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解決學生活動中失敗
A. 如何應對輔導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身上發生的一切問題,畢竟人都年輕過
以平常的心態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為這是你的責任,更是你的工作
以成功者的姿態來影響學生,給他們指引出正確的方向,這樣避免少發生問題
B. 輔導員如何處理學生突發事件
學生中的有些突發事件是可以預防的,但有些卻無法預防,所以我們需要做好預防工作,但事件真的發生時,我們也要冷靜地處理。
一、做好日常教育和防範工作。
安全教育是必須的,要教育學生遵守校紀校規,做好防火、防盜、防騙工作,教育他們遵守交通規則,與社會上的人打交道不要意氣用事,遇到危急情況保護生命是第一位的。說教式的教育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我們可以結合時下發生的事件,或者視頻資料進行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還要教他們一些處理安全事故的技能。
同時,要讓所有學生在手機上存上你的電話號碼,當事件發生時他們能夠及時聯繫到你。有些學生沒有存輔導員的聯系方式,事件發生後只聯系家長,而家長通常遠在千里之外,他們只好十萬火急地找學校各個部門的電話,這不但使事件不能及時處理,還有可能引發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在教育中,我們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在學校,離他們最近,能夠及時幫助他們,切實維護他們利益的就是輔導員。
二、突發事件處理措施
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情況,控制局面。在接到消息後,以最快速度核實信息的真假,以免上當受騙。然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如果不能立即趕到現場,要聯系同事或學生幹部先去現場。
如果是特別嚴重的事件,要先電話匯報情況。緊急情況下可以越級匯報,但是要盡快告知直接領導。 在現場處理完之後,要在24小時內向有關部門書面匯報情況。 要及時聯系家長,根據情況,最好是家長來校處理。由於我們剛剛工作,經驗不足,在態度立場方面要多徵求領導的意見,以免有些話說出來之後造成誤解和矛盾,使工作難度加大。 要及時做好相關學生的安撫工作,控制事件的影響面,並把此事作為一個教育的契機,對知曉這一事件的同學進行教育,使他們以此為前車之鑒。 此外,在處理過程中要做好記錄。 1、對打架斗毆事件的處置。首先制止打鬥、分隔斗毆雙方;其次組織施救;第三要扣留打鬥雙方當事人;第四要及時調查取證,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並形成書面材料;第五事態嚴重時,及時向馬安派出所報告。 2、對交通事故的處置。首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其次是扣留肇事車輛;第三要協助交警隊對現場進行勘驗。
三、做好自身的心理調適
有些突發事件可能像噩夢一樣,使你的心情很沉重,比如一個很好的學生患了很難治癒的疾病,你幾乎可以肯定他的人生就此改變了,再比如學生因病或其他事情被送進急救室搶救...這些事情使人一時難以接受,甚至要好幾天心裡才能平靜下來,才能不再失眠。所以你要做好心理調適,傾訴出來,或者抽空到戶外散散心。等心情平靜下來了再對這些事情進行總結,吸取經驗教訓。
C.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措施分析
在高校生活中,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是最要的人際關系,輔導員與學生良好的關系有利於學校各項教學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輔導員與學生的良好關系是營造校園和諧氛圍的基礎,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條件,它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全面成長。因此,在高校中,輔導員處理好於學生的關系是極其重要的。
D. 工作中如何處理好輔導員之間的團隊配合和分工協作問題
你好!當前如何處理好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問題,是做好學生內工作的前提。
作為輔導容員,要放低輔導員的姿態,與學生有平等的對話權,尊重其個性,縮小與學生的心靈距離,隨時有赤子之心;在政治理論上、學術上、培訓技能上拉大與學生之間距離,彰顯為師風范。
作為學生,自然要尊師重教,自覺置於團隊之內,服從安排,互相配合。
E. 高校輔導員如何解決學生缺課、舞弊現象
隨著大學學生規模的不斷壯大,大學原有的很多管理制度和教育理念,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大學生課堂考勤制度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一項重要保障;是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紀律意識、學習風氣、意志品質和良好學習習慣的一項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及時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心理困擾、心理健康、生活困難等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考勤制度至關重要,但是,學校的管理層、教師作為學生考勤制度的實施者在考勤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少的困擾,從而影響了學生考勤制度的有效實施。本文嘗試對這些困擾進行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途徑。 一、
高校學生考勤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擾
(一)制度嚴厲而實施鬆懈
學生考勤是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教學管理工作,它有效地從時間和空間上約束學生,使之參加學校安排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有效地保證了學校對學生實施教育,以實現培養目標。
學生的出勤情況是評估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參照,是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動力來源之一,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的反映,是學生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困擾的跟蹤器,是學校學生精神風貌和學習風氣的重要體現。上至教育部,下至各個高校都能認識到學生考勤的重要性,因此制定考勤制度。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有明確體現:「學生不能按時參加教育教學計劃規定的活動,應當事先請假並獲得批准。未經批准而缺席者,根據學校有關規定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未請假離校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的,應予退學。[1]很多高校更是把學生的出勤情況與學生的評先評優、入黨等掛鉤,如:有曠課記錄者,不予評優,不予入黨等。嚴格的制度很容易制定,然而具體實施中卻遇到了很多問題,從而造成實施鬆懈。嚴格的高校學生考勤制度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種。第一,任課教師不夠重視。任課教師不夠重視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大學生已是成年人,上不上課,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因此不易強迫;強扭的瓜不甜,如果是強制來的,學生也會「心在曹營身在漢」,人在課堂,心在教室外面飄;教師對學生感情冷漠,來不來學習主要是學生自己的事,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考不考勤沒多大關系,該來的自然會來,持一種放任心理;只要課上的好了,學生自然會來,持一種太片面的心理;對自己的課堂吸引力沒信心,課上的不好,而要求學生必須來,覺得心虛;點名佔用教學時間;考勤太麻煩等等。第二,教學管理層的教學管理人員管理鬆懈。目前,高校教學管理層的教學管理人員所應履行的考勤監督職責往往轉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負責。而輔導員是學校所有部門政策實施最後一環節的實施者,所面臨的工作千頭萬緒,因此很難嚴格的對學生的考勤進行持續而嚴格的監督,只能是階段性的突擊檢查。第三,班級中進行學生考勤的班級幹部基於同班同學的人際壓力和輿論壓力以及私人感情等而不能自覺嚴格的履行考勤職責,往往是任課老師某次課有要求了,才被迫進行點名。 (二)忽視學生缺勤背後深層問題的探討
學生缺勤表面上看是學生個人的紀律觀念不強,個人學習意志力不夠堅定等個人的淺層次問題。其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輕視師生關系建設。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冷漠。教師如果愛自己的學生,他/她就會對學生高度負責,高度關心,學生感受到這種愛的關懷後,跟教師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心理契約,從而不會輕易曠課。第二,師德建設力度不夠。學生缺課的原因之一是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不恰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的發展現狀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學校的教師激勵政策和管理制度對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和調整教學內容的作用有限。很多制度往往很好,但是實施起來,往往效果有限,原因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從根本上調動人的積極性,那麼工作積極性的來源必須是內在動機。良好的師德是教師工作積極性最好的內在動力。第三,高校在轉變學生對考勤制度的態度上認識不夠。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是一致的,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讓學生對考勤制度的態度由被動的服從到認同再到最後的內化是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然而很多高校卻對這個過程重視不夠,使學生在考勤體制中處於態度形成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被動服從階段。這種現狀會使學生考勤制度的實施處於一種事倍功半的窘境。學校的相關管理人員和任課教師花費了很多的精力,反而收效甚微。即使是學生真的全部在課堂上學習了,但是那些由於各種原因想逃課的學生會人在心不在,學習效果欠佳。 (三)考勤制度實施過程中輕視心理關懷
出勤率是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的反映,是學生心理問題的風向標和報警器。判斷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有三個重要的指標: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會功能。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就是其最重要的一項社會功能。因此學習上一旦出了什麼問題,特別是出勤情況,往往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心理困擾情況。現在高校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但是由於學生規模越來越大,在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師資還是相對匱乏。因此從考勤情況出發,發現學生的心理困擾後,也比較難進行及時的疏導,這就造成,出勤情況的監督成立一項冷冰冰的行政手段,而學生則很難從其中受益,得到及時的心理幫助,從而影響學生對考勤制度的認同。 二、
提高高校學生考勤制度實施效果的途徑
(一)完善學生課堂考勤制度,採取「雙軌制交叉考勤法」
雙軌制交叉考勤法保留授課教師與班級中學生幹部同時考勤的要求不變,通過「學生考勤表」和「簽字」的方式將授課教師考勤與學生幹部考勤有機地聯系起來。具體做法是:班級學生幹部持有「學生考勤表」,表中項目主要有班級、周次、授課時間、課程名稱、實到人數、遲到人數、早退人數、授課教師簽名等;每次課下課時,負責考勤的學生幹部填好這次課的「實到人數」、「遲到人數」、「早退人數」交給授課教師核對認可並簽字,同時,學生幹部報出相應的缺勤學生名單,教師記下,作為「授課教師的課程考勤記錄」,而無需點名。「學生考勤表」每周一張,並與「學生考勤統計表」、「學生請假條」等「學生幹部的班級考勤材料」一起報到系。系教學秘書登記、核查、處理各班學生考勤情況。
新考勤法的「學生考勤表」中的「三個人數」,學生幹部、授課教師均容易掌握、無需點名,與班級注冊人數對照,即得缺勤人數;學生幹部必須向授課教師提出准確的缺勤學生名單。這樣,授課教師的考勤做到了省時、方便、准確。由於,教師「簽名」的監督作用,從根本上控制了學生幹部考勤的主觀隨意性,使系及時、准確地獲得了各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同時,因每一次課都有授課教師「簽名」,系將「學生考勤表」中實際授課情況與「課程表」對照,也可得出授課教師執行計劃情況(停調課情況),有利於學校加強課程管理,克服教師隨意停調課。因而,雙軌制交叉考勤具有雙向監督作用,具有檢查學生「學」和教師「教」的雙重功能。[2]
(二)加強師德、師生關系建設
首先,教師應摒棄「師尊生卑」的傳統教育理念。互聯網的出現、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知識的到來使得學生接觸的事物逐漸增多,而學生在接受新事物時所表現出來快於年長一代的思維敏捷性,要求教師轉變「師尊生卑」的傳統教育理念,鼓勵師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成長,即「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其次,還應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提升育人水平。「吾生亦有涯,而知也無涯」對於教書育人的高校教師,更應該不斷的提升育人水平,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完善,以淵博的知識、良好的道德及獨特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還應主動的打破常規、實現教學創新,促進教學活動的和諧化,使學生不斷的參與到實際的教學中來,已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加強心理引導
首先要大學生缺課背後的心理原因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然後,通過完善的學生考勤管理系統及時的甄別出需要心理幫助的學生。最後,要擴展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只是,加強心理疏導的能力,從而能搞及時、有效的給需要心理幫助的學生以關懷,從而是考勤更有人情味,更能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小結
隨著高校教育形式和教學模式的不斷變革,「考勤」這項伴隨教育史而生的基本規則,在經歷尷尬,而進行完善後,將會越來越發揮出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
F. 作為一名輔導員怎樣解決學生同居問題
一、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有效的學生政治輔導員工作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良好個性、優秀品格、進取精神、創新意識的重要保證。高校學生政治輔導員是一支特殊的隊伍,與學生聯系最多,相處的時間最長,接觸的機會最頻繁,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扮演著指導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特殊角色。輔導員是學生成長的關懷者,是學生政治思想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行為的指導者,是學生生活方式的指導者,是學生日常行為方式的引導者。因此輔導員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否定的,也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政治輔導員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轉變工作觀念,由管理型向引導服務型轉變。學生工作必須面向每個學生,尊重、關心、教育、引導好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輔導員的角色更多的是引導者,包括對學生個體或群體所進行的學習引導、生活引導,交往引導、人格引導、發展性的引導等。輔導員要想對每個學生的成長確實有所啟發、有所引導的話,就必須做到尊重、關心理解、體諒他們,信任、接納他們,逐漸建立起一種體現關愛---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輔導員應該經常與班級學生在一起,確立組織目標、擬定班級活動計劃、創設活動情景、體驗活動樂趣,可以達到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交融。輔導員的工作應該是由管理轉向引導。應該提倡樹立在引導和服務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管理的理念。老師和同學是師生關系更是朋友關系,相互之間是沒有根本利害沖突的。所以,首先要制定出一系列詳盡的切合實際的關於學生學習、紀律、寢室衛生、請假制度等的實施准則,使平時的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標准化、人性化。有了規矩,學生的行為也就有了方圓,我們就能防微杜漸,把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實踐證明寓情於教和人性化管理,可以化學生的被動管理為自我的主動管理,有利於增強他們駕馭大學生活的能力,盡快地實現角色的轉變。 輔導員起著管理的作用,他們處於學校與學生聯系的第一線,和學生保持著比較固定的直接聯系。學校的每一項要求,每一次活動安排基本上都是通過輔導員傳達並布置到學生中的。新時期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以服務為主,要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服務於學生的生活,服務於學生的全面成才。
G. 作為高校輔導員,如何解決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呢
一、作為高校輔導員,解決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應從以下方面做起:
1、調查清楚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要弄明白學生的學習困難是什麼?是學習方法不對,是學習目標不明確,是學習興趣問題,還是存在學習障礙。
2、針對不同的問題做出不同的處理。
對於學生中存在的學習方法不當問題,可以請優秀的學長做經驗交流,將自己學習的寶貴經驗傳授給低年級同學;在每一次考試結束時,都組織學生開學習經驗交流會;特別是對新生,應該讓他們明白大學與中學在學習目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輔導員要對學習進行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讓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對於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是學習最重要的事情,對自己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並根據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手段,最後達到目標。
對於學習興趣問題,要讓學生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快樂地學習,達到大學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
對於存在學習障礙的學生,要積極地與之溝通,引導其到專業心理機構進行治療,避免因學習問題造成其它方面的不良後果。
3、要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社會工作與實踐的關系。
這樣才能保證提高學習水平、發展各方面能力的同步進行。另外,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態,減輕其因為學習引起的心理壓力,保持健康的心理。
二、高校輔導員的八項工作職責:
1、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2、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
3、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
4、落實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好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5、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6、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班集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力量;
7、組織、協調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組織員等工作骨幹共同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8、指導學生黨支部和班委會建設,做好學生骨幹培養工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H. 輔導員在和學生相處和管理中常見問題
各種助學金、獎學金的確定和發放,優干團乾等人數的審定,請假與銷假,例行點名,通知指導院校組織的大型活動,為學生安全負責,心理輔導等等~~~
這都是瑣事,關鍵是和學生相處的時候,既不能一直板著臉維護輔導員的形象,也不能太過隨和嬉笑!也要賞罰分明,松緊有度!
I. 輔導員處理學生關系的問題
如果是我,我會讓她保持安全的孤立狀態。學習成績好與家庭困難不應作為特別關注和特別對待的理由,因為這兩點有可能正是讓她與同學們產生隔閡的原因,她成績好,其他人與她談學習會有挫敗感,老師的區別對待更會加重這種失敗感。她家庭困難決定了她不能參加與同學們吃喝玩樂的活動,而這些活動是能加強同學情宜的。
所以,我會做以下幾件事:
1、成績好是產生被孤立的因素之一,但學習好不為錯,幫她認識到這一點並鼓勵她堅持好好學習。
2、鼓勵她參加少花錢的集體活動,參加些需要團隊合作、需要與人打交道的項目中。
3、鼓勵她尋找專業課之外的興趣,參加學習班或社團。讓她和周圍的人有共同的興趣和話題。
4、關注她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避免因活動和興趣過多而使學習成績下滑(學習成績好是她自信的重要基礎。關注她的壓力是在她承受的安全范圍內,輔導員可多和她溝通,聽她多說些話。
J. 輔導員工作中 學生出現狀況怎麼處理
1、處理好通復宵學生的制教育工作:a、首先單獨談話,個別教育——調查原委,強調通宵的害處,,口頭承認錯誤,寫出書面保證帶頭通宵的學生要當面聯系家長。b、多個違紀學生再教育,集體訓話,各個檢討;c、班上檢討,d、若學生不服教育,上報學生處,請學生處領導批評教育。
2、利用班會申明紀律,營造遵紀守規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