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打架輔導員不管
『壹』 學生出現群毆現象,作為輔導員你該怎麼辦
學生打架,算學生管理中的突發事件,作為輔導員,應第一時間趕到現內場,制止事態的進容一步擴展,如果有學生受傷,立即送醫院,並同時簡單向上級主管領導報告情況。作為輔導員,首先要做的不是處理打架的學生,而是要穩定他們情緒,救治傷者。待學生情緒穩定下來,再找當事雙方分別了解情況。這樣會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一點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貳』 學生在校外打架,造成對方重傷 輔導員該怎麼辦
末成年在校外打架跟輔導員沒關系,
『叄』 群體打架事件,作為輔導員或班主任怎麼處理
當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打架這種校園安全事件時,班主任宜從以下幾點著手處理:
(1)首先要讓學生冷靜
當學生發生打架事件時
若你正好在現場,要及時喝止動武者,如認識動武學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要讓學生冷靜,老師先保持冷靜,不要被情緒牽動。然後嚴厲地要求兩方學生分
開。這時候學生處於情緒異常激動的狀態,表現為面紅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氣。如果教師此時採用嚴厲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的話,無疑於給這些學生火上澆油。因
此,作為班主任,不妨讓學生在此時單獨冷靜冷靜,讓他們坐坐「冷板凳」。過一段時間,等打架的同學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教師再來處理也為時不晚。
(2)及時跟進,了解事件的原委
在處理打架事件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學生為何打架,才能及時的對症下葯。一般說來,以下兩種類型容易誘發打架事件:一是嬉戲作弄型:青少年常模仿怪異行為、惡作劇、無知、好玩或表現與眾不同心理,而發生破壞公物、欺負同學等動作。(班主任 <攻擊行為較輕微,但發生的幾率最大。二是主動報復型:因雙方互相有過節而懷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滿、不平,認為需討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憤怒,故採取以牙還牙或另有圖謀傷害之舉動,這種情最為可怕:所以等學生的情緒安全下來之後,就要著手調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時學生已冷靜了,可以較平和地說出整個事情的經過了。但是,盡管如此,學生在解釋自己打架的原因時,往往會推卸自己的責任,千方百計所說事實不一致,不再找目睹整個事件的同學來了解事實的真相,得出較一致的說法,以此為我處理打架事件作好公下的准備。
(3)疏導情緒,重建互信
在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後,分別針對雙方所犯的錯誤及認錯態度,力求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後果。因此該批評時就批評,絕不心軟。當然,教師要善於批評教育架的學生,更要直面指出並批評糾正學生的缺點錯誤。同時,我想教師應尊重學生,和顏悅色地指出學生錯誤。班主任應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分析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違反了校紀校規以及打架事件的嚴重性和惡劣性,並提醒學生以此為戒,不要再犯。
(4)分清責任,適當懲戒
在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後,邀請雙方家長到校溝通,共同處理學生過錯行為。處理結果分成兩大部份,首先是處理打架事件,不管打架的原因為什麼,雙方為對方花錢治傷,並給予一定的補償;其次處理打架事件的引起原因,錯的一方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由學校或者年級組繼續做相應處罰!
(5)進行團體輔導,澄清班級觀念
打架事件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如不給其它學生以警示,或許這一壞習慣會在班中蔓延開來,這極不利於良好的班風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必須及時以此為例,利用晨會課或者班會課對全班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導全班學生分析打架事件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告誡學生們吸取教訓,遇事冷靜對待,適當克制自己的沖動情感,有話好說。
當然,管理帶有一定的藝術色彩,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學生需要我們班主任因人、因時、因地、以至因事,予以靈活處理才能讓孩子們對自己敬而畏之,逐步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肆』 大學打架輔導員一般是怎麼處理的
公道自在人心,輔導員應該會先協調吧,如果情況比較惡劣的話,那麼你們二級學院或者學校會給處分。但是我覺得你們這個問題不大,輔導員也不希望把事情鬧大,這對誰都不好。
『伍』 某輔導員正在返家的路上,有學生打電話報告宿舍發生打架事件,有一名同學受傷流血不止,事件有可能進一步
分清事故責任方和誰最先動手。首先利用輔導員的身份分別開導並詢問是否和解。否則上報。
『陸』 大學打老師什麼後果學生手冊上面說打架斗毆記過,兩次開除,那打老師或輔導員算這個處罰規則嗎我怕我
你好!
那是絕對不能容許的。學校要給你大處分。可能要嚴重警告或退學。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柒』 我是個學校的輔導員,我們學校是個大學但有大專部和中專部,我是中專部的,中專部學生太難管了,打架斗毆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這樣的,熱血沖動。你能做的:一是和學生交朋友,而是提高自己,加強自己和學校人事等的一些關系,在大專部需要輔導員的時候,就可以再次爭取了。
『捌』 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
我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對「弱勢群體」的欺凌。
高考完的暑假,為了賺取大學生活費,我曾經做過小學生暑期輔導的兼職。那時,我教的是一批准二年級小學生。
其中班級里的一個長相白凈,甚至非常帥的小男生,屬於調皮搗蛋的類型。上課時,他總是坐不住,四處張望,課下也不及時完成布置的作業。
但是這位小男生,非常尊重老師,並且很樂於助人。
對於他不能完成作業,上課搗亂,也會想生氣。班裡懂事的孩子就勸我說,「老師,不要管他了。我們一年級的老師都把他調到了最後一排,說他是傻子,不讓我們和他一塊玩。」
生氣歸生氣,但我內心還是挺喜歡他的。
教完那批暑期班,我再也沒有和這批學生聯系過,但小男生的一舉一動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
那天,我的媽媽外出,回來失望的告訴我,「你猜我看到了誰?」我一臉茫然。
母親打開了話匣子,「我看到了你曾經教的那位學生……」根據母親的講述,我感到深深的震驚。
這位小男生已經十幾歲了,長高了許多。但整個人沒有了以前的聰明勁,甚至傻了。母親看見他時,他正受到周圍人的冷嘲熱諷甚至耍弄,但小男生一點都感覺不到。
我很驚訝,為什麼幾年的時間讓他變化如此之大?
我突然想起來了「懂事」學生對我說的一番話,「老師不管他,也不讓同學們理他……」細思極恐。
本來,接受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放在這位小男生身上,僅僅因為自己成績不好,他受到了老師的看不起,並且引導所有同學對其進行欺凌——孤立。
可以說,他的生活就這樣被毀了。
我突然想起來女作家三毛,她成年後的抑鬱傾向,也是來自老師對她當眾的羞辱。
欺凌他人者,如果能看到他其實在摧毀一個人,甚至在摧毀一個家庭,他難道意識不到他在做著人性最大的惡事?
對於這種人,我內心永遠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