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我愛我團體輔導活動方案
❶ 中學生主題團會的活動具體方案!!!
A:十月慶典的熱潮還未完全的退卻;
B:逐夢的少年彰顯團員的奔放。
A:親愛的同學們,年X班
B:《感恩~感恩》主題團會現在開始。
A: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
B: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感恩感恩,因為感恩給予我們真情。
A:當感恩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在我們熱議「被西化」還是「人性化」 時,國人已經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敢於接受西方文化,保持客觀、求實、積極的審美價值觀。
B:可你知道什麼是感恩、感恩節又是怎麼來的嗎?
讓我們的歷史課代表來和我們追溯感恩節的由來吧。為了增加趣味性我們的英語課代表還想和他來一個雙語介紹呢!(一句英語一句漢語)
A: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Thanksgiving -- 感恩,請大家和我說一遍。
其實,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施恩不忘報」的美德,還有「知恩不報非君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訓。
B:感恩是每個人的基本道德准則,不會感恩或者不願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也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A: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更加懂得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更加體會到自身的責任和使命。)
B: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感恩,學會感恩。我們在會前做了充分准備,搜集了大量材料和事例,現在根據這些我們進行了分類,好讓同學們集中地表達心聲。A:我們的分組情況是這樣的:有感恩父母養育組,有感恩老師教育組,有感恩他人幫助組。有感恩祖國培養組。
B:首先來進行感恩父母養育組的匯報:
小組長1:剛才主持人提到了我國感恩的美德,是的,我們的先人早在這方面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典範。下面請我們組的XX來講述吧。(以下略)a:(講黃香的故事)
小組長1: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我們還找到了一些孝敬父母古訓。請XX來說:b:(說2句古訓)
小組長1: 烏鴉反哺,羊知跪乳,從我們一出生開始就有兩個天使守護在身邊,我們擁有的幸福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多,比海洋里的水還要深。可我們感受到了嗎?在一個外國小孩寫給媽媽的帳單中我們或許會有所啟示呢!
c:(原文)媽媽的帳單 這是小學三年級的一篇課文原文
小組長1: 讓我們也來「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吧。
d: 《算算親情帳》這是一位小學生的日記,她這樣寫道:
A:我們的家長,為了我們能接受好的教育,省吃儉用到教育條件好的地方買房;只要聽到對孩子有益的書籍,營養品等,家長們毫不猶豫地掏錢,而面對自己心儀的服裝卻斟酌再三。
B:和家長的付出比較起來,我們對父母的付出是多麼微不足道啊!感恩父母組的同學提議我們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呢!
小組長1: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進入四中後,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並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獲作出自我評價。將自己的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同時我們還設計了一份感恩調查問卷,檢驗大家對自己的父母有多少了解?請同時填寫,然後我們來統計。(道具:大白紙或小黑板)感恩調查問卷:(小組長1:請同學們開始填寫)
A:也許,我們的母親沒有領袖的豐功偉績B:也許,我們的父親沒有英雄的豪言壯語 A:但,母愛是可以撐天的支柱B:父愛,也是我們想擁抱的溫暖A:感恩父母組的同學還特意准備了其他內容讓我們感知父母恩呢! 組長1:請來欣賞集體配樂詩朗誦
小組長1:慈母手中的線啊,縫不下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父親淡淡的背影啊,永遠是我們記憶的珍藏版。請聽錄音《父親的愛》(或者歌曲演唱滿文軍的《懂你》,崔京浩的《父親》或者是好的作文,f:
A:現在同學們已經填好調查卷了,還請感恩父母組的同學來統計好嗎?(收取並統計「感恩調查問卷」 同時—)
B:從你們激動的眼神里,我讀懂了你們和我一樣,已經被這深情的音樂和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想你們一定想展開情感的紙,提起感激的筆,書寫給父母的感恩卡,現在就寫下我們的心裡話吧,然後我們擊鼓感測恩。(擊鼓開始,停下來時宣讀准備好的內容)
A同學們說的太好了,現在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瞧,這是感恩調查問卷結果表(出示:表格略)
B:請同學們來點評好嗎?(略)
A:真心的關懷是一杯清茶就足以溫暖一顆冰封的心,是一根火柴就足以點亮一片暗淡的天空。
B:那麼我們要以何種姿態為父母親增添一份笑容呢?(你已經做了什麼,以後打算怎麼做?
同學分組討論,發表見解。各小組選一名代表發言
A:努力學習,健康地成長才會讓我們的親情樹常青溢香
B:我提議把我們的心願和祝福掛在感恩樹上上,見證我們的決心。(事先在黑板上用綠色絲線圍出感恩樹的圖案,此時把卡片粘貼到合適位置)
A:對父母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幸福成長。
B:對師長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教誨,讓我們去愚懂思。
(A:如果說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那麼是誰--
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B:是誰-- 把幼小的我們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合)是我們的——老師!
A:下面該是感恩老師教育組的同學匯報了。
小組長2:首先讓我們把最美的歌獻給我們的老師吧!請欣賞小組合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A: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B:老師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感恩老師教育組的同學還想考考大家呢!小組長2:我們先出的是仿句練習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引領我們追求無窮的知識。(歷史老師)請你也仿寫一句送給某門學科的老師。(生答略)看看我們的示例吧:g:
小組長2:還有一道對聯懸賞題。先請我們的小書法家把上聯寫到黑板上:(設計在板面兩側)三尺講台迎冬夏
(生答略)同學們真聰明,還是看看我們的示例吧:
A:也讓我們用擊鼓感測恩的方式寫下對老師的感恩吧。
B:這回我們把卡片貼到花瓣上,感恩園丁的澆灌。(擊鼓感測恩,讀卡,貼到絲線畫上 略 )
A:感謝我的老師給了我知識和看遍世界的眼睛!
B:感謝朋友給了我珍貴的友誼的和支持的力量!該下面是感恩他人幫助組的同學匯報了。
小組長3:同學是我們心中最純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處,心有感謝,也許從沒表達。今天我們就想通過活動,讓同學表達自己對同學的感謝之情。不過這個活動的設計有點特別,叫《心有靈犀一點通》,我想三年來一定發生過許多令我們記憶猶新的事情,那我們就用我們問大家猜的方法表達你的感恩吧。
h(略):選5-7個問題讓大家猜.例:第一次開運動會是誰為班級……
小組長3:We owe you a debt of gratitude for you help. --- 承蒙幫助,感恩不盡。這是我們小組成員對大家的感恩。
A: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
B: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A:最後是感恩祖國培養組同學的匯報了。
小組長4: 回首2008是感恩的一年:南方特大冰雪,5.12汶川大地震,29屆奧運會成功舉辦,神七昂揚飛天無不在告訴我們祖國的如此不平凡,今年南方多處洪災,甲型H1N1的流行,7.5事件的發生,感恩,如此豐富多彩。因此我們組的同學想暢談對祖國的感恩。
學生答:示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自強不息,拼搏
自主創新等(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我從神州五號上天就開始知道自主創新是多麼重要,今天我們看到神七再次飛天,我們除了興奮,更感恩祖國教會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自主創新的人。)
小組長4: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在祖國的大家庭里我們學會了感恩,下面
我們推薦XX來演講《學會感恩》表達我們的感悟。
小組長4: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祖國給了我們和諧發展的成長空間。我們還給大家准備了一份《感恩宣言》先讓我們來朗讀,好嗎?
學生:好(朗讀感恩宣言、小組成員分工)
A:說得太好了,感恩,讓我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為貴」;
B:感恩更讓我們明白的什麼是鳥語花香、春和景明;什麼是披肝瀝膽,風雨同舟……
A: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那我們為什麼不感恩「感恩」呢?
B:那麼,讓我們誠心祝願天下人都學會感恩「感恩」!
老師: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團會就要結束了,通過這次團會,我很高興看到大家都長大了.我們68顆感恩的心合著青春的步伐,已經緊緊地跳動在一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重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立志做一個常懷感恩之心,傳遞感恩的學生吧!
結束:在《感恩的心》這首歌曲中邊唱邊做手語操結束。
❷ 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訓練活動方案,中小學任意年級,
中小學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方案舉例
案例一:
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方案——緊握我的手(游戲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輔導,讓學生體會到助人與被助的快樂。
2.通過輔導,讓學生學會幫助別人,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合作精神。
活動說明:
1.重點:游戲中幫助者與受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是培養合作精神、領會合作技巧的關鍵,也是這次輔導活動的重點。
2.難點:使學生通過游戲中的配合獲得成功,從而體驗助人與被助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導入。
(1)教師講述。「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每天都要與家人、朋友、同學、老師、鄰居甚至不相識的陌生人相處,我們也經常會碰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需要別人幫助,或者看到別人需要幫助,那麼你們在這種時候是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大家先來談談好嗎?」
(2)學生們發言,交流自己的經歷和體會。
(3)教師作小結。「剛才大家都談得很好,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老師很高興看到許多同學都幫助過別人,並且以此為榮,以此為樂。但是我也聽說有些同學不太願意幫助別人,他們抱著「自掃門前雪」的態度,認為我不去麻煩別人,別人也不要來麻煩我。他們把幫助當成一種物質上的交換,斤斤計較於付出與回報。其實,幫助別人和得到別人的幫助一樣是一種滿足,是一種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緊握我的手』,大家在做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受助和幫助人的感受。」
2.活動展開。
(1)教師介紹規則。「現在我們先來分組。請大家按照小隊集合,一個小隊為一組,兩個同桌為一對,其中一位同學先扮演幫助別人的人,另一位同學就扮演需要幫助的人。現在請需要幫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嚴嚴實實,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後每一對都站到起跑線後。好,下面就讓沒有蒙住眼睛的同學牽著你同伴的手,引導他越過重重障礙,向終點進發,看哪一對最先到達。注意:幫助別人的同學絕對不可以開口說話,你只能用其他無聲的方式來引導他。」
(2)各小組進行游戲活動。
(3)游戲結束後,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學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游戲。
(4)這次游戲結束後,教師讓每個小組集中起來,在小組里進行討論,交流各自在游戲中的感受,談談自己是怎樣當引導者的,怎樣才能當好引導者。
(5)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他們的活動經過和討論內容。
(6)教師小結。「聽了大家的發言,我發現大家普遍有一個感覺,因為在活動中不能說話,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時會覺得很別扭:助人者『無所畏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雙眼,總是小心翼翼,他什麼也看不見,又聽不到任何提示,自然處處提心吊膽,舉步謹慎,這樣,引導他的人就會覺得他是那麼不聽話,雙方配合起來就不那麼默契。那麼怎樣做才能配合得更好,更默契呢?請同學們再回到自己的小組里討論一下。
(7)在討論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次游戲活動。但這次活動允許引導者開口說話,提示、引導被助者越過各種障礙,到達終點。
3.討論。
活動結束後,教師再次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兩次活動,哪次更順利?為什麼?
4.教師總結。
「同學們,游戲是做完了,但是我們從這個游戲中所獲得的體驗,我想大家是不會忘記的。在這個游戲中,每個人都分別擔任了受到幫助和幫助別人的角色。交換角色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體驗受助和幫助人的感受:只有當你體驗了需要幫助時的焦慮和得到幫助時的欣慰,你才能深切理解幫助的重要意義。所以,我想今天同學們從這個游戲中學到的第一個人生經驗是要樂於幫助別人。大家在游戲中都經歷過從互相陌生到配合默契的過程,這個游戲成功的關鍵就是配合的技巧,而成功的前提則是互相信任。所以,同學們從這個游戲中學到的第二個人生經驗就是在幫助的過程中,幫助者和被助者要互相信任。第三個人生經驗就是幫助其實是一種合作,合作者不但要有合作精神,還要有合作技巧。游戲畢竟是游戲,你們在生活中會不斷遭遇這樣的經歷,體驗這樣的人生經驗,生活會教會你們怎樣幫助別人,與別人合作。
5.老師提議學唱手語歌《相親相愛一家人》
注意事項:
由於學生之間的合作有一個磨合的過程,難免會有埋怨、爭執,這樣是會影響到學生的體驗的。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動態,控制好他們的情緒,調節好活動的節奏。
案例二
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案例:我的問題出在哪兒?(游戲活動)
課程目的:
1、通過活動發現自己日常學習中比較容易出現的馬虎、不認真傾聽、著急等問題;
2、冷靜下來思考當發現這些問題後自我的感受;
3、讓學生接受自己的出錯,沒有人會完美,但我們要用心不重復犯錯。
課程流程:
1. 教師簡要介紹今天讓大家來完成一個不計入學習成績,但要比賽以下看誰速度最快的練習;
2. 教師給每人發一張印有下列文字的紙(附案例二後),當確認每個人都拿到後,對著紙念前面指導語,然後宣布開始,並強調過程中不可交流,完成後只是不出聲舉手示意老師即可。
3. 當大部分同學都完成後,宣告結束。
4. 討論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個人的感受是什麼?邀請同學們發言。
5. 教師總結:若你認真完成的話,這一定是一個很有沖擊的游戲。其中,會對自己有很多的發現。
附:(參見下一頁)
開頭的話:
這是一個需要速度的游戲。總共30道題,請你先看一遍題目,然後在右邊的空白紙上按題目的要求做,速度當然是越快越好。做完後看看你花了多少時間,能挑戰我們的記錄嗎?
計時准備,開始!
1。在紙的正中寫上你的名字。
2。在姓名旁邊寫三個「好」字。
3。把你的性別和生日寫在紙的右上角。
4。在紙的最上方寫上今天的日期。
5。在紙的左下角畫三個正方形。
6。在這三個正方形外各畫一個圓。
7。再在這三個正方形里各畫一個三角形。
8。在你的姓名上方寫上你父母的姓名。
9。把那麼三人的生肖屬相分別寫在姓名的旁邊。
10。把你的生日數字單個相加,把答案寫在生日的下面。
11。在紙的左上角寫出你所讀過的一所學校的名稱。
12。把你最喜歡的一樣東西寫在紙的左邊。
13。把你最討厭的一樣東西寫在紙的右邊。
14。在紙的右下角畫五個五角星。
15。在你的姓名下面畫一條波浪線。
16。在父母的姓名旁邊寫上他們的生日。
17。算算你父親比你大多少歲。
18。算算你比你母親小多少歲。
19。再看看你父母相差多少歲。
20。在你最討厭的東西上打一個×。
21。在你最喜歡的東西旁邊畫一個☺。
22。接下去的三題你不用做。
23。將題目前面的單數題號圈出來。
24。在題目前面的雙數題號上打√。
25。在紙的下端寫出28乘以82的答案。
26。把第7題中你所畫的三角形全部塗黑。
27。把第14題中你所畫的五角星全部塗黑。
28。看完後你只需要做第1題和最後兩題。
29。在你的姓名下面寫上「遵守指導我第一」。
30。數一數當你「幡然醒悟」時已做了多少題。
案例三
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案例:考試焦慮自我辯(角色扮演)
課程目的:
1、 通過對考試焦慮的自我意識進行辨析,了解自己對考試的態度和考試焦慮的狀況;
2、 增強學生對考試焦慮的積極自我意識,克服消極的自我意識。
課程理論說明:
考試會給大多數學生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使他們產生心理緊張和焦慮。學生對考試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焦慮和緊張屬正常現象。適度的焦慮有助人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准備及考試之中。但焦慮過度會抑制大腦活動,影響感知、注意、記憶、思辯等心理能力。
本活動採用行為治療的獨白法和空椅子方法,通過學生對考試焦慮問題的內心獨白和自我辨析,幫助其了解自己對考試的自我意識,認識考試焦慮對自我意識的消極的危害,強化學生對考試的積極的自我意識。
課程流程設計:
1、 教師在講解考試焦慮的基礎上先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對考試的消極意識。
如:離考試時間越近,我越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勝任。
要是考不上,以後的前途就完了。
都說我考試不成問題,可越是這樣,心理就越不塌實,擔心考不好丟人現眼。
我擔心別的同學考得比我好。
父母對我寄予厚望,假如考不好,怎麼交代。
自己成績一向不錯,考不好,老師怎麼看我。
我討厭考試,它讓我緊張,憂心忡忡。
2、 引導學生歸納對考試的積極意識
如:消極意識是不必要的,而且有害。
要保持樂觀而自信的心境,才能考出好成績。
必須拋開各種雜念干擾,減少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要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復習。
平時要掌握放鬆的方法和技巧。
3、 空椅子上的內心獨白
(1) 在表演區裡面對面放兩張椅子,一張上寫著「消極意識」,另一張寫著「積極意識」。
(2) 每次讓一個學生上台表演
(3) 先讓學生坐在「消極意識」的椅子上,表達自己對考試的消極自我意識,然後坐到對面的「積極意識」的椅子上,以積極意識對消極意識進行辯論。
4、 討論與總結
(1) 從剛才同學的內心獨白中,我們看到什麼?
(2) 對考試的積極意識有那些?我們可以怎樣運用?
5、教師小結
每個人對考試都是有所擔憂的,同學們的內心獨白也反映這一點,關鍵是我們怎樣看待考試焦慮的問題,這需要同學們自覺意識到考試焦慮的危害,用積極的意識克服消極的意識。
注意事項:
1、 在運用空椅子進行角色扮演時,學生可以在兩張椅子之間來回坐,表示消極意識和積極意識之間的相互交錯狀態。
2、 本活動中角色扮演的關鍵在於學生內心的表白和思辯,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3、 觀看的學生要著重體驗別的同學的內心感受,理解考試焦慮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問題,關鍵是要以積極的意識來對待它。
案例四:
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價值大拍賣(角色扮演)
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念。
2.幫助學生體驗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態度。
活動說明:
價值是指個體的一套有系統的內在標准。學生的價值觀對其人生態度有重要的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其所處的社會背景,特別是家庭傳統與教育的影響。由於學生處於價值觀形成和發展時期,很多價值觀念還是模糊不清的:本活動就是用類似魔術店的方法,幫助學土了解有關愛情、友誼、健康、美貌、愛心、金錢、歡樂等多方面的價值觀念:因為在拍賣會上,學生個人的價值觀念直接影響學士在拍賣時的選擇,學生可以從自己的取捨中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思考和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念。
活動過程:
1.事前准備
(1)足夠的道具錢和拍賣槌。
(2)將拍賣的東西事先寫在硬板紙上(最好是不同顏色),以增加拍賣的趣味性及方便拍賣進行。
(3)宣布游戲規則。
每個學生有5000元(道具錢),他們可以隨意叫賣下表中的東西。每樣東西都有底價(見下表),每次出價以500元為單位,價高者得到東西,有出價5000元的,立即成交。
┌——————┬—————┬——————————┬——————┐
底價表
1. 愛情 500元 9.財富 1000元
2.友情 500元 10.歡樂 500元
3. 健康 1000元 11.長命百歲 500元
4. 美貌 500元 12.誠實 500元
5.禮貌 1000元 13.享受一次美餐 500元
6.威望 500元 14.分辨是非的能力 1000元
7.自由 500元 15.大學畢業證書 1000元
8.愛心 500元
2.教師引發動機
(1)教師問:「有誰不喜歡金錢?」(預期學生會一致說沒有,而且反應是熱烈的。)
(2)教師繼續問:「若你有5000元,你希望得到什麼?」(讓一兩位學生回答)
(3)給每個學生每人5000元(道具錢),介紹拍賣游戲的方法和拍賣的東西。
3.舉行拍賣會
(1)由教師主持拍賣。
(2)按游戲方法進行,到所有拍賣東西賣出為止,然後請學生認真考慮買回來的東西。
4.討論
示例:
(1)你是否後悔得到你所買的東西?為什麼?
•不後悔,因為「愛情」是最令人快樂的體驗;
•「威望」使我高人一等,受人尊重;
•「誠實」是美德;
•「大學畢業證書」等於美好前程,一生無憂……
(2)在拍賣過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很緊張,一定要贏!
•有時叫到高價就捨不得再叫。
(3)有沒有同學什麼都沒有買?為什麼不買?
•有,因為沒什麼值得買;
•有,因為錢最重要;
•有,因為叫輸了。
5.教師總結拍賣活動,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
(1)假如現在已經是人生的盡頭,請看看你手上所有的是什麼東西?
(2)它們對你來說是否仍有意義?
(3)你是否後悔剛才為自己爭取的東西太少?
(4)你爭取回來的東西是否是你最想得到的東西?
(5)金錢是否一定會帶來幸福和歡樂?
(6)有沒有一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或比金錢帶來更大的滿足感呢?
(7)以上問題都沒有一定的答案,然而,你是否甘願為了擁有金錢、聲望而放棄一切呢?
(8)有沒有比這些更值得追尋的東西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注意事項:
1.拍賣會可以由教師主持,也可以由學生主持。
2.「底價表」的內容和價格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認識加以刪減和修改。
3.應鼓勵學生盡量投入,以獲取最真實的反應和體驗。
4.拍賣的東西必須少於學生的人數,以增加拍賣的緊張氣氛。
5.在拍賣過程中,留意學生的參與程度。
案例五:
小學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學習需要意志力(行為訓練)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獲取鍛煉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體驗。
2.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在學習上需要這種良好的心理品質。
活動說明:
1.重點:讓學生充分體驗鍛煉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2.難點: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把在活動中感受到的內心體驗上升到理性認識,真正理解意志力對學習、生活的重要性。
3.活動准備:准備黃豆、赤豆、黑米、白米、小紅旗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
(1)教師講述。「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常會遇到困難,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拿出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它。可是要克服困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們有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下面我們來做兩個游戲,體會一下鍛煉自己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2)進行游戲。把黃豆和赤豆混在一起,然後把它們分揀出來。試一試你花了多少時間?
(3)小結、交流。先由教師發問:「同學們,你們在分揀時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啊?你們當時心裡有什麼感受?請大家交流一下想法好嗎?」
同學們進行交流,各自談談在分揀時遇到的困難和感受。
教師作小結:「好,大家都談了很多自己的體會,從這個活動中也感受到了鍛煉人的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再做一個類似的游戲。這個游戲的規則同前面那個游戲相同,但難度更大一些,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游戲能夠獲得更多更深的體驗。」
2.分揀比賽。
分別取一把白米和一把黑米,並把它們混在一起,然後分揀開來。試一試你花了多少時間?
學生在分揀時,教師一邊巡視一邊計時,發現已完成分揀任務的同學,就在他揀好的米堆上插上一面小紅旗,並報出他所花的時間;沒有揀完的學生繼續分揀,直到最後一個學生分揀完畢。
3.學生進行交流。
(1)教師發問:「在這次比賽中,你有什麼樣的體會?」
(2)學生們對此進行討論、發言。
(3)教師特別提出:「在這次比賽中,最先完成任務的同學固然值得祝賀,但最後一名完成任務的同學精神更加可嘉,請你談談你的感受好嗎?」
(4)學生作自我表露。
4.教師宣布最先完成的同學獲得「優勝獎」,而堅持揀完的最後一名同學獲得「意志獎」。
5.教師對這次活動作總結。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很成功,每個人都盡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務。剛才大家在討論中提出的許多想法真實地反映出自己的感受,也說明同學們在這個活動中確實體會到了鍛煉意志、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它不僅對我們現在的學習,而且對我們將來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是成功的必要品質。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要重視意志力的鍛煉和培養。」
注意事項:
在游戲中,學生的速度有快有慢,怎樣保證每位學生都完成游戲,又不影響課堂教學的進度?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慎重考慮游戲的過程,在實際操作時靈活掌握,控制好節奏。
案例六
初中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我自信我快樂(行為訓練)
活動目的:
通過訓練,增強自信心。
活動說明:
一個人的不自信往往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如不敢向別人提要求,害怕遭到拒絕;面對任務退縮,擔心自己完不成;討好別人,不願得罪別人,等等。不自信的人很少嘗試自信的行為。行為訓練對於克服不自信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活動過程:
1.不自信的等級排定
教師出示令學生感到不自信的幾種情況,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不自信的程度進行排列。(可以用PPT投影打出,也可以事先印在一張紙上,學生一人一份)(按最不自信做的到較自信的做的水平排序):
在馬路上向陌生人問路。
你正在家裡做作業,而且正做在興頭上,有同學打電話來聊天,想掛電話又不知如何開口。
要好的幾個同學建議一起到外面去玩,但自己又沒有這么多錢,自己的家境也不允許到這么高檔的地方去玩,該怎麼辦?
在班裡,你學習比較好,筆記也很整齊全面。有一些同學老是上課不好好聽,但他們臨考借你筆記背背,更有人考試時作弊獲得比你還好的成績。你知道這樣做他們是自己害自己,但是自己心理還是不舒服,也不想再借筆記給他們。不知該怎麼做?
看電影時,前排的人正好擋住了你的視線。
你的老師正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地批評一個同學,而你知道這個同學是被冤枉的,你會站起來為他說句公道話嗎?
在公交車上,你背了一個大書包,又拎了一大袋東西,你想請坐在位子上的人騰一點地方讓你擱一下包,你會開口嗎?
2.學生計劃應對策略
在學生對上述幾種情況排好等級後,請學生在旁邊寫出自己平時的反應,然後再寫出自己認為較好的反應形式。如對於第七種情況,你會說:「對不起,叔叔(阿姨),能請您讓我在您的位子邊上擱一下我的書包嗎?它實在太重了。」
3.分小組討論
學生分小組討論各項情況,交流自己的應對策略,並試著在組內練習自己的應對策略。
4.矯正與模仿
教師在學生活動的時候,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並作指導。
請做得較好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演示。讓反應不得法的學生模仿該學生的行為、語氣及表情。
5.討論
請學生討論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讓自己感到不自信,應該如何應對。
6. 辨別行為過激與行為自信。
教師可准備幾個行為過激的例子與行為自信的例子,讓學生加以辨別。
7.應用(泛化)
請學生舉出在生活中其它讓自己覺得沒有自信的例子,並討論應如何解決。
8.附:應對策略(對應於前七種情境)
(1) 請問,去某某大街怎麼走?您能說得詳細些嗎?我還不是很清楚。
(2) 對不起,下次再陪你聊吧!我正趕著做作業呢。
(3) 哎呀!我沒錢,大概不能參加你們的活動了,或者我們換個地方玩,不過花錢要少一點。
(4) 你把你的筆記給我看,我希望我們可以交換看,互相學習。
(5) 先生,對不起,您這樣坐正好擋住了我的視線。
(6) 老師,請不要生氣,我想告訴您事情是這樣的……
(7)對不起,叔叔(阿姨),能請您讓我在您的位子邊上擱一下我的書包嗎?它實在太重了。
案例七
小學團體心理輔導團體活動
媽媽的手最溫柔(表達性藝術性活動:音樂與手語)
活動目的:
檢驗父母與子女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身體接觸,這有助於密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加強子女與父母溝通,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感激與感恩。
活動說明:
1.重點:通過游戲後的交流,使父母與子女之間得以溝通,彼此能夠傾聽對方的心聲。
2.難點:通過對母親的手的辨認,激發學生對母親的情感。
3.活動需要學生家長媽媽的配合。
活動過程:
1.導入。
教師講述: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是在媽媽溫柔的雙手下長大的,可是你們有沒有仔細端詳過媽媽的乎,你們有沒有用心撫摸過媽媽的手?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小游戲,看看哪位同學對自己媽媽的手最熟悉。
2.步驟:
(1)找一塊很大的布簾掛起來,在一定的位置開出能容下一隻乎通過的孔縫。把布簾掛在背光處。
(2)活動規則:媽媽除去手上的裝飾品;站在布簾後的媽媽不能發出聲音,也不能做任何暗示。
(3)請到場的媽媽站到一塊能夠掩住整個人的布簾後,從留出孔縫的布簾中伸出一隻手。請同學們觀察哪一隻乎是自己媽媽的乎,並上去握一握媽媽的手。
3.集體交流:
游戲結束後,請同學們談談在活動中的體會;也請家長談一談在家庭生活中與子女的關系。在交流中,大家彼此增進相互了解,融洽兩代人的關系。
4.深化感受:
伴隨音樂,老師講解《感恩的心》故事,過後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表演手語歌《感恩的心》。
案例八
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案例:
作為高三學生的我(表達性藝術性活動:九分格繪畫)
活動目的:
1. 幫助學生加強自我的了解和相互的了解
2. 協助學生宣洩面臨高考最後一年的緊張、焦慮、興奮或躍躍欲試等情緒
3. 通過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緩解壓力的技巧,找到自我的定位
活動說明:
1. 九分格的繪畫是藝術治療,強調不是比較繪畫,請同學們盡可能不使用語言文字而用圖畫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2. 准備好紙和足夠彩筆
3. 注意說明規則
活動過程:
1. 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今天活動的主題:「作為高三的我」,並邀請同學們用與平常不同的口語或書面語言將其表達出來,即用繪畫將自己看到「作為高三的我」這個命題時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2. 給每人發一A4紙及一盒彩筆,請大家先在A4紙上盡可能大地畫一長方形
3. 將畫好的長方形分成相等的九個格子
4. 在九個格子里按照由自己編制的順序做畫,一定要盡力將九個格子畫滿,可以用圖畫、符號等。再次強調主題是「作為高三學生的我」。
5. 教師觀察學生的繪畫過程,所有同學畫完後,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成5人一個的小組,每人在小組中描述自己的畫。
6. 教師發現那些比較有信心、有計劃或者對困難有充分准備的同學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