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隊課輔導員總結
㈠ 小學大隊輔導員一周課時不得超過多少節
不知道你是哪個城市的,根據不同的區域(城市),設置的崗位不同,課時量就會不同。有的時候也跟學校的具體情況有關系,也跟教師個人情況有關(如有需要進職稱的,需要有課時量)
㈡ 學校要弄輔導員說課大賽,請給點建議呀...
一點點建議:
1、說輔導員工作的定位
2、說學情
3、說具體工作內容(分大塊說)
4、說具體工作方法
5、說創新點
6、說成績
7、總結
針對學生幹部培養的話,可以考慮在「選拔、培養、考核」等方面入手。首先是選拔,一個優秀的學生幹部雖然不是一天養成的,但是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有優於其他人的特徵的,根據班級管理和職位特徵的需要,選擇氣質類型、個性特點、心理素質適合的學生作為後備幹部,有過往經驗者優先考慮;其次是培養,這個就看你的具體工作了,肯定是不能完全放羊吃草任其自由發展的,民主地放權與專制的管理相結合,調動學生幹部的積極性的同時也限定了他們的許可權(這方面內容太廣,沒辦法一下說完);最後是考核,綜合班級內學生的意見和任課老師的意見進行考核,考核應當民主,因為學生幹部一方面是輔助輔導員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夠團結班級、管理班級,這就需要他們應當具有相應的民眾基礎和親民能力,因此民意調查是很關鍵的。
基本上我覺得就這三個大的方面吧,當然具體的小環節還是有的,比如:激勵機制的建立,在一些獎勵方面適當考慮對學生幹部的偏向;談話,適時地調整心態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㈢ 少先隊活動課主要由輔導員像講數學語文一樣授課對嗎
少先隊活動課,輔導員不能像講數學語文那樣授課。少先隊活動課主要突出「實踐活動回」。輔導員在活答動前,要講明本次活動的目的,活動的具體安排,以及活動中的注意事項,然後開始活動。活動結束後,輔導員要進行總結,指出活動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並給每個少先隊員布置任務,寫出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感受,並在後期檢查,本次活動就算告以結束。
㈣ 早讀曠課導員要求寫3000字檢討,誰能幫忙寫一篇啊,不要給一堆復制的,要實實在在的三千字。
尊敬的**老師:
您好!
在此我懷著萬分沉重的心情向你做出深刻的檢討。以前的檢討,班裡的老師批評我不夠深刻,沒有觸及靈魂深處。為此,我首先重新學習了《學生守則》,一條條地對照檢查,我嚴重違反了很多條,真是晚節不保。我早就有了深切感悟,痛定思痛過後我決定洗心革面,立志從新做人。自從上你的課以來,本人表現欠佳。諸多缺點仍像飯堂里的蒼蠅一樣未能完全清老師說過一個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掉自己的缺點,仍會被吸引。但我覺得自己比以前努力了,未有變本加厲之勢,偶有犯之,實屬無奈。偷懶之心仍被我保留,遲到之類的事還是常犯,更難得的是還從未認真地曠課過,以前不幸事情的發生純屬我的職業病,不知道為什麼?我老是把上課鈴聲當成下課鈴聲,而下課鈴聲又被我當成是飯堂要關門的信號,我病得的確很重,為此我多次到衛生科、學生處等等部門進行救治,但總是失望而歸,他們都說我沒得救了,但我並沒有氣餒,通過這次的檢討,我已經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老師能讓我寫檢討,說明老師還信任我,在此我對老師的高風亮節感到由衷地欽佩,真可謂是:馬遇伯樂,士遇知己。
守時守信歷來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炎黃子孫的為人處世原則,是個共青團員理應具備的品質,是一個學生應當有的職業道德。當代大學生應該把遵守校紀校規作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遲到了幾分鍾,曠課了幾節,雖然僅僅是幾分鍾,幾節課。可反映的問題可不少,耽誤了學習的時間。當然,這不能成為我遲到的理由。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是生命,某某人也說過:時間是知識增長的道路。看來我沒有看清楚腳下的路。我只有認真反思,尋找錯誤後面的深刻根源,認清問題的本質,才能給集體和自己一個交待,從而得以進步。
古往今來,多少有識之士無不以追求時間而名滿天下,孔子曰:「見不賢則內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些古之賢哲的自我批評是這樣的高尚,他們的內省是他們修身養性的功課。而我卻把時間浪費在毫無用處的方面,和古人相比簡直無地自容。在古人面前,我豈能不慚愧。現代社會是只有把握住時間的脈搏才能有發展動力的社會,現在,我正處在黨對我的考驗之中,黨不斷地教育我,磨練我,雖然我還沒有達到黨對我的要求,但我相信我很快就能達到。
現在我已經清楚的認識到:遲到、曠課決不是一件可忽略的小事。只要我還有兩條腿可以走到教室上課,就沒有任何借口,任何理由可以開脫。我只有認認真真思考人生有那麼多事要做,那麼擔子要挑,就沒有理由不遵守時間了。我相信,守時會成以我個人品格的一部分。
㈤ 針對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特點,您認為少先隊輔導員培訓內容需要設置哪些方面的課
我覺得少先輔導員工的特點就是對待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內容,我覺得應該設一些傳統文化教育
㈥ 今天由於睡過頭了我們一個宿舍曠了兩節課,輔導員要求寫1000字檢討,怎麼寫啊
這次犯錯誤,自己想了很多東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氣自己,去觸犯學校的鐵律,也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了羞愧。
學校一開學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校規校紀,提醒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可我卻沒有把學校和老師的話放在心上,沒有重視老師說的話,沒有重視學校頒布的重要事項,當成了耳旁風,這些都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該把老師說的話緊記在心,把學校頒布的校規校紀緊記在心。
事後,我冷靜的想了很久,我這次犯的錯誤不僅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耽誤自己的學習。而且我這種行為給學校也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在同學們中間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於我一個人的犯錯誤,有可能造成別的同學的效仿,影響班級紀律性,年級紀律性,對學校的紀律也是一種破壞,而且給對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老師,家長也是一種傷害,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一種不負責任。
每一個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樹立良好形象,也使我們的學校有一個良好形象。每一個同學也都希望學校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學習,生活。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靠的是大家來共同維護來建立起來的,而我自己這次卻犯了錯誤,去破壞了學校的良好環境,是很不應該的,若每一個同學都這樣犯錯,那麼是不會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對違反校規的學生給予懲罰也是應該的。
我在家也待了半個月了,自己想了很多,也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嚴重錯誤,我知道,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我應該為自己的犯的錯誤付出代價,我也願意要承擔盡管是承擔不起的責任,尤其是作在重點高校接受教育的人,在此錯誤中應負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我真誠地接受批評,並願意接受學校給予的處理。
對不起,老師!我犯的是一個嚴重的原則性的問題。我知道,老師對於我的犯校規也非常的生氣。我也知道,對於學生,不觸犯校規,不違反紀律,做好自己的事是一項最基本的責任,也是最基本的義務。但是我卻連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如今,犯了大錯,我深深懊悔不已。我會以這次違紀事件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檢點自己,批評和教育自己,自覺接受監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亡羊補牢、化羞恥為動力,努力學習。
我也要通過這次事件,提高我的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措施。自己還是很想好好學習的,學習對我來是最重要的,對今後的生存,就業都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才很小 ,我還有去拼搏的能力。我還想在拼一次,在去努力一次,希望老師給予我一個做好學生的一個機會,我會好好改過的,認認真真的去學習 ,那樣的生活充實,這樣在家也很耽誤課程,學校的課程本來就很緊,學起來就很費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各課都努力往上趕。
記得剛進入學校時,班主任老師和副班主任對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學習還能接受,可在紀律方面卻出現了問題,在學校三令五申的鐵律下,在嚴明校紀校規的大環境下,我犯下這么嚴重的錯誤,學校對我是應該嚴懲的,我不知多少次大聲說,校長,老師我錯了,我錯了。媽媽,爸爸我錯了,我錯了。
在這半月中,我每天還是按時就起床,想想我在學校也生活了近兩年了。對學校已有很深的感情,在今後學校的我,會已新的面貌,出現在學校,不在給學校和年級還有我的班主任摸黑。無論在學習還是在別的方面我都會用校規來嚴格要求自己,我會把握這次機會。將它當成我人生的轉折點,老師是希望我們成為社會的棟梁,所以我在今後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的努力,不僅把老師教我們的知識學好,更要學好如何做人 ,犯了這樣的錯誤,對於家長對於我的期望也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家長辛辛苦苦掙錢,讓我們可以生活的比別人優越一些,好一些,讓我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但是,我犯的錯誤卻違背了家長的心願,也是對家長心血的一種否定。
我對此很慚愧。相信老師看到我這個態度也可以知道我對這次事件有很深刻的悔過態度,相信我的悔過之心,我的行為不是向老師的紀律進行挑戰,是自己的一時失足,希望老師可以原諒我的錯誤,我也會向你保證此事不會再有第二次發生。對於這一切我還將進一步深入總結,深刻反省,懇請老師相信我能夠記取教訓、改正錯誤,把今後的事情加倍努力干好。同時也真誠地希望老師能繼續關心和支持我,並卻對我的問題酌情處理。
㈦ 如何處理輔導員與任課教師的工作關系
這個工作關系不好處,正常情況下,兩者應該是有明確分工,各自負責各自的內容,尤其是高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好,教務的制度和學生手機都明確約束了學生的權利與義務,課堂的教學組織完全可由任課教師來完成,教學輔助也有專門的老師,輔導員應該多專注於本質工作,學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等,如果涉及到與任課教師的工作交集,需要輔導員上趕著與任課教師進行有效溝通。
教師都是專家教授,有絕對的教學權威,所以溝通需要尊重對方意見;
往往一個班級的任課老師有很多個,風格各異,對輔導員的溝通能力挑戰極大,其溝通主動性更不用說;
3.教師科研都很忙,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一般都深入簡出
4.需要學校重視教師隊伍與輔導員隊伍的團隊建設和融合,創造溝通交流的平台,將他們放在平等的平台上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