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學生閱讀理解記錄
① 怎麼輔導小學生做語文閱讀題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② 小學作文如何輔導及閱讀理解技巧
一、帶孩子進書店
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那麼「常在書店逛,哪有不沾書香」。帶孩子進書店,讓孩子徜佯在書的海洋中,通過書店的環境感受讀書的氣氛。在書店裡看書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著自己喜愛的書籍。書店就像一個「氣場」,孩子去的次數多了,也就產生了「效應」。
書店裡各種各樣的圖書齊全,有許多書一定是孩子們喜歡讀的。在這里,不用教他們,他們自己就會翻開來讀,這對吸引孩子對書產生興趣非常有幫助。孩子在書店也許能發現自己喜歡的書,這些書可能不在父母的選擇之列。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購買喜歡的書,體驗到購書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對書產生興趣。
最初去書店,可跟著孩子,觀察孩子在看哪些書,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引導。以後,家長和孩子—進書店就「分道揚鑣」各看各的書去了。
對於孩子選擇的書籍,給他充分的自由度。在孩子還沒真正喜歡上閱讀的時候,首要的任務應是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保護他們剛剛萌發的閱讀興趣,而不是用應該讀什麼、不應該讀什麼、什麼書讀了要沒收,這樣的「禁令」來扼殺他們的閱讀興趣。
凡是書店裡的書,只要孩子樂意看,就讓他盡情地看,基本上不幹涉。至於買書,則可給孩子立一條規矩:漫畫書可以在書店看,但不買。理由是漫畫書字少,一本書有時不到半小時就看完了,買了劃不來。其餘的書,只要孩子喜歡就買。
二、與孩子同讀書
無論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應當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分享名家經典,這對家長自身來說,是一種情操的陶冶,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有利於學生在品書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滋潤,得到凈化,更有利於親子雙方在文化修養上的共同提升。
讓書香彌漫家庭,讓家長成為孩子讀書的榜樣。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刻也是家庭生活中很幸福的時刻,父母親和孩子一起讀各種各樣的書,增強了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對父母,對孩子,對家庭都是一種陝樂。書滋潤著兩代人的心田,也必然能提升了兩代人的素質。
因此,每天需有固定的讀書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讀書,雷打不動,如果有事情錯過了,也一定要補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和訓練,固定時間內讀書,就成了一種習慣,和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一種需要後,想不讓孩子讀書,都難了。
三、讀書給孩子聽
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來源於傾聽。經常給孩子讀一本經典童話或寓言,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書中的快樂和情趣。「為孩子大聲地讀書」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為簡易而有效的方法。這里所說的「大聲」並不是發出很高分貝的聲音的意思,而是指「讀出聲音來」讓孩子能夠聽清楚。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就會發送一個「愉悅」的信息到孩子的腦中,甚至將之稱為「廣告」亦不為過。我們推銷的東西叫「閱讀」,而朗讀故事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推銷方式。
為孩子大聲讀書,本身並不困難,難在持之以恆。選擇合適的時間段,每天堅持至少讀20分鍾,和孩子一起快樂地享受這個過程。盡可能提早開始讀書給孩子聽,並且一直堅持下去,可以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豐富的、具有條理的,以及有趣的語言環境中。
四、和孩子聊書
在與孩子一起讀完書後,許多大人喜歡向孩子提問,或要求孩子復述故事。這樣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記住了故事。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對這樣的考查感到不耐煩,而他們的反應又令大人不滿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漸漸對共讀活動感到厭煩。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人們共同經歷過一件事情後,這件事情就有許多可以交流的話題,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認同。親子共讀中大人與孩子的關系就類似這種關系。我們的真正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並從中獲得決樂。所以重要的不是讓孩子「答對」,而是通過交流使雙方獲得認同,大人對虛構故事與現實生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傳導給孩子。
「聊書」主要還是幫助孩子去發現可能被忽略的東西,好玩的東西。大人如果通過要求孩子「再讀」的方式,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但大人通過自己讀,與孩子開心地聊一聊,孩子可能就會去重讀。在與孩子聊書的過程中,大人與孩子的關系是平等的。大人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閱讀經驗,自然在理解的深度上是孩子所不能及的。但是孩子天真率直,沒有那麼多思維定式,而且特別善於發現細節。在對故事的理解上,大人並不總比孩子高明。因此在聊書時,大人需要蹲下來,不要高高在上。讓書中的營養滋潤著孩子幼小的心靈,伴隨著孩子成長。
五、為孩子做讀書記錄
不少家長喜歡為孩子做成長記錄,這是非常好的習慣,孩子的成長大事,日常活動,童言稚語,都可以記錄下來。大人時常翻看和回味,感到樂趣無窮。如果我們也能將孩子的讀書成長經歷記錄下來,不但會非常有趣,而且會對引導孩子閱讀很有幫助。
最簡單的記錄是記下每個階段孩子讀過的書。僅僅列出時間段和書名,就已經很有價值了。不過,一起參與,而且以有趣直觀的形式來記錄。
更為細致的記錄還可以包含閱讀的方法和孩子的閱讀反應,如對某些書的好惡,讀某些書時提到的有趣問題,對某些書的評語,讀完後的感想等等。大人可以時常翻出這些記錄,來分析孩子的閱讀發展情況,孩子也可以用來重溫當時閱讀的快樂情景,從而進一步重復閱讀或進行延伸閱讀。
推薦大家去我網路ID的網站看看,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③ 怎樣輔導六年級學生做閱讀題與寫作文
小學六年級是從小學到初中的一個轉折,結束小學的課程,邁向更高一個台階的學習.所以小學六年級作文輔導有很大的難處,需要將小學的知識進行整合並加強練習,要不然到初中就更難掌握.所以小學六年級作文輔導要注重培養寫作能力的培養.
(書寫)
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他們缺乏對某事的積極情緒.興趣的產生通常會獲得成功,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首要任務是給學生一種成就感,通過這些方法小學六年級作文輔導就沒有那麼難了.
④ 如何指導小學生做好閱讀理解題
閱讀是關鍵
先看閱讀材料,(做閱讀題,最少讀三遍)因為仔細研讀閱讀材料,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內容,這是解答閱讀題的至為關鍵的第一步。
2.抓重點詞句的解讀
當出現對關鍵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時候,可從兩個方面來思考,第一是結構方面,第二是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從結構方面,要明確句子所處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
3.循序漸進來解題
按照試題的順序一一來做答,這樣不會漏題,還因為試題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後難,先理解後感悟,因此,拿到試卷可以按試題的前後順序去做。
拓展資料:
閱讀技巧:
1、弄清問題,巧用「原話」。對於一些題目,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進行回答。
2.想像說話,聯系生活。答題時注意聯系自己的生活,不可空談。
3.在答題時候要規范語言,認真書寫。語句通順不可以有錯別字。
⑤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輔導,一對一
建議你多看看書,特別是文學名著要多看,如果不想看名著,可以買一些例如意內林和讀者那些的書來看看容,裡面都有很多優秀的文章可以學習一下.要學好語文還需要做好讀書筆記,摘抄你認為好的句子並寫下感受,另外要多運用.
做閱讀題很注重語感,而且做題時一定要多讀幾遍文章,想像自己就是作者,站在作者角度去思考問題.要找初中語文一對一的老師不難,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難,我之前就在卓越教育遇到過好老師,很負責人的,為我中考付出了很多心血,當然我也有認真聽課,不懂的經常請教老師,真的很有用!LZ也要加油!網頁鏈接
⑥ 三年級閱讀理解怎麼輔導
三年級的閱讀輔導還比較基礎,輔導孩子的時候,要讓他注意文章的寫作順序,尤其是開頭和結尾要認真讀,因為很多題的答案往往就是原文或者直接化用的。
⑦ 小學三年級的閱讀理解如何輔導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
⑧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去哪輔導好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可以去心田花開學校,他們的情商語文體系老師很厲害的,不管是閱讀理解還是作文寫作方面,都可以讓孩子有很大收獲的。
⑨ 怎樣指導二年級學生做閱讀題
一、首先:
學生要把短文至少朗讀兩遍,能夠讀懂內容,一邊讀一邊了解每段寫了些什麼。不要走馬觀花。
二、其次:
認真反復讀題目的要求,直到讀懂,知道題目中有幾個問題要答,分別問的是什麼?下面就各種題型具體來說一下:
1、連線題、填空題。這種題型一般是要求根據短文內容來連線,學生只要認真讀懂短文,應該可以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個別找不到,就只有自己思考了。
2、按要求畫出詞語或句子。先認真讀懂題目要求,看看是要畫什麼詞語、什麼句子。
如果題目說「畫詞語和句子」,那麼詞語和句子都要畫出;如果說「畫詞語或句子」,那麼兩者可以都畫,也可以只畫一種,要根據要求找到更合適的答案。
畫時,一定要把前後內容或整篇文章反復多讀一讀,不要有漏畫的。畫句子時,一定要找到句子的開頭(前一個句號的後面)開始畫起,一直畫到這句話的結束(找句號)。有些時候,可能要求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遇到這種隨意性的題目,我們的慣例是學生至少要畫出2個以上的答案才算好。
3、關於文章中心的題目。這類題,如果是寫事的文章,一般有這樣幾種問法:「你明白了什麼道理?」「你喜歡這個人嗎?為什麼?」。如果是寫景的文章,一般會問:「你喜歡這里嗎?為什麼?」「這里的景色美嗎?美在哪兒?」做這類題,要求學生能夠准確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特別是通過事情能看到這個人的什麼品質?對於一般學生來說,應該不難把握。
4、拓展題型。一般有如下幾種:
⑴相關的課外詞語、詩句。(這是考查學生的課外知識積累)例如:除了短文中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
⑵發散思維題。例如「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怎麼做?」「你還有哪些辦法?」「讀了這篇短文,你以後要打算怎麼做呢?」
⑶仿寫。這種題型一般針對於兒歌類型的文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