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願者為學生免費輔導功課
❶ 現在學生都回家讓父母輔導功課,以後是否取消教育行業
那是不可能取消的。教育是國之根本,現在的應試教育真是不敢恭維。不是所有父母文化水平都能輔導的了,還是得靠學校、老師。希望教育盡快改革,讓家長和孩子們沒有那麼累,讓孩子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❷ 大學生青年志願者能做什麼志願活動
獻血、義務家教、關愛老人活動、植樹節活動、清明烈士陵園掃墓活動、愛心回收、募捐、關愛母親河水質、情系農民工、環保義務宣傳和撿垃圾等等的活動。
❸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的志願者,我有幸有機會去福利院給孩子輔導功課,但如果進入他們感情的世界呢
我只知道去了不要問孩子的年齡以及孩子的父母,對孩子不要太縱容,因為大部分去做義工的朋友們都帶著憐惜的心情去了,難免縱容一些
❹ 優秀志願者推薦表
我叫,系教育技術科學系教育技術教育專業大二學生,現是一名青年志願者。本人學習、工作認真踏實,待人熱情誠懇,處事嚴謹細心;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愛好廣泛,熱愛運動,酷愛計算機以及善於和同學交往;富有親和力,人際關系好。
「有一種生活,只有經歷過,你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只有體會過,你才知道其中的快樂,只有擁有過,你才知道其中的純粹」,這是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我2006年9月入學便加入了我們青年志願者協會並注冊為青年志願者,積極參加各項活動。「青年志願者」,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在我們學校,志願者人數更是上千人,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代表的是青年志願者的形象與行動指南。志願者,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稱號,而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作為一名志願者幹部,我積極投身於我校志願者工作中去。認真負責、恪盡職守、盡職盡責,能團結幹部,富有團隊合作精神。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力把事情做到更好。同時我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與下面的會員溝通,交流,為加強與方便青年志願者工作的宣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志願精神的真諦是用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能組織發展更多的人一起去傳承這種精神——這是我們志願者幹部目前應該做的」,這是我做志願者工作的一個信條。
作為一名普通的志願者,我積極參加學校、學院及團市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從組織參與「送溫暖」服務工作,到進社區參與志願服務,到福利院照顧孤寡老人,艾滋病日對艾滋病宣傳活動,到水文化廣場參加「創建平安都江堰」志願服務,再到烈士園林掃墓,到成都石象湖參加國際禁毒日服務,到畢業生就業洽談會服務,到校園英語風采大賽服務,農村小孩義務家教服務,再到運動會後勤服務,組織參加下鄉社會實踐等等,我都能用心去做,沒有任何怨言,而且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當中去,到目前為止志願服務時間累積已經達200多小時。我做到了一名志願者應該做的,奉獻出了自己的愛心,我可以說:「青年志願者,我無愧於你的名字!
在這兩年間,我踏踏實實工作,勤勤肯肯服務,參加的活動如下:
福利院「送溫暖」:我們的常規活動便是每周六上午去福利院送溫暖,雖然我們是學生,只能去做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去幫忙打掃打掃衛生,或者去陪那些老人們聊聊天(裡面的管理員一般不要我們去打掃,因為專門有人打掃,我們只能去陪老人們聊聊天)。從開學以來,我去過好幾次福利院,其中感悟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做了一件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事。在福利院里有一位老人,腿受傷了,不能走動,衣食都全靠別人服侍,呆在床上已有半年了。恰巧當天天氣很好,老人很想出來曬曬太陽,我們便把老人抬出來讓她見見久久未見的陽光。因為腿上有傷,骨里還用鋼板固定了的,所以非常非常小心,費了很大週摺才讓老人曬到太陽。事後,老人對我們非常感激,感謝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而我們只是做了一件對我們很普通的事,很感動。最後我們要走了,將老人抬了回去,老人還是一遍又一遍的說感激的話,而我們總覺得有點受寵若驚,相信當日一起參與了的同學都深有體會。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即使我們只是學生,只要能常去看看她們,她們都會感到生活依然很美好。
清明節烈士園掃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水利工程學院及東軟校一起,到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們掃墓;一同送上了我們精心准備的花圈。站在烈士墓前,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精神」。這是我們對先烈們的景仰,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我們學校、水校及東軟校的友誼的加深。
植樹節:植樹,既鍛煉了人們的體能活動,又培養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每年的植樹節相近的周末,我們協會都會到靈岩山植樹。每組負責栽種一個地方,你挖坑來,我插苗;你蓋土來,我澆水,大家都熱情高漲。沒用一會兒時間,一株株精神的白玉蘭樹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看到了我們的勞動成果,也希望更多的人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多種樹,少毀樹,強化環境保護意識,這才是植樹節的真正意義所在。我們植的樹也許並不能為大自然增添一片綠,我們只想通過這么一個活動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綠化環境的好處,沒有了綠洲,我們就沒有了生存的基地,就更別談其它的生活和工作了。
省級文明城市「創優」之社區入戶調查:都江堰市團市委負責人聯繫到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徵集數十名志願者,由團市委負責人帶領我們到各個社區進行入戶調查,以調查廣大人民對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態度與建議。這是一項繁鎖而單調的工作,但我們的同學都沒有退縮,直至各社區調查工作的完成,也使得同學們得到了走向社會的鍛煉,給大家提高了社會相處的能力。
愛心募捐活動:青年志願者協會秉承普及社會工作知識、宣傳社會工作理念為宗旨,以利她主義為指導,為社會提供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志願者們推崇利她主義精神,倡導人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盡己所能,扶危濟困,解決大家的困難,公開募捐各種物資、圖書資料、學慣用具等,舉行現場簽名儀式和再起青年協會招募活動。本次活動歷時兩天,得到了同學們的大力支持,許多同學都將自己不用的物品捐獻了出來(並不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理)。通過兩天的募捐,收到的物品中,以衣物居多,少數同學捐的有學慣用具,還算是成功吧。
紀念「五四」文藝演出活動:在市團委的領導下,都江堰市各大高校及社區共同聯誼在水文化廣場組織的義演活動。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由趙雪羽同學負責主排的話劇深受歡迎,此話劇有創新意識,由拉丁舞揭開序幕,緊接著再健身操跟上,最後步入話劇主題,有關五-四學生運動的表演。作為一個參與人員,深知此活動的來之不易,在台上短短的十來分鍾之前,是付出了很多的汗水,這也多虧了所有為之付出努力的後勤工作者。
成都市禁毒活動的服務: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是為了宣傳毒品的毒害作用,讓大家遠離毒品,健康生活。上期的成都市「國際禁毒日」在石象湖舉行,我校數十名志願者在市公安的帶領下,為這天的禁毒活動服務,如舉宣傳牌、禁毒宣傳等。通過這個活動,我們在公安的講解下,了解到了毒品的副作用,認識到了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做好榜樣。
「傾國傾城」群眾演員:「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成都」晚會是在都江堰市舉行的,我們協會的50名志願者應邀參加演員。市領導為了宣揚都江堰這個旅遊城市,讓CCTV2錄播了這個節目。通過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了我們這個協會不光是為學校服務,還是為社會服務的,與社會有直接的聯系。
都江堰市「平安宣傳」: 「建設平安都江堰市」是我們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我們主要以發放宣傳資料來將活動展開,此活動得到市民的強烈支持;同時,我們為建設建設平安的都江堰也作了一點小貢獻。
清明放水節迎賓服務:2008年4月4日,都江堰景區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節。我們協會在團市委的要求下,上午到景區參加迎賓服務。經過前一天幾小時的培訓,今天,我們都表現很好,站在景區入口,面帶微笑,很有禮貌地為來賓帶路、介紹等。這個放水節,也是對李兵父子的懷念與尊敬。當天下午,我們參加了奎光塔公園舉辦的「老照片展」,我們主要是負責展廳現場的秩序,2小時的工作,我們順利完成了任務。也對都江堰的古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2008年4月7日,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各個醫院開展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我們學校的校醫院及我們協會也為此活動作了相應的宣傳。人民醫院、水電十局醫院等設立了臨時宣傳點,通過懸掛標語、擺放展板,健康教育掛圖,向群眾提供現場義診,免費測血壓,醫務人員和我們志願者現場發放宣傳資料,為群眾提供義診與行為指導。通過宣傳,我們這些原不太了解健康知識的學生,在心靈深處對衛生工作甚是細心與謹惕;我們必須將疾病這個惡魔驅走憚盡,建立一個文明、健康的都江堰!
社區義務家教:義務家教,是我們為各個社區的窮困學生的一種幫助。社區有一部分家庭因為請家教費用太高,就讓我們學校的志願者為他們的孩子免費輔導功課。這個活動,正是我們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發揮出來的機會。通過家教,讓我了到一個當老師的辛苦,對教師這一項職業更是敬佩。
這些就是我參加的一部分活動,它們充實了我自己,提高了我的能力。
志願者的事業既偉大又平凡。之所以偉大,因為它是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無私的幫助和愛心的付出;之所以平凡,因為它是由眾多的志願者在自己的日常行動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實現了偉大的奉獻事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校園里的每一個細小的角落,在社會弱勢群體的一個細心的呵護、在對周邊環境的熱心的關注、在對國家的事的積極的關注。用自己的時間去幫助別人,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青年,我始終以自己的熱忱和愛心,盡己所能,服務社會,服務大眾;關懷弱者,關愛我人;完善人格,弘揚新風;為川農大乃至社會的美好明天盡自己一份力!——這就是我的志願者感悟,我將不斷實踐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我將不斷把自己的熱心傳遞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那裡,讓更多的志願者加入我們的行列中來!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當我看到我所幫助過、服務過的人對我露出燦爛的笑容時,我更堅信當初選擇當青年志願者是正確的,我也更清楚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所擔負的責任,我會將更多的愛融入今後的青年志願者工作中。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投入到這一項事業中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申報人:XXX
20XX年X月X日
加點活動圖片,然後把活動改成你參加過的那些就可以了。
❺ 寫一份五千字左右的關於「志願者活動」論文,內容可包含 活動形式、內容、組織、策劃、活動目的、意義、
志願者精神是億萬中國人民艱苦創業旅程中的靈魂,是新時期服務社會的新生力量。青年志願者「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溫暖著那些需求幫助、渴求關懷的人;青年志願者竭誠奉獻愛心,無私奉獻的精神見證著人世間最為高尚的道德情操! 「2005年元旦春節」之際,##初教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提出以下服務設想: 一、捐獻「愛心包」,提供生活護理,發揚志願者救助於為難之際的高尚品德。 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生活中籠照著陰影,他們沒有親人,孤獨寂寞,自己消遣晚年的生活;有的身體存在障礙,對生活失去信心……這些殘疾人,孤寡老人,下崗職工,貧困戶等社會弱勢群體急需社會的關懷,所以青年志願者統一行動,籌備愛心包,為他們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精神慰藉。此外,鼓勵殘疾人對生活要充滿信心和勇氣,提供康復指導和大家一同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二、開展「為奉獻者奉獻」志願者行動,為那些默默奉獻者提供生活護理和文藝演出 青年志願者協會一直照顧著許多軍烈屬、退休幹部等,在春節即將來臨際再次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為老人做衛生,送去最真摯的關懷;並且藝術團的同學還會組織一些文藝節目,給老人們送去歡樂。 三、開展「周末奉獻兩小時」創衛服務活動。 部分青年志願者將深入到小區,如:福樂園小區,勤源里社區等協助居委會布置板報,清掃環境衛生等;部分青年志願者走上十字路口,協助交警指揮交通,擦拭廣告牌和垃圾筒等;部分青年志願者走進老年公寓,為老人們清洗衣物,陪老人聊天,送去溫暖等。 四、「托起明天的太陽」捐獻愛心包雛鷹計劃 為了更好的鑄就明天的希望,培養未來的棟梁之才,給那些家庭困難的孩子實質性的幫助,唐師青年志願者協會將實行雛鷹計劃。2005年1月中旬志願者代表慰問家住銀行樓社區的張若楠同學,給她帶去一些學慣用品並將2004年裡堅持「電視報益賣」活動掙得的錢全部捐給她,並定期為她做義務家教輔導,幫助她完成學業。 五、開展「科技知識三下鄉」和「義務家教」服務活動 寒假期間部分青年志願者深入到縣區,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和義務家教,並為農民講解科學文化知識,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社會和先進科學文化;部分青年志願者走進小學、幼兒園,輔導孩子們學習功課; 六、開展「傳遞愛心」大型文藝活動 為了有利於更好的幫助社會上的特殊群體,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作為愛的使者傳遞愛心。初教學院的志願者將於2005年1月20日來到##是聾啞學校為那裡的孩子們義務輔導功課、做衛生、互動游戲並與殘疾兒童共同表演節目。 我們的口號是:「哪裡需要我們,那裡就有我們青年志願者的身影」,我們的宗旨是:「將溫暖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青年志願者活動倡議書
地球的人口一天天在增多,為此資源一天天地減少下去,或許幾百年後,各類資源都將用完。難道我們能在經過幾十年的原始社會而再一次發展科技: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為此,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節約資源,廢物利用正好符合了這點要求,所以我建議學校垃圾分類,如分為之類、塑料類、電池等幾大類,學生每天都需要用紙,把紙收集起來賣了錢,既可作為班費,又可以捐給貧困地區,又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分類能力。
蓋貝爾曾說過「真誠的愛在奉獻的時候最豐富」。現在太多的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中失去了無私奉獻的愛心。為此,為了使同學們具有愛心,開闊眼界,建議大家去敬老院、孤兒院等地方。
地球是我們的,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們,為此可以組織同學不定期的去擦欄桿,去中心廣場等地方撿垃圾,做環境保護宣傳員,還可以組織同學們去植樹,等等。
科技發達的同時,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汽車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組織同學們義務宣傳交通規則。
大多數學生,屬於雙職工家庭或者說生活環境比較優越,不懂得錢的來之不易,從而使同學們更加理解父母。
總之,「真誠的愛在奉獻的時候最豐富」,我們不要只是索取,還要把我們的愛心播灑出去
❻ 義務幫小學生輔導功課的方案怎麼寫
2月25日15時15分許,70歲的張玉華准時來到華興小學門前等候。幾個孩子剛出校門,就圍到了張玉華身邊。「愛心奶奶,老師今天表揚我了!」「奶奶,我今天得了小獎品。」……孩子們爭相匯報自己在校的表現,張玉華則是滿臉慈祥注視著每個孩子。
十幾分鍾後,十多個孩子來到張玉華的家中,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頓時顯得格外擁擠。客廳里除了桌椅外任何傢具都沒有,孩子們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自覺做功課。遇到不會的問題,張玉華會耐心地講解。「1997年至今,輔導孩子的同時我也在不斷學習,一有不會的就問學校老師。」張玉華笑著說,單元樓外面的傢具原本都擺放在客廳,為了方便孩子學習,每到上學前,她和老伴兒就會把傢具都搬出去。等寒假和暑假的時候,再搬進來。
說起開辦免費課堂的初衷,張玉華說:「其實也是無意之舉。」1997年夏天,張玉華和老伴兒搬到了華興小區。剛一到社區,她就被選為2號樓樓長。一次聊天中,得知1號樓4單元居住著一戶在醫院上班的小兩口,正想找人照看八個月大的孩子。了解該家庭的困難後,張玉華心生不忍,決定免費照顧孩子。張玉華帶孩子視如己出,在其悉心照料之下,孩子健康成長,一直到上小學。慢慢地,張玉華義務給人帶孩子的善舉被傳開,一些年輕父母紛紛上門求助。張玉華說,她年紀大了,能力有限,只有家庭困難或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孩子的,才會義務幫忙。從1997年至今,張玉華先後為社區無暇照顧孩子的年輕父母義務帶過30多個孩子。
「我從來沒想過從中謀利,就是想能幫別人一把就幫一把。」張玉華說,起初幫忙照看孩子時,老伴兒曾反對過。後來也和孩子們培養出了感情,幾天不見這些小傢伙兒,還會時不時地念叨念叨。她和老伴兒把孩子們當成自家的孫子孫女,帶著他們也享受了很多樂趣。
據該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這十幾年來,張玉華為幫助需要幫助的家庭,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卻不感到辛苦。在張玉華的愛心照顧下,一些孩子都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心事都願意和「奶奶」分享。正如一位孩子在作文中寫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奶奶和親奶奶重合了……」
3月5日,我國第53個學雷鋒紀念日即將來臨。然而,學雷鋒並不僅僅是這一天,每天在省會各個角落,都會有很多活雷鋒,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影響著身邊的人。
他們或者免費為居民理發,或者義務清掃社區衛生,亦或者照顧孤寡老人……雖然每件事兒都很小,但他們的善舉卻像滿天繁星照亮了整片夜空。如果您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可以來電告訴我們。我們一起去尋找你我身邊的「雷鋒」,傳遞更多的感動和正能量。願意和我們聊聊或提供線索的讀者可以
❼ 徵集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側重免費教育服務) 宣傳材料。
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內容
伴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進城務工農民工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我省務工人員已達2155萬人。而由於傳統的戶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農民工收入較低、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一些列問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生活、學習狀況堪憂,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關心和關愛。
一、「微笑中原、和諧先鋒」 (大手牽小手,關愛農民工子女)——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青年志願服務活動
(一)活動意義: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不單是城鄉差異的問題,更是對農民工子女權益的尊重,關乎國家、社會的長期穩定和長遠發展,因此全社會應一起來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讓所有的農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藍天下一起成長。此活動是為了消除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心理上的排異芥蒂。
(二)活動內容:1、讓農民工子女了解志願者、了解志願服務,幫助他們樹立志願服務理念,學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2、建立長期性的志願服務機制。青年志願者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簽定 「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陽光行動「一幫一」結對卡,雙方互留對方詳細信息 「愛心聯絡卡」。將農民工子女的基本信息以及興趣愛好等,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並製作成信息卡,成為志願者與孩子們溝通的橋梁,根據他們自己的特點進行心理、生活、學習等多方面的關注和幫助。對他們的成長情況進行長期的「一對一」幫助。
(三)活動成效:通過這種方式青年志願者不定期的為幫扶對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提供長期的志願幫扶服務,為培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進一份力,讓他們快樂學習、陽光生活,爭做文明、優秀的小公民。
二、「牽手民工子弟,共創美好未來」(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行動播種陽光)—大學生志願者給農民工子女免費家教
(一)活動意義:農民工子女經常隨著父母各地流動,許多孩子都跟不上學校的進度。而教師們很難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而學生的家長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無法輔導孩子功課,加上家庭拮據,無力給孩子請家教輔導功課,部分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此活動是為了,提高農民工子女學習成績,讓他們更加自信。
(二)活動內容:1、大學生志願者與農民工子女進行結對,結對幫扶時間為三年,主要幫扶農民工子女的學習、生活咨詢。2、大學生志願者先通過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翔實的輔導計劃。3、大學生志願者每周利用固定時間給農民工子女進行義務輔導功課。
(三)活動成效:通過大學生志願者對幫扶對象制定出合理的幫扶規劃,定期的輔導,幫助農民工子女增加自信 讓他們快樂學習、陽光生活,爭做文明、優秀的小公民。
❽ 青年志願者服務項目有哪些
1、青年志願者"一助一"長期結對服務計劃。
這項計劃以孤寡老人、殘疾人、生活困難的離退休人員和下崗職工、特困學生、國家優撫對象等困難群眾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團組織和青年志願者組織牽線搭橋,在青年志願者和服務對象之間建立起長期穩定的關系,為困難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成為青年志願者行動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
2、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
這項計劃從1996年開始實施,採取公開招募、定期輪換、長期堅持的接力機制,組織動員青年志願者為貧困地區提供教育、農業科技推廣、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四年多來,共動員組織了6810人次青年志願者參與了服務,目前有2310多名青年志願者在160多個貧困縣開展服務。
從1998年6月開始,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組建了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從全國36所重點高校推薦的免試研究生中招募了394名志願者,赴16個國定貧困縣從事為期一年的教育工作。
3、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這項活動由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聯合實施,自1994年以來,每年組織動員近百萬名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深入農村基層和受災地區,發揮自身的知識智力優勢,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掃盲和文化、科技、衛生服務,推廣農村實用技術,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4、保護母親河"中國青年志願者綠色行動營計劃"。
這項工作以"勞動、交流、學習"為主題,通過組建綠色行動營、建設綠色行動基地,集中組織青年在重點區域開展植樹造林、沙漠治理、水污染整治、清除囪色垃圾等環保志願服務活動。
1999年6月,首期項目河北豐寧營正式啟動,不到半年時間就吸引了全國19個省區市及英、法、德、日、土耳其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志願者在車寧沙化區整地造林1500餘畝,挖土石方5萬方,回填土3.75萬方。
內蒙古達里諾爾、黃河萬家寨、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浙江楠溪江和合州、吉林延吉等項目正陸續啟動。
5、成人預備期志願服務。
這是青年志願者行動與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有機結合的成功實踐,它抓住16一18歲中學生向成年公民成長這個關鍵時期,把成千上萬的中學生動員起來,把對青少年進行公民意識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履行公民義務統一起來,在成人預備期號召青少年開展每年不少於48小時的志願服務,寓教育於服務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人預備期志願服務已在全國普遍展開,成為新時期中學生實踐教育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