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延安大學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

延安大學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

發布時間: 2021-01-23 16:34:08

1. 延安大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1497人,專任教師1072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267人,博士、碩士567人。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專家4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2人,陝西省教學名師11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3人,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5人,「三秦人才津貼」專家8人。學校外聘高水平專家9人,聘請近百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高尚斌
全國優秀教師:任學嶺、馬保國、李衛東、高樓軍
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劉建德、陳宗禮
陝西省教學名師:馬保國、楊延虎、齊廣才、胡俊生、陳宗禮、張俊蘭、高尚斌、高麗、武忠遠、梁向陽
陝西省「三五人才」:郭金保、郭必選、高尚斌、劉瑞儒
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賈四貴
三秦人才津貼專家:郭必選、高尚斌、韓琳、王文強、付峰、高樓軍、孫志宏、陳宗禮
教育部學術委員會委員: 崔智林、胡俊生、韓琳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特色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7門,省級教學團隊12個、省級優秀教材8部、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7個,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音樂學
省級特色專業(名單不全):漢語言文學、臨床醫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工商管理、英語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綜合大學高素質高技能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經管類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地方高校生物技術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地方綜合大學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高級應用型會計專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漢語言文學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中國共產黨歷史、臨床醫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商管理、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電子信息工程 省級教學團隊團隊名稱負責人獲批時間中共黨史教學團隊 高尚斌 2007 數學分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高麗 2008 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齊廣才 2009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 梁向陽 2010 數學建模教學團隊 趙華新 2011 行政管理教學團隊 任曉林 2012 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孫志宏 2012 物理學專業教學團隊 任新成 2013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高布權 2013 機能學教學團隊 李寶莉 2014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孫鴻亮 2014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任新成 2014 延安大學國家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一覽表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獲批年度級別1 中國共產黨史 高尚斌 2013 國家級 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郝琦 2012 省級 3 中國共產黨史 高尚斌 2012 省級 4 物理化學 高樓軍 2012 省級 5 社會學概論 胡俊生 2013 省級 6 紅色經典藝術大講堂 劉蓉 2013 省級 7 大學物理 白少民 2013 省級 8 有機化學 王俏 2013 省級 9 管理學 武忠遠 2013 省級 10 人體解剖生理學 孫志宏 2013 省級 11 軟體工程 張根耀 2013 省級 12 數學分析 高麗 2013 省級 13 教育技術學 劉瑞儒 2013 省級 14 體操 魏錦龍 2013 省級 15 組織學與胚胎學 趙豫鳳 2013 省級 16 中國現代文學 王俊虎 2014 省級 17 中國古代文學 霍建波 2014 省級 18 病理學 魏曉麗 2014 省級 19 生物化學 許靜洪 2014 省級 20 數學建模 王文發 2014 省級 21 紅色經典影視作品賞析 常煒 2014 省級 22 翻譯理論與實踐 李艷 2014 省級 2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李建新 2014 省級 24 中國當代文學 惠雁冰 2014 省級 25 大學體育 鄭兵 2014 省級 26 分析化學 馬紅燕 2014 省級 27 生理學 楊彥玲 2014 省級 28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李宏斌 2014 省級 延安大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一覽表基地名稱 共建企事業單位名稱 基地負責人 獲批等級 校方 共建方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榆林市第一醫院中鐵二十局中心醫院、延安市人民醫院 苗乃周 馬柏林、趙彥峰、張群、郝建東 省級 延安大學校外文科實踐教育基地 靖邊縣教育局 姚懷山 閆志功 省級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榆林市第一醫院中鐵二十局中心醫院、延安市人民醫院 苗乃周 馬柏林、趙彥峰、張群、郝建東 國家級 延安大學校外理科實踐教育基地 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王文強 賈生平 省級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陝西省普通高校優勢學科5個,省級特色學科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5個專業學位類別,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10個大門類。此外,有批准立項的陝西省高水平大學學科建設項目17個,其中:2012年立項10個,2013年立項5個,2014年立項2個。
省級特色學科:延安紅色文化資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陝西省普通高校優勢學科學科代碼學科名稱負責人批准時間學科建設層次0302 政治學 高尚斌 2014.8 優勢學科(B類) 0602 延安學 郭必選 2014.8 特色學科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高樓軍 2014.8 特色學科 0713 生態學 王文強 2014.8 扶持學科 1001 基礎醫學 楊彥玲 2014.8 扶持學科 延安大學陝西省高水平大學學科建設項目序號項目名稱依託單位負責人類別時間1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工學院 高樓軍 重大項目 2012.7 2 政治學 政法學院 高尚斌 重大項目 2012.7 3 生態學 生命科學學院 王文強 重大項目 2012.7 4 延安紅色文化資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列學院 韓琳 重大項目 2012.7 5 物理學 信息學院 郝剛領 重點項目 2012.7 6 生物學 生命科學學院 孫志宏 重點項目 2012.7 7 數學 計算機學院 趙華新 重點項目 2012.7 8 延安學與延安精神 延安學研究院 郭必選 特色項目 2012.7 9 批判性思維與非形式邏輯 21世紀新邏輯研究院 武宏志 特色項目 2012.7 10 陝北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學院 張小兵 特色項目 2012.7 11 中國語言文學 文學院 梁向陽 重大項目 2013.7 12 基礎醫學 醫學院 李寶莉 重大項目 2013.7 13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石油學院 張琰圖 重點項目 2013.7 14 臨床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婦產科學、耳鼻喉科學) 附屬醫院 惠起源
李紅梅
劉濤 重點項目 2013.7 15 工商管理 經管學院 姬雄華 重點項目 2013.7 16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馬列學院 任學嶺 專項項目 2014.9 17 陝甘寧蒙晉毗鄰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經管學院 楊育民 專項項目 2014.12 學術學位招生學科一覽表序號門類一級學科及代碼二級學科代碼二級學科1 01哲學 0101哲學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2 02經濟學 0201理論經濟學 020101 政治經濟學 020104 西方經濟學 3 03法學 0302政治學 030201 政治學理論 030203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030204 中共黨史 030206 國際政治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4 04教育學 0401教育學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0403體育學 040303 體育教育訓練學 5 05文學 0501中國語言文學 050101 文藝學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0502外國語言文學 050211 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6 06歷史 0602中國史 0602L4 中國古代史 0602L5 中國近現代史 7 07理學 0701數學 070101 基礎數學 070102 計算數學 070104 應用數學 0703化學 070302 分析化學 0710生物學 071005 微生物學 071006 神經生物學 071007 遺傳學 071009 細胞生物學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0713生態學 071300 生態學 8 08工學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702 化學工藝 081704 應用化學 081705 工業催化 9 9醫學 1002臨床醫學 100201 內科學 1002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100210 外科學 10 10管理學 1202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120202 企業管理 1204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專業學位招生學科一覽表類別領域及代碼0451 教育碩士 045102 學科教學(思政) 045103 學科教學(語文) 045104 學科教學(數學) 045105 學科教學(物理) 045106 學科教學(化學) 045107 學科教學(生物) 045108 學科教學(英語) 045112 學科教學(體育) 045114 現代教育技術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1051 臨床醫學碩士 105101 內科學 105102 兒科學 1051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1051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105109 外科學 105110 婦產科學 105111 眼科學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學 105113 腫瘤學 105116 麻醉學 105117 急診醫學 105127 全科醫學 1054 護理 105400 護理碩士 0852 工程碩士 085216 化學工程 1252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碩士 (以上內容資料來源: )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省級研究基地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其他研究基地1個。
省級研究基地:陝西省陝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陝西省中共黨史與延安學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陝西省紅棗繁育工程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化學反應工程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區域生物資源保育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基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紅色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承擔國家級、省級、廳級課題490多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獎勵150多項。
2003期間科研總經費400萬元,是「八五」期間科研經費的總和。2005年科研經費突破500萬元。延安大學納米技術、紅棗無毒快繁技術在全省居科技領先地位。在中國國內外著名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和交流論文20000多篇,出版專著650多部,承擔各級各部門研究課題1500多項,有52項通過省部級鑒定或評審,17項成果獲國家專利。 學術期刊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創刊於1979年,1996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2000年首批獲得中國學術期刊編排規范執行優秀獎;2003年在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轉載篇目排序中位於第44位。以「紅色延安」的獨特歷史文化和延安大學的學科優勢為自己的辦刊特色,主要欄目有延安學、中共黨史、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文藝學與語言學、歷史學、教育學等。
《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82年,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體育運動學、科學史等專題研究、研究簡報、綜合述評等。1996年榮獲陝西省教委、新聞出版局評比的高校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同年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2000年加入國家科技部情報所萬方資料庫----數學化期刊群,同年榮獲陝西省新聞出版局、科技期刊編輯學會評比的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2001年獲得《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優秀獎。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以及大多數專業性文摘刊物作為收錄統計源期刊。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創刊於2003年,內容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葯學、祖國醫學、運動醫學等學科的新成果、新進展和新理論。
《延安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是由學報編輯部與高教所聯合主辦的學術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學術研究成果。 館藏資源 該校圖書館由校本部圖書館和醫學院分館組成,據2011年9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圖書館有印刷型文獻120多萬冊,年訂中外文報刊資料2800餘種。擁有電子圖書和博碩士論文累計160多萬種,中外文電子期刊2.1萬多種,光碟資料2.3萬多張,各類專題資料庫38個。

2. 遼寧大學研究生院的學院簡介

簡介:

1、學校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2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學實驗平台、9個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截至2011年底,在校研究生共計7208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14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877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人員649人,課程班學員168人。

2、省級二級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財政學、金融學 產業經濟學 國際貿易學 勞動經濟學 統計學 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社會保障、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思想政治教育、國際關系、社會保障、無機化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3. 陝西西安理工學院簡介

西安理工學院是西安市政府和港澳投資商合作建設的一所以理工為主的綜合性民辦高等院校,是陝西省培養經濟管理、理工類人才、中等學校師資和文法研究型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理工人才的搖籃」。 西安理工學院創建於 1987年,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示範性民辦院校,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 90000 萬餘人,形成「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校風。學校目前面向全國 31 個省(市、區)招生,還在港、澳、台地區招收研究生。佔地面積 950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長安校區從 2000 年開始建設,承擔本科三、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雁塔校區承擔本科一、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科技教育、理學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經濟管理、培訓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任務。兩校區功能定位明確,布局合理,建築風格和校園環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區古樸典雅、鍾靈毓秀,長安校區現代開放、氣勢恢宏。學校先後被陝西省授予「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現設有 20 個學院, 2 個基礎教學部, 62 個本科專業, 12 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2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14 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64 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其中包括工程碩士、教育博士、教育碩士、工商管理碩士、體育碩士、藝術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等 1 個博士專業學位和 6 個碩士專業學位,在陝西省現有 12 個學科門類中我校學位授權點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醫學等 11 個學科門類;有陝西省重點學科 4 個, 2 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2 篇博士論文入選 全國優秀 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有陝西省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2 個,西安市工程實驗室 1 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 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 1821 人,其中專任教師 1444 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34% ,其中博士率達 18% 。有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53人,、講座教授 2 人,國家教學名師 1 人,省級教學名師 2 人,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2 人,陝西省教育廳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 2 人,全國優秀教師 74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 1 人,省級教學團隊 5 個,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62人,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者 1 人。近年來,學校積極調整用人政策,聘請了近百名國內著名學者作為兼職教授。 西安理工學院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 7032 人、研究生 406 人,繼續教育和網路教育學生 1萬餘人,外國留學生 86 人。長期以來,學校以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三級三類」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自 2000 年以來共獲省級教學成果獎 33 項; 35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3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範課程; 15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1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 2 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校從 推行「 2+ 2 」 人才培養新模式,並積極探索教師教育「 4+ 2 」 城鄉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學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逐年提升。「十一五」以來,有 118 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出版學術著作 36 部,教材 33 部,發表學術論文 385 篇。自然科學共承擔省級科研項目 318 項,出版學術著作 93 部,發表學術論文 4791 篇;有 1 8 項科技成果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95 項科技成果被授予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 92 項,實用新型專利 3 項。 學校是 「陝西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多年來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大力弘揚 「 厚德敦行 」 文化精神,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學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 「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 榮譽稱號,連續十五年被團中央授予 「 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 」。 學校擁有設施先進、功能齊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兩校區圖書館面積達 2. 9 萬平方米 ,共有藏書 196.8 萬冊。學校還設有博物館,由文法博物館、經濟與管理發展博物館、建築藝術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出版社是全省年銷售額過億元的 10 家高校出版社之一; 共發行 9 種為基礎教育和理工科技服務的專業期刊,其中 4 種刊物為陝西省核心期刊。 學校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 20 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與合作交流關系,培養留學生 1000 餘人。

4. 鄭州大學有幾個四星級專業

新鄭州大學由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於2000年7月10日合並組建而成,是一所涵蓋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農學等11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河南省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鄭州大學辦學資源充足。校本部包括新校區、南校區、工學院、醫學院4個校區,總佔地面積6493畝。其中位於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新校區佔地面積4845畝,計劃建設總投資19.7億元,總規劃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鄭州大學辦學規模宏大,師資力量雄厚。校本部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2萬人,各類研究生1.3萬人,外國留學生1062人;在崗教職工6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3100餘人。在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26人(專職4人,雙聘22人),教授633人,副教授16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400餘人。
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完備。設有45個院(系),5個附屬醫院,94個本科專業,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另有1個專業博士學位點,10種專業碩士學位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50項,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學校現有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6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40個省級重點學科。各級、各類科研機構170多個。其中,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研究推廣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4個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5個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個省實驗動物中心,2個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醫學重點實驗室,1個省產學研合作中心。具有較強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開發能力。
鄭州大學基礎設施完善,辦學條件優越。是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館藏圖書647.55萬冊。擁有1個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學術期刊13種。學校還合作興辦有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西亞斯國際學院、體育學院。
鄭州大學學術氣氛活躍,對外交流廣泛。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餘所國內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哈薩克、白俄羅斯、芬蘭、烏克蘭等國家和我國的香港、台灣等地區的140餘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學、科研、醫療、管理、學生工作和後勤服務等方面獲得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5. 高校輔導員可在職讀博 北師大等21所高校是哪21所

培訓和研修基地:

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這21所培訓和研修基地的高校為: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遼寧大學、中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山東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鄭州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
見http://ke..com/view/5181381.htm

6. 延安大學和西安醫學院哪個好

1.西安抄醫學院是以前的醫學高等專科襲學校,建校時間也長,下面有2個附屬醫院,專業實力強,
2.延安大學歷史悠久,綜合實力強,有國家專項補助,下屬有醫學院.
3.延安大學比西安醫學院好,教學實力.延安大學可能分數相對高一些.

7. 延安正在新建的化工單位有哪些

延安大學坐落在革命聖地延安,是由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70年來,延安大學秉承「立身為公,學以致用」的校訓,立足陝北,面向陝西、西部,輻射全國,多層次、多規格培養革命和建設需要的人才,多形式、全方位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努力提高辦學水平。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延安大學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為國家和老區建設做出特殊貢獻的綜合大學。 學校現設21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3所附屬醫院,4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醫、教、經、管、史、法、農等10個學科門類。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 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2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名牌專業3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4個。學校還設有中共黨史研究院、延安學研究院、陝北歷史文化研究院、陝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陝北區域經濟研究院、陝北地方病研究院、21世紀新邏輯研究院等40多個科研機構;辦有《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醫學科學版、教育科學版)。 學校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教師835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203人,博士41人,碩士293人;碩士生導師15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勵及資助計劃入選者1人,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專家4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4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3人,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此外,學校還聘請了150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授。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7495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15686人,碩士研究生421人。近年來招生第一志願錄取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生源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1%以上。有教學科研實驗室32個、語音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座位數5292 個,教學用計算機1346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881.61萬元。圖書館藏書142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3000多種。計算機網路實現了各校區的千兆光纖互連,建成了集教學、科研、管理為一體的校園網路。建有1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全塑膠體育場。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10多項。近三年,承擔省級教改項目13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獲批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名牌專業1個;出版教材及專著70部。近三年來,申請獲准9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個省級重點項目;發表學術論文2376篇,其中權威期刊和SCI、 EI、ISTP收錄96篇、核心期刊643篇,33項獲得省、廳級優秀研究成果獎。 延安大學是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陝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機關黨校培訓基地。學校依託六大教育基地,創辦「窯洞大學」和「澤東幹部學院」,充分發揮面向全國的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功能,使其成為新時期延安精神的傳播中心。 2001年,學校被教育部、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授予「全國軍訓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陝西省大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陝西大學生演講團體第一名,2004至2006年,我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曾5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陝西省委宣傳部等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和優秀組織單位。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秉承「圍繞中心、服務中心、艱苦奮斗、勤儉辦學,理論實踐並重,學用一致,重視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造就政治強、業務精人才」的優良辦學傳統,不斷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紮根老區、樂於奉獻」的延大精神,形成了「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為全國提供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老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鮮明辦學特色。70年來,先後為國家

麻煩採納,謝謝!

8. 高校輔導員是什麼編制,

一般是行政編,但是很多學校可以走教師系列,就是可以評講師、助教,以後也可以當教授。待遇應該是學校里中下水平的,具體多少要看地域和什麼學校了。聘用3年滿後可以到機關工作,也可以去教課,當然可以繼續當輔導員。

輔導員這個崗位很鍛煉人,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方面,你要是帶了一屆學生,應該什麼人都見過了,經驗也有了,轉其他崗位比較容易。

輔導員工作比較忙,主要是雜事多,把你的時間都打斷成一段一段的了,所以感覺忙忙碌碌就一天,不過要是閑的時候確實很閑。另外輔導員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碩士,博士。

(8)延安大學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擴展閱讀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的培養與發展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24號)》第四章中:

第十一條高等學校應結合實際,按各校統一的教師職務崗位結構比例合理設置專職輔導員的相應教師職務崗位。專職輔導員可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要求評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或其他相關學科的專業技術職務。

第十二條高等學校應根據輔導員崗位基本職責、任職條件等要求,結合各校實際,制定輔導員評聘教師職務的具體條件,突出其從事學生工作的特點。輔導員評聘教師職務應堅持工作實績、科學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結合的原則,對於中級以下職務應側重考察工作實績。

第十三條高等學校應成立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具體負責本校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

高等學校專職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一般應由有關校領導,學生工作、組織人事、教學科研部門負責人等相關人員組成。

第十四條高等學校可根據輔導員的任職年限及實際工作表現,確定相應級別的行政待遇,給予相應的傾斜政策。

第十五條輔導員的培養應納入高等學校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享受專任教師培養同等待遇。

第十六條高等學校應當鼓勵、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開展研究。

第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承擔所在區域內高等學校輔導員的崗前培訓、日常培訓和骨幹培訓,

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就業指導、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化輔導與培訓,開展與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科學研究。高校負責對本校輔導員的系統培訓。

第十八條高等學校要積極選拔優秀輔導員參加國內國際交流、考察和進修深造。支持輔導員在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攻讀相關專業學位,鼓勵和支持專職輔導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專門人才。

第十九條高等學校要積極為輔導員的工作和生活創造便利條件,應根據輔導員的工作特點,在崗位津貼、辦公條件、通訊經費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為輔導員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十條高等學校應把輔導員隊伍作為後備幹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根據工作需要,向校內管理工作崗位選派或向地方組織部門推薦。

9. 我是今年報的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這個學校,我也不知道這個學校怎麼樣 你能從整體到部分的給我介紹下嗎

1.師資規模建設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延安大學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為國家和老區建設做出特殊貢獻的綜合大學。延安大學現設13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3所附屬醫院,4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醫、教、經、管、史、法、農等10個學科門類。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 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1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4個。學校還設有中共黨史研究院、延安學研究院、陝北歷史文化研究院、陝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陝北區域經濟研究院、陝北地方病研究院等40多個科研機構;辦有《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醫學科學版、教育科學版)。學校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教師807人,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218人;碩士生導師15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勵及資助計劃入選者1人,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專家4人,陝西省先進工作者4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3人,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此外,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授。

2.招生規模擴大
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2889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12689人,碩士研究生200人。近年來招生第一志願錄取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生源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1%以上。有教學科研實驗室32個、語音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座位數5292 個,教學用計算機1346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881.61萬元。圖書館藏書142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3000多種。計算機網路實現了各校區的千兆光纖互連,建成了集教學、科研、管理為一體的校園網路。建有1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全塑膠體育場。

3.學校榮譽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10多項。近三年,承擔省級教改項目13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獲批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名牌專業1個;出版教材及專著70部。近三年來,申請獲准8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個省級重點項目;發表學術論文2376篇,其中權威期刊和SCI、 EI、ISTP收錄96篇、核心期刊643篇,33項獲得省、廳級優秀研究成果獎。延安大學是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陝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機關黨校培訓基地。學校依託六大教育基地,學校依託六大教育基地,創辦「窯洞大學」和「澤東幹部學院」,充分發揮面向全國的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功能,使其成為新時期延安精神的傳播中心。2001年,學校被教育部、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授予「全國軍訓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陝西省大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陝西大學生演講團體第一名,2004至2006年,該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曾5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陝西省委宣傳部等授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和優秀組織單位。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秉承「圍繞中心、服務中心、艱苦奮斗、勤儉辦學,理論實踐並重,學用一致,重視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造就政治強、業務精人才」的優良辦學傳統,不斷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紮根老區、樂於奉獻」的延大精神,形成了「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為全國提供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老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鮮明辦學特色。70年來,先後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餘人

4.學術建設
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20多項。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現有陝西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特色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名牌專業1個,一本招生專業6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4個。發表學術論文8503篇,其中核心期刊3574篇,權威期刊334篇,SCI、 EI、ISTP收錄246篇。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獎勵127項。設有中共黨史研究院、陝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陝西省區域生物資源保育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0多個科研機構;辦有《延安大學學報》。

5.前景展望
延安大學依山傍水、蒼松翠柏、亭台廊榭,高樓與窯洞錯落有致,延河與楊家嶺交相輝映。校園建有蘭惠園、同心園、文匯山公園,首任校長吳玉章先生、文學大師路遙先生的塑像矗立校園,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新世紀,延安大學師生員工決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同心同德、加快發展,努力把延安大學辦成既有傳統精神,又具有時代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