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定位的理解
㈠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是教師嗎
高校的輔導員,他們不一定是老師,不一定是教師,因為他們也沒有什麼銷售的科目,他們只是負責你們平常的一些生活中的工作,還有那些學習上的,還有學校組織活動動的事情。
㈡ 政治輔導員的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微觀角色定位)
凝練輔導員核心業務,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高輔導員在輔導方面的專業技能,將輔導員業務定位為三大塊(思政教育、班級管理、咨詢服務):
1、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根據十六號文件歸納如下 :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公民素質教育(民主法制、人文素養)
·學校規范教育(校規校紀律等)
·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民族精神)——班級和園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過程中的引導
·時事政治教育——學生時事政策報告會 ,形勢與政策課
·理想信念教育——與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相結合
2、 班級管理(管理)——學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輔導員把握的事務
·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日常規范管理——主要靠寢室規范和班級規章來協調
·事務管理——簽字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意外事故處理、貧困生、獎學金管理
3、 輔導咨詢(服務)——與導師、校醫院、心理、職業指導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缺乏統一標准體系情況下,主動溝通,從一年級就建立一定的職責體系,必要時交給他們處理。
·學習輔導——理解能力、成功學、時間管理輔導等
·生活輔導——保健、貧困生生活、心理、班級社團指導等
·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規劃設計、就業指導等
㈢ 談談你對輔導員工作角色定位的理解,並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談談你將如何開展工作
是小學的還是大學的
不過關鍵就幾個字
干好本職工作
做好紐帶和橋梁
與時俱進扎實專業基礎
㈣ 我在校園輔導員可以看見詳細地址嘛
如果你現在在學校裡面的話,輔導員是可以通過手機看到你的詳細信息的,因為有定位。
㈤ 大學的輔導員是什麼概念
輔導員介紹
一、高校輔導員發展簡史介紹
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一直到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比如幫困工作、心理輔導、職業輔導等工作也成為了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越發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0年、04年分別出台文件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04年16號文件,拓展了輔導員職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職能寫進了文件(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並從很多方面為輔導員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隊伍定位(宏觀角色定位)
十六號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輔導員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班主任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一般情況下,在上海地區輔導員職責包含了班主任的職責。
十六號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1:200的比例配備。"
由此可見,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幹"(78年以來)以外,當前輔導員工作隊伍定位有幾個新的地方:
1、 專職輔導員隊伍也屬於教師隊伍。
2、 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形象稱為黨的"近衛軍",這支隊伍有待在核心業務上對自身進行更好的具體定位。
三、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微觀角色定位)
經過初步研究,某高校校凝練輔導員核心業務,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高輔導員在輔導方面的專業技能,將輔導員業務定位為三大塊(思政教育、班級管理、咨詢服務):
1、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根據十六號文件歸納如下 :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公民素質教育(民主法制、人文素養)
·學校規范教育(校規校紀律等)
·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民族精神)--班級和園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過程中的引導
·時事政治教育--學生時事政策報告會 ,形勢與政策課
·理想信念教育--與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相結合
2、 班級管理(管理)--學生自我管理外需要輔導員把握的事務
·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日常規范管理--主要靠寢室規范和班級規章來協調
·事務管理--簽字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意外事故處理、貧困生、獎學金管理
3、 輔導咨詢(服務)--與導師、校醫院、心理、職業指導中心合作,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缺乏統一標准體系情況下,主動溝通,從一年級就建立一定的職責體系,必要時交給他們處理。
·學習輔導--理解能力、成功學、時間管理輔導等
·生活輔導--保健、貧困生生活、心理、班級社團指導等
·生涯輔導--個人生涯規劃設計、就業指導等
輔導員加油站是高校輔導員進修學校,是高校輔導員的良師益友,那裡是高校輔導員的"家"。
裡面有高校輔導員工作計劃,輔導員工作總結,輔導員班級管理,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成長日記,輔導員聊天室,輔導工作論壇,另外還有輔導員職業發展,輔導員與學生交流。
使命:提供優質的信息和資源,幫助輔導員解決困難,促進輔導員的發展和成長。
目標:建立輔導員的網上工作陣地,打造輔導員的網上家園。
戰略目標:
1、收集和整理學生工作的材料,建立輔導員工作知識庫;
2、建立輔導員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台;
3、推動輔導員理論工作研究,承擔相應課題項目;
4、籌集建立輔導員發展基金,促進和支持輔導員的發展要求;
5、建立和傳播標准,改進輔導員的工作環境,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6、與其他組織建立互助的關系,為輔導員提供更多的外圍服務。
㈥ 導遊人員在工作中如何進行形象和角色定位
導游從業人員是旅遊行業的主要從業群體之一,其專業技能、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旅遊者滿意與否。目前,導游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和生存空間面臨著以下四個方面的挑戰:
一、角色定位:導游從業人員更多地被定義成為講解員、聯絡員甚至服務員,導游從業人員的角色定位單一化、基層化、模式化;二、產業變革:自駕游、度假游、體驗游的興起,要求導游從業人員轉變角色、提升技能;三、行業失范:強迫購物、回扣、黑導等問題涉及行業道德與形象,也對導游職業形象造成消極影響;四、時代創新: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導游從業人員的工作技能和生存空間受到影響。
面對上述挑戰,需要重新審視導游從業人員在旅行社和整個旅遊業的角色定位,通過對角色的再定位,使導游從業人員在更廣闊的平台、以更寬廣的視野投身於旅遊業發展的大格局中,真正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主力軍。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闡述的導游從業人員的角色再定位是基於大數據時代悄然而至、智慧旅遊嘗試性發展,自駕游、度假游、體驗游興起的新形勢下的,這些新形勢、新條件要求導游從業人員具備技能化、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而不是停留於傳統觀光旅遊時代的導游從業人員的工作方式。導游從業人員角色的再定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調研隊
導游從業人員活躍在旅遊業的第一線,是第一時間了解旅遊者滿意度、聽取旅遊者投訴和建議的旅遊業工作隊伍。盡管目前導游從業人員也會向旅遊者發放問卷,但是這僅僅局限於對於旅行社的產品與導游服務滿意度的調研,而且很多問卷不規范,很難通過科學統計進而形成旅行社的基礎數據。導游從業人員應該通過規范化問卷以及與旅遊者的交談討論,全面了解旅遊者對於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產品設計、旅遊服務提供等多方面的意見與建議。大數據時代要求旅遊業對於旅遊者的非結構化特徵的數據調研和統計更為科學、全面、細致,同時對於個性化的旅遊者的心理、行為特徵的把握更為到位,在這方面,導游從業人員具有天然的調研優勢。
二、營銷者
導游從業人員應該成為旅遊產品的營銷者,在旅遊過程中,應該通過對於旅遊者的個性、愛好等方面的了解,向旅遊者營銷對應的旅遊產品,幫助旅遊者根據自身需求調整線路內容。導游從業人員的營銷不應局限於已經進行的旅遊過程,還要包括旅遊者可能選擇的下次旅遊或者故地重遊的重復性旅遊,旅行社可以根據導游從業人員的營銷績效和旅遊者的評價反饋給予適度獎勵。
三、規劃師
目前的旅遊規劃團隊中,旅遊領域專業人員以專家教授、高學歷畢業生為主,而具有一線特別是旅行社業工作經驗的人員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旅遊規劃過於理論化甚至空想化,容易形成空中樓閣。導遊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了解遊客的心理、行為特徵,同時對各地的旅遊資源稟賦、旅遊產品設計、旅遊服務提供等具有非常直觀的認識,這些經驗對於豐富旅遊規劃團隊中旅遊領域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導游從業人員參與旅遊規劃,也是水平導游發揮專長的重要平台。
四、培訓員
目前,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和培訓機構將集體旅遊與團隊培訓相結合,在旅遊的過程中,針對員工進行一些心理、行為、技能、文化等維度的培訓,導游從業人員可以嘗試成為團隊建設、素質拓展等方面的培訓員,通過對於相關培訓項目的學習、考核、認證,成為一名「旅遊培訓師」,衍生出一個集導游與培訓於一體的新興職業。
五、體驗者
伴隨著旅遊業的改革創新,一些新型的旅遊設備、服務方式、產業業態將逐步運用,導游從業人員要成為帶領旅遊者進行這些設備試用、服務方式和產業業態體驗的重要力量。同時鑒於旅遊者對於這些設備、服務方式、產業業態的試用與體驗僅僅停留於一次或幾次旅遊過程,很難全面、准確反饋試用情況及提出優化意見。而導游從業人員卻擁有多次試用與體驗的平台,同時與旅遊者進行實地實時的交流與互動,對於旅遊設備的創新、服務方式的提升、產業業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六、文化使者
導游從業人員對於文化的保護、宣傳與推廣不應僅僅停留於講解,還應該努力幫助旅遊者調解在進入一個「異文化」環境和區域後由於文化的差異性及快速的文化轉換而導致的思想、心態和精神等方面的沖擊,避免旅遊者與「東道主」在文化方面的「沖突」,緩解旅遊目的地的文化流失與變異,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護文化。同時,講解應該注意內容的真實。導游從業人員在文化保護、宣傳與推廣方面的重要表現使旅遊業具備了更為實際的文化教育與文明推廣的作用,這也是一個產業成熟並逐步得到認可的標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導游從業人員的角色再定位並不是要求一位導游從業人員要成為上述所有角色,而是根據導游從業人員的能力特徵和水平,適度引導和培養,在完成傳統導游職能的基礎上,努力成為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角色,即1+N的導游從業人員提升模式。
導游從業人員的角色再定位還會促進旅行社的改革與發展,逐漸向現代新型旅遊代理和咨詢方向轉變,具體表現在:(1)信息代理與咨詢,通過網路、電話等途徑為遊客提供信息咨詢服務,辦理預定、個性路線設計、票務等業務;(2)設備代理,為遊客提供自行車、釣魚設備、安全裝備等休閑設備;(3)服務代理,為家庭、情侶、團隊等在旅遊過程中提供錄像、烹飪、郵寄等服務;(4)技術培訓,為遊客提供釣魚、攀岩、攝像、烹飪、露營等技術培訓;(5)安全代理,為遊客提供保險咨詢與代理服務,提供安全設備租賃、安全技巧培訓等。
無論是導游從業人員的角色再定位、還是旅行社的改革與發展,都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實際的產業運營過程中,不可求快、求急,而是要步步為營,方能步步為營。
㈦ 高校輔導員如何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導師
這明確來提出了輔導員的工作要源求和職責,定位了輔導員的角色,即高校輔導員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一、輔導員的角色分析輔導員是學生工作的主體,角色定位準確是高校輔導員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高校輔導員應該正確進行角色定位,才能滿足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的需要。定位很重要,就像演戲一樣,演員沒有正確的角色定位,就不可能演好一場戲,達到導演的要求。如果你把自己定位為保姆,你可能就會成為一個保姆。那麼,應該如何重新認識和定位輔導員角色呢?1.輔導員應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對定位為大學生人生導師的輔導員提出了五條工作要求和八條職責。要滿足這些要求和職責,輔導員需要掌握系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專業理論,並且通過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最終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本文共計1頁) [繼續閱讀本文]
㈧ 政治輔導員的高校輔導員工作隊伍定位(宏觀角色定位)
一般情況下,在上海地區輔導員職責包含了班主任的職責。
十六號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1:200的比例配備。」
由此可見,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幹」(78年以來)以外,當前輔導員工作隊伍定位有幾個新的地方:
1、 專職輔導員隊伍也屬於教師隊伍。
2、 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形象稱為黨的「近衛軍」,這支隊伍有待在核心業務上對自身進行更好的具體定位。
㈨ 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的內容
1、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
2、深入班級,檢查指導班級工作。
3、模範遵守輔導員工作守則要求,關心愛護學生,經常深入學生宿舍、教室、食堂、晚自習等,掌握學生的紀律、學習、生活等方面情況。檢查各項規章制度在學生中的貫徹落實情況。
4、搞好班級學生工作。
5、積極參加校、系、部(處)和年級的各種會議。
6、對評優、評獎的學生和班級提出表獎意見,對違反紀律構成行政處分的學生提出處理意見,參加招生、畢業分配的具體工作。
7、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系、部(處)組織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組織值周工作和競賽評比工作;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文娛、體育、社會實踐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