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輔導員應如何處理大學生逃課現象

輔導員應如何處理大學生逃課現象

發布時間: 2021-01-22 23:07:03

『壹』 怎樣減少大學生逃課現象的發生

我覺得而大部分學生逃課都是因為課太無聊了,而且真正有實質意義的內容也不多,所以與其在課堂上坐著發呆,還不如去干點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一點就是提高課堂質量。

『貳』 如何看待大學生逃課現象

我覺得逃課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交了那麼多錢來讀書)對自己未來的不負責。

『叄』 急求英語寫作一篇請學霸幫忙哇。1.大學逃課現象時有發生。2.分析其原因3.如何減少逃課現象。要求就

Skipping Classes on College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is not unusual. There are often some students who skip those classes for feeling unwell or other private reasons. Besides, still some students don』t go to class without any reason but for they don』t want to。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First, compared with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more freedom in college. It depends more on on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whether he will attend the class. So those students lacking self-discipline begin to skip classes. Second, some teachers』 lectures could not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s so that some students would rather skip classes to study what they are interested in。
For whatever reasons, skipping classes does bring n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stud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ce this phenomenon. On the one hand,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kipping classes and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attending the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have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to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s in the course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phenomenon of skipping classes be reced as soon as possible。

『肆』 請從管理學的角度思考為什麼大學逃課現象這么嚴重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那為什麼大學生會逃課呢?

把學科按學科分學分,再增加考勤的鼓勵方法。

『伍』 如何看待大學生逃課現象

如何看待大學生逃課現象?

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自由地支配過自己的時間;我們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遠離過父母和老師的嚴格管教;我們恰好又處在這樣一個不安分的年齡。我們追求個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標榜另類,我們一次次地從課堂上逃離去尋求所謂的「自我」,並且心安理得地重復著同樣的一句話:「沒有逃過課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然而,當四年的大學生活已悄然逝去,兩手空空的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的大學生活是完整的嗎?
計算機科學學院2001級黃俊霖同學說:「這種課太沒意思了!這個老師講課講得不好,還不如自學……」我們在為自己的逃課製造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當我們逃課時,我們還用這些理由來安慰自己。久而久之,逃課成了一種心安理得的習慣。當我們偶爾走進略顯陌生的課堂,准備仔仔細細地聽老師講一堂課時,我們會突然發現,老師所講的一切離自己似乎很遙遠。雲里霧里折騰了一節課以後,不得不再次逃之夭夭,此後,不到逼不得已(老師上課要點名或者要講期終考試的重點內容)就絕不上課。就這樣,我們陷入了逃課的惡性循環當中,成績理所當然地一落千丈。試想,倘若我們一開始就能夠像高中時代那樣養成專心聽課的好習慣,每堂課都去認真地領悟、感受老師所講的內容,我們的成績還會不理想嗎?
電信學院2001級石慧秋同學說:走在大學校園里,隨便問一個大學生是否逃過課,估計很多同學都會作肯定回答。確實,逃課是時下大學里最普遍的一種違紀現象,許多同學在上了大學之後,就不再用心學習了,「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態令他們再也無心聽課。由於大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強,而且考試的內容一般都在書本里,所以考前猛攻幾天,臨時抱佛腳,想考及格並不難。然而,大學是人生最關鍵的黃金時段,充分利用這幾年的時間努力學習,對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各方面的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專業課而言,老師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除了傳授課本上的內容之外,也講述自己的獨到見解,聽他們講課會使我們受益匪淺。就公共課來說,它的自由度較大,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更貼近社會。涉及的知識面更廣,這為我們步入社會打下了穩固的基礎。所以,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還是少逃為妙。
文學院2002級藍曉梅同學說: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清華有一位才子,大學四年沒有逃過一節課,當他面對一張碩博連讀的通知書時,他居然後悔自己大學四年沒逃過一次課,繼而深感虛度了四年光陰,這個故事發人深省。就我個人而言,我主觀上是反對逃課的,但我也不否認我逃過課,因為有些課實在是逼得你不得不逃,特別是那種混亂嘈雜,老師講課又索然無味的課堂。我想每個學子都想充分利用大學這四年的黃金時間來好好地拼搏一番。但是當我們面對的是一堂乏味沉悶毫無趣味性的課時,我們哪裡還有興趣再聽下去?於是乎,大家開始各行其事——老師在講台上講他的課,我們就在課堂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表面上這樣的課上得很順利,老師心裡舒服,我們心裡也順暢。至於學到了什麼,那是題外話了。
法學院2002級藍蘇娟同學說:在我們神聖的求知殿堂里,逃課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深思。我想,逃課現象的層出不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同學們對所學課程不感興趣;第二,上大學後,一些同學產生了厭學心理和許多不良情緒;第三,有些同學確實很忙,被其它事情給耽誤了;另外,學生不喜歡老師的授課方式也是引起逃課的一個原因。在我看來,我們不應該逃課,因為老師授課的內容對我們學好專業知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老師和我們一起探討、共同努力。
管理學院2003級舒莉同學說:十多年來披星戴月,廢寢忘食般的學習生活終於結束了,一直以來綳緊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從來我們就認為上大學就是去享受生活。於是逃課也成了我們這些新生的一種時尚。經過長久的觀察思考,我認為逃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很多同學認為,某些課太枯燥無味且無用,根本不值得聽;第二,一些學生過度強調自由主義和個性發揮,不喜歡受約束,所以屢屢逃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三,還有人認為大學就是享受生活的地方,「此時不玩,更待何時?」但是話說回來,我們對考試要考什麼都非常重視,都非常擔心考試不及格。若是比較難、比較重要的課,逃課的人還是比較少的,若是哪節課要講考試重點,一樣也會座無虛席。
文學院2003級周文淵同學說:逃課,於高中時代可是一個「神聖」的話題,進了大學後才發現,高手何其多也。如今在大學里,逃課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也是最普遍的觀點,認為上課沒有意義,學不到多少東西,還不如自己看書。第二,有時候確實有事,只能取自認為大者,舍其小者,犧牲一下上課時間了,這兩種觀點還算是有點情有可原。那麼第三種便有點盲從了,根本沒有特別的原因,卻想順一順這股「潮流」,好像不逃課便顯不出他的能耐似的。最後老師身上也有原因,那些理論性強、逃課率高的課堂,老師最好改進一下教學方法,增強互動性,如果能點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就更好了。我認為,雖然逃課有多種理由,但我們畢竟是學生,當以學業為重,最好還是取其大而舍其小,不要逃課

『陸』 大學生逃課現象的制度經濟學分析

1 這也許是個人的偏好程度,逃課者不願意上此課,認為上此課的效益是回負的。2. 逃課者認為上這節答課的成本比不上這節課的成本要大或者不上這節課要比上這節課的效益要大,因為不上這課逃課這可能利用這塊時間外出做一份兼職工作要有一部分的收入,而這部分收入要大於這節課的費用(包含在學費里),對逃課者來說有效益的凈增量。

『柒』 為什麼中國大學生逃課現象這么嚴重呢

社會發展進入21世紀的今天,經濟、教育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與之極不相適應的是:大學生厭學、逃學現象正日益成為高校、家庭乃至社會的一種焦慮,也給各高校管理層、教師及學生輔導員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一項調查顯示,「基礎課逃課率在 25%以上,專業課逃課率在20%左右,至於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史等公共課的逃課率在50%以上!」而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歡所學專業而厭學的學生比例竟高達40%!還有一些學生另做選擇,退出了這場以消磨青春為代價的「游戲」,自己玩去了。「逃離教室」和 「逃離大學」的學生原因復雜、情況各異,但顯而易見,這是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教育現象。某高校校報上刊登出一篇題為「學生逃課,板子該打在誰身上; 到課率低,不能把責任都推給輔導員」的文章。文章認為:學生不上課,應該打任課教師的板子。應該把到課率與教師的考核掛鉤,以促進教師增強工作責任心,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筆者以為不然。 誠然,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責任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聽課興趣和熱情、聽課效率、學業成績等。而學生的聽課情況、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程度也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講課熱情、講課水平及講課效果。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聯系體。但是學生是否逃課,學生到課率的高低並非完全是由教師所決定的,也並非全是教師的錯。傳統的觀點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但是,學校教育並非萬能的。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除學校教育的作用外,非學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學生的自我教育都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去教好每一個學生。但不是只有教師的努力就能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內因,也有外因,而且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即學生自身的因素起著主要作用。另外,社會環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影響以及學校教育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影響教育效果的負面因素。這種觀點,把所有的教育責任全推給了教師,忽視了其他重要因素的影響,也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違背教育規律的。 同樣道理,大學生逃課、到課率低當然不能把責任推給學生輔導員,但是,除此之外,就只有任課教師有責任嗎?學生只是受到教師的影響嗎?同上所述,家庭背景、社會大環境以及學生自身都可能是學生逃課、厭學的重要因素。這些年流傳一時的「7-1=0」或 「7-2=0」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家庭背景的影響 家庭挫折或重男輕女的思想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他們性格中的自卑和厭世感。這些學生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但是大學教育的性質決定了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與溝通的不 足。大學里的冷遇使他們產生厭學、逃課的思想。家庭經濟條件是另一個原因。有的學生家境貧寒,上大學的費用都是七湊八湊借來的,甚至是賣牛賣房湊集的。為了還債,也為了生存,除了省吃儉用外,有的學生沒日沒夜的打工賺錢,有的學生一星期兼了三、四個家教,每天疲於奔命,課給擱下了。再加上一期下來某門課程不及格,便乾脆放棄,加入到逃課一族。而有的學生,家境優越,又是獨生子女,地位特殊,加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從小就溺愛有加,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進到大學,失去了進取的動力,生活自由散漫,成了逃課族的主要部分,而且很有影響力。 高校專業、課程設置的不合理 隨著高新技術發展和全球經濟化的加速,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結構、培養目標調整,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更新嚴重滯後,使許多高校畢業生難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由於現行的一些專業課程設置不盡完善,使得一些大學生對某些課程不感興趣,而產生厭學情緒,繼而逃課。為了以後的就業,有學生逃課去學駕駛,考導游,多積累點「資本」,他們不願意待在課堂里「耗時間」。 當初選專業的時候,考慮最多的是能進大學門,進入大學之後才發現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又不能換了。學習於是成為一種折磨,另外,陳舊的教材,過時的教學方法,死記硬背的考試,使得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涯被稱為「後中學時代」 學校管理體制的缺陷 幾年的擴招,高等學校學生規模成倍增長,導致教學資源緊張,管理體制落後。由於生師比例過高,一些高校部分課程授課的班級規模越來越大,教學效果也呈下降趨勢;由於工作量過重,部分教師無暇接觸和指

『捌』 大學生逃課現象困擾校園 學生都去哪兒了

大學生為什麼要來逃課大學生逃課已經源成為大學里一個普遍的現象,如果說,在以前,學生在逃課之前難免會有一點猶豫,逃課之後難免會有一絲忐忑和不安,那麼現在的學生對於逃課態度則是十分的光明正大,心安理得了。選擇對這個現象進行調查,主要是因為我自己很慚愧的也是逃課大軍的一員,我想通過這個調查來作自我反省的同時,能夠把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的想法表達出來。

『玖』 如何看待大學生的逃課現象

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一問題,我們不能籠統地說大學生逃課這種行為一定是好的版,或一定是壞的。如果權大學生逃課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上課的這一時間段內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自己做的事更加符合自己未來人生的發現方向如果他這一行為是有計劃、有目的,且目標合理的,那這一行為便是可取的。畢竟每個人對自己未來的規劃,發展方向不同,我們不能用「大鍋式」的教育限定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