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小學生心裡健康輔導案例摘要

小學生心裡健康輔導案例摘要

發布時間: 2021-01-10 12:51:03

Ⅰ 急需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案例。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四年前,我接了一個新班級,預備(3)班,當時見到他們的第一天,我一開始覺得這些孩子都小小的,活蹦亂跳的,可愛極了,但不一會兒我就發現其中有個男孩一直用敵視的眼光看我,當時我心裡就「咯噔」一下,暗想這孩子肯定有問題,果然開學不久就開始罵人,打架,壞事不斷,後來越變越烈,還去敲詐別的小同學,真的是班上最讓我頭疼的學生,我無論怎樣教育他,他都沒有一點改變,有時我在心裡想:如果他拒絕上學,也比他現在天天到教室里來上課要好,當然我知道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但他的最大優點可能就是每天按時走進教室,他很少遲到,這是事實,但是只要他走進教室就從來沒有安分過,盡管我把他安排到教室最後一排,但是他總有辦法把班上同學的注意力吸引到他那兒,他不斷地招呼周圍的同學,與前面的同學或旁邊的同學嬉鬧,如果你要他不說話,他最多沉默不超過5分鍾,如果不是為了把課上下去,我已經失去了批評他的興趣,他幾乎從來沒有交過作業,考試成績都是十幾分甚至個位數,我覺得他根本就不要學習,他到教室來,似乎就是來破壞課堂學習氣氛的,但是我又沒有權力不讓他上課,當時我覺得這個學生真是糟透了,後來由於我生孩子不帶這班了。但有趣的是一向很敵視我的這個男孩一下子對我友好起來了,見面總是打招呼。有時還問長問短,後來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我不再教他的緣故吧,他可能仇視所有教他的老師,雖然我不帶這班級已約有兩年了,這學生也已初三畢業了,但我總是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學生呢?這個學生怎麼會變得這樣呢?現在靜下心來想想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對於學習,他可能根本就存在著恐懼的心理,他不願意聽課,是因為他根本就聽不懂,而讓他硬去聽課,無疑是一種懲罰;讓他去完成作業,簡直就是讓他等待老師的批評,這樣還不如不聽,學習不好就可以歸因為不認真聽講;作業還不如不做,不做作業,好壞評價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在課堂上,不斷地尋找著他的活動目標,他試圖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獲得他所期望的關注,價值上的承認,以此來補償他在學習的活動中所失去的。雖然當時我也有決心想去改變他,但他已在小學5年中形成了這種學習習慣,也形成了對老師仇恨的習慣,很難改變,當然我也缺少了足夠的耐心,假如重新開始,可能事情有所改變,這是我的遺憾,但我想對我以後的教育生涯是一種啟示吧。

(案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從小學會關愛他人

一、案例

語文課上,同學們學習了生字「愛」的讀音、字義和寫法後,我請大家用「愛」字組詞、說話。有的說:「我愛祖國」,有的同學說:「我愛爸爸媽媽」,有的說:「我愛老師同學」,還有的說:「我愛學習」、「我愛勞動」等等。忽見一位同學身體前傾,把手舉得很高。我暗自為他愛動腦筋感到高興,馬上請他說。誰知,這位同學站起來一語驚人:「我誰都不愛,我就愛我自己。」

二、分析

聽了他的話,身為一名教師,在生活中又扮演母親、妻子、子女的我,心裡感到很沉重。我真不相信這是他的心裡話。我問道:「你爸爸媽媽對你好嗎?」「好。」「他們愛你嗎?」「愛。」「那你為什麼不愛他們呢?」 孩子的話,雖然讓人難以接受,但從他的話語和態度分析,他是誠實的,俗話道:「童言無忌。這件事讓我認識到: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滲透思想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教書育人,重在於人。

於是我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父母,愛集體,愛老師的教育,給學生講述革命前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像《劉胡蘭》、《王二小》等;學習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以及中外科學家刻苦專研,忘我工作,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事例。通過引導和教育,孩子們初步懂得了,今天的好日子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要懂得珍惜,努力學習;父母親人把我們撫養成人,他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與關愛,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我們應該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從小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老師叫給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引領我們走進科學知識的殿堂,給我們以聰明和智慧,我們應該尊敬老師,虛心接受教育;我們生活在集體中,每個同學都應熱愛集體,積極進步。

教育中,我們還通過對具體事情的具體分析,使同學們明白其中的道理,明白事情對在哪裡,錯在哪裡,今後應該怎樣做。如有的同學隨意撞倒桌椅,亂丟垃圾,主要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這樣做一會損壞公物,造成臟亂的環境,二給別的同學學習、活動帶來不便只想到了自己,沒有替別人著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我們也應該多替別人著想,給周圍的人以方便。大家不亂丟垃圾,我們的環境干凈整潔,同學們學習時,既心情舒暢,又有利於身體健康;不損壞課桌椅,可以延長公共財物的使用壽命,節約錢物,讓更多的同學使用和學習。

除此以外,我們還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損壞的要賠償;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垃圾要扔進垃圾筒;做一名愛勞動的孩子,在家經常幫助大人做家務,培養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思想品德課上,我請大家說說:放學回家後,你為爸爸、媽媽做了些什麼?有的同學說:媽媽下班了,我幫媽媽拿來拖鞋,請她換上。有的說:爸爸工作累了,我給爸爸送上一杯熱茶,請他休息一下。有的說:吃晚飯時,我幫媽媽端碗、拿筷、擺椅子;吃完飯,我擦桌、掃地、洗碗。

熱愛祖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集體觀念、勞動觀念、環保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對孩子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以不斷提高我們民族的道德水平,讓孩子從小學會關愛他人,心中有他人,心中充滿愛。

教 學 案 例

------ 把贊美送給學生

哲學家詹姆士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熱情、向上的中學生更是如此。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作為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些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

在我分飯的那個班級,有一位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很長時間,我幾乎沒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她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她自己。那是一個中午,我在她們班級分飯,看著走廊里來回走動的學生,無意中發現走廊里撒了一些飯菜,許多同學說著笑著繞著而過,好象沒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飯菜。這時,小薇同學走了過來,告訴大家不要踩了,然後急忙跑回教室拿來清掃工具,將飯菜掃凈,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小薇同學,並盡力贊美了她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的好行為。

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里發現小薇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升華。漸漸地我發現她變了,上課特別認真,作業完成得尤其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被同學們選班級衛生委員。這件事給我啟示頗深,雖然,我只有每星期分他們一次飯,但我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

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請多給學生一點贊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Ⅱ 家庭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案例

我就有來一個案例。
我小時源候比較聰明,學什麼都快,但家長天天拿我和別人比,每天回家一定的批評我,沒事也要找點事來。而且我的父母總是吵架,幾乎是每天,而且每天都要動手,他們吵完架就找我吵架。我小學時就比較沒有朝氣,一停下來就想他們是不是又吵了,他們一吵架就忘了我還需要買衣服還需要其他的關心,搞得我常常沒有合身的衣服,不是很小,就是他們丟給我的很大的衣服,同學們總的笑話我。我上學期間幾乎沒有什麼朋友,喜歡自言自語,後來影響到學習,因為一天到晚總怕他們吵,總怕他們吵完了打我,我基本是沒有心思學習,一天到晚防著他們。

Ⅲ 小學生心理的個案分析

增強耐挫力——小學生心理個案分析一、案例介紹: 欣欣,男,9歲,小學二年級學生,既聰明又活潑。因父母忙於做生意,他在家大部分時間與爺爺奶奶在一起過。欣欣既是獨苗,又是長孫,自幼在爺爺奶奶的百般呵護下成長,倍受寵愛,被爺爺奶奶視為掌上明珠,成為家中的「小皇帝」,事事一帆風順,都能如願以償。久而久之,便形成倔強的個性。在學校里,他「目中無人」,我行我素,喜歡在同學面前耍威風,出風頭;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易沖動,與同學關系不好,與老師關系緊張;自製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發雷霆,經常賭氣。二、原因探究:1、 家庭教育的影響。「身教重於言教」。針對欣欣的個性心理,我進行家訪,從他家長的話語中,我了解到欣欣耐挫力差屬「遺傳」,而「遺傳」的結果並沒有給他家帶來什麼大麻煩。再說,他的學習成績優異。於是他家的長輩就聽之任之,順其自然,極少對他進行針對性教育。2、 前期教育的影響。我是在二年級時接到欣欣這個班的。本來,我對他的名字就不陌生,因為他有個「調皮大王」的雅號,這是在辦公室閑聊時聽他一年級的班主任提過的。剛到我班的第一天,他給我的印象挺可愛的。而一開始上課,麻煩就來了,他蹲在椅子上,雙手一直擺弄自己喜歡的玩具,課本放一邊,這哪象「學生樣」?我一看,真想狠狠訓他一頓,可仔細一想,第一節課總也得留一點面子。於是,我走到他身邊,靠著他的耳朵說了一句;「請坐端正些,好嗎?」他一聽,眼睛直盯著我,也許是看見我臉上的笑容,不一會兒,他果真坐得端端正正。過後,我了解到,他當時悶了一肚子氣,心想:「以前的老師,什麼事不依著我?今天可倒好,干嗎和我過不去?」我暗地裡高興,這一「感情處理」果然見效。因此,我相信呀 要老師對學生多些諒解,即使是「調皮大王」,只要「精誠所至」,也能「金石為開」。三、理輔導及措施: 採用綜合心理輔導方法,重點培養他隨挫折的能力,分析他耐挫力差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給予疏導、排解,增強他的抗挫力。提高欣欣的自我控制能力,培養穩定情緒,承受挫折心理,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1、 引導正視挫折。一開始,我採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對他加以引導,讓他認識到: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怎樣正確對待挫折。記得在期初競選班幹部時,他狂妄自大,以為能「輕而易舉」,沒想到結果卻落選了。因此,他大發脾氣,同學們也避而遠之。後來,他正視了自己的缺點,但對自己的第二次競選缺乏信心。針對這一情況,我對他說:「其實你很優秀。」一聽這話,他紅著臉問我;「老師,這是真的嗎?」我點了點頭。只見他又猶豫了一下:「假如選上了,我能行嗎?」我說:「只要對自己有信心,發揚自己的優點,糾正自己的缺點,你准行的!」聽完這句話,他高興地走了。競選會上,他以堅定的信心——「痛改前非」,博得同學們一陣熱烈的掌聲,贏得了個「學習委員」。2、 體驗艱苦勞動。「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偉男」,抗挫折能力要在挫折中獲得。我故意在勞動中讓他做一些消耗體力大的勞動,讓他真正體驗艱苦勞動的感受。因為這不僅能培養他的吃苦精神,還能培養他堅持忍耐的精神。開學初的勞動,他盡量挑些細小的活兒干,還在同學中虛張聲勢,遇到重些的活兒,他就退卻了。這時,我就採用「激將法」,對他說:「你長得又高又胖,力氣最大,這活兒該你包了!」他聽後,吐出了長舌頭,硬著頭皮幹了起來。從那以後,他得了個「大力士」的雅號。有了這個雅號,他幹活再也沒有偷懶過。在勞動中,他不僅出盡了風頭,也嘗到了戰勝挫折的甜頭。3、 搞好家校配合。縱觀欣欣的這一心理障礙,我主動取得家長的配合。我常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聯絡等途徑了解他在家裡的表現,建議他的家長適當讓他做些家務,以增強他的耐挫力。經過一段時間,他逐漸懂事了:父母下班,他能端茶送水;爺爺奶奶生病,他就急忙去探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經常反思,改進不足,提高家教水平,不能「只養不教」。學校是強化教育的主陣地,家長應密切配合老師,與老師一道齊抓共管,這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讓孩子永遠心情舒暢,永不受委屈,這是家長所希望的。可是今天你為他訴「不公」、平「冤屈」,明天誰為他披荊斬棘、遮風擋雨、鋪路墊石呢?因此,做家長的應時時提醒自己:今天要為孩子准備他在未來生活中乘風破浪前行的條件,也要為他打下在逆風中行進的基礎。4、 學會克服困難。應付挫折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我覺得只有讓他在競爭中經受鍛煉,磨礪堅強的意志,才能培養他的韌性、耐挫力和受挫後的恢復能力,才能使他學會從別人或外界給予中得到幸福,並從內心深處激發一種自己尋找幸福的本能。這樣,他才能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去年,我推薦他參加數學競賽。然而,他因第一次參加而怯場,結果「名落孫山」。我鼓勵他:「雖然這一次發揮不好,但畢竟是第一次,只要你有信心,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你都能戰勝的。」他聽後喜笑顏開,答應我參加下一次競賽。5、 經過努力,欣欣恢復了理智狀態,內心達到平衡。能主動經常去接近同學,跟同學談心,溝通思想;能主動把憋在心裡的苦悶向老師、同學吐露,解開自己心理的疙瘩;能在挫折面前自覺擺脫困難,做生活的強者。四、小結 該同學由於耐挫力差,經一學期的不斷感化教育和多次的心理疏導,情緒憶較為穩定,心理狀態能保持平衡,達到預期的心理教育目標。本案例表明在實施心理教育過程中,要把握時機,調整有效的心理輔導措施,運用綜合的科學心理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Ⅳ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基本情況: 奇奇,調皮淘氣中透著可愛,智力、想像力一般,做事無持續性,自我約束力差,課堂上沒有老師的叮囑是從來不聽講的,有時還情不自禁地大聲說話,我行我素,愛惹事生非,許多同學是他的「獵物」,經常受到他地攻擊。但我觀察了解,這孩子的種種行為不是有意而為之。有些時候,這孩子不自覺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為,注意力嚴重不集中,屬於多動症。
具體表現:
1、不管是什麼時候,即使是很嚴肅的時候,他總是自言自語的在說話,好像周圍什麼也沒有,自己陶醉於自己的天地中。
2、對學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視無睹,從來不戴紅領巾、小黃帽,不參加學校的一切活動。
3、上課經常傻笑,嚴重影響教學秩序。
4、經常打人、罵人,常常把同學的本子和書撕壞。
5、作業幾乎布鞋,即使是寫也是一塌糊塗
教學背景: 家庭比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孩子是母親的全部精神寄託,對孩子太過溺愛,一切滿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較任性,在家根本不聽媽媽的話,母親感到束手無策。現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學後丟下書包就到附近的商場玩,直到商場關門。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環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縱、天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問題是從童年的家庭成員關系的覺察開始的,父母分離對他造成很大傷害。從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愛護,使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視,因此想方設法搞一些惡作劇引起大家的重視。但由於經常犯錯誤,經常受到大家的指責批評,使他變得更加頑固不化,更加放肆。

採取的措施:

(1)與老師交朋友。老師經常給於關愛,使他感受到老師沒有拋棄他。課後從生活上給於關心,沒有本子給他買;雨天給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和比較活潑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讓他感受到班級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溫暖感。
(2) 持續、不斷地對孩子進行表揚、鼓勵。培養他完成作業的自覺性。 運用表揚、鼓勵的語氣激勵孩子,並採用「獎星制」,持續、不斷地表揚、激勵,培養孩子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逐漸讓他改掉作業拖沓的毛病。
(3) 與家長聯系,交換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長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確理念和方法。同時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與家長一齊商量對策,通過正常的途徑,採用有效的手法積極予以治療,以輔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並且做到定期與家長聯系,及時的反饋孩子的在校情況,指導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轉化工作。
教育啟示:這個案例,使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啟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對問題兒童有更多的關愛、呵護,不能訓斥、指責,一棒子打死。老師要用愛心去滋潤孩子幼小的心靈,細心捕捉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溫暖的環境中成長。經過我的努力,以及他媽媽的幫助,行為終於有所收斂,約束力有所增強,但時常還會犯毛病。我想這也是正常的。外國一位哲學家曾有一個木桶理論,用長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個木桶,當你倒進水後,水會從最短的木板處流出來。中國也有一句話「人生十指有長短,一母同胞有愚賢」。是呀,一個班級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孩子,只有我們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關心每一個孩子,相信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的方法的。
下一步的打算:
繼續採用激勵、表揚的方式跟蹤分析,直到他能夠真正跟上班級發展的步伐。

Ⅳ 小學生心理輔導案例分析

看了上面的內容後,我強烈地感受到孩子心理障礙的形成,家庭的因素佔主要作用版。所以,在輔導孩權子、幫助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去做的,那就是去疏通孩子母親的愛之渠。母親給予孩子的愛是任何一個心理輔導老師都無法替代的,但心理輔導老師可以幫助母親,重新擁有愛孩子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代表母親的言行是對還是錯,而在於愛的表達方式是否被孩子接收到,是否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不是,那麼,只有去換其他的方式去愛,換不代表無能,換只代表去尋找更好的途徑。
願我的感受能夠對你有所啟迪,能夠幫到孩子的母親學會愛的方式,幫到孩子健康成長。祝福!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