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技輔導員創新項目
❶ 小學科技輔導員方案寫哪方面的內容較好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❷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問題
我是科技輔導員, 我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創新大賽獲獎,讓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參賽形式為兩種(1)科技發明作品,要有實物能夠當場演示(2)科學探究論文,要進行答辯。
論文格式如下:
一、論文題目
二、論文簡介(不超過300字)
三、關鍵詞
四、正文
1、課題的由來
2、研究方案(方法、步驟、材料······)
3、研究過程(實驗、觀察的過程)
4、研究報告及結果分析
五、研究結論
六、參考資料(註明)
七、鳴謝(你的課題研究得到那些單位、個人的幫助對他們表示感謝)
至如你要範文,這里無法發給你,因為範文字數太多,不過按照參賽規定(4號字)論文不能超過20頁。
1、尋找一個好的課題,課題選的好與差對獲獎是個關鍵,理化生方面的課題很多,選課題要依據你自己特長與能力來選,首先你可選幾個研究課題,然後要查新,就是查一查這個研究課題別人是否已經做過,如果別人做過了的就失去了新穎性,沒有新穎性的課題在參賽資格審查時就會被淘汰。至如查新怎麼查,你可收集以往全國、省、市創新大賽和全國發明展覽會的參賽目錄,凡是上面有的你就放棄。你可在你選的幾個課題中符合新穎性的來確定,最後確定課題要選你自己的知識水平、實踐技能、經濟條件能承受得了的。
2、制定好一個實施方案,第一步是收集你選定這個課題的相關資料;第二步是要准備好這個課題相關的設備、材料、器材、場地和時間,如果是生物類的課題時效和季節都很重要,比如《月季花的繁殖新法探究》就只能在春夏兩季來實施,秋冬季就無法進行。
3、具體實施研究所要注意的幾點
(1)實驗或觀察類的探究課題一定要做好實驗或觀察記錄,過程的照片。
比如《粉筆掉在地面斷裂幾種現象的探究》,你就要用粉筆做實驗,在同等高度粉筆橫著和豎著成自由落體掉在地面上其結果有甚麼不同?用物理學知識來分析產生的原因。你要把這個實驗的過程寫下來,並拍攝幾張實驗過程和結果的照片,再寫好實驗報告。探究類的課題參賽是以研究論文做成果申報的,所以你一定要按照科學論文的格式和要求來完成課題的論文。
(2)發明製作類的一定要有實物,不能以設想來參賽,你必須將你的設想製成實物,而且要能演示,在演示過程中要能體現它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設計上的巧妙性(就是創新點)比如《家庭清掃地面的機器人》,你不但要有一個這樣能掃地的機器人實物,你還要准備好該作品的圖紙及相關的技術參數,製作方法和使用情況的書面材料。
4、要具備口頭表達能力,在參賽中要熟練的用標準的普通話向評委介紹你的參賽成果,一是課題的由來,二是該成果的創新點在什麼地方,三是運用了哪些科學方法來研究的,四是它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體現在何方。除你主動介紹自己的成果外還要回答評委的提問,要具備隨機的靈活性來進行答辯。
❸ 優秀科技輔導員方案
我還想看一下呢,上次我就把科技輔導員方案寫成科學論文了,又因為我本身不是科學家,弄出個四不像來,湊了個數。悲催!順便問一下需要多少字才行呢?
❹ 申報優秀科技輔導員的要求是什麼
一、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的依據
1.申報者從事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經歷和成績;
2.對青少年科技活動的理念和認識;
3.申報者設計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方案;
4. 申報者科技教育工作基本動手技能測評;
二、申報優秀科技輔導員的要求
1.申報者必須是具有指導學生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經歷並取得優異成績、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科技輔導員;
2.填寫並提交《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申報表》,由所在省(區、市)大賽組織機構推薦;
3.提交一份本人(僅限一人)設計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方案;
4.所在學校出具支持信函,介紹參賽科技教師的工作表現及業績,確認同意推薦其參加優秀科技輔導員的評選活動。
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方案評選
(一)科技教育活動方案的基本界定
科技教育活動方案是科技輔導員等根據科學課等課程教學、課外科技教育活動的需求,青少年以班級或學校、校外科技教育機構或場所等組織名義,圍繞某一課題或主題所策劃、設計的綜合性、群體性科技教育教學或活動的方案。
1. 科技教育活動方案是對擬付諸實施的科學課等課程教學、某項科技教育活動的總體策劃與設計。
2. 科技教育活動方案主要用於科學課等的校本課程或選修課程,校內外的科技教育活動(課外科技活動、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
(二)科技教育活動方案分類
科技教育活動方案按照活動對象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按照項目的屬性,分為科技教育教學類項目(科學課等)和科技教育活動類項目;科技教育活動類項目按照項目的適用范圍分為群眾性(普及型)項目和小組性項目。
(三)科技教育活動方案的基本要素
1. 方案的名稱
2. 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與目標
3. 方案所涉及的對象、人數
4. 方案的主體部分:
(1)活動內容
(2)難點、重點、創新點
(3)利用的各類科技教育資源(場所、資料、器材等)
(4)活動過程和步驟
(5)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預案
(6)預期效果與呈現方式
(7)效果評價標准與方式
(8)對青少年「益智、養德」等方面的作用
(四)科技教育活動方案的評審標准
1.教育性
(1)符合科技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符合國家教育改革、課程改革的要求。
(2)青少年有較大的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空間,能啟迪青少年主動學習,能經歷科學探索的完整過程。
(3)有利於青少年對科學規律的理解、對科學知識的掌握,有利於青少年對科技發展與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相互關系的思考,有利於青少年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與方法、創新能力的養成。
2.創新性
(1)內容、過程或方法的設計有創意。
(2)整個教學或活動方案的構思新穎、巧妙。
(3)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3.可行性
(1)符合方案設計對象的知識、能力和認知水平。
(2)具備方案實施的必備條件。
(3)便於在課程教學或科技教育活動中實施。
(4)不增加青少年的負擔。
4. 示範性
(1)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體現當代科技發展方向和教育理念。
(2)著重解決青少年所面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3)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便於推廣普及,並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
5. 完整性
(1)活動過程完整。
(2)實施步驟清晰、具體。
(3)具體措施切實可行。
四、青少年科技教育基本動手技能測評
(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本動手技能測評內容
根據科技教育的發展趨勢,對科技輔導員動手製作能力的基本要求,結合教學與活動方案競賽,在按照科技輔導員從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工作方向,選擇一定的科技教育器材或動手方式,進行的科技教育基本動手技能測評。
(二)測試對象
申報優秀科技輔導員,且所設計科技教育活動方案通過初評,入圍終評的科技輔導員。
(三)動手製作技能競賽的評審標准
1. 熟練性
能夠熟練運用工具,完成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的基本製作和對活動器材調試。
2. 實用性
利用工具製作(調試)出的作品(器材),能夠正常使用或達到科技活動的製作(使用)要求。
3. 美觀性
利用工具製作(調試)出的作品(器材)外觀,應整體協調、美觀。
五、初評
每年的4-5月進行。評委會根據「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的依據」中第1、2、3項,特別是第3項科技教育活動方案的基本要求和評審標准,對申報材料進行審閱,選拔較優秀科技輔導員及科技教育活動方案項目入圍參加終評。
六、終評
每年7月底至8月初進行終評。終評包括主題論辯、基本動手技能測評等環節。
七、表彰和獎勵
評委會根據申報者在科技教育活動方案評審、項目論辯、基本動手技能測評中的成績,按照科技輔導員所輔導的對象分「小學組」、「中學組」評選出「科技教育活動方案」一、二、三等獎和「科技教育基本動手技能」 一、二、三等獎;按照科技教育活動方案評審、項目論辯、基本動手技能測評中的綜合成績,評選出「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獎」。
❺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優秀科技輔導員申報表怎麼填
老師自己填,學生不填老師的
❻ 怎樣做一名優秀的科技輔導員
一、激發興趣,釋疑解難
學生具有較強的感性認識,想像力豐富,科技活動的自身特點恰巧與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相吻合,這為有效地開展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由於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經歷經驗有限,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與指導,學生就會走彎路,甚至走向極端,導致探究結果的失敗。這無疑是給學生當頭一棒,挫傷積極性,失去信心,甚至懷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例如在研究「爬行動物共同特徵」時,有個別同學誤認為青蛙、蟾蜍也是爬行動物,與蜥蜴、壁虎等爬行動物同時進行觀察比較,結果不言而喻,找不出共同特徵。 科技活動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技能,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動手能力,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輔導員應著力強調學好文化知識是取得科技活動成果的前提,只有學好基礎知識,才能在科技活動中運用知識創造出成功作品。在指導小組分工時,有意識地體現出學習成績與分配任務的關系,讓優等生擔任組長,承擔有難度的任務,學習差的學生承擔簡單的任務,各盡所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快樂。當然,對成績差的學生要找機會讓他擔當主要角色,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積極性、主動性,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科學習、科技活動中去。 我們利用「光榮榜」、「評比台」、「作品展」等形式,表彰優秀同學,展示優秀作品,發揮了很大的激勵作用。像「小小發明家」、「電腦小高手」、「小博士」、「靈巧手」等榮譽稱號的評選;他們的成功感不但增強了科學探索的慾望,而且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主動性,這種慾望和自信心、主動性,是一種不竭動力,對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讓學生熱愛科學、提高科學素養,這就需要科技輔導員付出更艱辛的勞動。
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往往是靠老師通過多種形式去激發的。例如,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通常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數學知識生硬地灌輸給學生,學生記住了一大堆的概念,操練了大量的習題,走出校門後不知道數學有何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有一位教師在教「周長和面積」的內容時,我建議他設計了一個課件,即教師買了一套住房(多媒體展示高樓大廈)要進行裝修,有幾個問題請你幫忙解決:問題一,計算出這套房子的總面積;問題二,用邊長5分米的大理石鋪地需要多少塊?每塊大理石售價8元,需要多少錢?學生們聽後躍躍欲試,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
二要釋疑解難。學生在學習知識和從事科研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疑問和難題,作為科技輔導員,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幫助他們去解決。例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一位教師在做「製取氧氣」的實驗中告訴學生,在給固體葯品加熱時,應使試管口向下傾斜,氧氣收集完後要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如果錯誤,會使冷水迴流、試管爆炸,出現危險實驗。有個學生提出疑問,硬要老師做給他看看,這種危險實驗教師當然不能做,但如何解除這個學生的疑問?這位老師將問題告訴了我,我幫助這位老師用計算機製作了一個模擬實驗的課件,幾個動畫畫面展示了事物變化的全過程,解除了這個學生的疑問。
二、整合資源,配合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它還包括電視、電影、錄音、幻燈等多媒體,還有實驗教學。這些現代教育技術的資源建設,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學校信息技術設備比較完善,實驗室建設也比較規范;有的則缺這少那,有的則完全沒有,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建設大多數不到位;有的資源建設比較好,但由於多種原因,設備長期閑置,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科技輔導員應積極配合領導,制訂好資源建設的整體規劃,定期督促行政領導實施規劃。其次是抓好資源的管理,對現有的資源進行鑒別、取捨、維修,對新添的資源建設要有系統的「管理使用制度」,構建鄉、校現代教育技術資源體系。第三,抓好資源的使用率,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此,科技輔導員既要協助行政領導抓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應用能力和水平。
三、鼓勵創新,活動開路
創新能力是青少年學生文化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個科技輔導員應十分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自學能力是各種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學生就再不完全依附於教師,而是憑自己的能力去開辟自己的天地。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創新。因此,我平時在開展各種科技活動或現代教育技術輔導時,凡學生能自學弄明白的問題,一律不講或不多講,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久而久之,學生這種能力會自然形成。
2、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動手是領會、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的手段。作為科技輔導員最重要的也就是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己動手。輔導員必須在學年或學期初制訂出本學年或學期內各種科技活動規劃,並有計劃、有系統、扎扎實實地予以實施。如「三小」製作、社會調查、科技發明等。通過開展小科學家、小發明家等的評選活動,從中發現人才,並予以培養,並對優秀作品、優秀人才予以推薦、表彰。
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就是不拘限於已有的結論和見解,而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新結論和見解或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學生的這種能力需要教師和輔導員大膽地鼓勵與支持。發現學生有這樣的潛質,要精心加以保護,並及時予以誘導。如在一次科技活動中,我發現一位學生想研究一種適合於家庭用的割谷機,既可以剪草,又可以割谷,用以減輕家庭的勞力負擔。我覺得他這種想法很好,於是大膽地引導他,並給他提供資料、材料和技術。鼓勵學生提問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知」。輔導員和學科教師應在學生中提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鼓勵學生敢於獨辟蹊徑,敢於打破常規,不拘一格。
❼ 如何做好一名農村小學科技輔導員
在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今天,科技輔導員是一支至關重要的隊伍,除了努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之外,還在引導、促進青少年科技素質的提高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怎樣才能做好一名鄉村科技輔導員呢?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它還包括電視、電影、錄音、幻燈等多媒體,還有實驗教學。這些現代教育技術的資源建設,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學校信息技術設備比較完善,實驗室建設也比較規范;有的則缺這少那,有的甚至完全沒有,特別是在我們農村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建設大多數不到位。科技輔導員應積極配合領導,制訂好資源建設的整體規劃,定期督促行政領導實施規劃。其次是抓好資源的管理,對現有的資源進行鑒別、取捨、維修,對新添的資源建設要有系統的「管理使用制度」。
在組織科技活動的過程中,輔導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及時正確指導,解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到活動中去,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取得活動的成功,這對學生的自信心和個性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讓學生熱愛科學、提高科學素養?這就需要科技輔導員付出更艱辛的勞動。
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往往是靠老師通過多種形式去激發的。例如,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通常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數學知識生硬地灌輸給學生,學生記住了一大堆的概念,操練了大量的習題,走出校門後卻不知道數學有何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有一位教師在教「周長和面積」的內容時,我建議他設計了一個課件,即教師買了一套住房(多媒體展示高樓大廈)要進行裝修,有幾個問題請你幫忙解決:問題一,計算出這套房子的總面積;問題二,用邊長5分米的大理石鋪地需要多少塊?每塊大理石售價8元,需要多少錢?學生們聽後躍躍欲試,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
二、要釋疑解難
學生在學習知識和從事科研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疑問和難題,作為科技輔導員,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幫助他們去解決。例如,在科學課教學中,一位教師在做「製取氧氣」的實驗中告訴學生,在給固體葯品加熱時,應使試管口向下傾斜,氧氣收集完後要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如果錯誤,會使冷水迴流、試管爆炸,出現危險。
有個學生提出疑問,硬要老師做給他看看,這種危險實驗教師當然不能做,但如何解除這個學生的疑問?這位老師將問題告訴了我,我幫助這位老師用計算機製作了一個模擬實驗的課件,幾個動畫畫面展示了事物變化的全過程,以虛擬的直觀形象解除了這個學生的疑問。
三、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並以各種活動開路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不斷發展的靈魂」,也是青少年學生文化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個科技輔導員應十分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自學能力是各種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有了自學能力,學生就再不完全依附於教師,而是憑自己的能力去開辟自己的天地。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創新。因此,我平時在開展各種科技活動或現代教育技術輔導時,凡學生能自學弄明白的問題,一律不講或不多講,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久而久之,學生的這種能力會自然形成。
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就是不拘限於已有的結論和見解,而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新結論和見解或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學生的這種能力需要教師和輔導員大膽地鼓勵與支持,發現學生有這樣的潛質,要精心加以保護,並及時予以誘導。另外,鼓勵學生提問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輔導員和學科教師應在學生中提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鼓勵學生敢於獨辟蹊徑,敢於打破常規,不拘一格。
在學生科學世界觀形成方面具有潛移默化地作用科技輔導員本身的知識、能力、態度、情感,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在指導學生進行科技活動的同時,他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既是學生進行科技活動的導師,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合作夥伴。輔導員的人格魅力,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在與學生長期的合作交流中,成了學生最信賴、最敬佩的人。輔導員的科學理念、科學方法、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不斷創新的精神,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也為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做為一名鄉村科技輔導員,受地域及條件的限制,想做出點成績確實不易,但我們只要有一顆上進的心,一顆為孩子服務的心,也是有可能成為一名好的受孩子擁戴的科技輔導員的。
❽ 小學6年級科技輔導員論文讓我寫什麼
不明白你在說什麼!說明白點,好告訴你!
❾ 小學科學老師是不是科技輔導員
就是 開啟小學生對自然科學好奇心 並且初步解答相關基礎知識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