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應該和輔導員怎麼溝通
1. 大學家長怎樣和輔導員交流
大學生家長是否有必要和老師溝通?輔導員:絕對有必要!
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大學之前,都有和孩子班主任溝通的習慣,定期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在校表現,那麼孩子上了大學之後,您是否和孩子的輔導員溝通過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沒有做到吧!
作為一名輔導員老師,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您,建議還是定期和老師聯系一下,了解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只要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了,一旦學校的給你打電話多半沒什麼好事。在此筆者指的老師是大學的輔導員老師,並非專業課教師,因為專業課教師和學生的聯系普遍不多,另外你也很獲得專業課教師的聯系方式。
很多家長都把輔導員都當作班主任,兩者之間差有共同之處又有著很大的區別,那麼輔導員到底干什麼的呢?輔導員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直接點的說孩子在校的任何事情,幾乎都可以納入輔導員的管理范圍。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每位老師的帶學生比例不低於1:200。也就是說一個輔導員要管200名以上的學生,有的甚至更多,筆者目前所帶寫學生數是300多人人,最多的時候帶過500多人。雖然帶的人數多,但是輔導員依然是學校里最了解學生的老師,因為輔導員會定期召開班會、組織舉辦活動、查課、查寢等等,和學生接觸最多最密切,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如果對孩子在校的表現不了解,還是建議定期能夠和輔導員老師溝通一下,為什麼這么說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孩子給你的反饋有時並不準確。部分學生報喜不報憂,很多學生認為自己上了大學後就是大人了,很多事情沒有必要和家長說,怕家長擔心,養成了報喜不報憂的習慣,從孩子的口中很難了解他們的真實表現。
2、別等著老師聯系你。輔導員一般不會主動和家長聯系,除非有事,但是一般不是什麼好事,例如,在校期間受紀律處分了,或者是發生意外了等等。由於輔導員管理的人數比較多,所以精力肯定不會平均分配到每一名學生身上,很多時候在管理"特殊群體"上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所以不要等著老師聯系你,還是你主動聯系老師的比較好。
3、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在學校狀態很重要。部分學生到了大學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有的沉迷網路、有的熱衷參加各種活動、有的談戀愛等等,直接導致了學習成績的下降,欠學分、降級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尤其是新生家長至少要在學期末的時候,通過老師了解一下學生的在校表現,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家校共建開展學生教育工作。要知道孩子送到了學校,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完全放手了,家長要配合學校、配合老師共同開展學生的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按照正確的軌道成長,這也是家長和學校的共同目標。
新生家長可以開學一段時間後再聯系,因為學生剛上大學的話,輔導員了解學生也需要一個過程,給老師一個充分了解學生的時間,或者說關注孩子的時間,這樣才能給你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綜上,就是筆者給大學生家長們提出的一些建議,目前很多高校都開通了網路查詢系統,或者簡訊告知的功能(前提是學生提供的家長電話是准確的),家長也可以使用孩子的賬戶登錄學校教務的網站查詢成績,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和幫助。
2. 大學如何和輔導員溝通
輔導員都年輕,很多想法和咱差不多,其實是很聊得來。
首先不要有心理負擔,要知道他們想要與你交流的渴望要遠遠大於你想與他們交流的渴望,他們是很期待我們學生能主動找他們交流的!
如果怕沒有話題講,就提問題,關於平時自己學習,生活之類的疑問。他們很願意向你傳授經驗的,並會因此認為你是值得放心的學生,對你的好感慢慢就增加了。之後的話題就可以擴大了,不用太拘束了,當然要在他有空的時候找他,要是他有事可要趕緊閃人!
你想要專升本很好!祝你成功!!
3. 系裡的學生會的話和輔導員交流多麼擔心
輔導員,
也不會經常跟學生會接觸的。
在系裡,學生會工作,輔導員只負責布置的。
4. 做輔導員助教如何和家長溝通
其實和學生處得好才是關鍵,因為這樣能更深一步知道學生的家庭方面的信版息,打下良好的基礎權,溝通就是有什麼說什麼,和學生家長溝通,語言得體,在實事求是的情況下互相理解,學生頑皮現在是很正常的事了,哪個家長也不會真的喜歡輔導員總說孩子不好之類的,對吧?
5. 寢室(宿舍)管理員與輔導員怎麼溝通
宿舍管理員是學生還是教工?這個很重要。
如果是學生,那就應該是單個宿舍的舍長,跟輔導員的溝通主要是匯報宿舍情況,主要是近期宿舍成員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況、學習情況等方面;另一個方面,需要經常向輔導員了解其對宿舍的評價,以及相應的改進措施。
如果是教工,那一般是樓層或者整棟樓的管理人員。一方面,需要及時向輔導員提供異動情況,比如學生晚歸、思想或行為異常、關系緊張、夜不歸宿等現象,建立登記制度,以書面形式或電子表格形式第一時間向輔導員提供這些情況;另一方面,溝通是雙向的,還需要向輔導員徵求宿舍管理的改進意見和建議,與輔導員分工負責,共同把宿舍管理做好。
6. 淺談輔導員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
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己動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7. 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學生,與學生溝通是大學輔導員
管理就是服務,在這里體現得更加明確。雖然還是學生,但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需要相互間建立充分的平等、尊重與信任,在這個基礎上的溝通相信才是有效的。作為輔導員,輔導也是幫助、服務的意思,主體是他們自己,作為服務者,個人以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爭取利益,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中不斷促進其成長——不僅是知識學習的增長,還有做人做事的長進,團隊協作的經驗增長,自我認知的深入,等等。這也是成人教育的主要理念:在過程中分享和進步。手打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8. 大學輔導員需要什麼素質
首先你要明白大學輔導員是幹嘛的,在大學輔導員並不只管教學事務,屬於行政崗。一般而言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事務和學生與校方的溝通以及相關的黨團組織工作。輔導員第一要素——耐心。一個輔導員往往帶5到7個班,負責兩三百號人,而由於大學生並不熟悉很多事情,校方唯一的生活代表是輔導員所以很多事都會問輔導員,即使是一人一個電話也會累垮輔導員。第二要素——溝通能力,說真的一般人對於溝通能力並沒有直接的體會,輔導員是真正考驗溝通能力的一個崗位。與校領導的溝通,和班幹部學生會團委等機構的溝通,和普通學生的溝通,如果效率低下那就是個悲劇。第三要素——責任心,輔導員作為校方對學生的生活負責人需要對學生的事務富有責任心,當然不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管,但是責任心很考驗輔導員。尤其是當大一學生的輔導員,他們是剛進校園的無知青年,如果是外地的學生就更需要做好工作,注意他們的動向和他們溝通防止在大學里沉淪墮落,學生在校方所在地有什麼意外要及時關心,因為他們很可能沒什麼人可以聯系。總的來說作為行政崗,輔導員對於學術要求不高,事務處理能力要求高,輔導員對外要剛柔並濟,不能因為過於親民而失去權威也不能因為過於威嚴而失去深入了解學生的機會,一個好的輔導員是很難的。
9. 大學怎樣與輔導員交流思想都說大一新生於輔導員交流
行政人員。十六號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十六號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1:200的比例配備。」輔導員是連接學院和學生之間的紐帶,學院的具體工作都是需要導員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算是行政人員,但是輔導員也是需要給學生上課的,需要完成一定量的上課任務。後勤人員一般是指不直接與學生進行接觸,也沒有上課任務的工作人員。主要是完成高校的各種工作任務,服務對象是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