用的紐帶與橋梁,更好地、更多地為平民教師改善教育教學行為提供服務與保障. 一.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要來源於教育教學一線.無論是領銜人還是工作室成員,都應該直接從事本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並且要包括一部分普通教師或青年教師(非名師),從而體現工作室組成人員的層次性,為工作室研究主題的深入和有效開展提供最直接的師資保障.同時,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教師參與,會在這些成員周圍(或各自所在學校內)形成一個非團體性質的、鬆散型的研究組織,隨著工作室研究活動的持續展開,其效應必將被不斷擴大,從而產生輻射.因此,這種師資組成,除了工作室的核心型成員之外,在其外圍還會有鬆散型和輻射型研究隊伍.當然,為了實現理論的引領,各個工作室也可聘請一些專家作為工作室的顧問. 二.名師工作室的成員要實行條件准入制.也就是說在確定工作室成員條件後,組織人員應該通過答辯、課堂實踐、案例評析等方式對志願加入的申請人員進行考核、認定. 首先,從條件上看,領銜人應該做到理念先進,能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及研究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育藝術,教育教學質量高,有一定的管理、組織能力;工作室成員至少應該有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發展的願望.其次,從形式上看,在報名之前要讓其認識到參與工作室的目的,以及對所研究主題的了解程度或參與興趣;要考慮其所處地域對本專業、本主題的需要程度,例如,常州市相當一部分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就來自農村學校. 三.名師工作室要堅持草根化研究、行動研究.正是因為有了一線教師的中國,有了不同層次教師的參與,名師工作室的研究才可能成為草根化研究問題從學校、教師、學生、教育教學實踐中來,然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及時地在教育教學行動中檢驗、實踐、推廣研究成果.這樣的工作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室,而不僅僅是研究室、觀察所、望站. 名師工作室要成為明師工作室. 教育要面向未來,名師工作室的發展目標自然也要著眼於教育的明天.因此,名師工作室從研究主題上、從工作制度上都要著眼於教育、教師未來的發展. 一.確定研究主題體現前瞻.有人說,名師工作室是點的凝聚,夯實底盤;是線的延伸,內化結構;是面的輻射,共享智慧.那麼,維系工作室的點、線、面又是什麼呢?是著眼於未來的研究主題.因為名師工作室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培養一批新名師,更應立足於長遠的教育事業.因此,我們認為,研究的主題要有前瞻性,應該來源於教育教學實踐,應該關注當前課程改革的方向,關注新時期學生發展的動向,關注本地區教育教學、本學科亮點或存在問題.這樣的一些主題,能極大地促進地方教育資源的整合,有效提高教師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 二.明確發展職責和諧共生.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體現了層次性,工作室應該成為培養未來名師的搖籃,普通教師要努力成為骨幹教師,今天的成員要成為明天的領銜人.因此,在工作室內應該明確各自的職責,確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常規,促進整合發展.例如,常州市名師工作室的基本制度有:導師培養制,即為青年教師量身制訂成長方案,促使工作室成員成長為在某一方面學有專長、術有專攻的名教師;二是項目領銜制,即確立一項研究課題,開展教育科學專題研究;三是成果輻射制,即將工作室成果以各種形式進行介紹、推廣.同時,領銜人與教育行政部門、領銜人與成員都要簽訂協議,加強過程與結果的考核,做到真正的制度保證.以上制度實則體現了工作室在教師培養過程中吸收一批、發展一批、壯大一批、帶動一批、擴大一批、影響一批的思想,實現研究進程、工作開展的延續性. 名師工作室要成為鳴師工作室. 一.名師工作室對內要倡導民主.也就是在研究過程中,不能搞一言堂和絕對權威,允許有不同的聲音發出,允許有不同的見解產生,百家爭鳴才能百花齊放,爭論、爭鳴之中才有智慧的火花閃現.因此,工作室要經常開展論文研討、專著交流、學術沙龍、研究報告會、教師論壇、公開教學、調查報告等一系列活動,不斷實踐、總結、反思、批判.只有這樣,工作室的研究水平才會整體提升,研究方向才會不斷走向科學. 二.名師工作室對外要積極宣傳.首先,工作室要積極開展成果展示活動,宣傳和推廣研究成果,如組織主題觀摩、成果論證、研究中國頁、專題匯報等活動,不斷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員關注或參與,形成工作室內外互動的研究局面,使研究形式更加多元,研究過程不斷生成

❹ 如何退出浙江省網路名師工作室的學科帶頭人

你好:
浙江自古有耕讀傳家、重教興學的傳統。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2年浙江確立科教興省戰略,1999年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2002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教育強省的戰略目標。2006年制定了教育強省建設綱要。2010年制定了《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經過多年努力,全省已建立起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新成績。基礎教育進一步夯實。1989年浙江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成為全國第三個通過「兩基」總驗收的省份,2004年率先基本普及了學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全省進一步明確了基礎教育「以縣為主」管理的體制,致力於高標准、高質量「普九」,努力實現教育投入「三個增長、兩個提高」,在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促進基礎教育向學前三年和高中段延伸,目前15年教育普及率已達979%。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推進新一輪中小學布局調整,開展標准化學校建設。建立義務教育經保障新機制,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課本和借讀,提高中小學生均公用經定額標准,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加強普通高中建設,擴大高中段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提高基礎教育總體水平。廣泛開展學生體育藝術活動,以市縣和高中學校為單位向社會公布省內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3年建設任務。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並實施中小學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實施辦法。2012年全省在園幼兒18863萬人、各類中小學校在校生657萬人,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9999%、9998%,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5 8%,初中畢業生升高中段學校比例達9829%,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殘障兒童少年都能在浙江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各項主要指標保持全國領先水平。高等教育呈現勃勃生機。1999年,省委省作出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在杭州下沙、濱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寧波、溫州建成六大高教園區,促進高教園區資源共享。積極深化高校管理體制、辦學體制和後勤社會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發展。2010年,明確提出支持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若干所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大學成為國內知名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截至2012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學校105所(含獨立學院及籌建院校),其中大學13所、學院21所、獨立學院22所、高等專科學校3所、高等職業學校46所。全省研究生及普通本專科在校生986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95%。加強高校學生寢室衛生管理和文明寢室建設,推動高校改善條件,嚴格管理。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加快向以內涵發展為主轉移,目前全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45門,其中本科123門、高職高專122門。著力構築學科高峰,2005年起每年投入1億重點建設20個「重中之重」學科,投入330萬建設11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8年,又開展了「重中之重」學科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增列工作,推動高校和學科建設上層次、上水平。2011年,啟動「十二五」省重點學科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目前,全省有博士學位授予高校10所、碩士學位授予高校18所。擁有博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點83個、碩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點256個。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 1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2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貢獻率有了明顯提升,2008—2012年,浙江省高校共獲得國家級獎勵(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89項。高校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啟動使用高校科研成果面向企業轉化信息平台,促進了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形勢喜人。通過深化中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加快布局結構調整,進一步理順體制,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普職招生比保持大體相當。目前,全省有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424所,在校生7247萬人,中職畢業生就業率繼續保持在96%以上。2012年,省財政投入職業教育專項經達3億多,地方財政共投入職業教育專項經達418億。全省中職學校校均規模達1989人,生均佔地面積達3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73平方米,生均儀器設備值超過5017。新增國家級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範立項建設學校14所,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0個,國家基礎能力建設投資學校16所;創建省級改革發展示範校35所,省級實訓基地23個,省級產學研聯合體15個。全省共有鄉鎮成校(社區學校)1300多所,縣級社區學校91所。完成成人學歷教育138萬人,開展各類社會培訓近500萬人次。創新省級新型農民素質培訓示範基地27個,省級社區教育示範學校29所,省級標准

❺ 教師參與名師工作室學習有好處嗎

當然有好處了。在名師的引領下,可以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各種能力,個人發展的更快更好。

❻ 什麼是"名師",什麼是"名師工作室

2011年1月6日,山下湖鎮中心學校相關領導以及鎮中全體語文教師共20多人聚會鎮中多媒體版教室,積權極參與山下湖鎮名師工作室組織的「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活動先由工作室成員陳玉燕、沈陳燕、傅鈴三位老師執教同一篇目《珍珠鳥》。執教者和聽課者課後就「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預設與生成」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熱烈的交流、研討。通過這種橫向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與會教師都認為能夠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
學習研討會還特邀田鐵勇老師作專題報告,田老師從課程意識、精神需求、課堂架構三個層面闡述了名師個人成長的努力方向。與會教師就一些教育現象及教育困惑進行了深入研討,探討了優秀教師的成長及名師研究成果的物化策略,內容充實,富有實效。
山下湖中心學校現有「初中語文」和「小學數學」兩個名師工作室。自2010年10月20日名師工作室工作成立以後,工作室通過課例研究、專題講座、讀書交流等活動,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發揮了較強的示範、引領、輻射和激勵作用,有效拓展了優質教育資源,促進了優質教育的發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