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老師平常對孩子教育和輔導

老師平常對孩子教育和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1-13 14:18:53

A.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1,要求及時走訪教師。

當孩子上學時,學期一開始就得抽空去學校拜訪教師,最好花上一些時間觀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級。對一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師有何要求、要讀哪些書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保證孩子不缺課,不要自作主張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

2,要與教師默契配合。

不要亂評教師,千萬別在學生面前妄評某某老師「太嚴「啦,或者某某老師「沒有水平」等等。不要過分看重分數,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方面。作為家長,向教師了解的不僅是分數——諸如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態度、作業情況、突出的優點和品德表現等都應列入必須了解之列。

3,要經常與教師「互通情報」。

這可幫助教師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學生。如,家長可向教師「提供」孩子單獨學習還是集體學習效果較好,他喜歡什麼課程,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發生了諸如父母離異、家長失業、搬遷等可能影響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種種「變化」。及時反映、切莫等待。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可別等到下次開家長會時才向教師反映。不管出現了哪方面的問題,都應讓教師盡早得悉各種「信息」,以便教師採取相應措施。家長只有全面、客觀地熟悉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家長才能與教師「合力一處」,幫助孩子在學習上不斷取得進步。

4,要正確的鼓勵和支持孩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孩子犯了錯誤上帝都會原諒。孩子由於年齡小,在生活、學習當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不盡人意的事情,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客觀、公正、寬容的接納孩子的一切,並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5,正確針對補習。

課外補習關於孩子上輔導班的事,家長要慎重對待,如果孩子學有餘力,並且主動提出要參加一些課外補習時,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輔導一下很有好處。如果學生不同意,家長卻一廂情願,往往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到最後花了錢不說,也收不到正面效果,可能還因為孩子的不情願而事與願違。如果家長看到某一科功課瘸腿太嚴重,很有必要補課的情況下,家長也要作通孩子的工作,爭取讓他心情舒暢的接受並參與。否則達不到目的。

6,讓孩子的成績穩中有升。

就像長跑一樣,只要你不被別人拉下很遠,在你有能力的情況下,你就有機會在最後沖刺時超過別人。如果你已經被別人拉下很遠,你又不具備超過別人的能力,你想利用沖刺得個好名次是不可能的。學習也是一樣,在學習中你雖不是前幾名,但是你也不要使自己的成績落下很遠,如果你的功課有很多缺失,要想在升學考試中趕上別人,那是不可能的。在學校里也有這樣的學生,在初中一二年級里,每次考試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初三一年的時間里,卻過關斬將,最後一路領先。在別人看來好像是厚積薄發,其實是孩子具有一定的騰飛素質,騰飛的條件是,孩子的功課都不拖後腿,如果有一科提不起來,他也不會有騰飛的可能。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平常的成績,如果發現孩子的成績落下很遠,就馬上想辦法讓他趕上。不然會挫傷孩子的學習興趣,經常失敗的孩子容易產生放棄的心理。因此,要記住,要想使孩子能夠厚積薄發,就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績,不求第一,但要追求一流。

7,家庭和睦。

家長家中一定要多出處於家裡和睦的狀態,不要每天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吵架,對孩子的內心是一種折磨,處在這種環境的孩子身心都會受到影響。

B. 上班族如何監督孩子平時的學習

您好,很多家長可能都會有您這種困擾,但這種問題每個人的解決方法都可能不一樣,這里我僅給您適合我的方式,僅供參考。
個人建議還是送到教育機構去較好,理由如下:
1、其實上班族都是比較忙的,周一至周五上班,有些甚至周六、周日都上班,根本沒時間去監督和管理孩子的學習,以我自己為例,偶爾還會加個班,回到家可能孩子都已經睡著了。陪伴孩子的時間都沒,更何況是監督孩子學習。
2、現在孩子的學習題型、難易程度和我們上學時都不一樣,更何況經過這么多年,也不能保證自己還會不會做,能不能正確的輔導好孩子的學習。
3、教育機構中對孩子的學習都是成體系的,每年都會跟著教育形勢變化而變化,且教育機構都是較我們更有經驗的老師,有很多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學習方面更能放心。
4、大部分孩子對自己的家長都有些叛逆的心理,或畏懼心理,如果家長輔導孩子,孩子可能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反之,大部分孩子天生對老師都有敬重心理,在老師面前都會規規矩矩的。
5、孩子學習有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學習環境。如果家長能夠輔導孩子,那麼輔導孩子的地方90%家長會選擇在家裡,但孩子天生就是愛玩,孩子平時玩耍或喜好的東西都在家裡,難免會讓孩子分心或學習不專心。反之,如果是在教育機構,有很多孩子在一起就會造就好的學習氛圍。
以上幾點就是我個人建議的理由。至於您擔心的不太好,我大膽猜測就是孩子安全問題和老師的教學能力。其實這個您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現在孩子現在的教育機構基本上都有攝像頭,而且全程有老師陪同,不會存在任何的安全問題;另外老師的教學能力更不用擔心了,因為老師您在選擇教育機構時,一般都是可以旁聽或者試聽的,如果您覺得老師不好,您就不會選擇這家教育機構了吧。
當然說了這么多,這以上都是我的個人經驗,我的孩子是在重慶學樂牛教育學校學習的,就報了數學和語文,我姐是數學老師,當時和我一起去旁聽的,我們都覺得老師講得很好。現在上了一個學期了,成績提升很快。

C. 老師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外人看來,身為教師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應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現實中教師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現象卻屢見不鮮。這值得每一位作教師的家長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師子女自身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外,教師家長自身對子女教育思想上不經意的失誤,也是造成教師對子女教育失敗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我發現,我輔導別人的孩子,人家不會,我也能笑眯眯地講一遍又一遍。但是,我輔導自己的孩子就壓不住火,總覺得這個東西很簡單,一看就會,又給你講了,你怎麼還不會呢?情緒就上來了。輔導別人孩子可以耐心,這是職業習慣。輔導自己孩子,自己最親近的人,有時反而沒那麼耐心了,可能這就叫做人性的弱點吧。 對於這段話,我是反復研讀,我也何嘗不是這樣,對待班裡最調皮的學生能欣賞他們的優點,可對自己的孩子總看到他的缺點;對待最不聽話的學生,能以一位可親的老師形象出現,可對待自己孩子的點點過錯總以一張嚴母面孔。我曾從心理學上分析,以為這是自己童年所受教育的結果,是無法改變的。可王老師以實際行動證明人性的弱點是可以戰勝的,關鍵是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育,如果是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患得患失,孩子在你搖擺不定的教育中成長,得不到成功。 我們很多老師的孩子由於在自己任教的學校里上學,由於老師的無形照顧使孩子產生了優越感,容易掩蓋缺點和不足;由於老師的特殊照顧還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一旦脫離這個環境就會因「失寵」而導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他們最懂得也最需要平等,任何的特殊對待都不會產生好的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作為教師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教育大范疇中一個較為特殊的領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為最陌生的,正是由於我們教師對自己子女、對教育愛得太深,也極容易導致對自己子女傷得最深。 ,分析原因由於身為教師的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極容易受教師角色思維定勢的影響,往往不分場合地以教師的身份和口吻教訓自己的孩子,結果只會讓孩子覺得缺乏感情而產生逆反心理,導致教育的失效甚至失敗。由於教師對本行業較為熟悉,我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可能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衛、略有成績的教師更容易對自己子女吹毛求疵。 老師的孩子不愛學習,這是孩子對我們的消極對抗,我們需要好好反思,引以為戒。 為自己的教育出發點和歸宿,欣賞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挖掘孩子的潛能,針對孩子的特點實施科學的教育,這樣,我們才對得起自己的孩子。 作為教師家長,我們需要有一顆平常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學習成績優異的,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是培養自信、友善、責任心強,自我管理能力好、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孩子的健康人格比學習更重要。

D. 如何配合學校老師管理教育輔導孩子方法

如何配合學校和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一、提高思想認識,從根本上改變自己。
我們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的思想。從思想上、行動上要負起管教孩子的責任。平時我們認為一旦孩子進入學校,就將教育的責任絕大部分推到學校、教師身上,認為教育孩子主要還靠學校和老師。其實家長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俗話說:三歲看老。孩童時代所受的教育影響著人的一生,孩子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於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人刻骨銘心。誠然學校是專門教育孩子的場所,但是我們也要重視自己的教育職責,要配合好學校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有利於培養孩子成為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加強自身學習,以適應孩子的成長。
我們平時不太注重自身的學習,特別是關於如何做一名好家長方面的學習,以至於自己的知識和教育培養孩子方面的觀念落後,導致自身的行為錯誤。我們平時很少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與保護自己的能力。對孩子教育沒有足夠耐心,在孩子問其問題回答不上或答錯時,便向孩子發火,沒有完全做好鼓勵式教育。對孩子期望過高,希望孩子次次考試一百分。其實,我們平時的這種做法容易使孩子產生挫敗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同時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我們的成長和孩子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其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三、按時抽查孩子的學習情況,多與孩子交流。
學校里緊張的學習狀態,會被放學時的自由狀態所沖淡,孩子還小,自覺性較差,回家後很容易放鬆學習,這時我們要加強對孩子在學校學習情況的抽查與監督,使其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讓學習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平時我認為還要多與小孩子溝通,通過溝通發現其實有些時候小孩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路不同,對事物的認知不同,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四、多與老師交流溝通。
老師與家長之間應該經常聯系,互相溝通。及時反映孩子在學校與家裡的精神及學習狀態。平時我們與孩子接觸最多,最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應經常與老師溝通,實事求是地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情況。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以便學校家庭共同配合。這樣對於解決孩子的各種困難、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五、理解學校,理解老師,積極參加學校活動。
我們應理解學校,理解老師,積極參加學校活動。通過參加學校活動了解學校的任務、特點,以及對學生的要求,這關繫到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我們要盡可能參加,借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也離不開家長,二者要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才能真正把教育與培養孩子做得更好

E. 品牌託管的老師如何教育孩子

現在的託管班可謂良莠不齊。一些不負責任的託管班會給學生的安全和教育帶來很大問題。由於學生託管市場沒有得到規范治理,現在還存在各種問題,具體表現在: 首先,一些小家庭式的託管班從教育師資力量和安全食品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家庭作坊託管根本沒有師資力量來教育孩子,在這里託管根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反而會給孩子不好的影響;其次,家庭作坊託管環境一般為居民樓,條件簡陋,沒有教學設施,環境惡劣,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甚至會因漏電、漏水造成學生人身生命安全;晉級教育的竇昆老師也認為在這里食宿更沒有安全保障,學生在校吃飯都有衛生部門定期檢查學校食堂衛生標准,家庭作坊託管根本就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檢查,萬一發生食品中毒事件,悔之晚矣。住宿條件更不用說了,住宿衛生和安全沒有保障,也不具備學生住宿條件。我認為分析的很有道理,所以晉級還是非常好的!

F. 教師的鼓勵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

教師若能保持不斷鼓勵兒童,使他們超越自己的限度,便能幫助這些兒童發揮回他們學習的潛力,轉而激發答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自信心

G. 我在思考為什麼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很高,卻沒有人對孩子或者家長有要求呢畢竟教育孩子家長也有責任啊

1.所有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的,相信你也會這樣認為自己的孩子.
2.大部分有什麼問題或者事情發生之後,都會覺得是別人不對.不會先從自身去找原因.

H. 急求家長會發言稿,談如何教育孩子

我看了發言稿的範文,深有體會。範文再好,可能不符合你的實際情況,還是你自己寫的好,這能鍛煉你的寫作水平。不過值得一抄的是發言稿的格式,不要出錯,否則就會出現笑話來!!!

I. 教師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身為教師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應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現實中教師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現象卻屢見不鮮。這值得每一位作教師的家長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師子女自身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外,教師家長自身對子女教育思想上不經意的失誤,也是造成教師對子女教育失敗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我發現,我輔導別人的孩子,人家不會,我也能笑眯眯地講一遍又一遍。但是,我輔導自己的孩子就壓不住火,總覺得這個東西很簡單,一看就會,又給你講了,你怎麼還不會呢?情緒就上來了。輔導別人孩子可以耐心,這是職業習慣。輔導自己孩子,自己最親近的人,有時反而沒那麼耐心了,可能這就叫做人性的弱點吧。
對於這段話,我是反復研讀,我也何嘗不是這樣,對待班裡最調皮的學生能欣賞他們的優點,可對自己的孩子總看到他的缺點;對待最不聽話的學生,能以一位可親的老師形象出現,可對待自己孩子的點點過錯總以一張嚴母面孔。我曾從心理學上分析,以為這是自己童年所受教育的結果,是無法改變的。可王老師以實際行動證明人性的弱點是可以戰勝的,關鍵是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育,如果是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患得患失,孩子在你搖擺不定的教育中成長,得不到成功。
很多老師的孩子由於在自己任教的學校里上學,由於老師的無形照顧使孩子產生了優越感,容易掩蓋缺點和不足;由於老師的特殊照顧還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一旦脫離這個環境就會因「失寵」而導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他們最懂得也最需要平等,任何的特殊對待都不會產生好的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作為教師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教育大范疇中一個較為特殊的領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為最陌生的,正是由於我們教師對自己子女、對教育愛得太深,也極容易導致對自己子女傷得最深。
,分析原因由於身為教師的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極容易受教師角色思維定勢的影響,往往不分場合地以教師的身份和口吻教訓自己的孩子,結果只會讓孩子覺得缺乏感情而產生逆反心理,導致教育的失效甚至失敗。由於教師對本行業較為熟悉,我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可能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衛、略有成績的教師更容易對自己子女吹毛求疵。
老師的孩子不愛學習,這是孩子對我們的消極對抗,我們需要好好反思,引以為戒。
為自己的教育出發點和歸宿,欣賞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挖掘孩子的潛能,針對孩子的特點實施科學的教育,這樣,我們才對得起自己的孩子。
作為教師家長,我們需要有一顆平常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學習成績優異的,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是培養自信、友善、責任心強,自我管理能力好、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孩子的健康人格比學習更重要。
現代社會越來越表現為價值取向的多元復雜性,對自己子女的言談舉止毫無區分地一律以教師的視角進行評判本身就不科學,加之在孩子的眼裡他們更看重的是那一份親情,作為教師的父母如果忽略了這一點極容易導致情感的疏離和教育的失效。
為自己的教育出發點和歸宿,欣賞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挖掘孩子的潛能,針對孩子的特點實施科學的教育,這樣,我們才對得起自己的孩子。作為教師家長,我們需要有一顆平常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學習成績優異的,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是培養自信、友善、責任心強,自我管理能力好、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孩子的健康人格比學習更重要。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