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律師法制輔導員講話稿

律師法制輔導員講話稿

發布時間: 2021-01-29 00:24:30

1. 為什麼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法治素養 怎麼提升心得體會1000字

為什麼提高下午輔導了就把這洋洋怎麼提高心得體會這個1000字我還是自己寫這個東西的話。

2. 請高人指點怎麼聘請法制副校長(輔導員)

我原來也是法制副校長,我是當地派出所的副所長,一般聘請由教育局統一出面,然後教育局以文件的形式發一份公布一下,再由教育局發放聘請證書。

3. 法制在我心中演講稿,跪求

清朝詩人鄭板橋曾有詩雲: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葉一枝總關情。這句反映封建時代官員愛民、為民的詩句流傳甚廣,因其言之殷切至今仍常被人們引用,把這句話運用到我們司法行政工作中,就是「執法為民」。「執法為民」在不同的行業應有不同的註解,作為我們司法部門,公平和正義是永恆的主題,我們的工作,就是准確地詮釋法律的含義,使法律的規定在人們的生活中得以實現。眾所周知,公證是國家公證機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公證機構作為基層法律服務單位,與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關系非常密切,清朝詩人鄭板橋曾有詩雲: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葉一枝總關情。這句反映封建時代官員愛民、為民的詩句流傳甚廣,因其言之殷切至今仍常被人們引用,把這句話運用到我們司法行政工作中,就是「執法為民」。「執法為民」在不同的行業應有不同的註解,作為我們司法部門,公平和正義是永恆的主題,我們的工作,就是准確地詮釋法律的含義,使法律的規定在人們的生活中得以實現。眾所周知,公證是國家公證機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公證機構作為基層法律服務單位,與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關系非常密切。
中國不是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那麼,這規矩是什麼呢?這規矩就是規章制度,這規矩就是法律、法規。未來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的社會,而法制社會就要求人們必須知法、守法,正如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要教育、引導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制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所以,將「法」根植於我們的內心,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輔導員工作的基本要求。
增強法制觀念,是必要的。鄧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曾經指出,要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並且強調「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同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嚴峻的課題。
《今日說法》有一期欄目題目是「冰凍的花季」,講的是因為一名體育老師的疏忽大意,將花季的少女介紹給一位自稱是某某知名中學挑選「體育特長生」的老師,讓這位冒牌老師帶走了多名女學生,案發後,這名體育老師才明白,冒牌老師是打著招生的旗號從事引誘介紹賣淫的違法犯罪活動,同樣的事情在當地三所中學發生,時間長達1年之久。這個案例中,犯罪人當然受到了法律的嚴懲,對於這名體育老師,從表面上看,她是疏忽大意,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她的法制觀念淡薄,心中無法,面對外校的招生人員,未核實對方身份,就將學生介紹出去,學生基於對老師的信任,陷入了罪惡的泥潭。而且從案例中看,三所中學都發生這種不幸的事情,可見,法制觀念淡薄的現象,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所以,育人者法制觀念淡薄,是可怕的,加強法制觀念,要從教育抓起。
楊柳隨春發新綠,法治春風遍神州。要將「法」根植於我們的內心,就要有法律的信仰。人一生下來就開始受法律的保護,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在船上任何行動是自由的。但超過這個船的底線,就要落入水中——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是慈祥的,他公平公正,使受害者恢復名譽,使我們受到關懷和愛護;法律是嚴厲的,超過他的范圍所作的事是不允許的,凡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他絲毫不留情的予以嚴厲的懲罰。法律無處不在,只有增強法制觀念,學法、守法,才能有效地預防違法犯罪,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育人者具備了這樣的信仰,才能將這種信仰貫穿在教育中,將「法」根植於廣大的青少年心中。
有規矩才成方圓,有法律的保障才會有和諧的校園。法律是無情的,但學校仍會以「教育為目的」,懲罰只是手段。如果在學校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內,僅僅以無情的法律生硬地對待誤入迷途的學生,也不能達到教育為主的目的。在增強法制觀念的同時,還要用育人者的愛去引導學生。有這樣一件事情,前不久,我的一個學生領取1200元的助學金後存入銀行卡,後銀行卡被盜、卡內1500多元分三次被取出,被盜學生與我聯系後,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偷盜的學生很可能會因一時的貪欲而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案情簡單,嫌疑人明顯,我立即有針對性地對相關學生進行了相關法制教育,給出一定的時間,給予悔過自新的機會,錢很快就回到了被盜學生手裡。事後,又對與此事相關的學生進行了深刻的教育工作。這件事情也讓我對「法」的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校園里,還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可以說,法無處不在,要將法作為生活的准則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把這樣的法制意識傳遞給學生。用「法」來約束行為,用愛來感染學生;「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 ,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愛為橋梁,用心溝通,讓法,與愛同行,我堅信:
我們的校園一定會更加溫馨和諧; 我們的師生一定會更加團結向上; 我們的事業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法律在我心中」讓我們共同譜寫一曲和諧校園之歌!

4. 法律政治演講稿(查找)

小引;尊敬的向主編、尊敬的各位教授、尊敬的各位律師,晚上好!

很高興今天能夠參加這個論壇,我想今天大家之所以來到這里,都是懷著共同的一個心願,就是為中國法治而奮斗,都是懷著共同的一個理想,為律師事業而奮斗。所以大家到這里來,就是來討論我們的未來,來傾聽這些學者的演講。他們的演講,一定會對我們有很多啟迪,今天在這里不光是中國最大律師協會、中國最大周報的合作,還有品牌。中國律師論壇已經成為我們律師界一個很重要的品牌;今天出席我們這個論壇的著名的教授也是品牌;第三,還有《南方周末》這個品牌,我們三個品牌在一起,加上我們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視野,我們的合作一定會非常愉快。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歡迎諸位的到來,並祝願今天晚上的自由論壇圓滿成功!
總結; 最後講話的人壓力最大也最小。壓力最大,是因為我曾經說過,要是和這些教授一起講課,一定是死定了,可是這樣死,我願意;壓力最小,是因為這些教授已經把最精彩的講完,同時他們講的話也就是我要講的。今天我要是講好了,是在座各位的功勞,講得不好,是我自己的過錯。本屆「中國律師論壇」的主題:拓展與規范,拓展的是權 利,規范是義務。規范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義務,同時也是管理者的義務,政府的義務。我們這個分論壇的主題是「律師法制與法治中國」,我要講的一個觀點就是「感動中國」。我們要關注我們自身的命運,關注司法改革的命運,關注法律制度的命運。我們律師每天乾的活都是明知可為而為之的事,但我們要「感動中國」的話,我們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里的不可為是指現在不可為而以後成為可為,這里的不可為是指你不可為而他可為,這里的不可為是指在這里不可為而在其它地方可為。但是律師應該有這種覺悟和追求。賀衛方教授談到了轉型期的法律人的權利和社會公正訴求,張衛平教授講到了律師在公眾事務中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公正中的司法公正,陳瑞華教授講到了司法公正當中的程序公正。我覺得我們「感動中國」的律師有的在這個會場,有的不在這個會場,有些老律師雖然退了二線,卻依然在關注著中國律師的發展,比如王工律師,他是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也出了好多本書。律師要做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可為是指可能在法律實踐中不可為,但是可以在立法中希望得到改變。本來我今天打算談的題目是如何實現犯罪嫌疑人的律師幫助權,但為了讓各位律師更多地聽到學者們的精彩演講和精深思想,我准備放棄我的演講時間。大家知道律師幫助權有很多方面,而對犯罪嫌疑人的幫助權主要要體現在偵查階段。我個人非常喜歡「法治中國」這個詞語,無論是立法也好,司法也好,都有深遠的意義。盡管這只是一個概念,但作為律師來講,更多的關注還應該在自身這個行業。我今天要講的問題還是比較狹窄的,把時間留給在座各位律師和其他教授們吧。最後,我還是要講:律師要明知可為而為之,但我們更多的是、應該是、永遠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就是為我們的律師制度,那就是為我們法律的命運。我最後要用三句話來總結一下:我們每一天都在努力,我們每一天都在進步,我們每一天都看到了希望,感謝南方周末!感謝精彩的南方周末與我們全國律協的「中國律師論壇」的精彩合作!

5. 急求!!!一篇法制教育講座的聽後感,是一位律師給我們講解各方面的法律知識。

法制教育講座的聽後感

聽了一節生動有趣的法制教育課,我們可謂是受益匪淺。
一個個典型的實例,讓我們了解到那些與我們年齡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
我想,造成他們現在的樣子,根本原因是他們的法律意識太差,總認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應過來。在這些實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時沖動,為了解氣,才范下了故意殺人罪,當初如果平下心來仔細想想,自己該不該做這些事,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
犯了罪,一關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毀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則是最美麗的篇章,如果把這最美好的時間浪費在那幽暗而又陰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裡,那一生將會有一道抹不去的陰影,陷入無底深淵,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僅虛度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還會連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為他們把一切都交給了我們,就算是為了他們,我們也不能做出這種傷害他們的事。
所以,我們要預防犯罪。
首先要不斷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並且要加強控制力,做事要沉著冷靜,要分清自己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做一個合法的好公民。
平時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交友方面還要增強判斷力,判斷出該交的朋友和不該交的朋友,從而更好的發展自我。
不過我想,那些青少年罪犯或許是一時疏忽而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身旁有這樣的人,我們也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我們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從而給他找回自信。

6. 小學生法制演講稿《字少點,200來字》

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這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更是我們同學們在自我防範違法犯罪中的法定義務和責任。作家柳青有這樣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同學們還沒有走上社會,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學會分析,學會辯別,學會拒絕,才能學會自我保護,否則一旦觸犯法律,法律是無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會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遺憾,後悔莫及。最近幾年,我縣青少年犯罪人數和比重逐年遞增,案件性質涉及盜竊、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搶劫、強奸、敲詐勒索等等,而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只有針對違法犯罪的原因進行分析,才能採取有效措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總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庭環境不好,家庭教育扭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師。現在由於獨生子女增多,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家庭過分寵愛子女,無原則遷就子女的要求,養成子女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蠻橫、粗野、為所欲為等畸型性格,當他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不惜採用違法犯罪的手段鋌而走險。也有的父母脾氣暴燥,子女一有問題,開口就罵,動手就打,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子女產生對抗心理,或者造成悲觀、自卑心理,失去進取心。還有由於有的家庭父母殘缺,有的是去世或者有的是離了婚,缺乏父愛或者母愛,沒有健全的家庭教育,失去精神支柱,容易造成情緒低落,從而產生多疑、孤僻等病態心理,形成人格分裂與性格障礙。也有的雖然父母健在,但是因為教育方法不當,或者父母榜樣教育不良,自己整日參與賭博等違法活動,思想不健康或者作風不正派,或者行為不檢點,這樣時間一長,他們的子女經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步染上惡習,導致有樣學樣,也走上犯罪道路。(據我國某城市對2000名青少年罪犯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中的24%來自父母離異或者父母中有一人去世的家庭,另有20%是家庭其他成員有過犯罪記錄的,餘下的人是因為缺乏父母管教。)

2、不良的社會影響,引人誤入歧途。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思潮並存,有些丑惡現象容易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比如說「有錢就有一切」這種觀念,他們作案時心安理得,根本沒有一種負罪感,直到事發東窗才追悔莫及。還有就是現在大街上到處是錄像網吧,受到錄像網吧里非法出版物的影響,從中學到一些作案方法後不惜以身試法,以致走上犯罪道路。3、放鬆自己的思想建設,缺乏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以為這只是空洞無物的理論,辯別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夠,法制觀念淡薄,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求上進。不懂得自尊自愛,只追求吃喝玩樂,沒有心思學習,甚至發展到逃學棄學,過早地步入社會,在不良因素誘惑下,很快走上歧途。

在新的學期里,大家要多學習一些系統的法律知識,逐步樹立較強的法制觀念,有效預防違法犯罪,樹立守法的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都能正常運行。俗話說「籬笆扎得緊,野狗鑽不進。」法制觀念淡薄是導致許多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如雲南昆明花季少女被判徒刑便是例證。2001年12月21日昆明盤龍區人民法院對一起賣淫案下達了一審刑事判決,令人吃驚的是,站在審判台的主角是一群花季少女,10名少女分別被判處1到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她們被控介紹他人或者互相介紹從事賣淫活動,並從中收取中介費。10名被告年齡都介於16-18歲間,大部分是高中、中韌、職高的學生,她們從事賣淫的起因都很相似,一個混得開的女同學邀請另一個女同學去喝茶或者看電影,然後神秘地慮到高檔賓館賣的事情,說有些大老闆有錢得很,出手大方,這樣的好事你難道不想試試嗎,為了金錢,為了好奇,這10名少女就這樣斷送了自己的青春。

下面是一個由於法制觀念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就是前些年一位浙江大學的大學生(天之驕子),他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他的父母為他的昂貴的學費已經不知花了多少汗水,照理來說,這樣大學生總應該懂點法,但是事情並非我們所想像,他在去年「五一」長假期間回到新昌,到他的一位表哥租住在城關鎮的房間里去玩,他的表哥是一個曾經判過四年刑的青年,平時里也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以可以說是作惡多端。這次他與幾位哥們預謀攔路搶劫,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多次作案,利用晚上夜深人靜之際,蒙面、持刀攔住路人交出錢財,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當夜他們再次商量時,他的大學生表弟在一邊已隱隱約約聽到,因為他的表哥在這點上還是有自知之明,表弟是大學生,自己曾是勞改犯,他並不想他的表弟與他們同流合污,參加他們的違法犯罪活動,因此,他在與他人商量時算是有意避開表弟,然而,他們在出發之際,他的這位大學生表弟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理,一定要跟他的表哥去,在他的固執下,他的表哥也只好同意了,於是他就邁出罪惡的一步,跟隨這些有著劣跡的人一道去攔路搶劫,另外在寒假期間又與一些有不良行為的青年在一起,共同干出了強奸女性的勾當,雖然辯護律師為其深感惋惜,極力為他辯護,但最終他還是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七年,(搶劫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雖然他辯解他並不是為了錢,但是他的行為又完全反映出他的主觀上是有為自己或者為他人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的故意,以暴力等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該罪的成立不是以是否已經劫取了財物為條件,只要實施了暴力劫取錢財的行為,就可以構成,搶劫罪的最低刑是3年,他在這次搶劫中雖然沒起多大作用,只是站在旁邊說上幾句自己感覺比較威風的話,但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而他參與的強奸因為是這一罪中的最嚴重的形式--輪奸,至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他因此被判有期徒刑14年,二個罪合並起來,就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同學們,當時他只有二十歲,要在監獄里蹲上十七年,就是說一生當中的黃金歲月都要在鐵窗里度過,一下子從一個人人稱羨的大學生淪落為階下囚,這對於他本人來說還是他含辛茹苦的雙親來說,真地是不堪一擊。當然,他的表哥,更因為搶劫次數多,數額大,被法院判處死刑。改變這位大學生的命運的這一切都發生在學校放假期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法制觀念淡薄,所以,同學們在平時要特別注意,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要學會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可放任自己的行為。

7. 秋石律師的法制演說|他的演說中,有這樣兩句話:「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那是包天時代「。

首先,懲罰前要心中有人。教育懲罰是在關愛的前提下對兒童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的強制措施。我們應該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更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看待學生的錯誤。懲罰作為教育的一種特殊的手段,不可多用,更不可濫用,必須慎之又慎,不要為了一件小事而大動干戈。懲罰前一定要讓學生知道錯在何處,為何錯了,為何受懲罰,做到言之有據,有的放矢,避免懲罰的盲目和濫用。心中裝著學生,這是懲罰是否有效的關鍵。其次,懲罰要用多種方法。在懲罰的過程中應該摒棄原來罰抄、罰寫、罰站等機械的方式,而應該靈活多樣,視情況而定,讓學生在懲罰中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得到了知識技能的訓練。不要為懲罰而懲罰。一個父親為了懲罰踢碎鄰居玻璃的兒子,罰兒子用打零工的錢償還價格不菲的玻璃款;一個校長為懲罰學生殺了自己的愛犬,罰學生畫出狗的血液循環和骨骼圖;一個教師懲罰犯錯的學生為大家唱首歌,為班集體做一件好事……這些懲罰方法非常高明,使學生在受懲罰的過程中更好地進行了自我教育。再次,懲罰後要愛護有加。懲罰肯定會使學生的心情受到影響,因而教師不能一罰了之,應該在恰當的時機找他聊聊天,談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鞏固懲罰效果。讓學生把缺點、錯誤認識透徹,認識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加強學生知錯改錯的責任感,讓學生感到教師一直在關注著自己,從而激起改正錯誤的信心和勇氣。懲罰是一把雙刃劍,能育人也能毀人,而「愛」就是其中的潤滑劑。讓愛作主,讓「愛」把學生和教師的心聯系得更緊密,懲罰的副作用也就降到了最低。

8. 法制在心中發言稿30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法律在我心中》。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什麼是法律?老師說,法律是明媚的陽光。陽光照耀之處,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濕地、野生動物等等都有相應的法律保護著,法律的保護使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諧。媽媽說,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從一生下來開始,法律就對幼兒、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財產不受侵害、社會醫療保障、老年撫養等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法律的保護讓我們快樂地成長,安全地擁有,幸福地生活。
爸爸說,法律是行動的指針。像我們開口不能罵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樣,我們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大人們每做一項工作,每簽訂一個合約,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條款,法律使我的保護們的社會運行有序,和諧相處,健康發展。
哦,原來法律並不遙遠,它就像空氣、水、或麵包一樣,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須臾不曾離開。當有人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座椅,打碎路燈時;當有人騙取他人財物,甚至偷竊時;當有人走路不靠右側通行,隨意破壞交通規則時;當有人破壞草坪、花卉,隨意污染環境時;當有人私自拆毀他人信件,污衊他人時;當有人攜帶易燃易爆品乘車坐船時 這些不都是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嗎?這其中有你嗎?有你的家人嗎?
法律對於我們青少年而言,還只是一隻模糊的蝴蝶,有時候違犯法律了還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為什麼犯了罪,罪在哪裡都不知道,這是缺乏法律意識的一種表現。 我們青少年首先要懂法、知法、守法,還要愛護法,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書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撐上一把健康的雨傘。
鄧小平爺爺曾說: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好習慣,那麼依法治國將永遠是一句空話!古人說的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千萬不要因小錯而釀成終生大錯,成為社會的罪人啊!只要我們心中有法,你就會明白: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什麼樣的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什麼樣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大家已經清楚了,法律是一柄雙刃劍,他既懲治壞人,也約束自己,他既賦予你權利,也讓你肩負責任,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它就在我們心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9. 法制小故事演講稿小學生1000字

小王與小朱是同校同學,小王讀初三,小朱讀初一。一天,二人發生口角,小王順手打了小朱一下,不當一回事就揚長而去。不想小朱人小氣盛,當晚就約了幾個小哥們找到小王家,要給小王一點顏色看看,由於小王家沒人,就在外面砸門吵鬧了一陣後離開。第二天,小王知道後,連續三次找小魏幫助,小魏自認為是小兄弟的頭,欺侮小兄弟就是給他小魏難看,所以一口答應,當即叫了一個朋友,准備了一把長砍刀,到校門口等候,當小朱放學剛走出校門,小魏上去對准小朱就是一刀。小朱經搶救雖脫離危險,但顱骨骨折,構成九級傷殘。小魏家境貧困,母親體弱,小魏犯罪後其母舉債請律師,到處奔走,勞累、憂郁成疾,在小魏判刑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其父說:「這不爭氣的兒子一刀下去,活活砍去了他母親的命,弄得我家破人亡」。小王是獨生子,家庭不僅要承擔請律師、經濟賠償等難以承受的負擔,而且案發前正值小王初中畢業面臨中考,在他進監獄的時候,職高的錄取通知書也寄到了家中,他的犯罪斷送了自己的學業、前途,也毀掉了家庭的幸福。小朱也是獨生子,受害致殘,今後一輩子怎麼辦,父母整日以淚洗臉。小魏的一刀不止毀了小朱一人,而是一刀毀了三個家庭,讓三朵本該絢麗綻放的花朵過早凋零。
同學們:有人把我們比喻成祖國的「花朵」,也有人把我們比喻成「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在我們這個令人羨慕的黃金年齡段,本應是刻苦學習,積極進取,展現自身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階段。然而,有的人卻由於種種原因,陷入了違法犯罪的泥潭,在人生的履歷表上寫下了揮之不去的污點,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人們在對犯罪行為感到深惡痛絕的同時,又不能不對「花兒」的過早凋零扼腕嘆惜。
對我們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首先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堅信,正氣的陽光普照下的花朵,必會開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