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學生輔導學生細節片段

學生輔導學生細節片段

發布時間: 2021-01-13 22:40:02

⑴ 求一段 關於老師課間幫助學生學習的片段, 要求:不羅嗦,細節描寫要多,字數150左右吧 坐等!

辛苦了一節課的老師看著傻了吧唧看著自己的班長,無奈的搖搖頭,走到班回長的課桌前。點上一根答煙,對班長說,一篇現代文,有這么多不認識的字嗎?班長說,老師,我記不住。老師說,我幫你標上吧。你回家多讀幾遍。會記住的。至於文中所講的意思。明天我再告訴你。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先把課文讀熟練,再想意思。明天希望你讀熟課文,我再教你。老師深吸一口煙,走出了教室。

⑵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作文片段訓練

內容提要:片段訓練也叫小練筆,是用簡短的篇幅,表現一個生活片斷,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等。片段訓練有用時少,易被學生接受;篇幅短,易於教師批改,便於當堂反饋,及時交流;訓練靈活,有針對性等優勢。教學時,教師要使片段訓練真正達到輕負擔、高效益的作用,還得注意以下幾點。一、片段訓練要有針對性;二、片段訓練形式要多樣;三、片斷訓練運用要靈活;四、片斷訓練可以用大作文和周記的訓練同步配合。
關鍵詞:片斷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提起指導中學生寫作,有好多教師就感到頭痛,認為這是一件難做的工作。有好多學生也存在「寫什麼、怎樣寫」的疑問。總之,作文的教與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比較艱巨的工作。作文教學與其它學科一樣,也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問題,只要用心探索,善於引導,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目標也能實現。我從事十多年中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實踐使我體會到加強學生的片斷訓練,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
片段訓練也叫小練筆,是用簡短的篇幅,表現一個生活片斷,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等。片段訓練有用時少,易被學生接受;篇幅短,易於教師批改,便於當堂反饋,及時交流;訓練靈活,有針對性等優勢。教學時,教師要使片段訓練真正達到輕負擔、高效益的作用,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一、片段訓練要有針對性
片段訓練不是隨意的,而應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讓每一次訓練都能為提高學生。
1、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觀察是作文的基礎,要使學生有內容可寫,就需要教師把學生培養成「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增強對事物的敏感性,留心生活細節,用描述性的語言、片段形式反映。抓住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將看到的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用片斷形式反映它,使學生取材面相當廣泛。校園內外、旅遊途中、街頭巷尾、河岸路邊都有可寫之事;晨曦暮靄、人歡馬叫、草萌花開、飛雪落雨可隨時描繪;心花怒放、心曠神怡、悲哀傷痛、焦慮煩躁可信手拈來;逸聞傳說、風土人情、突發事件、儀式慶典等可形象記述……總之,大千世界,萬花紛呈,學生片斷練習的素材取之不盡。
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動作描寫練習時,以《運動會一瞥》為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回憶學校運動會一些比賽場景肯定讓你難以忘懷,請你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把某運動員參加比賽時的動作描繪出來。學生對自己的業餘生活容易表達,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寫出優美的片段。如:他半蹲在起跑線上,左腳尖頂住起跑線,右膝跪在跑道上,兩手就像兩根釘子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抬著頭,目不轉睛地盯向前方,那樣子,就像一隻展翅待飛的雄鷹。「預備……」隨著這拖長的聲音,他慢慢綳直右腿,彷彿是一張拉開了的弓。「啪!」那「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飛快地跑著,像閃電,像受了驚嚇的羚羊,像脫了韁的野馬,奔跑著……跑了一段後,他的速度漸漸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揮擺著雙手,努力向前跨著大步。離終點不遠了,他猛地抬起頭,閉上眼,咬緊牙關,拚命地沖向終點。「沖啊!」周圍響起了狂熱的呼喊。終點就在眼前了!只見他猛一低頭,身體向前沖,那條終點繩掛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條榮耀的綬帶。學生用「蹲」、「頂」、「跪」、「傾」、「盯」、「綳」等動詞,細致而逼真地刻畫了運動員起跑前的預備動作。「展翅待飛的雄鷹」、「拉開了的弓」等一些比喻句的運用,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
片斷訓練的主導思想是從局部著眼,培養學生的「眼力」和「手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筆隨時寫下「眼所見」「耳所聞」,從一點著眼,從小處著手,逐步提高,過渡到構思作文,得心應手。指導學生選取材料時,要引導他們多發現真善美的事物,多揭示社會的主流,以促進他們正確世界觀的形成。千萬不要被一些消極的負面影響所左右,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寫作活動是把思維活動用語言文字進行周密表達的活動。作文訓練可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可以推動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進行片段訓練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對場景的描繪,對事件的記述,對情感的抒發都是實實在在的。我曾這樣啟發學生:「當一件委屈之事或意想不到的喜訊降臨到你頭上時,你當時的感受怎樣?」「當你和久別的親朋相逢時,你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某劇情某場面為什麼能使你潸然淚下?」「某事使你下了怎樣的決心?……」這些所見所聞所感來源於生活,在學生心目中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學生自己寫起來得心應手,翔實具體,可以使廣大讀者為之動容。
3、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創造離不開想像,同樣,作文也離不開想像。教學時,教師應努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例如,讓學生仔細觀察雲朵的變化,並展開想像。學生寫道:「雲朵像位魔法師,一會兒變成一朵晶瑩的浪花,一會兒變成滿身細鱗的美人魚,一會兒變成一群駿馬……」
二、片段訓練形式要多樣
1、口頭練。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機會,彌補筆頭練的不足,避免其單調性,增強作文的趣味性,調動其作文積極性。
口頭練,題材要選學生最熟悉的,選擇范圍要大,要多留幾個題。除事先布置學生觀察外,課內利用幾分鍾互相討論,組織材料,以便清楚地表達。討論3至5分鍾後,讓學生舉手錶達;教師對他們的口頭作文逐一簡評。也可讓學生針對某一篇或幾篇進行評論,最後師生匯總意見,評出名次。此外,還可讓學生把學校的生活片斷講給家裡人聽,並提醒他用不同的語言向不同的聽者表達,同時記下對方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語言的單調性,學會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在不同的表達環境用不同的語言。
2、仿寫。教師在教課時,可抓住課文中某個細節或片斷,結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為作文。中學語文教材選用了許多優秀的文章,這些文章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都具有指導意義。比如七年級學生模仿能力極強,而課文是他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無論在內容,還是在語言、結構上,學生都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時,如果教師能對他們進行一番點撥,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結構、順序、前後呼應等方面,那麼學生的寫作視野也就拓寬了,寫作技巧也就能得到進一步提高。譬如《石榴》在寫法上有三個方面值得學生學習,一是抓住事物特徵的寫法。文章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徵來寫,如形狀、大小、顏色、質地等,使讀者能對所寫事物有一個鮮明的印象,同時還賦予了石榴的「內在」特徵,如質朴雋逸的風度,不畏炎陽直射的品格,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二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的寫法,課文開頭部分概寫,總領全文。中間部分圍繞中心,分層展開。結尾部分簡略生動,照應開頭,點明文意。三是採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借物抒情。作者之所以喜愛石榴,是因為石榴的「內在」特徵正好與作者的性格特徵相契合;作者贊美石榴,實質是要贊美那種英勇無畏的品格和敢於斗爭、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學生學了這篇文章後,對本文的寫作方法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把這幾種寫作方法應用到自己作文中去,從而提高了自己寫作水平。
3、生發。就是根據課文情節,合理想像,生發開去,加上或延伸課文中的情節,再造細節,這比仿寫更進一步了。片段作文訓練可以讓學生從課例中學習寫作方法,每一個訓練點都可安排課文片段引例,給學生以具體可感的指導,同時,還可以文本為基礎進行片段作文的訓練。比如例文模仿。學了朱自清的《背影》後,讓學生寫寫自己父親的背影、眼神或者高興、發怒的神情;還可文本延伸。例如品讀李白《渡荊門送別》之後,展開聯想和想像,描繪第二聯所展現出的畫面。續寫與改寫訓練,如想像並記敘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之後。當然,不必限於課文,還可以找有關的文章作為範文分析,讓學生根據其中適合的材料進行片斷練習。
4、修改。可採用面改和學生互改兩種方式。面改時,指出其優缺點,督促其改正不足,發揚優點。學生互改,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互相討論交流、提高的過程。教師可擇其善者作為範文,予以評點。學生進行廣泛的片斷練習,無疑使學生的寫作技巧、詞彙運用、素材積累更加充實,為他們著寫文章提供豐富的源泉,如同涓涓細流可以成就江河湖海一樣。其集腋成裘、匯沙成塔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試想,一個學生堅持幾年甚至十幾年,進行不懈的片斷練習,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將會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呀?我教過的中學生,他們都積攢有好多本片斷練習的小冊子,這是他們智慧和心血的結晶,也是他們的寶貴財富。
三、片斷訓練運用要靈活
1、片斷訓練可以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
讀和寫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學習的課文其實就是很好的寫作範本,幾乎每篇課文都有學生可以學習的寫作方法。所以,我們應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寫作教學貫穿其中。例如:在講授魯迅先生的《孔乙己》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留意課文中孔乙己兩次掏錢出來的兩個動詞「排出」和「摸出」,是他們明白這就是運用了通過細節來刻畫人物的方法。然後,我要求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片斷寫作。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而且寫得精彩紛呈。
2、片斷訓練可以在學習完課文以後進行
新課改以後的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更具人文性,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學習語文,不但使學生學習到了語文知識,而且使他們受到了人文熏陶。如果讓學生在學習完課文以後,圍繞課文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進行寫作,可以更好地將課文中的東西內化為學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人教版的語文教材許多課文後面都有這樣的練習題。例如八年級的課文《親愛的爸爸媽媽》的課後練習三:你對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論有什麼看法?寫一則感想或評論,200字左右。學生在讀完了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論後早就義憤填膺,有滿肚子的話要說。所以,寫起來就相當容易,而且很多學生寫出來反駁日本作家的話相當有見地,非常犀利。
3、片斷訓練可以在寫作訓練課上進行
我們的寫作訓練一定要有系統性和針對性,不能東一榔頭,西一錘子地零敲細打,落入盲目和隨意之中。所謂系統性就是要從選材、立意以及詳略分布等等各個環節都要有所訓練。所謂針對性就是每次訓練都要針對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寫作的實際水平來訓練,並且要明確每次訓練的要求。片斷寫作能夠完成上述兩大要求的大部分內容,尤其是在寫作訓練的針對性方面。例如,當我發現學生在寫作文時口水話過多,不夠生動形象時,我告訴他們要善於使用修辭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擬人。然後,我在一次寫作訓練課上,就專門要求學生寫一個片斷,要求運用到比喻和擬人這兩種修辭手法。由於訓練的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學生寫起來就有了方向,得心應手。自從這次訓練以後,學生在寫作時就比較有意識地運用修辭手法來美化寫作的語言,文章寫得有文采多了。
4、片斷訓練可以用大作文和周記的訓練同步配合
把大作文作為片斷訓練的綜合運用,每周一次,應用文也應在大作文本上進行;小作文用來作片斷訓練;周記本用來作總結。作文片斷訓練是個「積水成淵」的活動,必須把細致的觀察思考和寫作結合起來,逐步提高,不能求之過急,不可半途而廢,且每前進一步,都作一次小結,寫作水平才能竹子開花———節節高。
總之,片段作文訓練,是整個作文訓練「長鏈」中一個個「焊接點」,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基礎性和必要性階段。它可以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關注生活,熱愛生活,描繪生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時培養學生的良好寫作習慣。

⑶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作文的細節描寫

寫作是學生的語文能力之一, 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積累和運用的綜合體現,當前,大部分學生對於寫作仍然是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寫出來的作文或者篇幅短小且雜亂無章,或者平淡如水,或者空洞無物,或者是別人文章的克隆品, 這其中,掌握不到正確的有效的寫作方法是主要原因。在作文教學之中指導學生學會進行細節描寫是解決學生作文難這一問題的很有效措施。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我抓住了這一點進行教學,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使學生的寫作有了信心,寫作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從害怕作文到喜歡作文到養成習慣寫作文,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功的細節描寫成為了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正如孔子說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
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性格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語言、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在內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細節描寫包括許多方面: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 、 表情描寫、 心理描寫、情節描寫等。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情節明朗化,向高潮推波助瀾,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夠沒有細節描寫。運用細節描寫,往往能增強描寫的生動性和真實感.或者使人物更具個性特徵,對人物塑造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或者使情節發展更加生動,扣人心弦。從細節描寫中,讀者能夠體會作者的真正意圖,是理解深入化的關鍵。具體描寫時,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細節要准確可信,經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選擇,巧妙安排,此外,還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服從

⑷ 怎樣指導學生寫好重點段落

要把一段話寫具體,不論是寫人狀物,或者是敘事、記活動,先要考慮好幾個部分,或者幾個方面、幾個環節來寫,也就是分幾層意思來寫。做到這一點,就不會把事情寫得太籠統了,這就為"指導段落寫具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分哪幾層意思寫的思路確定以後,就應根據認真觀察的結果,對事物的重點部分進行細致的記敘和描寫,表現出事物的特點,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記敘和描寫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你在這段話中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來寫。如果離開了這段話的主要意思,盡管寫了許多"怎麼樣",讓人讀起來不僅不會有生動感人的印象,反而顯得羅嗦、累贅。在此基礎上如何把段落寫具體呢,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用數字具體地寫出事物的大小。例:"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個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最大的鯨有32萬多斤重,最小也有4、5千斤。我國捕獲過一頭8萬多斤重的鯨,有17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肥豬那麼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裡,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齶;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嘴裡看書,還顯得十分寬敞。"
這段話一開始拿人們熟悉的象和鯨作比較,接著用"32萬多斤"和"4、5千斤"最大、最小的鯨的體重的具體數字,說明鯨的確很大。再接著用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的體重、長度、舌頭重量等數字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地寫出事物的大小。
2、用比喻來狀物。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里作者用"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寫出了桂林的山奇就奇在"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用"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了桂林山的秀美;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寫出了桂林山的險峻。再如《趵突泉》最後一段話里有四處運用了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小泉是什麼樣兒的--
"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裡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大、扁一點,慢慢地,有姿態地,搖動上來,碎了;看,又來一個!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上來,像一朵攢得很整齊的珠花,雪白,有的……這比那大泉更有趣。"
上述這兩段話只作一般敘述,而不用比喻來描寫,就很難把事物的形狀及其變幻寫具體。這里作者注意了幾點:一是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不是同一類型的,但兩者之間要有相似之處,而且愈像愈好;二是用來比喻的事物大都為人們熟知的。
3、用形容寫出事物怎麼樣。"昨天一清早,天氣驟然變冷,空中布滿了鉛色的陰雲;中午,凜冽的寒風颳起來了,呼呼地颳了整整一個下午;黃昏是時分,風停了,就下起鵝毛般的大雪來。"這段話雖僅60個字,但卻真實具體地描述了從清晨到黃昏天氣變化情況。究其原因,除了作者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比喻,主要是形容在發揮作用。文中的"驟然"寫出天氣由暖變冷的漸進過程之突然;"凜冽"寫出了這風刺骨的寒冷;"呼呼地"寫出風勢之猛;"整整"強調了風刮的時間之長。如果我們不用上這些起到形容作用的詞語,雖然意思一樣,但卻顯得不夠具體。不過,我們在寫作中運用形容的時候,要注意符合實際。我們就不能說寒風是"暖洋洋的","輕輕地"颳了整整一個下午。"暖洋洋"、"輕輕"一般是用來形容什麼樣的春風,颳得怎麼樣的,用來形容寒風顯然是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了。
4、寫出事物的外形牲特徵。在我們周圍,只要你細心觀察,不同的事物有其不同的外型特徵,即使是相同的事物,其外形也會有細微的差別。請看下面一段話--
"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樹葉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鬆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先看這段話對寒冬季節柳樹的描寫:"落光了葉子"顯得光禿禿的,而松柏則依然青翠。再看對大雪的描寫:大雪過後,柳樹上的銀條兒"毛茸茸"、"亮晶晶"的,而松柏樹上掛著的雪球兒則是"蓬鬆松"、"沉甸甸"的。不同的樹種,冬天裡的外形如此不一樣;同是一場雪,落在不同樹種子的枝葉上,形狀的差異竟這么大!由此,我們平時要留心各種不同事物外形的不同特徵,以及同一事物不同部分的不同外形特徵,並且善於抓住這些特徵,把它們寫具體。
5、寫出事物的色彩怎麼樣。有的同學由於不留心周圍的事物,在他的筆下花總是紅的,葉總是綠的,天總是藍的……其實,事物的色彩是很豐富的,請看下面一段對變化中的火燒雲的描述--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變化中的火燒雲,在不同時間里色彩就不一樣:紅通通的、金燦燦的、半紫半灰、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更有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色彩。同樣,即使對一種色彩,也有細微的區別。下面這段話是這樣寫的--
"仔細瞧那浪花,近處呈鮮綠色,遠一點兒的呈翠綠色,再遠一點兒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後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鮮綠色、翠綠色、墨綠色,同是綠色,但是作者的筆下綠得有變化,綠得不一樣。
6、寫出事物怎樣變化。事物總是變化的,這變化總有個過程。因此,我們無論是觀察自然現象的變化還是觀察物體的變化,動作的變化,事情的變化,或者是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等等,都要注意它們發生了哪些變化,是怎麼一點一點變化的。
下面是課文《海上日出》中的幾段話,它寫出了在通常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裡。果然,過了一會兒,那裡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在這里,作者按照時間的推移,分四步具體地寫出了日出的全過程,以及天空景色的變化:①天還沒大亮,天空淺藍;②轉眼間,出現紅霞,范圍不斷擴大,並越來越亮;③過了一會兒,太陽露出半邊臉,卻沒有亮光,繼而不斷上升;④太陽跳出海面,紅得可愛,發出奪目的亮光,旁邊的雲也有了光彩。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由於作者對日出時的每一個過程以及每一過程中天空景色的變化,觀察非常仔細,才能把這一變幻中的自然景象寫得十分具體。
7、寫出周圍環境怎麼樣。環境,一般而言指的是周圍的情況和條件。真實而具體地寫出周圍的情況和條件,有助於表現在特定環境中生活、學習、工作的人物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比如課文《詹天佑》在概括介紹"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之後,接著用兩個自然段,具體敘述了詹天佑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時的社會環境--清政府腐敗無能;外國帝國主義先是百般阻撓,進行要挾,接著是輕蔑地嘲笑。同時,還敘述了鐵路干線所經之處復雜的地理條件--高山深澗,懸崖峭壁。社會政治背景的巨大壓力和復雜的地理條件,必然會給詹天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但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務。這從側面烘託了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為民敢擔風險的可貴品南。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進行環境描寫時,決不能為了強調環境的惡劣而不切實際地任意誇張和虛構,也不能把環境的描寫和從物行為的描寫分裂開來,更不能離開文章的主題去進行環境描寫。否則,要麼使人們對虛假的環境不相信,從而懷疑人物的品質;要麼使環境的描寫失去意義。

⑸ 作文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細節描寫

這是我從別處找來的,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寫作是學生的語文能力之一, 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積累和運用的綜合體現,當前,大部分學生對於寫作仍然是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寫出來的作文或者篇幅短小且雜亂無章,或者平淡如水,或者空洞無物,或者是別人文章的克隆品, 這其中,掌握不到正確的有效的寫作方法是主要原因。在作文教學之中指導學生學會進行細節描寫是解決學生作文難這一問題的很有效措施。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我抓住了這一點進行教學,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使學生的寫作有了信心,寫作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從害怕作文到喜歡作文到養成習慣寫作文,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功的細節描寫成為了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正如孔子說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
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性格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語言、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在內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細節描寫包括許多方面: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 、 表情描寫、 心理描寫、情節描寫等。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情節明朗化,向高潮推波助瀾,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夠沒有細節描寫。運用細節描寫,往往能增強描寫的生動性和真實感.或者使人物更具個性特徵,對人物塑造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或者使情節發展更加生動,扣人心弦。從細節描寫中,讀者能夠體會作者的真正意圖,是理解深入化的關鍵。具體描寫時,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細節要准確可信,經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選擇,巧妙安排,此外,還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服從人物刻畫或者事件經過的需要,為了強調某一細節的重要作用,可對此進行反復多次的描寫。
在教學中,我首先是引導學生學會仿寫課文中的細節。在語文教科書的課文中,有很多細節描寫值得我們指導學生進行仿寫。例如《荔枝》一課中的:「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 」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充分顯露母親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與激動之情,講課後,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某一個人吃東西時候的神態、動作等方面寫一段話。 《一夜的工作》中的:「我也站起來,沒留意把小轉椅的上部帶歪了。總理過來把轉椅扶正,就走進裡面去了。」體現了周總理嚴謹的生活作風,講課後,我要求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舉動選擇有意思的寫下來,突出表現人物某方面的特點。《「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發亮,興奮地嚷著:『 巴迪 ,這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著我,不住地贊揚。「眼睛發亮」盡顯母親對兒子的贊賞之情,課後,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不同情況下的眼神,積累下來,運用於作文之中。《窮人》中:「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細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把桑娜的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學習完課文,我請學生用一段話寫一寫自己的被表揚或者批評後的心理活動。
其次,我引導學生在描寫中精挑細選詞語,在細節描寫中,啟發學生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例如《鳥的天堂》中:「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堆」「照耀」「顫動」寥寥幾個詞語生動地突出榕樹的葉子綠、密、充滿生命力的特點。
巧妙運用修辭表現事物特點也是細節描寫中較為有效的寫法。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 只要我們善於引導學生抓住生活中有助於文章中心內容的細節,學生還會對作文缺乏自信嗎?學生還會對作文感到難嗎?

⑹ 小學生作文老師給生病的學生輔導功課的細節描寫

感謝陽光,給了萬物生命;感謝父母,給了我一個家;感謝朋友,給了我快樂.然而,我更感謝老師,教我知識,教我做人.
每次,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用她那溫柔的目光掃視全班,便能使全班同學精神煥發,很快便能投入到課文中去.在老師生動、具體的講課過程當中,使同學們吸收得快,吸收得深入,忘記了一切煩惱,忘記一切憂慮,只記得課文中那綠油油的田野、清澈見底的小河、快樂飛舞的小鳥、載歌載舞慶祝豐收的人們……啊!陶醉,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陶醉,感覺自己飄飄然沉浸於老師口中美麗的大自然中.然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丁零……」一聲急促的鈴聲將大家從課文中帶出來,當老師收拾教具回到辦公室,同學們才如夢初醒.
老師努力地教我們科學文化知識,上課之餘,總是幫我們改作業.在老師的辦公桌前,總是擺著一疊又一疊的作業.為了我們的學習成績,老師日夜操勞,總是要到深夜才休息,但老師總是不管這些,堅持幫我們改完了才願意上床睡覺.
老師不僅關心我們學習,也很注意我們的為人.一旦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總是追究到底.倘若捉到了「元兇」,總是心平氣和地跟他講道理.老師那些嫻熟的說服話語,總是說得他熱淚盈眶,非改正錯誤不可.於是,每個從老師手中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好學生、好子女、好公民.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過去,而我感謝老師的辛勤,感謝老師的敬業,感謝老師為我做的一切.像陽光,給萬物生命;像父母,給我一個家;像朋友,給了我快樂,所有美好的東西,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最感謝的——老師!
老師這個稱呼讓人充滿敬意,又使人感到那麼親切.有人把老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有人把老師比作「春蠶」、「蠟燭」、「耕耘者」、「播種者」、「園丁」.但是我總覺得不能深刻體現老師對學生的愛.老師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我們班級,四年級開始由年過五旬的陳老師接班.開始由於班上每位同學的基礎知識、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各不相同,成績參差不一,而且學習風氣也比別的班差.陳老師每天都絞盡腦汁為我們填補之前所落下的不足.甚至在中午、放晚學後,都為我們補習.
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在作文課上把寫作步驟、重點內容、好詞好句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述.為了加深我們對寫作內容的印象,還會把大白兔等實物請進教室,以演小品等形式來拓展我們的想像力.這樣,盡管以前寫作文只是三言兩語,不成樣子,而通過老師千方百計的引導,也能寫出像樣的文章了.老師還會要求我們把部份作文發到她的郵箱里去,放起休息時間,給我們修改作文,進行具體指導.兩個學期過去後,我們班的紀律一天比一天好轉,同學們的成績也一天比一天提高.特別是我,原來我最怕寫作文.現在總算能寫出一點成績來,三次獲得了學校作文競賽獎狀,一篇投稿在慈溪日報的小記者欄目中發表.這一點一點的進步,都凝結著老師心血.
在假期里,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沒有放假.她規定了時間,通過QQ與學生聊天.及時了解我們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問我們作業有沒有難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比父母還深切.
在我生病的時候,老師更像媽媽一樣照顧我,關心我.有一次,我胃痛了,但我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只認為是肚子疼.老師仔細地問我那裡疼?怎麼疼?然後給我吃餅干、喝熱水,果然消除了疼痛的感覺.
老師的愛,感動一生;老師的教導,一生受益.它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活力的源泉,生命的力量.我只能再說這一句:感謝您!老師!將來我無論成為蒼天的大樹還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向您祝福!致敬!我們的老師!
求採納!謝謝,么么噠~~

⑺ 如何指導小學生通過細節描寫提高作文水平

小學輔導小學作文有哪些描寫方法?小學作文是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檢測,一個學生只有將語文知識學好了,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認為或者是景物運用某種手法寫出來,那麼小學輔導作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綜合能力)

1.詳細描寫:使用了很多生動的、貼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厚厚的塗抹.2.白色描述:用簡單的單詞,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圖像的特徵,並在幾個筆畫中勾畫出人物或事物.3.靜態描述:平面、靜態描述人物或場景.4.動態描述:寫靜態,或用擬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帶來的小學輔導作文描寫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借鑒和幫助的價值.

⑻ 作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運用細節描寫

句子、段落寫好要注意的要點「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版物、次要的事件權,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在段落語句的主要內容。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段落脈絡清晰。要注意保持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原意。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⑼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細節描寫

寫作是學生的語文能力之一, 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積累和運用的綜合體現,當前,大部分學生對於寫作仍然是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寫出來的作文或者篇幅短小且雜亂無章,或者平淡如水,或者空洞無物,或者是別人文章的克隆品, 這其中,掌握不到正確的有效的寫作方法是主要原因。在作文教學之中指導學生學會進行細節描寫是解決學生作文難這一問題的很有效措施。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我抓住了這一點進行教學,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使學生的寫作有了信心,寫作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從害怕作文到喜歡作文到養成習慣寫作文,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功的細節描寫成為了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正如孔子說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
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性格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語言、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在內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細節描寫包括許多方面: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 、 表情描寫、 心理描寫、情節描寫等。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情節明朗化,向高潮推波助瀾,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夠沒有細節描寫。運用細節描寫,往往能增強描寫的生動性和真實感.或者使人物更具個性特徵,對人物塑造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或者使情節發展更加生動,扣人心弦。從細節描寫中,讀者能夠體會作者的真正意圖,是理解深入化的關鍵。具體描寫時,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細節要准確可信,經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選擇,巧妙安排,此外,還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服從人物刻畫或者事件經過的需要,為了強調某一細節的重要作用,可對此進行反復多次的描寫。
在教學中,我首先是引導學生學會仿寫課文中的細節。在語文教科書的課文中,有很多細節描寫值得我們指導學生進行仿寫。例如《荔枝》一課中的:「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 」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充分顯露母親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與激動之情,講課後,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某一個人吃東西時候的神態、動作等方面寫一段話。 《一夜的工作》中的:「我也站起來,沒留意把小轉椅的上部帶歪了。總理過來把轉椅扶正,就走進裡面去了。」體現了周總理嚴謹的生活作風,講課後,我要求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舉動選擇有意思的寫下來,突出表現人物某方面的特點。《「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發亮,興奮地嚷著:『 巴迪 ,這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著我,不住地贊揚。「眼睛發亮」盡顯母親對兒子的贊賞之情,課後,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不同情況下的眼神,積累下來,運用於作文之中。《窮人》中:「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細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把桑娜的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學習完課文,我請學生用一段話寫一寫自己的被表揚或者批評後的心理活動。
其次,我引導學生在描寫中精挑細選詞語,在細節描寫中,啟發學生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例如《鳥的天堂》中:「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堆」「照耀」「顫動」寥寥幾個詞語生動地突出榕樹的葉子綠、密、充滿生命力的特點。
巧妙運用修辭表現事物特點也是細節描寫中較為有效的寫法。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 只要我們善於引導學生抓住生活中有助於文章中心內容的細節,學生還會對作文缺乏自信嗎?學生還會對作文感到難嗎?

⑽ 老師給我講題的細節描寫,100字左右!!!!

「呀,這題不會。」我看著作業上的一道題不禁發愁了起來。「要不去問老版師吧。」同桌權提醒我說。我想了想,拿著作業走向老師的辦公室。「報告!」「進來。」老師的聲音出現在我耳邊,我抿了抿嘴,走了進去。「什麼事?」老師和藹的問我說。「老師,這道題我不會。」我小心翼翼的把作業拿到老師跟前,老師看了看之後4把我叫道跟前,耐心的講解起來。「首先,這道題讓你做的是……」終於,經過老師的一番耐心講解,我終於把這題搞懂了,「謝謝老師!」我欣喜地對老師說。「沒事。」老師和藹地說。我我走出老師的辦公室,心裡的喜悅掛在了我小小的臉上,我邁著輕快的步子,走回了班裡。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