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學生課外輔導
Ⅰ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課外輔導老師
1、因材施教。 故事分享----有一位中學女數學教師,和其他班級相比,她任課的班級學生都特別喜歡數學,成績也特別好。 這源於她戀愛時的一次經歷。有一次,她和男友到一家飯店用餐,侍者分別給他們遞上了一本菜譜。她一看,價格奇貴,一個菜也沒敢點。但沒想到,男友卻點了好多菜。後來才發現,她的菜譜和男友的不同,女士的奇貴,而男士的便宜。受此啟發,在平時測試時,她親自給學生分發因人而異的。難度分ABC三種,水平高的做A卷,水平一般的做B卷,水平低的做C卷。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高分,從而極大地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由此可見,有效的教學是非常講究方法的,而這種方法只有通過教師用心去探索、去總結。 2、新課程改革提出對學生的分類評價,分類測試,對不同學生應該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三維角度給予肯定和激勵;課外的組織也應貫徹這樣的原則,前提是課外的行為必須規范。 教育督導部門鼓勵教師免費課外,嚴禁正編教師有償課外。中國辦學規模最大的高中,四川綿陽中學(高中生人)年5月曾因收取學生補課費被暫停示範學校名義一年。新課改方針反對針對所有學生採用單一的應試分數評價和題海戰術。 3、典型課外成功案例。李陽瘋狂英語、新東方 等。成都「指導」聘請的也是非在職教師,針對優秀學生有考名校願望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收費是元每小時。這是培優課外的典型,可為示範。對於補差課外的組織,應更多注重學生情感和價值,切忌盲目練題,那樣只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對於中等成績學生的提分,更應關注其學習方法和過程,引導學生平常形成錯題集歸納的良好習慣,在課外時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Ⅱ 如何在課外輔導機構贏得學生喜愛
「如何在課外輔導機構贏得學生喜愛」之我見: 首先: 老師本身的上課水平是最根本的因素, 老師只有自身實力強大, 上課的水平高, 才能給學生一種可以在這里獲得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 的信賴感,這樣才能保證課外輔導機構課堂水平的的高質量,能夠給 學生帶來具體的成績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這也是學生在課外時間不辭 辛苦參加輔導機構的最根本目的。 其次:老師和學生的相處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這不僅指老師上 課的氣氛,還包括下課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個人認為,學生在學校課 堂之外利用課外時間繼續充電學習本身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所以 課外輔導機構老師要想在這樣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教學效果和目標 就必須以一種生動有效的方式授課。這包括兩層意思:一是上課語 言生動、風趣,二是和學生交流時語言委婉、幽默。在上課或是課 間休息時,老師可以盡量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這樣可以拉進自 己與學生的距離,也方便授課,有時候甚至以自己為例向學生授業 解惑,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有時候可以達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老師自身的儀表。教師的儀表風度、服 飾打扮和發型等,不但會給學生某種暗示,而且有利於建立良好的 師生關系。 老師自然得體的儀表, 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當然, 這並不是說一定要每節課都要做到專業化妝水平,自然得體就行。 「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儀表風度,既能給教師自己以自信,而且也會 給學生學習的信心。 課外輔導名師之我見: 杜旭俞,第二屆新浪中小學課外教育五星金牌教師,畢業於廣州 師范大學,現任卓越教育小學語文老師,從教 9 年。親切幽默營造良 好學習氛圍,孩子賦予靈感師生共同成長。她說做老師有時候更多的 是要跟孩子交流,跟孩子做朋友,走近他們,傾聽他們。而跟孩子交 流的過程中會撞擊出很多火花,賦予她新的靈感,她自己也在這個過 程中成長。她認為沒有絕對好和不好的老師,只有適不適合孩子的老 師。 趙伯奇,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高思教育小學語文老師, 從教四年,屬於幽默的博學儒雅派。他講的是文學史,每一堂課講一 個人,以一個人的生平為線索,將社會背景與人物經歷及其作品結合 起來,讓孩子們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去閱讀,去理解,設計的知識面很 廣闊,對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很有幫助。他倡導通過他的教學,培養 起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養成一些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身作則通過自 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們,培養學生做一個有品德、有修養的人。 謝浙寧,畢業於海南師范大學,現任學大教育語文老師,從教四 年。謝浙寧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特別的有耐心,她清楚的知道校區有 多少個學生、每個學生叫什麼名字、學生的性格怎樣,看到學生她就 可以直接叫出名字問他作業完成的怎麼樣。 她倡導耐心施教卻不縱容, 課堂上學到東西最重要,她希望學生在一堂課 120 分鍾裡面,能夠學 會一種方法,哪怕只是解決一道題,而不只是說課堂充滿趣味性,但 並沒有什麼實際收獲。 蘇芷君,本科就讀於中山大學,研究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現 任優能中學教育高中英語老師,從教兩年。愛挑戰追求完美,時時反 省完善教學。在教學上,她也一直這樣理性的要求自己,追求完美。 她採用實用型教學風格,追求素質與應試教育平衡點。作為一名高中 老師,蘇芷君教學的目標性很強,即針對高考,所教的學生也多為尖 子生。 郭曉璐,畢業於鄭州大學教育學院,現任上海學而思分校小學數 學老師,從教六年。心理學專業為職業奠基,教育者要從內心深處熱 愛每個孩子。郭曉璐大學時的專業是心理學,這使得她在跟小朋友接 觸的時候,會注意了解每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針對不同年級 孩子的心理特徵,做最合理的引導。
Ⅲ 淺談怎樣對小學生進行課外輔導
淺談怎樣對小學生進行課外輔導
首先來說,你是針對一個孩子,
還是詢問針對整個國內的小學生,
首先需要知道你詢問的范圍,
才好回答的。這樣更可以結合實際。
Ⅳ 課外輔導班如何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
1、主動與老師溝通,不要以「沒時間」為借口
有些家長不願意與老師溝通,總是被動地等老師來聯系,特別是一些孩子表現不好的家長,甚至害怕與老師聯系,這種做法對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家長不與老師聯系,就不容易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也難以清楚知道孩子在家的情況,一旦孩子出了什麼問題,老師與家長溝通不暢,也不利於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現在老師工作負擔重,要教授幾十名甚至上百名學生,難以對每一名學生都關注到,如果家長經常跟老師聯系,老師為了跟家長有話可說,自然就會更多地注意孩子,了解孩子,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這樣不是很好嗎,
2、與老師進行溝通要注意時間、地點和方式
老師與家長傳統的溝通方式是家訪與家長會,但老師工作繁忙,不可能經常進行家訪,家長會上那麼多家長,老師也不可能跟一名家長談多少情況,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要善於靈活運用多種聯系方式,比如電話、簡訊、QQ、郵件、微博、微信等。即使工作繁忙,不能與老師面對面溝通,也可以抽出幾分鍾時間給老師打電話,電話打不通或者說不清還可以採用簡訊、QQ、郵件等方式聯系。如果家長希望和老師面對面溝通,不要突然拜訪老師,打亂老師的工作安排,應該提前打個電話,約定見面的時間和地點,讓老師有時間做好准備。
3、保持平等尊重的態度,不要情緒化
家長與老師都希望教好孩子,讓孩子成才,在這一點上,家長和老師是朋友,是合作者,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進行理性的交流。家長要把老師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真誠地和老師進行交流,尊重老師的意見,冷靜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雙方意見不一致,也應該妥善協商,求同存異。當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家長要盡力保持冷靜和剋制,耐心聽老師的解釋,了解事情的全因後果,和老師共同尋求問題的解決之法。
4、溝通內容不限於學習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多方面的關懷,家長同老師的溝通應該是多方位的,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言行、思想和家庭情況等。家長除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要多了解其他方面,比如和同學相處好不好,對老師的態度如何,是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樂不樂於幫助他人等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武漢狀元教育老師建議家長向老師提供一些孩子的信息,比如在家的學習情況,孩子的喜好特長,和父母相處情況等等。這樣的溝通能讓老師和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長處
Ⅳ 課外輔導的輔導方式有哪些
一對一教學效果確實好,和大班比起來價位是高了些,但是卻沒有白扔錢,對於成績比較差的孩子來說,在外面補大班和學校沒有區別,毫無效果,所以一對一現在無疑是課外輔導的主流
Ⅵ 如何才能做好學生的課外輔導
要做好學生的課外輔導,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全面掌握並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在輔導過程中,並不是學生哪一題不會做就告訴他答案,關鍵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對待所學知識會變通,樹立學生的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並培養出好的思維模式。
Ⅶ 如何正確選擇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
課外輔導機構有多火爆,看看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的輔導班就知道了。中小學是課外輔導的重點需求群體,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成績提升得更快,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成功。但是如何選擇輔導機構?有哪些技巧?下面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1、不要迷信輔導機構的知名度(除非是親朋介紹的),因為知名度是可以通過大量的廣告來營造的。
2、一定要看機構是否具有辦學許可證。如今很多咨詢機構在沒有獲得教育部審批的情況下自行開課,其本身並不具備辦學資格,這樣不規范的機構最好敬而遠之。
3、不要一手操辦,一手包干。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意見,孩子喜歡與否,直接關繫到效果成敗。
4、不要貪求便宜。真正師資條件好,教學質量好的教育機構是不會低價競爭的。當然,也不要被一些機構的"高價策略"蒙蔽。
5、不要輕信網上報名,電話報名之類的報名方式,一定要抽空帶上孩子親自考察教育輔導機構的辦學師資、辦學條件等等,最好能參加一些免費試聽課程,做到瞭然於心,不能把孩子一塞了事。
6、選擇合適的小班(5-12人左右為宜)。人數少不僅可讓學生有較多時間接受輔導,還可以讓有些在學校不被重視的學生有機會在輔導班有所表現。但輔導班人數不是越少越好,一般在5人以下的"吃小灶"老師上課氣氛難帶動,超過30人效果明顯不好,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至於有些三、四十人以上的班級,這是輔導班之大忌,學生只能被動聽課,談不上輔導。
7、一定要看師資。教學中,除了學生本身,影響最大的就是老師。知名機構的知名教師通常是一人帶N個學生,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這種情況下自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我們可想而知。所以家長不防將眼光轉到一些口碑好的中小型教育機構,自主選擇條件好的老師。
8、學校的管理一定要嚴格。現在學生個性較強,老師越來越"不敢"管學生,不少輔導班課堂紀律不好,使得班上的不少學生聽課效果受影向,成績上不去。
9、一定要分層教學,成績差距較大的一定要單獨編班,否則講課照顧成績好的,照顧不了成績差的;照顧成績差的,照顧不了成績好的,老師只能折中。學生的收獲可想而知。
10、一定是正規的輔導班,最好教師也是正規學校的,這樣針對性強,有的放矢。正規老師了解教學大綱和學校的教學進度,會根據學生的基礎和階段性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長遠看,對提高成績是有把握的。
Ⅷ 中學生課外輔導哪些可以
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不免讓很多家長都緊盯著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們通過升學來讓自己走的更遠,更好.每年名落孫山的人並不在少數,可是為什麼他們會在如此看重孩子學習的時代沒有榜上有名呢?
課外輔導不在於去或者不去,而在於去哪裡找家教,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難能可貴,找打好的課外輔導是值得的,找到不好的課外輔導是悲哀的.有沒有必要完全取決於課外輔導的性價比哦.
Ⅸ 如何有效加強學生的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外對學生進行輔導。它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小到一道題,
大到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
這是老師們的一項經常性工作。
但很多時候,
效果不是很好。
怎
樣進行有效的課外輔導呢?下面就談談自己在南京納思書院小班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調查了解,落實對象
課外輔導的內容很多,但不管是輔導哪方面,我想首先應做的是:調查了解學生情況,
擬定課外輔導名單。人常說: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而
「
知彼
」
是
「
百戰不殆
」
的關鍵,也最
難做到。
我們在進行課外輔導時,
應先弄清楚學生最需要什麼,
然後對症下葯,
才能收到效
果。
我們是小班,
要關注每一個孩子,
又要彰顯個性,
因此在目標教學中做好分層設計非常
必要的,我們常常是把一個班的孩子分為
A
、
B
、
C
三層。在輔導的對象中,
A
、
B
、
C
層都
應是考慮的對象,要通過輔導,使優生更出色,暫時的中差生有較大的進步。
二、輔導的原則
課外輔導不應該是想到哪兒就輔導哪兒,
也不應該是想起了就輔導,
而一旦工作忙起來
就放在一邊了,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我自己認為,大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因材施教原則:教師應通過觀察、了解、家訪、座談、調查分析等多種形式,找出
各類學生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區別對待
A
、
B
、
C
層學生,掌握各種學生的思想和學習
方法,採取相應的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2
、趣味性原則:愛因斯坦說: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課外輔導也不例外。這就要求教
師在進行課外輔導時多費心思,把輔導材料盡量設計成新穎有趣的形式。
3
、少量多餐原則:作業量盡可能少,但次數可重復多次,尤其是對低段孩子和學困生
更應如此,使其在熟能的基礎上生巧。
4
、切忌暴躁。無論是
A
層還是
C
層,他們在老師面前,都是有一點心理壓力的。在課
外輔導時,教師的態度要溫和,心態要平和。耐心、不發脾氣,避免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
壓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孩子感受到得到老師的輔導是一種享受。
5
、注重教給方法,形成能力。無論是
A
層還是
C
層,在方法和能力上都顯得較欠缺。
通過老師的課外輔導,
學生應有這兩方面的提高,
學會知識遷移,而不應是就事論事,
就題
論題,講過見過的題型學生就知道,沒有講的東西就一竅不通,不能舉一反三。
6
、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葉聖陶先生講過:
「
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
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
」
。因此,課堂教學也好,課外輔導也罷,都應
該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7
、持之以恆的原則:學生的進步往往是一個漫長的漸變的過程,差生更是如此,需要
老師和學生雙方的每天堅持,才能達到集小溪以成江河的效果。
三、輔導的途徑和方法
1
、學優生的輔導:優生的自學能力教強,思維較敏捷,但多數同學馬虎粗心,貪多圖
快。
為了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應引導他們選做難度較大的對口綜合練習題,
以
加強和進一步提高其自學能力,
發展思維能力。
推薦一些介紹學習方法的書籍給他們看,
鼓
勵他們嘗試新方法,並及時總結獲得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
2
、
中差生的輔導:
學困生,
對我們在一線的教師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無論哪個學校,
哪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他們雖說是少數,但影響卻較大:不愛學習,成績落後,打
架鬧事,損壞公物
……
他們讓我們傷透了腦筋。我們面對這樣一個群體,該怎麼辦呢?
首先應是摸透情況,找出
「
差
」
的原因:
(
1
)
、家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
、家
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動輒打罵,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
B
、家長工作較忙忽視對孩子的培養
教育,有時使孩子處於無人過問的境地,染上壞毛病。
(
2
)
、社會因素:被社會上的不良現
象迷惑,學會了成天打游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
3
)
、老師在教學上的疏忽,採用死板的
傳統教學方式,對孩子關注不夠,使學生喪失了上進心,破罐子破摔。
在找出差生形成的原因後,
對症下葯。
及時做好家訪工作,
和家長經常溝通。
作為小班
教學,教師應該在一年內家訪完一個班的所有學生。在這里我想著重談學校方面的輔導。
(
1
)愛心鼓勵,促差生轉化。差生一般是不太讓人喜歡的,在學校常受到老師、同學
的嘲笑、嫌棄。關愛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對於差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他們找回自信,
走向成功的原動力。
它是一把讓學生敞開心扉的鑰匙,
差生在愛心的催化下才會產生想學好
的新願望,這也才有可能使輔導成為可能,正所謂
「
親其師信其教
」
。
(
2
)抓時間補習舊知是差生不反復的重要前提。凡是差生,他們的學習基礎不扎實,
在他們想重新學習的時候,
新舊知識銜接不上,
成為他們前進路上的攔路虎。
所以,
教師應
在打好新知的基礎上,
利用課外時間給他們補課,
由淺入深,
培養學生系統學習的習慣。
在
為他們准備的習題上,一定要在
「
准
」
字上下工夫,努力做到少而精。如果不做到這一點,而
一味地搞題海戰術,下大包圍,弄得學生頭暈腦脹,只會使他們更加失去興趣、信心,轉變
差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
3
)教會學習方法。差生學習差,很多是由於方法不正確,不懂得預習和復習的重要
性。預習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預習,發現問題,才會有目的去聽老師講課,
增強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也是搞好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有的同學常說
自己腦子笨,不好使,剛記下就忘了,進而放棄了學習。老師一定要對他們進行鼓勵,教給
他們一定的學習方法,
尤其要讓他們懂得預習和復習。
要讓他們在當天把老師所講的內容復
習一遍,復習得越早,記得越牢,千萬不要一進家門就做作業,等遇到了問題了再去翻書,
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不好。要養成先復習課堂內容,再做作業的好習慣、好方法。
(
4
)批改作業要偏待差生。對學生的作業當然每個老師都希望全部正確。但差生是很
難做到這一點的,
有時還可能一題不對。
教師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對於差生的作業,
首先看
態度是否端正,其次才是質量。在質量上也應網開一面,允許出錯,要
「
柔
」
多於
「
剛
」
,不要
一發現錯誤就把學生叫來臭罵一頓,讓他們下不了台。作業本上不打
「×」
,在有錯的地方畫
一橫線或圓圈,小班人少要做到作業面批面改,特別是差生,以利於及時講解輔導。
(
5
)
、最後想談的是:加倍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課外閱讀有什麼好處呢?就我自己的體會,
至少有以下幾點:
(
1
)
、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
2
)
、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
3
)
、有助於記憶能力的培養;
(
4
)
、
有助於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
(
5
)
、有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
當然,課外
閱讀的好處每個老師的體會可能不同。
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他認為,
「
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
,
他在給
《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一書中反復
提到閱讀,並說
「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
當更多地閱讀,
閱讀能教給他思考,
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
書籍和由書籍激發
起來的活的思想,
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
」
並用事例說明了閱讀怎樣使一個
「
笨
孩子
」
順利從中等技術學校畢業,成了一名專家
——
機床調整技師。我現在教二年級,就鼓
勵學生讀課外書,
每天中午到圖書角借書讀。
這種細水長流的工作,
短時間是看不出多大效
果的,但長期堅持,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知識面寬了,數學思維能力就會得到發散。我
們現在不在乎他們能不能理解,
而主要是讓他們能在閱讀中識字、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讓
他們喜歡讀書,
像猶太人一樣,
從小讓孩子們知道書是甜的,
能從中找到樂趣。
只要孩子們
有了讀書的興趣,每天都想讀書,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教育的成功。
Ⅹ 教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時應注意什麼
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看看學生哪些地方好哪些專地方不好,根據屬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輔導,另外,教師在課外輔導的時候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措施,讓學生能夠及時理解所學知識,不會留下缺漏。而且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要充滿熱情和耐心,輔導效果和一些問題也要及時反饋給家長,和家長溝通,輔導學生要因材施教,要結合本學科教材,進行知識的鞏固與延伸輔導,做到盯得緊、盤得活、補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