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及學生工作能力測驗
Ⅰ 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中,應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一、准確把握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所謂角色定位,是指與人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
對於任何一種職業來說,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取決於該職業的角色定位。
高校輔導員職業定位準確,對輔導員搞好千頭萬緒、忙碌繁雜的日常工作具有引導作用,對輔導員完善知識結構具有促進作用,對輔導員走上職業化、專業化發展道路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是輔導員找到組織歸屬感、事業成就感的關鍵性因素。
准確把握輔導員的定位,首先要辯證地處理好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之間的關系。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和《標准》明確指出,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作為教師,輔導員應具備廣博的知識,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作為知心朋友,輔導員應維持雙方認可認知模式下的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相互聯系,並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自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的角色是相互聯系的:一是二者都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橋梁,都是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目的而服務的;二是二者之間相互促進,人生導師功能的有效發揮,需要知心朋友的愛心作保證。知心朋友作用的發揮,需要藉助於人生導師的身份加強教育效果。但二者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人生導師側重於教師的導向功能、傳承功能、約束功能,具有穩定性、權威性和約束性。知心朋友則更側重於教育雙方的平等性、包容性和對話性。輔導員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與朋友之間的共性與區別,把握好亦師亦友的關系,切實把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落到實處。
Ⅱ 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的幾種能力
1、較強的組織能力。輔導員面臨的都是求知慾望比較強烈和風華正茂的大學生,需要經常組織一些大型的活動,包括班級年會、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這些都要去有駕馭大型活動的組織能力,能夠快刀斬亂麻,能夠臨危不亂,處事果敢。 2、較準的相人能力。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一支得力的學生幹部隊伍助手。學生幹部選拔的得力,在日常工作中就會發揮左膀右臂的作用,否則就會成為掣肘。從班級建設的角度出發而言,學生幹部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有的學生幹部人前人後兩張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使得班級的工作難以開展。因此,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相人能力,當然不是說的看相。而是能夠結合實際兼聽則明,綜合考察學生幹部的能力,也就是管理的執行力情況。不要總是滿足於總是坐在辦公室聽學生幹部匯報工作,在花費重要精力提升學生幹部工作能力的同時,要用更多的時間深入到普通學生中間,了解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在普通學生中間,可能聽到更真實的聲音,也能夠發現更符合實情的情況。 3、快速的危機干預能力。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思想和行為能力的人,要想完全杜絕危機事故是不可能的,但是當危機事件發生後,對危機實情的處理能力確是相當重要。這里包括對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事先預估和危機發生後採取的補救措施。通過班會將危機事件的案例提前告知學生,加強行為認知是提高學生防禦意識的一種重要渠道。在日常的管理中,時刻與學生保持信息暢通也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危機事件的發生,我們不可能把學生用一根線拴在自己的身上,但是我們卻可以與學生保持信息暢通,比如學生要請假外出,要弄清楚他去的目的地、目的地的聯系人(如果能夠記錄下聯系人的電話最好)、返校的時間等等。當然,天有不測風雲,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預料,因此危機的處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向老輔導員虛心請教能夠簡捷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危機干預能力。 4、較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現在的輔導員都是多才多藝的優秀分子,但是在眾多的才藝中語言關是很重要的環節,不在於能夠聲情並茂的朗誦詩文,重要的是能夠用打動人心的平朴言語將工作做到心坎上。這就講求語言的藝術,永遠不要小瞧自己的學生,不要用生硬的語言去開展或部署工作,那樣在工作尚未開始以前已經遭到了心理抵觸。即使批評,也要注意技巧。沒有人願意被否定,即使他做錯了。如果嚴厲的管理和苦口婆心的說服得到只是學生的怨憤,教育的效果就會盪然無存。另外,要注意多動筆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作為學校幹部的後備軍,文字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平時動筆練習寫一些應用性的公文如工作計劃、總結等,這樣為日後進入到別的管理崗位奠定基礎。雖然,很多輔導員都是經過嚴格的筆試和面試程序才最終進入輔導員隊伍的,但大多數參加工作後由於受具體事務所囿,很少有時間能夠再去筆耕,實際上這也正是研究型輔導員和事務型輔導員的分界嶺。大家都在忙同樣的事情,有的人善於思考,文章論言不時見於報端,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最終卻精神倦怠、身體疲憊。我們隊伍中有很多文筆不錯的輔導員最後都發展很好,有的通過考試進入了國家重要機關,有的則被提拔任用為某些部門的要職。如果你沒有超強的凸顯自我的能力,那麼文字表達能力可能為你搭建一座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得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不過,這當中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
Ⅲ 新時期輔導員的專業素養包括哪些
一、新時期對高校輔導員提出的新要求
21世紀是知識與信息的時代,社會的迅速的發展與變革,給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提出更多的新要求,高校輔導員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改革攻堅期的今天,我們回顧歷史,改革取得了諸多的歷史長久,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就當代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沸沸揚揚的「我爸是李剛」事件,還有西安某大學生葯家鑫撞人後連捅8刀故意殺人事件等等,這些事件都引起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也讓我們看到了當代大學生有著浮燥、價值觀扭曲、人生觀迷茫等等這樣的一面,作為高校工作中和學生接觸最多,始終站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如何應對新時期大學生需要輔導員更多的關愛、更及時的心理疏導以及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思想政治教育?筆者認為高校的輔導員必須,應新時期的客觀需求,更快的成長起來,不斷的優化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素養基本構成
不斷的優化自身的專業素養是新時期對高校輔導員成長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專業素養,筆者認為其基本構成主要可以分為:知識素養、能力素養、道德素養以及心理素質等幾個方面。
首先,知識素養,分為專業知識素養和廣博知識面兩個部分。我們知道輔導員工作綜合性很強,對專業知識性的要求很高,它不僅僅需要輔導員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教育學知識與理論,也需要高校輔導員有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以及方法,還需要輔導員們具有職業生涯規劃以及管理學的知識與方法等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輔導員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素養。同時,高校輔導員處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如何深入學生,了解學生,順利開展工作需要輔導員需要有廣博的知識面。包括一定的人文科學知識素養,以及學生們感興趣的諸如足球、籃球等體育知識等等。可以說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廣博的知識面這一素養,很難勝任高校輔導員這一工作。
其次,能力素養。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能力、知識更新與研究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與創新的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能力、情感與思想交流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法治的能力、知識更新與研究能力、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能力。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能力也就是說高校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軍,是學校給予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有效途徑,這要求輔導員們不僅僅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更有有教育的方式、方法,為大學生們在新的歷史時期構建堅實的堅實支柱。
知識更新與研究能力、引導學生學習與創新的能力,也就說輔導員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和已有的方法,深入實踐並引導學生學習與創新。組織管理的能力、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能力是高校輔導員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組織好、管理好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離不開對輔導員這一方面的要求。情感與思想交流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是指在新時期中輔導員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做好學生的相關思想工作,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法治的能力是指輔導員的工作要做到公平、工作、合理、合法,加強輔導員的服務意識,法治意識。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能力,即輔導員要做好各年級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及時的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和提高及時的信息。
再次,心理素質。應對比較繁瑣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輔導員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狀態是輔導員順利進行教育管理,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基礎。保持和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始終樂觀向上的心態對待工作,對待學生是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三、提升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專業素養的策略
高校輔導員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是社會、學校、工作的必然需要。提升高校輔導員專業素養的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高校輔導員們要通過不斷的自覺的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知識修養包括了專業知識以及廣博知識面,如自覺進行的專業知識學習、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學習、通過參與各種研討會等等形式來豐富我們的專業知識素養。其次,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的吸取經驗,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處處做個有心人,找到工作的切入點,深入學生,換位思考,用已有的知識來實踐,用實踐又來豐富我們的知識。如走訪、座談、辯論會、就業模擬面試、了解就業信息、通過qq群等網路形式關注與了解大學生思想狀況等等,教與學是雙促進的。最後,保持和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認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產生職業認同感,強調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尋找健康的情緒宣洩方法諸如積極的與領導或朋友談心。確保自身心理狀態健康,工作積極。
Ⅳ 在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工作中,輔導員應具備哪些能力
1、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
2、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
3、注重自身的示範作用。
4、公平公正的思想意識。
Ⅳ 輔導員工作有什麼特點
1、專業能力:具備相關領域內的專業知識,掌握溝通的理論與技巧,熟回悉學院各項教學及學答生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
2、分析與調研能力:對學生有敏銳的感受和洞察力,精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3、學習能力:關注國內外形勢與政策的走向,主動了解掌握社會和專業領域內的政策、法規,積極學習新知識、新觀念。
4、承壓能力: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態,面對壓力與挑戰有較強的承受力。
5、表達與演說能力:具體就不展開了,有意可以多交流。
Ⅵ 班主任,輔導員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成績及效果怎麼寫
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去寫
我們相信你
一定可以做好的
Ⅶ 大學輔導員有多大能力
輔導員只是制度下的維護者,學院里那麼多活不能叫院長書記之類領導干吧,就給團委折騰唄。你要過的關不是輔導員把守的,而是一種規則一種普遍的低層次的要求。既然上大學,如果連畢業證都搞不定,那還不如不上。所以說嘛,大學是一場珍貴的經歷,畢業證是你離開時給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