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貧困學生輔導
❶ 案例分析 貧困生經濟困難退學 輔導員應該怎麼做
貧困女大學生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熱點問題 ,雖然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的資助政策幫助她們完成學業,但每年假期開學,因家境困難選擇退學的大學女生依舊占據相當大的一部分比重。我們在關注她們經濟困難的同時 ,也不能忽視她們的安全健康教育問題。本文分析了輔導員解決學生棘手問題時的思路和想法,試從輔導員角度探索有效的加強高校輔導員針對因貧困退學女大學生的安全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案例背景
1.案例陳述 作為一名剛走出校園參加工作的高校輔導員,帶新生班近二百名學生對我來說註定了不平凡。小蔡是我見過最「辛苦」的大學生:剛開學時依靠綠色通道貸款交學費,課余奔波在學校圖書館與食堂之間勤工助學,周末和節假日在學校附近打零工。雖然獲得了班級評選出來的一等助學金,但是小蔡依舊生活拮據,為此我努力去走進她的內心深處,結果很震驚:小蔡父親年過七旬,母親患有重度精神病,均無勞動能力,兄長非同胞,因精神失常輟學在家;小蔡在中學時便靠打工供養自己上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本校。大一寒假過後開學的報到時間是2013年2月23、24日,我在24號下午14時44分收到小蔡的簡訊:「寒假期間父親病重,母親精神病無自理能力,兄長因經濟基礎差失戀失意失工作,精神異常,自閉抑鬱,休學在家。我每日晚上工作十幾個小時,白天迷茫徘徊掙扎痛苦,整個人近乎崩潰。但是我的貸款還沒還,我還要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所以現已成為蘇州高新區一家大型電子廠的正式員工,月薪四千,各種福利待遇都很好,老師你放心,我一掙到六千元立馬還貸款,然後回學校辦退學事宜,此時已告知學生處胡老師,他已同意,我現在回不去,還徘徊在死亡邊緣。」
2、調研訪談 小蔡、打工的同伴及領隊者小魯;學生處胡老師;小蔡打工所在部門負責人
二、案例分析
學生資助工作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心,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境困難輟學是我校的宗旨,而確保學生的安全工作則是重中之重、常抓不懈的工作。退學不僅給學生今後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帶來巨大的消極影響,同時也給家庭帶來巨大的傷痛,對學校和國家來說也是不小的損失。作為與學生朝夕相伴的政治輔導員,我們應該根據學生遇到或可能遇到的不同問題採取及時、適當、有效的措施。
1.第一時間確保學生安全。收到簡訊後我馬上與該生取得聯系,勸說其返校,告訴她同學們都願意幫忙,同時聯系胡老師確認該情況屬實後,了解到生存已經成了她最大的威脅,對她說:「如果實在不能上學了,你可以先回學校辦理退學手續。」她回復我:「老師我不想再麻煩你,我剛正式入職沒幾天廠方不會批我假的,等我掙夠6000元還貸款錢馬上回去,我的書沒有白讀,我一定會當一個大寫的人,不會庸俗過活。」通過交談與知情人的溝通,掌握到小蔡更全面的信息,確保該生目前沒有出現重大人身安全問題。
2.第一時間向領導匯報工作。要第一時間要向上級領導匯報,按照領導的指示處理。本次事件因為在寒假開學之後才知道,所以跟系部領導匯報之後,立即著手聯系學生相關工作,之後隨時向領導匯報動態。
3.了解該生打工具體情況。先和她的家人以及同去的同學取得聯系,得知她外出打工還沒有回家,就立即和她宿舍的宿舍長取得聯系得知該生打工未歸,請假兩三天回來。於是又和她一起外出打工的班級同學聯系,獲悉她們已經提前到校。隨即又與領隊打工的學生小魯(小蔡的老鄉)獲悉該生於回來23號中午告訴他:「我們學校開學早,我要提前回去」。通過小魯聯繫到該生打工所在單位的負責人,獲悉小蔡確實留在那裡工作。
4.了解該生家庭具體情況。除了平日對該生及其家庭了解外,再次聯系她家人及其家庭具體情況(鄰居電話,因為母親精神病,父親年邁耳聾,聽不清說話,兄長輕微精神不正常),在電話里蔡亞南的兄長說有她的消息馬上聯系我。但是至今沒有給我聯系過。2月25日上午9時我與其家人聯系,說蔡亞南要退學,需要家人來學校一趟,鄰居找到她家人後,轉告我:「她父親年邁,母親精神病,兄長非親生,家人沒人能夠來學校辦理手續。」通過這次聯系更加清楚了解她的家庭情況。
5.進一步與當事人保持聯系。與小蔡取得聯系,我發信息:「學生手冊學籍管理規定第四章第十四條學生留級及退學管理辦法第四點明確規定,未請假離校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給予退學處理。」26號上午8時35分我讓她把退學申請表寄回來,晚上22時44分她回復我信息,獲知她的所在位置以及所做的工作,了解她的安全。
三、解決辦法及結果影響
1.通過與小蔡家人以及同學之間的聯系得知她的家境所迫才去的勤工儉學,根據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第四章第十四條學生留級及退學管理辦法第四點,以及結合學生自身具體情況,我申請給予該生暫緩退學處分,等該生回學校還過貸款後再予與批准退學。
2.同時也讓小蔡明白了同學及老師、領導對她的關心,雖然事情已成定局――退學,但是小蔡學會了照顧家人,理解家人,懂得他人關懷之心。使她在新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堅強不息,勇往直前。截至日前,小蔡已與我取得聯系,說自己七月中旬發工資之後先把錢寄給我,幫忙歸還國家助學貸款。
四、案例啟示
1.日常學生問題的解決思路
1.1加強對困難學生的重視程度 首先是政策傾向。對於貧困學生,輔導員應該在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助學金上給予幫助。其次是生活上的關心。貧困學生在生活上肯定會有很多困難,輔導員應多詢問、多關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渡過難關。最後是心理上的關注。很多貧困生都有自卑的心理,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想法,所以輔導員要給貧困生精神上的關懷、安慰,鼓勵他們樹立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心理,保持平常心態。 1.2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a普及心理問題。b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c制定危機處理辦法
1.3聯合學生家長協調,共同教育 輔導員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教育,都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通過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家長密切配合,雙管齊下,分析問題可能更透徹,更准確,解決問題更能找到切入點,事半功倍。
2.做好退學前後的工作
當學生申請退學或被迫退學時,輔導員不能不管不問,而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關心學生。首先要建立退學大學生事前談話制度,例會額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切記「大而空,虛而實」的 見到說教,幫助學生分析,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決定。其次當學生接到退學通知後,輔導員要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盡力排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化解他們的消極心態,端正他們的思想認識,鼓勵其重新在新的人生道路上站起來。最後要建立大學生退學後的跟蹤制度。要在學生離校後,輔導員要定時通過電話、信件、網路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和學生家長一道作好退學大學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對班級其他學生教育。總之,班級學生退學,作為輔導員的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採取積極措施,把其消極影響減到最低點,同時也需要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在小蔡這件事例中,讓更多有攀比心理的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讓更多年紀尚輕的學生體會到了父母付出的艱辛汗水;讓更多學生學會了獨立的生活;讓更多的學生理解了「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至理名言;讓更多的學生明白了「言必出行必果」;在這件案例中致使我們班的學生變得更加懂事、變得學會理解他人幫助他人。同時讓一個剛走出高校作為輔導員的我明白了教師這兩個字的深深的含義,深刻知道了責任之重大,讓我在帶領我們這個飽含青春快活的溫暖班級的時候更加的用心更加的愛護著他們。
❷ 學困生和特困生的區別是什麼你如何去輔導他呢
學困生:學習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自律能力有限的學生,他們喜歡自由、有時懶惰貪玩、孤芳自賞、甚至狂傲不羈。其主要表現為: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應付。
特困生:當代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主要指因父母、家人下崗、家庭遭變故、遭受自然災害等原因而造成家庭貧困的學生。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對於學困生。學困生更需要「愛」,較之於好生,「學困生」更需要關心。對優等生來說,老師的愛是錦上添花,而對學困生而言,老師給予的哪怕一點兒關愛,都是雪中送炭,他們記憶最深刻,更懂得知恩圖報。增強學困生自信心是轉化差生的關鍵,自信心的基礎是個人成功的積累。
一、善於關心學困生,給學困生前進的勇氣。
二、善於賞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激勵其進步。
三、善於用賞識性評語,增強學困生的自信。
對於特困生。他們同樣缺乏信心。想辦法告訴他們,貧困並不可怕,而貧困的經歷對於大學生樹立如何直面人生,直面貧困,幫助他們戰勝、克服困難的信心,尤其幫助他們樹立「貧困是筆財富」的理念。也是開擴成長的視野。讓他們明白「貧困的人也可以成功」。
以上。
不論作為老師、家長還是同學,都不應熱衷於用「學困生」這樣的標簽去標示一個孩子、一個學生。貼標簽是容易的,但其同時意味著看法、觀點的片面,偏見。並且在影響自己的同時,也會對被標簽者造成負面影響。作為老師,不論班裡孩子有多少,都不應該貼標簽,不應該以這種單一的角度看一個學生,而作為家長就更不應該了。
另一方面,按照上述的輔導辦法,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自律能力有限的學生」很有可能是缺愛的,缺乏自信的,而輔導的辦法則是建立、加強這些學生的自信心。那麼就更不應該給他們貼上「學困生」的標簽了,想要建立他們的自信,首先自己得對他們有信心。所以如果真的相幫這樣的學生,就從擺脫標簽化,深入了解開始吧。
❸ 如何開展小學貧困生的幫幫扶措施
幫扶具體措施 :
1、摸底造冊,建立貧困兒童特別檔案。學校德育組成員和班主任對回貧困兒童的情況答深入了解,隨時關注貧困兒童的動態。
2、任課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中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
3、在班級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讓貧困兒童與班級同學成為「手拉手」小夥伴,一起學習,一起游戲,讓貧困兒童感受到來自小夥伴的關懷與溫暖。組成幫扶小組。
4、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貧困兒童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成果。每個貧困兒童由教師牽頭確定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5、實施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兒童制度。
❹ 輔導員如何幫助貧困大學生擺脫自卑的困境
其實輔導員的作用不大,你一天能和他在一起多久,在一起久的還是室友,專大學中在宿舍的屬時間是比較長的,最能影響的是宿舍中的同學,如果是你的辦法就是會組織一些同學周末遊玩,並且這個不是一兩次就可以的,如果想達到效果里邊還要有一些互助的橋段,讓他看出自己還是有優點的,這樣才能給他信心和別人相處。
❺ 因為成績差輔導員不給貧困生助學金
助學金,本來就是為了鼓勵貧困學生好好學習的,一般學校對助學金的發放都有成績規定
❻ 作為一名輔導員,你如何幫助班裡的貧困生
這是輔導老師推託不掉的責任。可以幫學生找個適合的工作,比如搞教室衛生,去食堂幫忙,都可以有部分收入,另外幫學生找個家教等能在業余時間做的工作,有必要時,幫學生辦助學貸款等。
❼ 高校貧困生認定會議記錄
一、貧困工作的重要性
貧困生工作關乎法學院30%學生的根本利益。為了能讓廣大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幫助他們緩解生活上的壓力,生活部成員及各班生活委員應充分利用學院領導老師給予貧困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及時做好工作總結和工作部屬,培養宏觀戰略型的全方位的工作意識,本著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態度完成貧困生相關工作。
二、如何對貧困生的實際貧困情況進行有效考察?
個別同學在完成貸款申請書和填寫貧困情況調查表時不遵守誠信原則,導致申請書和調查表並未真實反映同學的生活情況,所以我們認為單以貸款申請書和貧困情況調查表作為考察貧困生的實際貧困情況的唯一依據,很不科學,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會議建議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若同學生活在城市,其家庭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效證件及下崗證可以作為考察貧困生的貧困情況的補充材料。因為此類證件的發放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嚴格審察,同時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出示的相關證明也可以作為輔助材料。
2、若同學生活在農村,由縣政府及縣級以上政府的民政局出示的貧困證明可以作為考察貧困生的貧困情況的重要依據。
3、要充分發揮班長、團支書及生活委員的作用,號召他們依據平時對貧困生的觀察、接觸,向老師及工作人員反映真實情況,以利於更准確的掌握貧困生的實際生活情況。
4、建立貧困生調查檔案,對貧困生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跟蹤考察,確立一系列調查標准:如本同學是否使用手機,是否擁有個人電腦,是否兼職,是否擔任勤工助學的工作等,並且定期維護、更新、完善、補充檔案內容,以便於更好把握貧困生的生活情況,及時向有需要的貧困生提供資助。
5、需要注意的是貧困生資格的認定不宜採取全班公選或公開討論的方式,應照顧同學的自尊心和感情。
三、國家獎學金、各種助學金和社會資助的授予對象如何產生?學院、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及各種社會性崗位如何合理分配?
首先,應由貧困生自願申請,然後由學校、學院的主管老師根據實際情況擬出推薦名單,最後根據學院中貧困生的相關資料確定候選人名單,並結合進行一些增補工作。
我院准備建立貧困生受獎、受資助的標准登記制度,對相關情況進行規范、整理,盡力保證每位貧困生不重復受獎、受資助,擴大受益面。
四、如何加強貧困生的心理輔導?
由於心理中心的工作具有嚴格的紀律,不能幫助我院同學進行心理評估,所以,我院同學只有以個人的名義進行心理咨詢、輔導,這無疑加大了我們的工作難度。
我們可以定期開展心理輔導講座,成立心理協會等類似的社團組織,廣泛開展心理輔導活動,班級幹部也應關注貧困生的情緒心理動向,多與貧困生進行交流。
有一點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在工作中我們不應先入為主地認為貧困生都有心理問題,不要把貧困生從普通同學獨立出來,貼上標簽,這樣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巨大壓力,更不能強制要求貧困生接受輔導。
五、生活委員在進行貧困生工作時應該怎樣做?
1、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
2、注意技術性原則和方法,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保密原則,尊重他人隱私。
3、態度溫和、誠懇,主動關懷、溫暖貧困同學。
4、在工作中要學習貧困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如自強自立的精神,生生不息,奮斗不止的意志。
六、學院本科生工作辦公室及團委學生會生活部在處理貧困生工作時有哪些他方需要改進?
1、召開會議之前,准備工作應完成得更充分,明確會議內容。召開會議時,注意提高會議效率。
2、豐富信息發布渠道,如充分利用學工網和學院電子屏,還可以通過張貼海報、散發宣傳單等途徑,用以改善信息發布效果。同時還要注意信息的時效性,縮簡訊息發布時間。
❽ 對貧困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記錄怎麼寫
對象,范圍,時間,內容,參加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