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教研型輔導員公示
① 我考的東北師范大學,分數330分,本專業復試基本沒希望了,但是學校一直沒公布復試分數線,復試名單和調劑
今年國家線不都出來了嗎 你可以比對那個 然後開始提前准備調劑的學校 也可以找找輔導員 請她們給點建議 祝你一切順利
② 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歷史沿革
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是由東北大學文學系的俄文科發展而來。俄文科始建於1948年, 生源主要來自佳木斯大學、 長春大學、 長白師范學院三所學校的俄語專修生。 成立之初, 學校任命原長春大學俄文系系主任曲秉誠教授為東北大學俄文科的科主任。1949年初, 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東北大學文學系易名為文學院,1950年在文學院成立了俄文系,同年東北大學易名為東北師范大學。俄文系成立後, 吳伯蕭、孫亞明曾先後兼任過俄文系系主任,1951 年後學校派李冀任俄文系系主任。1956年俄文系發生重大變化,根據蘇聯的僑民政策, 大批承擔俄語教學任務的蘇僑教師回國。這時俄文系派出學習的教師相繼回國,接替蘇僑教師的俄語教學工作,此後俄語課程全部由中國教師擔任。1956年東北大學校學術委員會規定,全校教師應掌握多門外語,俄文系主動承擔起俄語、英語、日語的培訓任務。1957年初,成立了英語教研室,由莽大令擔任教研室主任。
1960年,為了適應當時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需要,正式成立英語專業。同年,俄文系正式易名為外語系,時任副系主任張達明同志兼管外語系英語教研室工作,負責創建英語專業。1974年, 外語系開始創辦日語專業,由白金山和谷學謙兩位教師擔任日語教學任務。從此,外語系設有英、日、俄三個專業。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東北師范大學外語系進入了大發展時期。1977年後付茵波教授開始接任外語系工作。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培養更多人才,創造更多科研成果,外語系領導做出英明決策,開始把教學和科研作為系內的中心工作,調整了教學機構,先後成立了俄語教研室、英語教研室、日語教研室、外語教學法研究室和二外教研室等共十一個教研單位,聘請多位英語和日語專家來我系任教,開創了外語教學的新局面。此外,外語系還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為教師創造出國進修和校際間進修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全面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素質,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
1978年以後,在國家和學校重視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形勢下,外語系於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從此步入了研究生教育時期。同年,根據中日兩國政府協議,國家教育部委託我校創辦中國赴日本國留學生預備學校,外語系不負眾望承擔起創辦留日預備學校的任務。1981年,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得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4年,俄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0 年,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辦學層次的提高,為外語系提升本科教學水平和加強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外國語學院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在老一代的教師隊伍中涌現出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外語教育專家。俄語專業的曲秉誠、趙敏教授,英語專業的付茵波、黃龍、戍逸倫、楊鎮雄教授,日語系的白金山、谷學謙教授,教學法專業的王武軍、孫夏南、於永年教授是這支隊伍中的傑出代表。老一代教師的學術思想和教學理念是值得我們珍重的寶貴財富。1996年4月,根據東北師范大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外語系與大學外語教研部合並成立外國語學院。張紹傑教授任外國語學院院長,張奎武教授任黨總支部書記。外國語學院的成立標志著外語專業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學院建院伊始就提出了「一二一齊步走」的發展目標, 即爭取獲得一個博士點,提高教學和科研兩個水平,社會服務再上一個新台階。經過幾年的建設,在世紀之交學院的學科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1998年獲得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學院提出了「師范與非師范並舉」的發展戰略,於2001年成立了電子商務系,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電子商務系同年開始招收英語電子商務方向本科生,2003年招收日語電子商務方向本科生,2005年招收俄語電子商務方向本科生。2010年,我院新增一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為外國語言文學,新增一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為外國語言文學。至此,我院擁有日本研究、外國文學研究、外語寫作研究和東北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四個特色鮮明的研究中心;有外國語言文學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和日語語言文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有外國語言文學一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漢翻譯和外語學科教學論六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在東北地區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中,我校是唯一具有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六個碩士點的單位,學科方向齊全,研究特色鮮明,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
專業設備
學院本部教學樓裝備有先進的多媒體製作中心。對外商務系裝備有電子商務網路模擬中心以及網路中心實驗室,可用於從事各種現代網路商務的實驗活動;兩個多媒體電化教室,專業資料室。
發展方向模式
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教育教學思想,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的培養,確立的「基礎+素質+能力」的培養模式,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畢業生在社會享有較高的聲譽。
目標
在學院現有的英語、日語、俄語3個本科專業當中,英語專業含英語教育、對外商務兩個方向。英語教育方向和日語、俄語專業一樣,主要培養大中專院校、中等學校的外語師資以及科研、涉外單位的外語高級人才;對外商務方向以商務英語和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國際電子商務為培養目標,為我國加入WTO之後培養適應全球網路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外向型國際電子商務專門人才。
科教成果科研成果
中華社會科學基金1項
教育部(包括教育部資助)項目10項
吉林省社科項目4項
吉林省教育廳項目8項
吉林省教育科學項目3項
東北師范大學青年基金項目3項
學術專著8部
學術性譯著3部
教材及輔導用書20多種
學科級、核心級期刊論文150餘篇
教學成果
日語系的日語強化教學曾榮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英語系的交際英語教學與研究曾獲得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③ 東北師范大學639視聽藝術理論與應用考研資料有嗎
可以到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上去找一下
找不到可以到淘寶購買
④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怎麼查掛科啥的
??你掛沒掛科還不知道??找輔導員問問就知道了
⑤ 東北師范大學的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 校長 張松如1946年02月—1946年09月張學思1946年02月—1948年06月張如心1946年10月—1948年07月張如心1948年07月—1952年09月何錫麟1948年08月—1949年10月成仿吾1952年10月—1958年08月李先民1949年11月—1952年09月丁浩川1958年09月—1961年08月成仿吾1952年10月—1959年02月黃彥平1961年09月—1964年07月胡紹祖1959年02月—1964年04月亞馬1964年08月—1968年10月黃彥平1964年05月—1970年12月1971年01月—1977年09月文革時期 車敏瞧1977年10月—1981年01月劉光1979年10月—1981年01月黃彥平1981年02月—1983年10月黃彥平1981年02月—1983年06月樊萬清1983年11月—1989年09月郝水1983年07月—1986年10月牛林宗1989年10月—1993年12月黃啟昌1986年11月—1992年11月周敬思1994年01月—1999年04月王榮順1992年12月—1998年10月盛連喜1999年05月—2013年06月史寧中1998年11月—2012年04月楊曉慧2013年06月—至今劉益春2012年04月—至今
⑥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院歷史
一九五三年,校長成公仿吾先生定加強系統馬列主義教育為校基本方針之一,始建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四教研室,越八年統稱馬列主義教研室,斯為學院之前身。一九五六年至 一九七八年,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曾四度合分於政治教育系。一九八三年馬列主義教研室更名馬列主義教研部;一九九六年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合署;二零零一年二者合建馬克思主義學院。二零零四年因建國際政治本科專業而名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二零零九年因專業調整復名馬克思主義學院。歷五十六年,名雖數變,實則一脈相承。
溯學院大跡,綜之者十。建四教研室專於馬克思主義教學及研究,為全國最早之一;新時期伊始,於全國較早建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列碩士點;一九九三年教育部列我校為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改革四試點院校之一;一九九八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為本專業全國最早六博士點之一;二零零三年置國際政治本科;二零零六年全國首批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與政法學院合力獲馬克思主義哲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二零零七年國家人事部准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以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基礎,我校獲「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同年「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二零零九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全國評估,我校列全國第四;同年學校專業調整,遷國際政治本科專業於政法學院,調政法學院哲學本科專業於我院。目下,我院尚擁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學一級學科及政治經濟學等廿三個碩士點與哲學本科專業,且置五室一系六所,聚團隊和諧之事業共同體。此勢實五十六年來之峰巔,足堪再續宏業。
值國家固本馬克思主義研究及教育之良時,吾師生將深犁馬克思主義經典,踐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承載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於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將以信念信仰「主義真」之價值理想,自強不息「民族魂」之精神傳統,以人為本「發展觀」之實踐理念,知行合一「道與德」之人生境界,創「識大體、顧大局、求和諧、謀發展」之氛圍,志存高遠,續延恢宏。
⑦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院記
一九五三年,校長成公仿吾先生定加強系統馬列主義教育為校基本方針之一,始建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四教研室,越八年統稱馬列主義教研室,斯為學院之前身。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八年,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曾四度合分於政治教育系。一九八三年馬列主義教研室更名馬列主義教研部;一九九六年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合署;二零零一年二者合建馬克思主義學院。二零零四年因建國際政治本科專業而名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二零零九年因專業調整復名馬克思主義學院。歷五十六年,名雖數變,實則一脈相承。
溯學院大跡,綜之者十。建四教研室專於馬克思主義教學及研究,為全國最早之一;新時期伊始,於全國較早建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列碩士點;一九九三年教育部列我校為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改革四試點院校之一;一九九八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為本專業全國最早六博士點之一;二零零三年置國際政治本科;二零零六年全國首批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與政法學院合力獲馬克思主義哲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二零零七年國家人事部准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以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基礎,我校獲「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同年「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二零零九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全國評估,我校列全國第四;同年學校專業調整,遷國際政治本科專業於政法學院,調政法學院哲學本科專業於我院。
⑧ 東北師范大學編導系好么請在校生回答
很榮幸能回答樓主的問題。
東北師大的編導系好。
東北師大是教育部直屬,211工程院校。在師專范類院校中很屬有名。況且,編導系在師大的凈月新校區。學校里風景如畫,環境非常優美,條件非常好。它屬於傳媒科學學院。編導系的師資力量非常強,學習氣氛濃厚。在全國編導的排名中非常靠前。我認為應綜合考慮。
⑨ 怎樣在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網上查期末考試成績
1、打開抄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襲院官網,將頁面拉至底部;
2、點擊「學院管理平台」,進入後輸入自己的學號和密碼進行登錄;
3、接著點擊「個人成績查詢」即可查詢期末成績。
主要院系:社會福祉學院、健康福祉學院、兒童福祉學院、商學院、國際學院、文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美術系、音樂系、傳媒學院、理工學院、法律系等。
學院設有15個院系,開辦4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是一所本科層次的民辦高等學校。學院創建於1988年,前身是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2004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設有東、西兩個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