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中學生生涯規劃輔導

中學生生涯規劃輔導

發布時間: 2020-11-28 15:52:02

① 如何發揮家長在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的作用

(1)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他喜歡而且你也高興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通過努力就一定會達到的,既有點高也能達到的。
(2)不管他,不是全然不管而是給他自由,讓他明白人生是他的不是你的,他成功還是失敗實際上和你沒有關系
(3)差不多一個月檢查一次(成績狀況)或者交流一次,溝通才能求同存異,比如說他早戀,你不能嚇得驚慌失措,你要知道這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在戀愛中給予一定的建議比如保護好自己啊,只要不要讓他被騙了,其實都還行,騙了(比如說對方出軌,不是其他的金錢啊肉體啊)也沒什麼,誰年輕時沒遇見個渣。等有一天孩子失戀了會哭著告訴你,你就可以算得上成功了。
(4)遇事不要慌,孩子畢竟不成熟,你要是慌了,那他會更慌,成績起伏是必然的,前面都是浮雲高考才是最重要的考試,但是真要是高考了,也不要強調重要性,你必須讓孩子覺得高考就是名字高大上一點,其實本質上它就是考試。

不知道對您有沒有用,主要就是讓他明白路都是自己選的,不要後悔,人生沒有回頭路。

②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潘恆曦教授訪談錄

(※※※※報迅)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很少有專家或學者涉足研究的課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基本上均是在大學里才開設的。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專家潘恆曦教授在總結自己多年指導青年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走訪了數百位中學生及家長的基礎上,圍繞著90後青少年的特點,編著出版的力作《職業生涯規劃在中學》即將出版公開發行。應廣大家長及中學生的要求,《※※※※報》記者於近日對潘恆曦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潘教授,您好!看了您即將出版發行的專著《職業生涯規劃在中學》,確實深受啟發。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您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涉足研究這一課題的?

潘恆曦: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是國家包分配的,盡管不少年輕人抱怨自己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職業、工作單位,乃至生活方式,但當可以選擇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會選擇了。進入21世紀以後,廣大青少年對獨立、自主、個性化發展有了自己的需求,並有條件得以實現。然而,由於缺乏專業的指導,廣大青年學生到了大學階段才發現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是自己喜歡和擅長的,甚至工作多年後才發現自己「入錯了行」。中國已經進入文化、經濟、個人多元化發展的時代,青少年越早全面認識自己,越早全面解剖自己,在客觀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性格、特長、興趣、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進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就能及早設計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實現自我的價值,使自己有一個精彩的人生。我曾在自己參與創辦的大學里指導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走上了工作崗位,我深刻地意識到,中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各方面還未定型,有極大的可塑性,因此要有意識地去接受專業的指導,弄清我想干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干什麼、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該怎樣選擇等問題。因此,我願意在這一研究領域做一些有益的嘗試。

記者:看來青少年在中學階段就該好好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了,那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那些具體內容呢?

潘恆曦: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系、學會職業決策是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認識自我就是要讓中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和價值觀,並根據這些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樹立「學習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理念,並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不斷提升實現自己職業目標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

認識職業是指中學生要通過探索職業和體驗職業的過程,了解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在哪裡可以得到相應的教育,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相應的工作等等。通過探索職業和體驗職業,親身感受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歡並適合這樣的職業,並在探索和體驗的過程中鍛煉自己查找資訊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系是指認識如何將現在的學習與將來的職業發展聯系起來,並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合適的學校或機構接受教育。

進行職業決策是指了解影響作決策的因素,知曉作職業決策的步驟,並根據自己了解的相關信息作出科學的決策。

記者:老師、家長和學校有必要了解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嗎?

潘恆曦:刻不容緩!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將現在學習的知識和學生將來工作的領域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就會將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還可以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和價值觀,給學生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為學生實現職業理想提供有力的幫助。

家長知道一些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知識就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就能和孩子一起討論他感興趣的話題,從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在孩子感興趣的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讓孩子的眼界越來越廣,知識越來越豐富。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找到相應的職業,指導孩子去進行一些探索,讓孩子將現在學習的知識和未來感興趣的職業目標聯系起來,並從現在開始作一些必要的准備。

學校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作用,可以引進專家開設專題講座、討論會,使學校教師與專家面對面,從而快速地提升教師隊伍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水平。同時,學校要積極和家長聯系,獲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形成雙向互動的關系,把家長的質疑轉化為助推力,提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有效性。

記者:您覺得現在中學生對於職業生涯規劃存在什麼問題?中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不是太早了?

潘恆曦:首先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簡單化。多數中學生認為,中學階段的唯一任務就是考出好成績。很多學生到了高三,還沒有樹立起人生目標,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考上大學。很多學生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唯獨沒有考慮自己的需要和人生理想,整體上呈現被動式學習。其次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功利化。這表現為在填報志願時,學生更關注專業是否熱門,是否有「錢途」,考慮學校、專業對未來薪金和福利待遇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把自我認識和職業認知相匹配,沒有將發展的遠期目標跟學業的近期目標相統一;信息來源狹窄,看不到未來的發展前景。結果就是不能有效地匹配各方面資源,作出了令人遺憾的決定。

所以,中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一點都不早。在一些發達國家,職業生涯規劃是從幼兒園開始的。特別是美國、德國等職業系統非常規范和發達的國家,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更是貫穿小學、中學和大學,通過職業模擬、看錄像、實際嘗試操作等方式使孩子從小就對自己和職業有了一定了解,就在為自己要從事的職業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上作準備,為提高綜合素質參加各種各樣的志願者活動、職業體驗、兼職工作。而在我國呢?往往很多人到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教育部有關專家認為,大學生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應該將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課程中有涉及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我們各部門的壓力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關繫到國家未來人才的質量。目前,高等學校職業指導發展很快,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將重心放到基礎教育階段。

記者: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從什麼時候開始最好?您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實施有何建議?

潘恆曦:初一開始最好。學生到了初中階段,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獨立探索能力,我們可以指導他們去做一些對他們今後職業發展有幫助的事情。因為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不斷探索、循環的過程,你不能一下子就知道你的職業目標,它需要你去做很多的職業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它是否適合你,如果不合適,你可以作進一步的調整、進一步的探索,如此循環,直到
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目標為止。所以越早探索,就可以盡早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更充足時間進行大量的探索,收集大量的信息,這樣到自己做職業決策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依據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的職業。如果到了高三才開始探索,由於考試的壓力,不可能有充裕的時間去收集大量的信息,因此在決策時就難免有失偏頗。

對高一學生來說,教育認知相對較高,而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較低,說明高一學生對學校教育的知識傳承功能天然地信任,他們需要養成對課業的專注和學習習慣,形成適合的學習方法,化態度為習慣,化熱情為方法。在保護其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可適當地增加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現實可能性,形成高遠且切實的奮斗目標,但也要注意方式,不能拔苗助長,否則容易把高二的選擇焦慮提前到高一,反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高二學生來說,其對教育價值的評價比高一學生低,這說明他們對學校教育的知識傳承功能和社會化功能之間的關系並沒有理解清楚。面對諸如選科的焦慮時,他們日益發現自己不了解社會上的人才標准、社會職業的種類,不了解社會上的人才需要和職業信息,容易陷入苦悶。在這一階段,可以加大對職業選擇類知識的輔導,包括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學校教育,加深對社會的了解,並著力在兩者之間進行連接。在學業的謀劃方面,高二也是關鍵階段,應通過多種方式,對高二學生在學習上面遇到的困惑進行解答,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以飽滿的姿態步入高三。

對高三學生來說,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相對於高二時有所上升,證明在經過高二階段的迷茫之後,高三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職業選擇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但要探明的是,學生所確立的目標是否切實和堅定。最壞的結果就是,高二匆忙選科,高三沿著選科的方向,匆忙確定熱門專業,並未進行充分、認真的選擇,隨波逐流。因此,我們可以在選專業、選學校方面多提供指導。學校一方面可以通過個別咨詢的方式,給遭遇學業困境的學生提供心理支持,如學習方法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集體活動,或其他方式展現人生多種發展可能性的方式,給學生的焦慮降溫,使其在遭遇失敗的時候,仍然能夠找到繼續學習和繼續生活的勇氣,堅強地面對人生。

記者:就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來看,如何有效地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學校課堂教育結合?

潘恆曦:職業規劃教育和其他教育目標並沒有任何的沖突。學校不能只關心學生的升學,還應該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後要從事的職業,並協助他們制定計劃逐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應通過恰當的職業指導,將現在的學習和以後的工作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我們的任何學習活動,都應該和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聯系起來。我有如下建議:
(1) 大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從2007年高中新課改可以看出,國家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了一定的決心。一學年的綜合實踐活動包括108學時研究性學習、不少於5個工作日社區服務、參加1周社會實踐。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輸入和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明確自己的職業理想,並通過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進一步探索職業;可以將職業探索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一項課題,學生在探索自己感興趣的職業過程中掌握研究性學習的一些方法,同時也對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有了一定的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引入,可以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更有針對性,讓研究性學習更具實際意義。我們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為了解決自己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去作必要的研究,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
(2) 將職業生涯規劃列為選修課程。新課改為學生提供了選修課,我們可以在目前選修課的基礎上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3) 定期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專題講座。請專家到學校開講座,和學生面對面交流,讓學生得到系統的專業指導。

記者:現在中學生的課業負擔很重,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會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

潘恆曦:中國的家長可以為了孩子高考6歲開始學英語7歲開始學奧數,卻很少為孩子一輩子都要去從事的職業去作哪怕一點點的准備。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確實很重,但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和經歷來學習究竟是為什麼?最終目的不就是想從事一項自己喜歡而又擅長的工作嗎?如果沒有職業意識的引導和職業探索的驗證,你怎麼知道什麼是你喜歡的,什麼是你擅長的?學生花一點點時間來探索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強,學習效果也會更好。所以,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不是增加學生的負擔,而是為他們未來在職場增加就業競爭力。

記者:我國中學的狀況是以中高考為「指揮棒」,如果大學都考不上,花時間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不是浪費時間?

潘恆曦:人生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然而是否幸福與是否上了大學沒有必然的聯系。一生能否幸福,能否有意義,關鍵是看你的內心有沒有目標,有沒有實現目標的強烈動因,有沒有為實現目標採取行動!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內心的渴望,並為實現自己內心的渴望不斷學習、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鍛煉自己,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作最充分的准備。我們應該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選擇合適的教育,上中專、上高職、考大學、考研、考博或出國留學,這些都是我們實現職業理想的途徑,而不應該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目前,我國有數十萬名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其實已經證明: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上大學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

記者:職業生涯規劃要求的「專」會不會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發生矛盾?

潘恆曦:這是一種誤解,職業生涯規劃並沒有要求「專」,而是強調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強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明確的職業目標,圍繞這個目標去培養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這也是「全面發展」,是有個性、有目的的「全面發展」。這和我們傳統教育里強調的「全面發展」有點不一樣,傳統教育強調的「全面發展」是不顧個人特點,按照國家標准制定的「全面發展」,這樣的「全面發展「往往導致全面平庸,因為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應該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專注於你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上。一位學者說:人的一生只做一件事。貪多嚼不爛,還會鬧肚子。如果錢學森一邊研究原子彈一邊創作小說,袁隆平一邊研究雜交稻一邊拍電影,那我們還能聽到他們響亮的名字么?

記者:中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會不會限制學生的個性發展?

潘恆曦: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很早給學生制定一個職業目標,讓學生根據這個職業目標去學習,從而害怕這樣做會限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其實,職業生涯規劃是引導學生自己去認識社會,了解職業,這是一個開闊學生眼界的過程;同時,還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發現自己內心的渴望,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職業目標。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非常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不是將我們家長、老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更為重要的是,職業生涯規劃非常強調學生親身的實踐和體驗,在職業探索和職業體驗的過程中,能鍛煉學生獲取資訊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積極的態度和主動進取的精神,這些綜合素質正是社會對人才的核心要求。

記者:如果現在喜歡的職業以後不喜歡了,投入那麼多時間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不是浪費了?

潘恆曦:中學階段正是探索職業的階段,任何改變都是正常的,並且你投入的時間絕對不會浪費。在探索職業的過程中,除了可以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外,還能了解與之相關的更多的職業,為自己提供更廣的職業選擇范圍。根據有關專家的經驗觀察,在中學階段,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基本定型,不會有與原來興趣愛好毫不沾邊的改變,即使有些改變,也一定與以前的興趣愛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所以,中學生應該盡量去探索自己目前最感興趣的職業,廣泛的探索,能為自己最終的職業決策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因為時間有限,為了更加系統全面地了解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方法,在記者的要求下,潘教授將《決勝職場――大中專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在中學》(初稿)等專著贈與記者。

通過與潘恆曦教授的一番談話,記者深刻的認識到中學生亟待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我國高等學校針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發展很快,但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仍十分模糊。國家相關部門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已開展多年,但從未正式進入課堂。無數事實證明,如果孩子能在中學期間就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以後將從事什麼職業,並對這一職業和其涉及的專業進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麼,他們在選擇專業和職業時就不會盲目,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上就會少走很多彎路,同時不至於浪費我們的教育資源。希望該訪談能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

③ 對初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何重要意義

有這樣的意識挺不錯的,很多人覺得初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不可思議或者沒有必要。其實不然 1.初中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可供發掘的潛力也還很多;
2.如果能更早的讓孩子接觸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同時職業對學歷,能力的要求也會促使孩子積極向上。
近幾年教育部門也越來越關注中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很多地方的中學都開設了中學生職業規劃課程,但實質上教授這些課程的老師教授的也僅僅只是生涯規劃的方法論,他們對職業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認知。 所以有意願了解初中生職業規劃的家長可以多多關注和了解職業相關的信息,增進孩子們對職業的認知並試探了解孩子們對於這些職業的興趣度,有效的引導和激勵孩子盡早的規劃自己的人生。
1.老美的 庫德職業規劃 很專業 包羅各類職業真實工作狀態的視頻,可以看看;
2.中科大的 起點站青少年發展規劃 也可以瞅瞅;
3.前方導航的 中學生職業規劃也開展了挺不錯;

④ 對初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何重要意義

現在升學確實對於一部分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對於成績不好的初中高中學生 來說 可能家長越是要求學習 ,學習成績越差,甚至厭煩學習,產生抵觸 ,如何堅決這種情況,有兩個方案可以嘗試

1.家長以引導為主,了解孩子為啥不願意學習的原因 對症下葯 培養小孩的學習興趣

2.如果真的學不進去 成績不好 其實 也不一定非要走學歷教育這一塊 ,職業教育也是目前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式哦,可以選擇一個培訓學校,學校一個技術了。現在比較好的技術,就是中餐、西餐、西點等廚師類的技術了。你可以去專業的廚師烹飪學校去學習的。將來肯定有前途。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⑤ 中學生生涯規劃怎麼做

五個基本理念:
1. 「自我追尋」理念
這是一種不斷在生命成長歷程中發現和追尋本我的過程,也是成功規劃自我生涯的第一步。人要真正認識自己的內在世界很不容易,只有當我們具有了自我認知的科學能力和公正態度,生涯設計和規劃才可能真實有效。
2.「目標引領」理念
人生的意義取決於目標的選擇和確立。偉大的目標塑造偉大的人生,這樣簡朴的道理應當讓學生們根植於心底。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社交,離開了有為人生的奮斗目標,生涯規劃也就毫無意義了3.「體察環境」理念
生涯規劃其實並不完全是一個人的事,它應當顧及個人和外在環境的關系。即你到底在這個社會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你願意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學會關注周圍的環境,並在不斷「自我追尋」過程中順應或改造環境,實際上對生涯發展更具深刻的影響力。
4.「挫折磨練」理念
挫折是人生的必然,坎坷是生命的歷程。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矛盾錯綜復雜,機遇毫無規則,天賦客觀存在……於是,人生途中,機遇與挑戰、風險同在。生涯教育的本意就在於讓人沖破迷惑,克服挫折,知難而進。
5.「魅力人格」理念
魅力人格,既是生涯規劃的起點,也是生涯規劃的歸宿。人以其人格而贏得機會、贏得朋友、贏得生命的價值。培育人格應當成為生涯教育之關鍵。
最後,希望通過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特長,認識社會的發展趨勢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合理規劃自己可能的職業發展軌跡。
高考志願填報、高考志願填報一對一、新高考選科、新高考選科指導、高考志願規劃師培訓、新高考規劃師認證、高中生的生涯規劃高考圈

⑥ 哪些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最好的好

《築夢——高中生生涯規劃》
《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 胡偉國
《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吳志蘭
我是誰?我需要什麼?
我到底想干什麼?我到底能幹什麼?
人大附中職業策劃師、中學生職業規劃第一人吳志蘭傾情力作。 目錄 理念篇
第一節 答媒體問 第二節 答家長問 第三節 答學生問 第四節 媒體報道 方法篇
第一章 認識自我,發現內心的渴望 第一節 你喜歡干什麼——職業興趣 第二節 你適合做什麼——氣質和性格 第三節 你能夠干什麼——智能和技能 第四節 你最看重什麼——職業價值觀 第二章 認識職業,發現身邊的機會 第一節 認識職業,從身邊開始 第二節 行業概覽 第三節 職位概覽
2、中學生人生規劃導航 崔祖瑛,侯書森

藉助夢想導航,創造精彩人生
成才不是夢:早設計早追求就能心想事成 未來不是夢:早規劃早行動必能夢想成真 內容簡介
指引中學生精心繪制未來的人生藍圖。 指導中學生誰知自我開發自己的潛能。 指點中學生發揮優勢塑造核心競爭力。 點拔中學生面對未來理性地選擇職業。 目錄
緒言 你用什麼咸就自己的人生 你想擁有怎樣的未來人生 為什麼兒時的夢想無法兌現
盡早規劃人生.成就美好的未來 第一篇 志存高遠,規劃人生的遠景 一、為人生確定遠大的理想與目標 遠大的理想造就光明的前途與未來

⑦ 中學生為什麼要做職業規劃

「當前中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包含在心理輔導教育中,尚未受到高度重視。」全國回政協委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安純人呼籲,中學亟待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 缺乏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已經成為就業難的一個主要原因。由於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部分中學生認為考個好大學是惟一出路,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對公務員、律師等「體面」職業青睞有加,對一線應用技術和體力勞作存在偏見。部分初入校的大學生對其所報學校、專業熱 情不高;部分面臨畢業的大學生,不能理性的擇業、就業,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部分已就業的大學生毀約不斷、跳槽頻繁。 職業規劃要趁早,人生設計在少年。為此,安純人建議,在中學階段結合素質教育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包括個人探索、職業探索 、就業形勢和政策、職業素質塑造、成功校友經驗分享、職業體驗等內容,啟發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幫助中學生合理地思考和規劃個人 的職業生涯,及早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激發其主動學習的動力,幫助中學生了解各類大學及專業的具體情況,提高將來考入高校及專業選擇 的滿意度。 中學生需要職業生涯規劃嗎?這究竟是未雨綢繆,抑或是教育錯位?

⑧ 中學生如何進行人生規劃

第一部分:要客觀認識自我 人生規劃最基礎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全面認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特點、性格、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與職業價值觀等,全面、科學地認識自我一般可以參考科學的人才測評報告。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做出最佳選擇。 正確的自我認識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哈佛大學的入學申請要求必須剖析自己的優缺點,列舉個人興趣愛好,還要列出三項成就並作說明,從中可見一斑。 第二部分:評估職業機會 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環境之中,離開了這個環境,便無法生存與成長。只有對這些環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復雜的環境中避害趨利,使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實際意義。 選擇最佳的職業目標和發展路線。除了要正確認識自我,還必須更多地了解各種職業機會,尤其是一些熱門行業、熱門職位對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要求。深入地了解這些行業與職位的需求狀況,結合自身特點評估外部事業機會,才能選擇可以終生從事的理想職業。 對職業機會的評估切忌想當然,對不熟悉的行業和職位不切實際的嚮往,結果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入城中,一入圍城馬上受到現實沖擊,迫不急待又要出城,兜兜轉轉之間,年已蹉跎,空自消磨。 第三部分:確定目標和路徑 制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選擇職業發展路徑,通過前面兩個步驟,對自己的優勢劣勢有了清晰的判斷,對外部環境和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素質要求有了客觀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與符合實際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職業目標的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人生事業的成功與失敗。據統計,在選錯職業目標的人當中,有80%的人在事業上是失敗者。正如人們所說的「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由此可見,職業目標選擇對人生事業發展是何等重要。正確的職業至少應考慮以下幾點:(1)性格與職業的匹配;(2)興趣與職業的匹配;(3)特長與職業的匹配;(4)內外環境與職業相適應。 職業確定後,向哪一條路線發展,此時要做出選擇。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線發展,還是向專業技術路線發展;是先走技術路線,再轉向行政主管路線。由於發展路線不同,對職業發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須做出抉擇,以便使自己的學習、工作以及各種行動措施沿著你的職業生涯路線或預定的方向前進 第四部分:高效行動、終生學習 在確定了職業生涯目標後,行動便成了關鍵的環節。沒有達成目標的行動,目標就難以實現,也就談不上事業的成功。這里所指的運動,是指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訓練、教育、輪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為達成目標,在工作方面,你計劃採取什麼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業務素質方面,你計劃學習哪些知識,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業務能力?在潛能開發方面,採取什麼措施開發你的潛能等等,都要有具體的計劃與明確的措施。並且這些計劃要特別具體,以便於定時檢查。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說,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是比競爭對手學習的更快和更好,個人也是一樣。我們現在的時代是終生學習的時代,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斷更新知識、提升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職業競爭力,逐步達到自己設定的職業目標。 第五部分:職業發展咨詢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是的,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諸多。有的變化因素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因素難以預測。在此狀況下,要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就須不斷地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評估與調整。其調整的內容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等。 發展過程中理想與現實的脫節幾乎人人都會碰上,對職業人來說,有些是致命的,有些卻能走通另一條路。發生這種情況時,最不可取的態度是急於求成,消極對待當前工作。正確的做法是——穩定中求發展。 當然,事在人為,再優秀、再動人的職業規劃也取代不了個人的主觀努力。職業規劃的目的是建立目標、樹立信心,職業規劃只是走向成功的輔助手段,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努力 初中畢業生面臨升學問題,暫不考慮職業目標進入高級中學,准備參加高考從而進入高等學府,還是直接進入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或職業學校,是擺在同學和家長間的一個難題。怎麼辦?現僅就個人經驗,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⑨ 中學生生職業生涯規劃

雖然近幾年教育部門開始重視中學職業教育,也相應的開設了職業教育課程,但是中學職業教育在國內的發展依舊非常緩慢,國內目前比較專業的中學生職業規劃方法論先行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發的起點站青少年發展規劃(中學生學業規劃、中學生職業規劃)在線平台、向陽生涯的高中生職業規劃咨詢、北森的人才發展測評等。 美國的中學職業教育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制度和模式,系統的職業生涯發展項目都會由專業工作者、服務和社區代表共同組成隊伍,所使用的材料和學習經驗要與學生的發展階段相適合,實施該項目的人員是能夠廣泛使用各種資源和策略、達到項目目標的高水平技能的人士。美國國家職業信息協調委員會在1989年發布了《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規范了職業指導從小學就要開始。 中國的基礎教育以高考為目的,人們只要能考上大學就滿足了,不會去考慮考什麼大學。但是,隨著當前大學教育大眾化以及由此引發的大學生就業難得現狀,學生及家長不得不提前考慮考什麼專業更好、更有利於未來的發展。因此,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在這里,說下我對如何開展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論理解:
1.作為父母,我們應幫助孩子盡早的認識自我,發掘孩子身上的天賦、能力、興趣,並鼓勵和發揚;
2.積極引導孩子認識真實的社會職業,最好是有具有豐富從業人士的分享;
3.盡早的協助孩子確立職業目標;
4.分析職業目標所需具備的學歷,能力,天賦,經驗等,並鼓勵孩子自發的努力為之奮斗。

⑩ 中學生生涯規劃ppt如何設計

你好!《高中全程升級攻略》一書中,話題七新高考下高中生職業規劃,對中學生職業規劃有系統的指導。

《高中全程升級攻略》為你解疑釋惑,出謀劃策!

《高中全程升級攻略》一書,京東書城、當當網、亞馬遜、文軒網、浙江新華書店網店、日照新華書店及其分店等有售。或瀏覽器搜索《高中全程升級攻略》。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