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是學生的生活老師嘛
❶ 大學班主任、輔導員、導師的區別。
主要職責不同:
1.輔導員:
大學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開展學生基層組織建設等。輔導員負責的工作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測評、評獎評優、文明宿舍建設、班級管理、黨團建設指導、社會實踐、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就業指導等。簡單來說,輔導員的工作更像是學生生活中的向導,在學生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有著輔導員的影子。
2.班主任:
大學班主任不同於高中班主任,不會全天陪伴大家,直接的授課也不會太多。他們主要負責學生的學習、班級評定、班級學風建設、學習指導等。班級的班幹部選舉、班風建設、期末班幹部工作總結、特色班會、班級建設答辯等都會有班主任的參與。也就是說,如果學生有學術方面的問題想研究,上報項目、發表論文、希望了解可以參加什麼競賽,可以找班主任幫忙。
3.導師: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導師不僅要指導他們的學習,還要指導他們的生活。國內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制度——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
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
(1)輔導員是學生的生活老師嘛擴展閱讀:
輔導員是指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師。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輔導員職責按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執行。
(一)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二)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四)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❷ 大學輔導員就是班主任嗎
不是。輔導員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 。高校輔導員是在高校中的老師。年,國家提出要在高校設立政治輔導員; 1953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向當時的教育部提出試點請求(尤其是清華蔣南翔校長); 此後,不少高校建立了輔導員制度。
輔導員業務定位為三大塊(思政教育、班級管理、咨詢服務):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根據十六號文件歸納如下 :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公民素質教育(民主法制、人文素養)
學校規范教育(校規校紀律等)
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民族精神)——班級和園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過程中的引導
時事政治教育——學生時事政策報告會 ,形勢與政策課
理想信念教育——與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相結合
二、班級管理(管理)——學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輔導員把握的事務
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日常規范管理——主要靠寢室規范和班級規章來協調
事務管理——簽字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意外事故處理、貧困生、獎學金管理
三、輔導咨詢(服務)——與導師、校醫院、心理、職業指導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缺乏統一標准體系情況下,主動溝通,從一年級就建立一定的職責體系,必要時交給他們處理。
學習輔導——理解能力、成功學、時間管理輔導等
生活輔導——保健、貧困生生活、心理、班級社團指導等
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規劃設計、就業指導等
(2)輔導員是學生的生活老師嘛擴展閱讀:
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
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一直到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比如幫困工作、心理輔導、職業輔導等工作也成為了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越發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0年、04年分別出台文件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04年16號文件,拓展了輔導員職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職能寫進了文件(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
❸ 大學的老師和學院輔導員老師有什麼關系,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大學的老師和學院輔導員老師的關系就是都是為學生服務,但是也有相互之間的區別。
區別一、工作內容不同。
大學的老師主要是講授、輔導高等學校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課程,答疑、批改作業,組織課堂討論,以及編寫教材及講義,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而輔導員主要是引導和幫助學生處理好思想認識、價值取向、學習生活、擇業交友等方面的具體問題。
區別二、職業要求不同。
大學老師,尤其是教育培訓的,一般要求博士(音體美專業可放寬至碩士)學歷,並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而輔導員一般要求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區別三、職業類型不同。
大學老師是成為大學教授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在教學、研究、輔導學生,在工作中積累教學經驗、探索學術見解,最終成長為一名大學教授。而輔導員主要是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師。
區別四、職業發展路徑不同。
大學老師是由助教晉升而來的,是大學教師中的中級職稱。講師如果在學術和科研方面有一定的成績,則會晉升為副教授,進而晉升為教授。而學校的輔導員,一般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但是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提升。
區別五、職業定義不同。
大學老師(科研崗)在大學里主要是針對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同時深耕於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職業的認可,在授課、訓練、書寫論文這幾個方向里取得平衡。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學講師
網路-輔導員
網路-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
❹ 輔導員算老師嗎
大學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行政管理幹部,具有雙重身份。所以叫輔導員老師不僅僅是尊稱,也是職業稱呼。
輔導員是指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的學校公職人員。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輔導員職責按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執行。
輔導員的基本要求:
恪守愛國守法、敬業愛生、育人為本、終身學習、為人師表的職業守則;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4)輔導員是學生的生活老師嘛擴展閱讀
政策支持
2004年,中共中央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16號文件),提出要採取有力措施,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班主任隊伍。
2005年,為了貫徹落實16號文件,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輔導員長期從事該項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
2006年,教育部又簽發第24號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聘任、培養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第十六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鼓勵、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開展研究。
❺ 在大學學習當中,輔導員在學生生活中充當的是什麼角色
如同中學時期的班主任在大學學習生活中,輔導員往往是學生們最難見到面的一位老師,但是對我們而言又是最為重要的老師,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在管著,他就如同初高中時期的班主任一般。但是他卻除了在開班會以及其他大型活動的時候,幾乎很少露面。
從地位上看,輔導員好像是老闆,因為他在管著我們,但從實際行動來看,我們好像更像是老闆,因為他在為我們進行服務,所以這種巧妙的關系恐怕只能夠以輔導員來形容輔導員了,因為恐怕再也難以找出一個像這樣崗位的存在。
❻ 大學的輔導員是什麼老師嗎他又是干什麼的
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在學校除了同學外跟我們最親近的不是專業課老師也不是班主任,而是輔導員。那輔導員具體是做什麼的呢?
大學里的輔導員是做什麼的
輔導員制度是目前大學普遍採取的一種學生管理制度。新生入學時,從高年級學生或教師中挑選專職或兼職人員擔任學生的輔導員,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
輔導員的具體職責
1.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2.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
3.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
4.落實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好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5.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6.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班集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力量。
7.組織、協調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組織員等工作骨幹共同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8.指導學生黨支部和班委會建設,做好學生骨幹培養工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❼ 什麼是生活輔導員一般有什麼專業知識,請詳細介紹一下
輔導員制度是目前中國大陸高校普遍採取的一種學生管理制度。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 輔導員職責按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准(暫行)執行。1952年,國家提出要在高校設立政治輔導員;此後,不少高校建立了輔導員制度,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
高校輔導員是履行高等學校學生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要經過系統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本標準是國家對合格高校輔導員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的基本規范,是引領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基本准則,是高校輔導員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據。
制定和實施本標准,一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輔導員職業的社會認同,建立輔導員職業相對獨立的知識和理論體系,確立輔導員職業概念,提升輔導員職業地位和職業公信力,逐步增強廣大師生和全社會對輔導員工作的職業認同;二是為了進一步強化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策導向,為各級部門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提供基本依據,推動各級部門進一步制定完善輔導員隊伍准入、考核、培養、發展、退出機制;三是為了進一步充實豐富輔導員工作的專業內涵,引導輔導員系統學習職業相關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等,為輔導員主動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指出路徑和方向;四是為了進一步規范輔導員的工作范疇,逐步明晰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邊界,增強輔導員的職業自信心和職業歸屬感。
❽ 大學里輔導員是班主任嗎
在大學里,一復般情況下,輔導員就制是班主任。
目前國內大學普遍實行教學管理與行政管理相分離的體制,即,擔任教學科目的老師為教學專職老師,一般不負責行政管理或者學生管理工作;學校會聘用專職的輔導員來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和行政工作,一般的輔導員是不擔任教學科目的。
❾ 大學里的導員是干什麼的,是老師
一、思想政治教育:
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2、公民素質教育(民主法制、人文素養)
3、學校規范教育(校規校紀律等)。
4、時事政治教育——學生時事政策報告會 ,形勢與政策課。
5、理想信念教育——與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相結合。
二、班級管理
1、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2、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3、日常規范管理——主要靠寢室規范和班級規章來協調。
4、事務管理——簽字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意外事故處理、貧困生、獎學金管理。
三、輔導咨詢
1、學習輔導——理解能力、成功學、時間管理輔導等。
2、生活輔導——保健、貧困生生活、心理、班級社團指導等。
3、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規劃設計、就業指導等。
(9)輔導員是學生的生活老師嘛擴展閱讀:
1、高校的輔導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應對處理學生工作的突發事情。要求輔導員都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事情發生之後,都能夠以較好的心理狀態來解決問題。
2、解決突發事情應該有針對性,不能盲目,應積極地了解情況,深入分析,對症下葯,不能盲動。輔導員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起,應該詳細地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全面認真細致的掌握實際情況,才能成功的掌控全局。
3、在突發事情的處理上,輔導員應培養實際過程中自身處理突發事情的能力,不斷地積累經驗。輔導員針對突發事情的處理上應不斷提升自身處理突發事情的能力,時時地積累經驗,不斷增加自己的閱歷,同時更要注重實際過程中的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