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強迫症學生的輔導個案

強迫症學生的輔導個案

發布時間: 2021-01-31 10:15:44

1. 我是一名初三學生,又是一個強迫症患者

首先,不要給自己強加一個病的名字。在這個年齡,很有可能因為某些誘因而專引發一屬些肢體的反應。然後,自然的形成習慣。這有可能是一時心理不適的外在表現,但是因為過於關注,並自我強加暗示,而情況嚴重。
看你的介紹,應該有一定的毅力,堅持控制自己的這些動作,不要求立刻根除,只要每天都降低頻率,那麼最後出現的幾率將是0。

2. 我有強迫症。我是高二的學生,總是這樣想。我不去做某件事,我的媽媽就會出事,這種想法有好幾年了,一放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既有強迫症狀又有牽連觀念,單純自己調整恐怕不能解決,建議就診精神科葯物治療。

3. 心理咨詢,我有嚴重的強迫症,今天講課有一道題突然忘了,和學生說回去想想,我現在很焦慮,感覺沒面子

你有嚴重的強迫來症,今天講了一道題源你忘記了,和學生說回去想想,你感覺沒有面子,很焦慮的,我覺得沒有什麼,老師也不是萬能的,會忘記一些事情,是很正常的,不要過多的放在心上,這只是失誤而已,不代表什麼,是人都會犯錯的,要原諒自己這種行為

4. 我是一名大二學生,有比較嚴重的強迫症,在我學習的時候,會有很多因強迫症而導致被干擾打斷,難以專心去

我也是一名強迫症患者,你在學習上有這種不足感受,這種焦慮是因為你把學習看的太重,不要反復去看一本書,就順其自然的學著走,一顆平常心,這樣看書的殘缺感慢慢會好很多。

5. 求助:心理個案分析(強迫症)

從他強迫思維的內容看,反映出他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覺得苦悶,進而思考人內生意義,卻又得不到自容己滿意的答案,於是反復提問。《知覺生長模型》認為這樣反復的提問就是信息痕跡不斷加深的過程,最終形成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自動化的寬敞的快速通路,只要有微弱的興奮能量到達,立即可以自動化地傳遍整個神經線路,所以,即使主觀意識加以抵制,往往也難以制止。通常,治療方法1、出現強迫症狀時,可以立即轉移注意力,注意力轉移就是興奮能量的轉移,盡管這個方法無法阻止已經興奮的條件反射進行,但是可能阻止它的反復進行。

方法2、改造和抑制這個條件反射線路。
方法3、某些不妨礙思維、身體健康的條件反射並不必理會,例如上橋就數欄桿的強迫症,對健康和思維都沒有什麼影響,不必理會。
綜上所述,因人施治,根據他的情況,我覺得他的強迫症狀可以不必理會,只要教育他明確學習目的,明確人生意義是最重要的,只有目標明確、有理想,才會有作為,才能克服學習困難,而這正是班主任你的長處。

6. 我是學生,有強迫症,真的很痛苦,求人開解

硬碰硬我們是干不過強迫症的,否則它就不叫強迫症了。
對於是石頭的強迫症,我們是雞蛋,不要拿雞蛋去碰石頭。

治療強迫症千萬不要控制與克制,那樣只會更嚴重, 要允許自己的焦慮、不安,恐懼情緒的出現。
在強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轉移注意力,都是沒有效果的
不管強迫症如何千變萬化,「把心放平順其自然」是治療強迫症的核心與關鍵.
心病還須心葯醫,用葯物治療強迫症治標不治本。
「把心放平順其自然」可以理解為當強迫症來襲時對症狀的不理不睬, 或者不抵抗不幹涉,或者接納,又或者不理不怕不對抗-------,而且一定同時要允許強迫症帶來的焦慮不安恐懼的存在
在強迫症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接受症狀產生的焦慮,因為這種焦慮是正常的。只有接納了這種焦慮,焦慮才會正常的消退,如果對焦慮進行壓制與控制,必然會加重焦慮對自己的影響,造成自己更多的痛苦。

你最應該做的是把心放平順其自然,這一點至為重要。 強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騎自行車,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個彈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彈的高,你不動它,它倒自己靜止不動了,你的強迫症和這個彈簧原理差不多。以後什麼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順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點,得強迫症的人,往往把什麼都幻想得完美,這是錯誤的。比如,心理強迫症的人多數有「強求完美「的思維觀念。什麼事都強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靜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沒有!! 所以當自然、現實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強求做到十全十美,結果一定會是矛盾痛苦的! 試著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世界,用包容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建議你區分對待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對於強迫思維要順其自然,採取接納的態度,而強迫行為則採取控制不去做的態度。強迫症的復雜和反復就決定了康復之路的漫長,不過貴在堅持,相信一定會有回報的!

再舉例說明:很多人總「怕」強迫症的出現。其實,這在正常人身上也會出現的,只不過當事人不在意罷了。而強迫症患者由於怕這種思維的出現,於是,越怕就越會出現,越出現就越緊張,並不斷把這種意識強化和鞏固下來。究其原因,強迫症患者首先要改變思路,即大家都有過這些思維,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樣正常。這樣一來,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此依靠學會把心放平順其自然,就能在強迫症這只「紙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進行戰斗,並且戰勝它。

不要總是試圖反抗或想擺脫它,要學會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為當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會越容易影響你,因為此時你的腦海里都是它,雖然你想的是擺脫它,但卻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反而會更難過。追求完美誠然是好事,但這世上有誰做事能達到絕對完美、絲毫不出錯呢?答案是沒有。只要是人,就沒有誰能達到絕對完美的,我們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無法窮盡所有意外,那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所以,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吧,不要被它占據了你的思緒,將它放置在你心中的一個角落,不要去觸碰它,即使有時不小心又觸碰了它,也不要擔心,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管它是否回到了那個角落,慢慢的你會平息下來。

當你在大腦里不受控制的想一些事情的時候,心理上放鬆,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著想,允許自己的焦慮、恐懼情緒的出現,然後順其自然把心放平。剛開始做或許會有點困難,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發現自己就不想了,就輕鬆了!記住,關鍵是順其自然把心放平,我就是這樣治癒的。 強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樣,皮球跳動代表著病態思維。那麼,怎樣才能使球靜止下來,即症狀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會靜止下來,患者只有忽視它的存在,把心放平順其自然,症狀才會慢慢的消失. 為什麼很多強迫症患者與其斗爭多年,卻一直無法戰勝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順其自然把心放平」。學會把心放平順其自然,一點一點的把心放平,一開始會很痛苦,只要長久做下去,強迫症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所以給你推薦三種療法以供參考

第一種療法-------把心放平療法

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心放平順其自然和為所當為」當為這兩項。
「把心放平順其自然」是指心裡方面,就是當一些想法出現的時候,讓它自然出現,不強迫自己一定不要去想。自然一詞,在這里是指自然出現的念頭讓它自然去想,不去控制和強迫它停止。
「為所當為"是指行為方面,是做現在該做的事。接著順其自然這句話,意思是,當一些念頭想法出現的時候,不要強行控制它停止,想一想也沒什麼,但是現在該做飯了,你要去做飯,該讀書了,你要去讀書,做現在應該做的事,就是為所當為。
就是不讓大腦過多干預,不當一回事,然後努力做別的事,而不是努力控制或者忘掉現在的狀態。

努力做事 + 平靜的面對+ 順其自然的心態。這種心態才是真的治療強迫症最好的心裏面對的狀態。再加上 有正常的生活規律 好的心情 自己的 意志力 。
強迫症就能逐漸減輕,可以正常生活,再自己適應這個狀態,就能逐漸治癒

不去排斥,不去分析,不去評判,就跟我們穿衣服一樣,我們從來不覺得人類穿衣服有問題,為何?那是因為我們把衣服看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所謂順其自然嘛。比如說你家裡有鬧鍾,時間長了你就注意不到鬧鍾滴滴答答聲音。火車站的周圍的居民,睡覺也可以很香噴噴,這就是接納了對他們的影響,從來自然來,自然去,就好像我們拿筷子吃飯,用筆寫字,走路,刷牙一樣,都是很協調流淌一般。你去刻意改變了,反而顯得不自然。

第二種療法如下:

第一步:看清想法。學會辨別自己的強迫思維,離開想法,堅持不理不怕不對抗,想法只是想法。
第二步:停止所有的強迫行為和儀式行為。
第三步:接納情緒。在停止強迫行為的過程中,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會持續一段時間,只要你堅持不去做強迫行為,而是帶著這些焦慮恐懼等不舒服的感受繼續做該做的事,情緒會按其規律隨時間逐步緩解。成千上萬次的這樣堅持下來,你就贏了。強迫症最終會逐步淡出你的生活。

第三種療法-----森田療法
治療原則
"順應自然"的治療原則

對症狀而言,就是要老老實實地接受症狀,真正認識到對它抵制、反抗或迴避、壓制都是徒勞的,不要把症狀當作自己心身的異物,對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帶著症狀學習和工作。應當說"順應自然"是森田療法中最基本的治療原則。這條基本原則包含著下述多層涵義:

順應自然地認識精神活動規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現的各種想法和觀念。
神經質症患者常常主觀地認為自己對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種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種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極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強烈的劣等感。其結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說:"如果有人無論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產生不正恐怖的強迫觀念"。神經質症患者對這種心理採取抗拒的態度,他們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絕對清凈,結果必然出現心理沖突。改變這一點,就應接受人非聖賢這一事實;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狹隘之心的事實,認識到不好的想法在頭腦中閃現,是精神活動中必然會出現的事情,是一個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變和決定的,但是否去做,卻是一個人完全可以決定的。因此不必去對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採取的行動。
此外,認識精神活動的規律,還需認識精神拮抗作用,認識到人有對生的慾望和對死亡的恐怖這樣兩種相互對立的心理現象。接受這種心理現象,而不必為出現死亡的恐怖而恐懼不安,以至拚命排除這些令人恐懼的念頭,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內部沖突之中。例如,站在高處時,想到可能摔下去,這本是任何人都會有的想法。神經質症患者卻認為這是異常現象而與之對抗,越對抗則越感到有可能摔下去。改變這種症狀,只有認清精神拮抗作用,從心理上放棄對對立觀念的抗拒,才可能減輕以致消除精神內部沖突。
順應自然地認清症狀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接受症狀。
神經質症患者原本無任何心身異常,只是因為他存在疑病素質,對某種原本正常的感覺看成是異常的,想排斥和控制這種感覺,使注意固著在這種感覺上,造成注意和感覺相互加強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這是一種繼發性惡性循環,是形成症狀並使之繼續的主要原因。
認清這一點,對自己的症狀採取接受態度,一方面不會強化對症狀的主觀感覺;另一方面因為不再排斥這種感覺而逐漸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著在症狀之上。以這樣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狀得以減輕以至消除。例如,對人恐怖患者見人臉紅,越怕臉紅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現,越注意越緊張,反而使自己臉紅的感覺持續下去了。相反,接受臉紅的症狀,帶著"臉紅就臉紅吧"的態度去與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這種感覺,從而使臉紅的反應慢慢消退。
認識症狀的規律還包括要認識到症狀的改變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認識這一點才能堅持對症狀視若平常,不當作自己心身的異物加以排斥,才可能真正消除精神交互作用的影響。


森田療法認為改變神經質症狀,一方面要對症狀採取順應自然的態度;另一方面要隨著本來有的生的慾望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通常症狀不會即刻消失,在症狀仍存在的情況下,盡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確定意義能夠見成效的事情。努力作應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任憑症狀起伏,有助於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從症狀中解脫出來的信心。
神經質症患者本來具有強烈的生的慾望,但為死的恐怖所束縛,原有的精神能量均投入在對症狀的關註上,而影響了其正常的生活、工作與學習。工作和學習越無成效,患者的注意就越固著在其症狀上,就越把症狀當作必須排除的異物看待,從而加重其症狀。
按照生的慾望所表現出的上進心去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第一,會把一直指向內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第二,因為注意不再固著在症狀上而使症狀得到改善;第三,雖然帶著症狀去行動仍有痛苦,但行動本身會帶來兩種收獲,其一是該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不必等症狀消除;其二是做了就能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上有所收獲。
例如,對人恐怖的人,不敢見人,見人就感到極端恐懼。森田療法要求其帶著症狀生活,害怕見人沒關系,但該見的人還要見,帶著恐懼與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注意自己是否又恐懼了,堅持做下去,恐懼就會逐漸減輕。而這樣做的結果,患者自己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想方設法要消除症狀,想等症狀不存在了再與人接觸,其實是不必要的。過去為此苦惱,認為不能做,是因為老在腦子里想而不去做。而為所當為要求患者該做什麼馬上就去做什麼,盡管痛苦也要堅持,打破了過去那種精神對行動束縛的模式。

總之就是在把心放平順其自然的治療原則下,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治療強迫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不經歷痛苦的過程是治不好強迫症的,最起碼開始的一段時間是會極不適應的,也是極痛苦的。正如我對很多迫友說的,當強迫症成為習慣時,要更正到正常人的思維是很痛苦的
治療強迫症好比開車,當你剎車時,總有一點慣性車才會停下來

還有一點就是強迫症是任何人都有的,有些人輕有些人明顯一些. 所以強迫症只要不影響生活就是痊癒的.
你應該認真琢磨我給你的這些建議,剛開始做的時候會很痛苦,一般會有3---6個月的調整痛苦期。以上按我說的堅持兩三個星期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變化。

我15歲得強迫症,強迫症整整折磨我20幾年,我的人生徹底毀了,痛不欲生,就是依靠上面的方法痊癒的,希望能對你能有所幫助有所借鑒。(以上為我個人治療強迫症的心血,也借鑒復制了一些網友的治療經驗,歡迎看到以上文字的網友粘貼,復制,轉載給有需要的人看,在下不勝感激。)

7. 我是一名高中學生,,在初二就患上強迫症,對現在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能告訴我如何走出強迫靠自己嗎

中學生的話,你可以和老師、家長,說一下你的情況。最好看看心理醫生,確診下來,再治療、調理。

關於強迫症,我有幾條文字,你可以仔細讀一讀,選擇適合你的,用於實際生活:

一,記得「一切都會過去」這個總規律。
不管是你眼前的煩惱、不快、事件、遺憾,還是你眼前腦中的某種強迫觀念、無聊邏輯、詞句內容,它們都有一個從發生、發展到消失的周期過程。過個一天半天,過個十天半月,最多過個一年半載,它們都會過去的。就算到時候,你的強迫症沒有全好,也會有新的強迫觀念,代替舊的強迫觀念的。所以,既然你現在糾結的東西,早晚都會淡化、消失,或者被新的煩惱所取代,那麼你便沒有必要太在意這些沒有價值、沒有意義的東西了。你要看輕它,心事別太重。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就是不要「靜止」地看問題,而要用「發展」、「變化」、「長遠」的眼光看問題。

二,記得「對強迫症狀的過度排斥,這本身也是一種強迫症」。
有人希望自己的腦中不準有一句強迫觀念,有人希望自己沒有一次重復語言重復動作,這些近乎完美主義的要求,本身也是一種強迫症。只會製造緊張的氣氛。而你過度在意、排斥那些無聊症狀的同時,又是在提醒你自己出現症狀。所以有時候,我們要做的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只管帶著症狀,搞好現實生活要緊。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每個人也都是不完美的,人腦思維也是,我們要看到這一點。凡事都要有一個「度」的把握,過猶不及,適度最好!

三,面對現實,隨機應變,做長期的准備。
有的人總希望一下子將一切矛盾、煩惱全部解決,然後永遠輕松、快樂地生活(這種人最容易得強迫症)。這是很不現實的、很幼稚的想法。人生過程中,總會不斷有新問題、新煩惱冒出來,打擾我們。包括對待強迫症狀也是,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徹底清除掉,永遠一勞永逸,我們要做的是,適時、有效地調節它,疏導它。有的人,一整天都在發強迫症,什麼事也幹不了。(比如強迫觀念)他也許在想,我再想一次,以後再也不想了。這便是錯誤的想法,因為有時候人是越不讓想,越要想。像這種情況,我們不妨直面問題,直面強迫症,做好長期共處的准備,而不要諱疾忌醫,諱莫如深。然後,通過一次次與症狀的接觸和治療,積極、認真地總結方法、經驗、教訓、規律,等到見多識廣、經驗豐富之後,你自然對強迫症,會更加有把握的。

四,主動出擊,有計劃地調節。
有時候,如果你一直被強迫症狀籠罩,越想擺脫越擺脫不了,終日苦惱的話,我建議你:「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方法是:主動給自己制定一個「調節計劃」,每隔一段時間(一天、兩天、一周都行),你有計劃地釋放、調節一下你的強迫症。比如定期思考、寫日記、做筆記、與有知識的人對話等方法,對你都會有幫助。主動安排時間,把強迫觀念、焦慮情緒、無聊內容等,都想明白、寫下來、釋放掉,你會感覺自己輕松許多。而在其它時間,你可以比較專心地做正事兒,如果又要發強迫症的時候,你也可以明確告訴自己,反正有安排的釋放、調節時間,到時候再發不遲!這樣的話,更有助於你掌握局面。人都是有逆反心理、好奇心理的,關於強迫症,有時候越不讓你發,你越想發,計劃留時間讓你發的時候,你反而不想發了。當然了,「計劃調節法」只是在「明顯症狀期」的權宜之計,而當你慢慢走出來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改良或不用這種方法。

五,理性分析,深度剖析,了解強迫症,看破強迫症。
把強迫症的原理、知識好好學習一下,可以買一本治療強迫症的書籍讀一讀,把你個人的強迫症狀的具體內容,總結、羅列一下,然後找親友傾訴出來,或者以寫日記、發博文、發帖子的方式寫出來。你可以學會整理、分析自己的思維——可以在記事本上,將自己腦中片面的、誇大的、無聊的、迷信的、不科學的、不合理的內容、邏輯,積極、認真地加以檢索、識別,並且列舉下來,然後耐心、科學地加以修改、糾正,並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注意改正這些問題、這些毛病(也許一下子改不了,但慢慢來,總會好),養成好的、科學的思維習慣。和上兩條的道理一樣,有時候,你越怕,越忌諱,越迴避某種事物(包括強迫症本身),這種事物就越會頻繁、嚴重地影響你的生活,而一旦當你正面面對它,解剖它的時候,它便不再神秘,不再可怕了。

六,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從根本上瓦解強迫症。
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深入學習一下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議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學會聯系、全面地看問題,學會發展、變化地看問題,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人生涉獵要廣泛一些,視野、心胸要開闊一些。你可以多讀些好書。比如讀一些國學經典、諸子百家,讀一些偉人、名人的歷史、傳記、著作,從中獲得一些精神的滋養與力量。你還可以多接觸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特別向性格開朗、人格高尚的人,學習學習,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你可以向那些品行突出的人士,多取取經,吸收並釋放出自己的正能量!

七,關於儀式動作、毛病習慣。
有的強迫症患者,有象徵儀式、儀式動作、無聊的毛病習慣等。首先,要通過科學認知,認識到這些儀式、動作、毛病的荒謬性、無意義性,在以後的生活中,逐漸消除掉這些儀式、動作、毛病。而在眼下,一下子消除不掉的話,你可以先考慮「替代法」:更換一下儀式動作、毛病習慣的具體內容。比如,用一個幅度較小、令你舒心、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動作、習慣,去替代掉原先那個幅度較大、令你厭惡、沒有任何意義的動作、習慣。此外,動作、習慣的頻率,也要有計劃地加以限制,並逐步降低!

八,學會常見的心理調節之法。
狀態不好的時候,可以用讀書、練字、聽歌、唱歌、購物、運動、散步、郊遊、聊天、聚會等方法進行調節。這些方法,不僅對調節強迫症有益,對其它心理疾病也有幫助。一個強迫症患者,有時還有伴有其它心理症狀,不妨一並做一下了解與調節。另外,還有一種臨時的調適方法,值得推薦:比如你的腦中正有一個強迫症「興奮灶」活躍的時候,你可以另外建立一個或幾個新的、好的、有積極意義的「興奮灶」,以便轉移注意,分散壓力,釋放情緒——可以是出去走走,換個環境;可以是打個電話,聊點別的……這些都是不錯的方法、手段。你開始也許不習慣這樣做,但你這樣多嘗試幾次,你會有所收獲的。當然了,你的強迫症病因,如果是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問題,那還是建議積極解決問題,或者是求助他人一起解決問題,而不要選擇迴避。

以上方法,有幾條是治標的,有幾條是治本的,希望你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使用,綜合調節!
最後,有機會的話,建議到正規醫院,看一看心理醫生,進行一下心理咨詢,以及必要的測試、治療!

期待繼續為你答疑解惑,祝你心情愉快!

8. 我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我患有非常嚴重的餘光強迫症!怎麼辦!懸賞100!

我也是八年級,患餘光強迫症一年多了,去過一次醫院開了點葯就回來了.但也沒好.我很生專我自己的氣,因為以前屬我能集中精力很快的背完一大段課文。現在連上課集中精力都很難了。我以前考全級前十很輕松。但現在要熬夜才能努力的趕上進度。我也好迷茫呀!

9. 網路強迫症的案例

從去年11月20日起,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在校園網上開展在線心理健康咨詢,4個月來內,5位心理學專家上網回答了容780餘人次大學生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北大學生工作部總結出了大學生們普遍關心的這8個熱點問題,同時給出了心理學專家有針對性的建議。
考試焦慮主要表現在迎考及考試期間出現過分擔心、緊張、不安、恐懼等復合情緒障礙,還可伴有失眠、消化機能減退、全身不適等症狀。專家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學習的辛苦。
除了學習,與大學生最密切相關的恐怕就是人際關系問題了。大學生的性格日趨成熟與穩定,其價值觀、世界觀基本成型,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觀點,並且易趨固執。因此,他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求一種寬松與自由的環境。但部分學生由於很少融入到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認識。因此在具體的交往活動或過程中出現了各種「交往不適症」或「交往綜合征」。對此,專家建議要善於發現對方優點,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調整對他人的期望水平。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