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❶ 大連海事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錯過悔終身
本人是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專業的一名學生,為大家解惑來啦,推幾位喜歡的老師的課~
1. 張運傑教授的數學建模課
數學建模最重要的比賽有國賽和美賽,是目前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會關心的兩個比賽了,而國賽和美賽之前還有校賽和省賽。要想在比賽中輕易拿到好成績可不容易,不經歷一番培訓怎麼能行?所以就有了張運傑老師的數學建模課。
這門課也是我上大學以來唯一一門在教室站著上完的課,因為選課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等到最後沒有位子坐了。
不得不說張運傑教授講課水平很高,邏輯性很強,前後都有關聯,給人的代入感很強。
不過,我用切身經歷告訴大家,這門課想拿高分不容易,但是只要上課跟著老師走,下課及時做完作業,絕對不至於掛科!
❷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哪個好
南京師范大學更好一些。南京師范大學的綜合實力更強,在教學資源方面還不錯,學校在師范類方面還是有一些沉澱,擁有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老師,師資力量不錯,總的來說,南京師范大學要比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好一些。
南京師范大學是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擴展閱讀:
南京師范大學的師資隊伍
截止2019年3月,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工3120人,專任教師1939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598人,副高級職稱70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9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名,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7名;
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名,國家「萬人計劃」人選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3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領軍人才3人,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
❸ 西南石油大學大學經濟學怎麼樣
總體來說,西南石油大學經濟學專業還是不錯的。首先我院師資力量雄厚,經管院現有專任教師114人,其中教授(正高)21人、副教授(副高)3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近90%,還擁有多個優秀專家。院教職工曾獲得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四川省高校十佳輔導員、四川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等省級以上表彰獎勵。
首先這經濟學專業立足成都本地,依託毗鄰的「蓉歐」班列,借力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開展全方位國際合作,搭建校企合作渠道,可以強化專業實踐技能訓練;其次,教育方式有針對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本位,強化「專業、能力、外語」三位一體人才培養質量定位,大力實施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
對於大家普遍關心的就業問題,經濟學本科畢業均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我院本科生、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5%以上,經濟學專業畢業生比較好就業,就業范圍涉及廣,主要就業單位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企業;成都市商務局、成都市自貿區等外貿企業及部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公務員、選調生等事業單位。經濟學專業涉獵廣泛,自主選擇的范圍較大,靈活性強,可以鍛煉多方面的能力。
❹ 安徽大學美女書記火了,誰是李鬼,誰是李逵她的師德師風有問題嗎
這件事情還在調查中,尚不能斷定她的師德師風有問題。但引發了社會關於教師師德師風問題的討論,有積極意義。
❺ 北華大學和長春大學哪個好
評價北華大學和長春大學哪個好是要依照個人的觀點和角度不同,二者各有各的特點,下面介紹一下二者的主要對比:——師資隊伍
1、北華大學: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2510人;共享4名兩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級專家作為兼職或客座教授,擁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2人,「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層次)1人;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具有長白山學者、省高級專家、省拔尖創新人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等稱號高層次人才百餘人。
2、長春大學: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擁有專任教師831人,其中正高級108人,副高級277人,研究生導師169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學者2人、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1人、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1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
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6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9人、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高校首批學科領軍教授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普通高等學校審核評估專家3人、吉林省優秀教師3人、吉林省教學名師6人;
吉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吉林省主講教授1人、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2011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全國優秀團幹部1人、吉林省師德標兵1人、吉林省教書育人楷模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
(5)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擴展閱讀:
北華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有6個國家特色專業,13個吉林省級「十二五」本科特色專業,10個吉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9個吉林省品牌專業,1個吉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吉林省高等學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吉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精品課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吉林省精品課程31門,吉林省優秀課程60門;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吉林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
❻ 大學的輔導員可以叫老師么
輔導員可以叫做老師。
一、是輔導員職能
「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職能寫進了文件(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並從很多方面為輔導員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二、輔導員的身份
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其實輔導員是一個教室隊伍里非常可貴的教育資源,面對90後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化較突出,如何更好、更全面的開展學生工作就成了輔導員工作的難點。作為輔導員,不僅僅是要管理好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好他們,要學會利用90後學生特點,做好學生工作。
當然這也是我們90後生活這個時代最需要得到重視的群體。
(6)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擴展閱讀:
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 號)下發以來,中央各部門、各地各高校深刻認識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強化組織領導,制定政策措施,落實責任分工,建立起一套輔導員選拔、培養、激勵、保障的體制機制,使輔導員工作條件、發展空間、待遇保障不斷改善,輔導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日趨合理,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不斷加強。
輔導員隊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決貫徹中央精神,在一系列重點時期、重大活動、重要事件中,表現出良好的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成為讓黨放心、受學生歡迎的重要育人力量。十年來,全國高校專職輔導員從 2004年的4萬多人增加到如今的12.7萬人,以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為代表的一批優秀輔導員不斷涌現,辛勤耕耘,無怨無悔,贏得了廣大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這對在高校育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高校輔導員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教育部按照「立標准、建機制、提質量、促發展」的整體思路,全面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把研究制定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作為重要舉措列入了教育部重點工作。
自2012年5月以來,教育部以課題形式委託專家開展研究,梳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在專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成立了文件起草組,就制定起草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進行深入研究和調研,起草小組認真研究、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高校和教育部有關司局的意見,於2014年3月修改完成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
❼ 簡述2019年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思想政治工作處2019年工作要點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和政治穩定工作意義重大。工作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第26次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以「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固穩工作總基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1.強化理論武裝,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
目標: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著力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廣大師生,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措施: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統籌線上線下載體,運用「學習強國」平台等載體,提高理論武裝的時效性。繼續組織「優秀輔導員講師團」、「大學生骨幹宣講團」常態化開展「校園巡講、網路巡禮」活動,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全國教育大會等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擦亮馬克思主義的鮮亮底色,讓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深入廣大師生心中。
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
問題描述: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與要求還不夠適應等
目標:樹立精準思政理念,著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措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和「一省一策」集體行動,發揮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指委作用,開展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交流活動、大學生思政課學習成果展示系列主題活動(領航計劃),立項建設一批思政課教改支持項目。開展全國師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研(課題)河南高校專項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推動課程思政邁出堅實步伐。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指導推動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支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研修基地建設。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獎評選和展示交流活動。推動落實《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開展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教育活動,繼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示範單位創建,發揮心理育人功能。加強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管理。加強教師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3.強化價值引領,深化全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
問題描述:整體水平不均衡
目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培養大批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價值引領力量和思想道德保障
措施:開展全省教育系統「兩創兩爭」創先爭優和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組織「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評選表彰展示活動,發揮先進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持續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優秀廉政文化作品巡展,推動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進校園。啟動省級文明校園創建評選。
4.堅持改革創新,加強高校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
問題描述: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作用發揮不夠,網路育人功能不強,網路宣傳思想工作隊伍能力素質有待提高
目標:建強網路陣地,共同營造清朗網路空間,發揮網路育人功能
措施:推進全省高校網路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網路信息安全研究與分析中心及網路聯盟建設。在首批6所高校試點基礎上,適時在全省高校推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機APP「指點天下」使用。實施全省高校網路教育名師支持計劃;開展第三批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試點高校和精品項目評選;充分發揮網路宣傳骨幹作用,積極開展輿論引導。推動網路內容建設,持續開展「我是中國好網民、傳遞青春正能量」好網民選樹活動,組織「大學生網路文化節」「網路文明進校園」等網路文化建設活動,推廣展示一批「網路名篇名作」。
5.注重能力建設,著力提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整體素質
問題描述:領軍人物、創新人才缺乏,素質能力有待提高
目標:提高整體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
措施:組織開展高校黨委宣傳部長、學工(研工)部長、團委書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負責人等專題培訓。鼓勵支持思想政治工作骨幹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組織開展輔導員年度人物、優秀論文、精品項目評選等活動。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進行分類指導。指導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開展工作。
6.堅持底線思維,確保全省高校意識形態和政治安全
7.完成省委、教育部和省委高校工委、廳黨組安排的其他臨時性、應急性工作任務。
❽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的權威解讀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負責人就《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答記者問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1.問:請簡單介紹一下《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以下簡稱《標准》)出台的背景和起草過程。
答: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 號)下發以來,中央各部門、各地各高校深刻認識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強化組織領導,制定政策措施,落實責任分工,建立起一套輔導員選拔、培養、激勵、保障的體制機制,使輔導員工作條件、發展空間、待遇保障不斷改善,輔導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日趨合理,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不斷加強。輔導員隊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決貫徹中央精神,在一系列重點時期、重大活動、重要事件中,表現出良好的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成為讓黨放心、受學生歡迎的重要育人力量。十年來,全國高校專職輔導員從 2004年的4萬多人增加到如今的12.7萬人,以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為代表的一批優秀輔導員不斷涌現,辛勤耕耘,無怨無悔,贏得了廣大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這對在高校育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高校輔導員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教育部按照「立標准、建機制、提質量、促發展」的整體思路,全面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把研究制定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作為重要舉措列入了教育部重點工作。
自2012年5月以來,教育部以課題形式委託專家開展研究,梳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在專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成立了文件起草組,就制定起草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進行深入研究和調研,先後赴多地組織當地高校黨委負責同志、學工部門負責同志、人事管理部門負責同志、宣傳部門負責同志、理論專家代表、輔導員代表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聽取了近百所高校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修改完善,起草小組認真研究、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高校和教育部有關司局的意見,於2014年3月修改完成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
2.問:發布《標准》的目標和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制定和實施本標准,一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輔導員職業的社會認同,建立輔導員職業相對獨立的知識和理論體系,確立輔導員職業概念,提升輔導員職業地位和職業公信力,逐步增強廣大師生和全社會對輔導員工作的職業認同;二是為了進一步強化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策導向,為各級部門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提供基本依據,推動各級部門進一步制定完善輔導員隊伍准入、考核、培養、發展、退出機制;三是為了進一步充實豐富輔導員工作的專業內涵,引導輔導員系統學習職業相關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等,為輔導員主動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指出路徑和方向;四是為了進一步規范輔導員的工作范疇,逐步明晰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邊界,增強輔導員的職業自信心和職業歸屬感。
3.問:請簡單介紹一下《標准》的主要內容。
答:《標准》主要對高校輔導員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和各職業等級能力標准進行了規范與要求。
《標准》指出,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應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等。應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標准進行選聘。
《標准》要求,高校輔導員應將愛國守法、敬業愛生、育人為本、終身學習、為人師表作為職業守則,應在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方面不斷拓寬儲備,努力提高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標准》從初、中、高三個職業能力等級,對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和班級建設、學業指導、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研究等九方面輔導員職業功能的工作內容進行了梳理和規范,對輔導員在不同職業功能上應具備的能力和理論知識儲備提出了明確要求。
4.問:《標准》為什麼將輔導員職業能力劃分為三個等級?
答:《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目前是一個導向型標准,《標准》之所以將輔導員職業能力劃分為三個等級,是為了體現出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漸進性和階段性,幫助廣大輔導員根據自身的工作年限,更清晰地對照自己當前所處的職業發展階段和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從而明確自身職業發展努力方向和目標,按照人才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進步提升。當然,有條件的地方和高校也可將《標准》作為高校輔導員評定職稱職級的參考依據,制定相應的配套實施政策。
5.問:在落實《標准》方面將採取哪些重點舉措?
答:為推動各地各高校認真貫徹執行《標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將於近期發布有關實施要求。
一是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將《標准》作為本地區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基本依據,建立輔導員隊伍建設質量保障體系,完善輔導員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輔導員合法權益,形成科學有效的輔導員隊伍管理和督導機制,組織開展《標准》學習宣傳活動。
二是要求各高等學校緊密結合實際,抓緊制訂貫徹落實《標准》的具體措施,規范輔導員工作職能設置,制定輔導員准入標准,完善輔導員培養培訓方案,確保輔導員培養培訓經費保障,加強輔導員專業發展規劃,注重輔導員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教育,健全輔導員工作績效考核和管理機制。
三是要求各級輔導員培訓基地圍繞《標准》建立健全科學系統的輔導員培養培訓課程體系和核心課程,推進高質量輔導員培訓教材編寫,進一步規范輔導員培訓內容,增強輔導員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要求高校輔導員深刻理解《標准》基本理念,准確把握《標准》主要內容,全面落實《標准》各項要求,把《標准》作為提高自身專業發展水平的行為准則,愛崗敬業,增強專業發展自覺性。
❾ 陳丹的個人簡介
陳丹老師自2003年擔任輔導員以來,辛勤耕耘在學生工作第一線,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助力專學子成才,不斷積屬極探索,創新基層學生工作,所帶學生與集體多次獲得省、市級等榮譽稱號;個人曾獲「2010首屆廣東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2009年廣東省五星志願者」、「韶關市優秀團干」、「韶關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校第五屆十佳青年」、「校優秀輔導員」等眾多榮譽稱號。
❿ 邀請外校同學參加我校教師節的節目的英語短文
江南大學學生工作部邀請第七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獲獎者中內國礦業大學李琳老師容,第六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獲獎者南京大學李興華老師,第四屆江蘇省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冠軍南京理工大學趙玉瑜老師來校作工作經驗交流。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張海峰出席了本次交流會,包括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在內的全體輔導員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交流會上,李琳老師就中國礦業大學學生工作的特色做法進行了介紹,並重點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與感悟,就如何利用博文詩詞育人作了交流。她指出,輔導員只有融入學生的生活和話語體系,才能教育引導好學生。李興華老師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主題,重點就就業工作交流了自己的工作經驗與做法。她還結合實例講述了南京大學「培養三問,工作三情,育人三線」的學生工作理念。趙玉瑜老師結合自己的參賽經歷,分享了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的參賽心得,並就南京理工大學在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上的特色做法進行了交流。
交流會是增進了解、分享經驗、加強學習的重要載體,是開闊輔導員工作視野,提升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將會進一步強化校內工作交流和校際工作交流,為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創造更廣闊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