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輔導小學生寫作
① 小學作文該如何輔導
自從上小學以來,孩子的語文成績都沒讓家長擔心過。每次語文考試都在全班前幾名,特別是他的作文,時常被老師拿來當範文,誦讀給同學聽。
很多家長都羨慕孩子有個教師媽媽,能夠這么輕輕鬆鬆讓孩子愛上寫作文,可是這位教師媽媽卻說:「以前孩子講話滔滔不絕,寫起作文卻難以下筆,磨蹭半天不動筆,後來我從小處入手,慢慢引領孩子,才讓孩子寫作文沒煩惱。」
到底這位教師媽媽有什麼小方法教育孩子?其實她只是走了這三步……
{ 基礎第一步 }
先幫助孩子梳理頭緒,寫出簡單的作文
對待完全不會寫作文的孩子,爸爸媽媽應當先做好第一步:幫孩子梳理頭緒,讓孩子盡可能完成一篇作文,而不是讓他半途而廢。
有些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麼,可以說腦袋空空,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就干癟無趣。
但爸爸媽媽應該知道,一般小學生的作文都是記敘文,也就是「講故事」,講故事無非就是,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爸爸媽媽應該把這六要素強化在孩子的心裡,讓他至少能根據六要素寫點什麼出來。
學生一般有這樣幾種類型的作文,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在大腦里形成提綱。
1、寫人物——《我最喜歡的人》
(1)你喜歡的人是誰?跟你什麼關系?
(2)他/她的長相是什麼樣的?
(3)你為什麼喜歡他/她?
(4)有哪件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2、寫物品——《愛吃的水果》
(1)它是什麼樣的?
(2)它的顏色是怎樣的?
(3)它的味道怎樣?
(4)它對人們有什麼作用?
(5)你喜歡它嗎?
3、寫風景——《秋天的校園》
(1)這是什麼時候地方?
(2)這是什麼季節?
(3)有哪些景物?
(4)景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5)你看到這景色有什麼感受?
當孩子順著你的引導回答出問題後,爸媽就可以告訴孩子:「你說的這些,就可以把它化成文字,那這篇文章自然就是你的作文了。」
{ 進階第二步 }
讓作文更有條理、更通順
當你的孩子能夠寫完一篇作文時,哪怕毫不生動,至少也是一種進步。這個時候,從基礎第一步到進階第二步,考驗的就是孩子的詞彙量和連貫性。
想讓孩子擴充自己的詞彙量,爸爸媽媽不妨買一些課外書籍給孩子,比如繪本故事或童話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到更多詞彙。平時跟孩子玩查字典的游戲,讓他認識更多的字詞。有的爸媽還會跟孩子一起收集不同類型的詞語:
顏色:白里透紅、白嫩嫩、黃燦燦、紅彤彤、潔白、碧綠、瓦藍、綠油油、黑乎乎
味道:香噴噴、甜滋滋、香甜可口、清涼酸甜、又苦又澀
形狀:尖尖的、彎彎的、圓滾滾、細長、橢圓
其次,想讓孩子寫作文有連貫性,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連接詞,比如:「首先……接著……然後……最後……」,「有的……有的……有的……」,「有時……有時……」等等。孩子可以把這些連接詞抄下來貼在書桌上,隨時為自己所用,慢慢地就能在考試中運用。只有把「話」說通順了,讀起來才合理。
{ 高階第三步 }
把重點的句子寫得更有文采
只搭好骨架,而沒有豐富的語言材料作血肉,讀起來就會澀澀的、不生動。如何引導孩子將「話」中的重點句子寫得更詳細更具體更有文采呢?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採用「語句擴充法」,逐步讓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話」寫得更豐滿些。
比如一個孩子在寫作文《春天來了》的時候,有一句是「小草長出來了。」針對這句話,媽媽向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
(1)什麼顏色的小草呢?
(2)它從哪裡長出來?
(3)你覺得它在春天裡生長高興嗎?
(4)如果不用「長」,你能想到更好的詞語嗎?
孩子經過一番冥思苦想,終於擴充寫成一段話:春天來了,綠油油的小草從泥土裡鑽出來,好像開心地說:「太好啦!我想要快快長大!」
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常玩這樣的游戲,給一個簡單普通的句子,讓孩子聯結起一個更有文採的句子,慢慢的,孩子自然就能在考試時發揮出水平。
孩子寫作文猶如工人蓋房子,需要慢慢打下扎實的基礎。
當你的孩子有寫作文的煩惱時,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光顧著催促和鼓勵,不妨用實際行動引導孩子,從基礎第一步到進階第二步,再到高階第三步,一定能打開孩子的心扉,不再拒絕寫作文。
平時爸爸媽媽也可以給孩子買童話故事,作文選集,讓孩子多多積累和體會,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要多看多寫,寫出好作文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② 如何輔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作文如何下筆原因有二,其一是寫作思路沒有理清,在作文框架的組織上,沒有結構安排。其二是在作文語言的組織上,詞彙貧乏。針對這兩點,在進行作文輔導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措施。之前在家對面的卓越教育,老師教的孩子方法。一是要在寫作前先看一下具體的作文要求,找準定位,確定中心思想。二是要根據要求列一個大概的提綱。三是要在寫作的過程中借用各種不同的語言,把平時課上教的詩詞歌曲或者是名言警句以及成語等全部引入到文章當中,或者是對語句略加改變,這樣做到推陳出新,出奇制勝。而且,也能將整個作文的文化底蘊凸顯出來。
③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 寫作技巧和步驟
小學輔導小學作文有哪些描寫方法?小學作文是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檢測,一個學生只有將語文知識學好了,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認為或者是景物運用某種手法寫出來,那麼小學輔導作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綜合能力)
1.詳細描寫:使用了很多生動的、貼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厚厚的塗抹.2.白色描述:用簡單的單詞,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圖像的特徵,並在幾個筆畫中勾畫出人物或事物.3.靜態描述:平面、靜態描述人物或場景.4.動態描述:寫靜態,或用擬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帶來的小學輔導作文描寫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借鑒和幫助的價值.
④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寫作技巧和步驟
1、從簡單來的積累好詞源好句開始,在積累的基礎上用好詞好句。
2、教孩子學會回憶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學會從事例中回味自己的感受是喜是悲,是苦是甜;學會從事例中自己體會到什麼道理;學會從這些事例中選與自己所寫的作文題目相關的材料。作文是一件漫長的積累與運用的過程,幹嘛要把寫作技巧分的那麼層次清楚呢?
3、多想一些讓孩子積累材料的活動,比如做游戲,讓他們親身體驗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結果;讓他們多看有用的電視節目,如事實新聞,謝觀看感受。比如看到地震的慘景印歐語什麼感受?等等。這些內容可以寫在日記中,也可以寫在專門作文訓練本中,還可以寫在作文積累摘錄冊中,並固定時間在班級中分享成功之作,也可以交流寫作的心得。
⑤ 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案:如何輔導作文寫作
首先,要激好和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1、從思想上,徹底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神秘感,扭轉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錯誤傾向.讓學生明白作文不是靠近堆沏華麗的詞彙藻,也不是搜集或編造重大的或離奇的故事.作文不過是用筆來說話,用明折曉暢的語言寫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實的思想感情.
2、用成就動機和趨雀動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力求實現有價值的目標,以便獲得新的發展或地俠或贊揚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成就動機越強的學生,其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持性就震越強,就越能樂學.對於絕大多數人生觀、世界觀尚未成熟或剛剛孕育階段的青少年而主常表現為趨譽動機,即學生為贏得外界贊賞,獲得一定榮譽和身份,指向外來報償的一種學習動力.
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盡量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比如,開展優秀作品展,建立寫作之窗等活動,使好的作文或作文有進步的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們嘗到成功 的喜悅 .
但趨譽動機支配下的學習行為,大凡只停留於熱情、沖動的水準上,其波動性和他約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應妥善利用,正確引導.
其次,要明確各年級作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學生認識事物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一個發展過程.作文教學應循序漸進,進行扎扎實實地訓練.
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小學階段正外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針對這一規律,我們對各年級的作文教學應有不同的側重.
1、低年級著重訓練連詞造句的能力.
這一階段,不要求學生寫出的句子有多麼好、多麼優美,只要求通順就可以了.具體方法不是傳授詞法和句法,而是訓練學生語感,讓學生寫完一句話後,先讀一讀,自己聽一聽或同學之間互相聽,看句子通不通,不通就把它改掉.具體寫的內容,可以是按教師所給的詞造句,也可以是教師讓學生根據某一具體事特的某一點寫一句或幾句話.
2、中年級著重訓練連名成段的能力.
這是在低年級連詞造名訓練基礎上的發展和提高.剛開始教師可以針對某一事物提出幾個連續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每一問題答一句話,連貫成一段話.這樣與直接讓學生寫一段話比較,學生不會覺得太突然.經過這樣一個過渡後,學生覺得寫一段話不是很難,練起來也就順手多了.但是脫離老師給出的問題,學生自己寫一段話,敘述順序就可能不太恰當.我是這樣糾下的,首先寫完一段話後,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句與句之間是否連得起來,連不起來的,調整名子順序,再讀,再調整,直到自己認為通順了為止,然後同學之間互讀互改,通過這種方法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3、高年級著笪訓練連段成篇的能力.
這是在低、中年級訓練連詞成句,連句成段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這一時期要求學生寫的作文「有中心」,圍繞中心組織的材料有詳有略.「有中心」的訓練是通過兩條途徑進行的,第一,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的教學,分析課文作作者的立意,從中受到啟發;第二,通過講評學生典型作文,因勢利異,這一時期作文「有中心」的要求是初步的,所寫文章有個主要意思就行,並不要求「中心明確」、「中心突出」,不然會使學生對作文望雨生畏,挫傷他們作文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是個有機的整體.每一年段的教學都是這個整體的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既要立足本年段,又要心中有全局,這樣才能明確目標,年段為全局服務,使學生作文能力扎扎實實地逐步提高.
最後,多給以學生創造實踐機會.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有很多可寫的東西,但由於生活空間的局限性,選材內容往往局限於某幾個方面.這就要求我我們為學生參加學習實踐、社會實踐創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材料,開闊視野,有更多的、更新鮮的東西去寫.
總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外科乎是在讓學生願寫、有東西可寫、懂得怎麼寫這幾方面下手.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
⑥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寫作技巧和步驟
小學三年級後,孩子開始進行學習寫作.在這個階段,只有表達需要清楚,正確表達意思,短段可以得到作文的高分,而小學的高年級,一篇文章需要達到約400字.對於一些缺乏訓練的孩會出現不知道寫什麼的現象,因為出現標點符號濫用、字重復、段落中心等等,結果適得其反.那麼今天就帶你了解小學作文作文輔導如何將作文寫長些?
(結伴學習)
通常孩子們寫作總是無話可說,並不是說頭腦中沒有內容,只要將作文的邏輯框架安排好,然後填寫描述心理、動作、的樣子,就可以快速找到寫作的感覺.以上就是小學作文作文輔導如何將文章寫長些,你學會了嗎?
⑦ 小學語文作文怎麼輔導
給您以下方法,不妨一試.
寫作技巧:
1、審題
(1)找准關鍵詞即題眼,是寫作的重點
(2)掌握寫作范圍
(3)確定寫作體裁
2、確定中心——即文章的主題
(1)要正確
(2)要集中
(3)要鮮明
3、選材
(1)要圍繞中心去選
(2)要真實
(3)要新穎、典型,不落俗套
4、結構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可按順敘、倒敘、插敘的方法來寫
(2)按時間順序來寫
(3)按空間順序來寫
(4)按實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說明文,多採用此方法
5、列提綱
(1)題目
(2)中心思想
(3)內容要點及寫作順序(段落、條理)
(4)祥寫、略寫的提示.列提綱可以使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6、開頭——要引人入勝
(1)開門見山,直入正題;
(2)提出問題,引人注意;
(3)說明情況,交代背景;
(4)描寫環境,渲染氣氛;
(5)巧講故事,引人入勝;
(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7、結尾——要耐人尋味.
(1)自然式結尾
(2)總結式結尾
(3)含蓄式結尾
(4)點題式結尾
8、過渡——力求自然,承上啟下
9、照應——即結尾照應開頭,後文照應前文,文章與題目照應.
10、作文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提高寫作大有好處.
(1)內容修改
(A)語句是否通順,流暢.
(B)內容是否符合題意.
(C)材料是否恰當地表現中心.
(E)中心是否明確、集中.
(F)觀點是否正確、鮮明.
(2)格式修改
(A)層次是否清楚.
(B)詳略是否得當.
(C)漢字占格、標點占格使用是否正確.
(D)應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確.
(3)修改方法,可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考場作文還要使用相應的修改符號,以保證卷面的干凈、整齊.
⑧ 如何輔導小學生寫作文
在小學語文學習作教學中,不少教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作文課上,有大部分學生陷入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尷尬局面。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做了一些嘗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⑨ 淺談怎樣輔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一、激發興趣,消除畏難心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創設良好的寫作環境和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聽得到、看得見、親身體驗,觸發學生寫作靈感和興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學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維就會活躍;感情才能真實,想像力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展,文章才能寫得好。例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寫景的習作,然後,帶著學生到校園外的一片田野里,讓他們置身於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麗,田野的色彩……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用心感受,張開想像的翅膀。其次,給予適當的鼓勵是學生寫作的動力,能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平時可以跟學生親切交談和鼓勵,多角度欣賞學生的文章,善於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這樣,學生就不再感到寫作文難,產生「我也能寫好作文」的慾望,從而對作文產生興趣,消除了學生的畏難心理。
二、多讀好書,讀寫結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名句。這詩句指出了學習作文的有效途徑——多讀多寫。莎士比亞說過這么一句話:「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比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比鳥兒沒有翅膀。」而作文來源於生活,閱讀則是寫作的基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量地閱讀,同時拓寬課外閱讀渠道。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經典名著、少兒讀物、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書。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積極到圖書館博覽群書。通過多讀書,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寫文章時就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了。讀也要跟寫相結合。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讀書中要注意好詞佳句的積累,鼓勵學生平時要養成寫日記、讀書筆記的習慣,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記錄下來,做到讀寫結合。
三、用童心寫真實、抒真情
現在部分學生的作品實在太完美了,甚至還有點大作家的味道。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我覺得不應該讓他們失掉應有的純真。兒童作品應有兒童的特色。少年志成不見得是壞事,但滿篇老氣橫秋的口吻倒顯得有點做作之感。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充實,才會表達出、抒發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來。」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來寫。《語文課程標准》也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曾看過一位小朋友寫的一首題為《長頸鹿》的詩:
長頸鹿
媽媽的脖子真長
就像長頸鹿的
媽媽
你是要到銀河去喝水
吃星星組成的銀樹葉嗎
讀了這首詩,你會覺得這位小朋友太天真、太可愛了,太富有想像力了,用她純真的童心表達了她的真情實感。又如:我教六年級的一篇習作為《啊!我發現了……》時,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小發現。有的同學說:「我發現了螞蟻是怎樣搬家的。」有的說:「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有個學生卻說:「我發現了老師的兩顆牙齒掉了。」的確,我少了兩顆牙齒。平時不易察覺,只有笑起來的時候才會暴露。他這么一說,惹得學生滿堂鬨笑。但我並不介意,我也笑了。很多學生也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發現。學生的頑皮,率真,使整個課堂變得輕松活躍起來。於是,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及時寫下來,學生都寫得很順手。特別是發現我牙齒掉了的那位同學,把如何發現我的牙齒掉了的過程真實詳細地寫了出來,著實把我「開刷」了一下。所以寫作文就要讓學生說真話吐真言,表達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使學生的作文個性化。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就會閃現出真、朴、美的光彩。
總之,指導學生寫作文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只要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用自己的心聲寫文章,相信學生的寫作興趣會越來越濃,水平會越來越提高。
⑩ 教師怎樣有效輔導小學生作文
作文是一輩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也不是為了當專業作家。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常常需要口頭的或書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情感,小學生作文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書面表達本領。但怎樣以有限的作文訓練最大限度地提高作文能力成績,是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的:
一、教學生寫「生活」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要多了解學生的生活,抓住寫作時機,指導學生寫真人真事真感情。我在「周記」這項作業下工夫,要求學生一定要寫真言,只要寫的是真的,即便只有一段話也要鼓勵,針對學生表達的感情,我也在周記本上用自己的話和學生們進行書面交流。很多學生卻覺得這樣很有意思,想跟老師說些「秘密」,見到一些不平事或自己的煩惱或自己的快樂都願意跟老師默默交流。漸漸的學生也願意、也能表達真情實感。
二、教學生學會表達
表達就是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把看到的,聽到的或經歷的事情表現出來。選材再好,觀察再細致,滿胸真感情。但表達不清還是沒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條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為本。抓住每篇課文表達的特點加強仿寫訓練。例如:有的文章過渡句或過渡段很明顯;有些文章每段都有總述句;有的文章的修辭方法運用得生動、准確;還有些文章的說明方法也很突出。如:我在教學《可愛的草塘》時,也讓學生仿照文章中的排比方法寫一處景物;在教學《鯨》時,也讓學生用文中的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仿寫一段話。慢慢的,學生通過各種仿寫的訓練,達到了會寫的目的。
三、括展學生寫作思維
學生掌握寫作思維是寫作的重要。現用教材也在這方面作了修改,一個題目不只有一個中心,也不規定中心,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創造性地進行寫作。我在指導內容寫:「我的爸爸「時就鼓勵學生這樣去想去寫。有的學生寫了爸爸怎樣關心自己的學習、生活;有的爸爸勤勞掙錢養家;有的爸爸懶惰好賭;有的爸爸平時對自己的打罵„„通過這種多思維多角度的寫作,學生就比較容易寫出靈活多樣的文章。
四、通過作文輔導,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
「文貴於真」,我認為作文就是寫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實的作文也應該是真情實感的表現。有一次,在一個下雨天,我讓學生寫即興作文,先讓學生靜靜的觀察雨幾分鍾,然後讓學生以《雨》為題為一篇短文。要求寫雨景,也要寫感受。有的學生寫發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有的寫希望雨下大點,好讓農作物喝過飽;有的寫下雨,自己就不能出去玩了,不高興„„同樣的時間、景物。觀看有不同的感受,學生寫出了他的真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