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校輔導員的管理
Ⅰ 大學輔導員的工作職責
輔導員主要職責:
1、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2、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
3、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
4、落實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好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1)對高校輔導員的管理擴展閱讀
職業定義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職業能力特徵
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等。
基礎知識
具備寬廣的知識儲備,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
Ⅱ 如何做好高校輔導員
輔導員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幹力量,是貫徹學校教育方針的中堅力量,要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確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輔導員處於學校與學生聯系的第一線,和學生保持著比較固定的直接聯系。學生工作必須面向每個學生,尊重、關心、教育、引導好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成長成材的需要。輔導員的角色更多的應是引導者,包括對學生個體或群體所進行的思想引導、學習引導、生活引導、交往引導、人格引導、發展性的引導等。
其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用自身的魅力去感召學生。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必須具備思想政治工作知識、教育與心理科學知識、以及廣泛的社會文化知識和必要的科學知識。
再次,必須不斷變化工作方法,細心全面地指導學生。高校輔導員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並且必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不死板、不教條,能夠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能夠符合時代的特徵規范。
再次,密切聯系學生,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精神世界,把握學生的思想、學習、行為和情感動向,正確引導大學生向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大學生情感豐富、創新意識強烈,輔導員必須採用走動式管理方法,主動走進大學生的生活中,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情感動態,並積極正確地引導。
最後,做好做好班級建設,形成學生的自我管理制度。作為高校輔導員,每人要管理上百名左右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輔導員工作帶來壓力。因此,輔導員工作要形成和強化「以學生自主管理、學生幹部管理、輔導員加強引導」的新機制,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推動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上,學生自律意識和能力加強了,學生工作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極有價值的工作,要在抓常規工作的同時,積極貫徹例外原則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抓好學生的重要工作的建設與管理。
Ⅲ 大學輔導員管些什麼
1、大學輔導員主要管學生學習、生活方面。也管評優評先。
2、輔導員的工作權力專有很屬多,從你入學到畢業,除了學習與輔導員無關外,其餘所有活動都需要有輔導員參與的。
3、決定你的獎學金、助學金、學分等情況,提供鍛煉自己的機會,對自身提高很有幫助的。
(3)對高校輔導員的管理擴展閱讀:
思想政治教育:
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2、公民素質教育(民主法制、人文素養)。
3、學校規范教育(校規校紀律等)。
4、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民族精神)——班級和園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過程中的引導。
班級管理:
1、隊伍管理(黨、團、班)——建議採取民主化管理,作好授權工作(主要由學生自我管理,避免淪為大班長),將工作重點放在培訓和設計激勵上。
2、信息管理——學生各類個人信息匯總,為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庫,包括學籍信息、成績信息、道德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誠信信息、生涯規劃信息
Ⅳ 試論年輕高校輔導員如何有效管理學生
王珊珊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有效管理 自我提升 創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5-0035-01 一 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面對集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於一體的輔導員工作,輔導員角色應該是一個整合體,亦師亦友。 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改變原有的行政命令式、無條件服從式的管理模式。輔導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工作中,通過自身堅定的意志品質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耐心的引導幫扶來觸動學生的心靈,管理應以正面強化的激勵方式為主,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學會做事,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離不開輔導員與之進行的思想對話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心與細心。由於不同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他們的成長環境、經歷不同,與學生溝通交流時要有針對性。要用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培育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二 年輕高校輔導員提升管理效率的若干建議 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大多以年輕教師為主,這對學生管理來說是優勢,高校輔導員可以從同齡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更易於消除認知藩籬,對時代的感悟和思維的活躍性易保持一致性,有利於與學生的溝通,這是年輕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優勢。但從另一個層面而言,由於年輕高校輔導員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一定的規劃,在工作實踐中,如果階段性的成長與自己的規劃出現不匹配或者相背離,勢必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教學熱情,致使管理效果不好;再者,年輕高校輔導員知識結構有待提升。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從學校層面,要注重製度的保障性和完善性 學生管理是對在校大學生的全方位管理,內容廣泛,涉及學校的各個部門,所以學校要通過相關制度和機制來保障管理有效性的實現。 (1)嚴格准入制度。鑒於高校輔導員在對學生管理中的重要性,高校輔導員的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著高校對學生實施科學化管理的有效性,所以必須嚴格高校輔導員的准入制度。各高校要依據校本實際,對高校輔導員的政治面貌、學歷、專業、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做出規定。 (2)優化考核機制。在實踐中,要強化考核,進一步健全輔導員隊伍管理制度。 (3)重視職業發展。把高校輔導員視為一種職業,是高校教師工作分工的必然。每個高校輔導員都想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對於年輕輔導員而言,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能力培養前景、崗位發展前景、職稱職位提升前景、薪酬增加前景等都非常重要,妥善解決好年輕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發展訴求,可有效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 2.從自我提升上,年輕高校輔導員要提升自身素質 (1)注重專業水平的提升。輔導員應在思想上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事業來對待,樹立專業信念,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注重專業化水平的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專業素養應該包含多學科知識,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等基礎知識,對個人素質水平的要求非常廣泛,更應採取多種形式提升自我技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才能成為教育、管理、服務與輔導學生的專業化人才,提高管理效率。 (2)注重加強人格修養。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言行的標桿,要注重加強人格修養,重視個人能力、氣質和品格的塑造。年輕的高校輔導員往往具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但是,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清楚外貌、體態、服飾等個人外在因素在老師與學生情感交流中的作用,只有服飾整潔、儀表從容、舉止端莊,才能讓學生產生敬意和認同感。 3.從管理實踐上,要注意創新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 (1)管理理念創新。高校輔導員要充分尊重全面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理念,創新管理理念,強化學生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多用疏導、參與、民主討論、典型示範等方法,實事求是地解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成長和學生管理的雙贏。 (2)管理方式創新。大學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過程,從管理模式上,要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作用。要注意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要重視學生管理主體角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我約束力,讓學生真正成為管理的主體,從而在自我管理中不斷成長、提高。 管理媒介上,要與學生保持同步性,善於運用現代化的媒介來實現與學生溝通交流無縫對接,教育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上,高校輔導員要善於引導與化解,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和議論,化解學生思想和認識上的矛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總之,年輕高校輔導員既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又要把握機遇,勇於迎接挑戰。在各高校提供良性的發展環境下,通過自我能力的提升,提高高校學生管理的有效性。 [2]李相國等.芻議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內涵及角色定位[J].職業時空,2008(9)
Ⅳ 作為高校輔導員現在該如何管理學生
大學時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作為高校輔導員,應結合「90後」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生活實際、成長中的困惑,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轉變工作觀念
高校輔導員要實現從「管」向「導」的轉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的理念,在服務中實施教育,在服務中進行管理。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惑,啟學生之所能,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但在其過程中輔導員應給予提示和警告,引導學生學習和成長。
2.創新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工作的新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第一,要理解關心學生,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進入大學的「90後」,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有父母和長輩各方面的精心呵護,當他們進入大學校園時,什麼都要自己動手,難以駕馭自己的生活。因此,生活茫然,沒有周密的學習計劃,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也較差,乃至對所學專業與將來的就業及人生的目標沒有準確的定位。由此,作為輔導員,應該從對學生理解的角度,將關愛滲透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讓他們在心理上先長大成人;對於他們的行為方式以學校的規章制度去要求,使他們明白生活在社會中必須受到約束,從而使他們從行為上長大成人;通過大學的日常生活、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信的人格,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使之擁有健全的人格,從而使他們在精神上長大成人。
第二,要認可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90後」的大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慾望,希望可以在眾多的學生中脫穎而出。輔導員老師應當認可他們的這種特點,鼓勵他們在思想上取得進步、在學習上爭先恐後、在活動中敢為人先。高校輔導員應該包容學生所犯的錯誤,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抓住其中的症結再加以引導,在交談的過程中抓住他們有道理的一面給予認可,並鼓勵學生正視缺點、發揮優勢、克服困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心中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第三,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90後」大學生個性自信張揚,作為輔導員老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的各種現象,以增強大學生辨別事物的能力、自我抵抗誘惑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等;
(2)要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從他人和自己的優缺點對比中來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激發自己不斷地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擺正自己的位置,開拓創新,以激勵自己不斷完善自我。
3.言傳身教,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所謂的言傳身教,是指要從輔導員自身的言行做起,給學生以榜樣示範。輔導員的思想品德、知識素質、組織才能以及言行舉止,無不在學生的心靈上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輔導員更應格外注意自己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
第一,輔導員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學生。輔導員只有在道德上對自己高標准、嚴要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道德品質的榜樣。學生是有感情的個體,只有輔導員真心地熱愛學生,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給予每一位學生關注、期望和信任,待人接物要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用無聲的行動代替有聲的命令,學生才會信服,輔導員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才會顯得可親、可敬,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和愛戴。
第二,輔導員要以樂於奉獻的精神、強烈的事業心感染學生。輔導員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奉獻的崗位,工作時間沒有規律,工作內容復雜。白天要處理日常事務,晚上還要查宿舍等,若發生突發事件要第一時間到場,所有的一切都要求輔導員要有樂於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另外, 輔導員對教育事業的極端忠誠,對工作兢兢業業,這種強烈的事業心和良好的敬業精神會對學生起到極好的示範作用。
第三,輔導員以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完善的知識內涵影響著學生。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學習也成為每個人的終身之事,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內涵不僅是社會的要求,更是構建輔導員人格魅力的前提。輔導員自身要不斷地學習,從各方面充實自己,不僅可以解決處於敏感年齡段的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惑,還可以贏得學生對輔導員的尊敬,進而對學生產生持久的人格影響。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工作是一項講究管理技巧和藝術的工作,時代的發展給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只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Ⅵ 淺談如何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
輔導員是直接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扮演著大學生政治上的引導者、思想上的教育者、行政上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者等多重角色。
一、認真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
要針對不同時期和社會形勢發展的實際,採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強化人生理想和信念的教育,積極倡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組織學生認真收看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通過主題班會、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利用國慶和黨的生日等重大紀念日開展各項學習活動。
二、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班風學風建設對於學生管理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在學生上課的出勤上著手,對此,要身體力行,每天上課提前10分鍾到教室抽查學生出勤情況,對於習慣性的遲到、曠課的學生,一方面是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做好後期的監管。對於屢教不改者,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處理,確保班風、學風建設常抓不懈,為學生營造一個環境好、風氣正的學習氛圍。
三、重視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大學生處於特定的年齡階段,心理發展還不大成熟,作為輔導員,應該切實加強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如在學生中開展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群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交流思想,加深了解,開闊胸懷。同時,對少數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傾向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關心,想方設法地進行疏導。
四、盡心盡力做好特困生和特殊群體工作
輔導員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情況要詳細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最好能建立一個貧困生信息資料庫。在新生入學後,做好學生情況統計,內容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興趣愛好、家庭情況等,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為以後學生工作中的學生幹部任用、勤工儉學、助學金評選等提供了依據。 想方設法採取多種形式幫助他們,主動幫他們聯系校內外的勤工儉學崗位,積極為他們爭取學院的困難補助,或是校外一些正規的兼職;認真幫助他們辦理助學貸款手續等等。
五、重視學生骨幹培養,充分發揮學生骨幹作用
一個籬笆三個樁,學生幹部在輔導員工作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輔導員要做好學生工作,就必須培養一支品學兼優、積極肯乾的學生骨幹隊伍。加強班集體建設的關鍵是要發揮好班委和團支部的作用,同時輔導員對班團幹部要專門進行培訓,給他們明確職責,積極輔導他們開展各項工作,培養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讓他們積極參與學生工作的各項管理。輔導員對學生幹部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數落,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作為高校學生工作者,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明確神聖職責,增強責任觀念,樹立服務意識,積極實踐,深入思考,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在全面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實現自身價值。
Ⅶ 請教下:教育和管理的內涵、區別,尤其是針對高校輔導員如何運用教育和管理。謝謝賜教。
任何一所學校的管理都是以教育為出發點的,管理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如果你的管理方式違背了教育本質,那麼你的管理就有問題。達到同一個結果可以有不同的途徑,但在教育領域裡面,有助於教育學生的那種管理才是適合的。管理的時候一般是和學生打交道,要學會站在學生的立場去分析問題,然後再採取適合學生的管理方法。賜教談不上,只是本人的一些實際感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