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學生資助
A. 你認為學生資助工作應該怎麼干
1、加快推進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化。為實現教育公平,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不因經濟原因而綴學,國家開始實行助學貸款政策。政策執行幾年後重新審視,實行生源地貸款為主, 學校所在地貸款為輔的原則在實際中是比較可行的。生源地銀行和學生及其家長的關聯度較高,相對了解貸款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 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地點不確定,但學生家長的居住地相對穩定,生源地貸款也有利於學生畢業後貸款的追蹤和催繳工作;還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還貸意識,加強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所以增加助學貸款生源地的比重,有利於實現國家助學貸款的長期良性循環,真正實現其扶貧助學的目的。
2、加強隊伍建設,完善機構。高等學校要認真落實國家關於資助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按照規定建立資助工作機構,加強資助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比例選拔政策水平高、責任心強、公道正直有愛心的教師來承擔資助工作。政府相關部門、相關機構和學校都應該高度重視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力圖做到和資助工作有關的管理部門、教師、關心資助政策的學生、家長都了解和熟悉資助措施的條件、途徑和程序。利用多種形式使所有利益相關者都了解資助政策,關注資助工作。同時,高校還需要建立起一種應急資助機制,對因意外原因導致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的學生能及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助其渡過難關。這種機制是完善的高校資助體系中必不可少的。
3、完善資助對象的認定程序。按照國家的要求並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成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機構,這是高校完善資助工作的前提條件。認定機構的成員要有合理結構,應當包括院系領導、輔導員、學生代表和其他與學生在校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代表組成;對資助對象除每學年一次的集中申報審查外,還應當不定期、按比例進行資格復查;資助部門要克服困難,盡量對經濟困難學生的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及時、准確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出入庫管理或調整困難檔次;認定工作可以引入學生監督機制,在貧困生認定和復查工作中,成立包括學生骨幹、貧困生和家庭經濟富裕學生等學生組成認定工作監督小組,結合受資助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日常消費行為及誠信品質進行初步評定,確保評定結果的公平和公正。
4、拓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途徑。勤工助學是高校資助工作的重要渠道,資助工作部門要積極挖掘合適的勤工助學崗位,特別是校外崗位,拓寬資助渠道。在校內,要積極有效地發揮大學生的知識和專業優勢,在原有的一些基礎性工作之外,多設置一些和專業知識與能力相關的助學崗位,如科研助理、實驗室助理、教學助理等崗位;通過和就業部門的聯系,在校外拓展一些適合學生及學生專業特點,體現大學生智力優勢的助學崗位。另外,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一些允許有少量經營服務性質和簡單管理性質的崗位諸如報攤、廣告箱、體育場館、多功能廳等也可設置若干助學崗位,或者讓利交由學生經常管理,實現專業學習和勤工助學的良性循環。
5、強化資助育人工作的教育功能。如前所述,在資助工作中,往往較多的關注給予資助對象以物質支持, 而忽視對其進行精神上的關懷。比起經濟上的困難,經濟困難學生往往更缺乏被人尊重的感覺,他們認為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貢獻不大, 對自己的未來缺乏信心,導致生活、學習失去目標,嚴重的甚至引發心理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轉變資助工作理念,從單純的經濟資助轉變為全方位的資助。對資助對象除了經濟上的資助外,還要給予更多精神上關愛,尊重,助其樹立信心。加強對受資助學生的誠信教育、勵志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健康豐富的文體活動,培養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和樂觀、豁達、寬容的人生態度。同時引導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其他人,教育其知恩圖報,反哺社會。
6、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機制。許多學校在實踐中對資助經費的發放方式進行研究創新,靈活採取集中發放和分期發放的形式對於保證資助經費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效的。學校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對受助學生的跟蹤機制,對於通過資助,出色完成學業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對於不能合理、正確使用資助金的學生,要及時有效地予以糾正指導,使資助資金真正發揮它的功能作用。學校應當將資助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考核評估體系,鼓勵創新運行機制,以確保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公平的資助。國家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應對資助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機制,將各類資助工作納入政府整體工作考核評估的體系,以確保資助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得到良性發展。
努力構建兼具經濟救助和人文關懷的資助工作新模式,事關億萬貧困學子的健康成長,事關教育公平,是國家和民族的千秋偉業。通過完善資助工作,切實使億萬困難家庭受益,億萬困難學生受益,正在教育功能的良好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良好體現。
B.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系統里的名單和補助人不符合怎麼辦
引言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是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的全面反映。為了進一步做版好和規范我權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管理工作,提高資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針對我校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資助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我校量身定做了一套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獎學金管理、助學金管理、困難生管理、困難補助管理、學生貸款管理、勤工助學管理、網上投票/問卷調查等,並能發布相關的新聞/政策/文件,實現資助相關信息自動統計、在線列印/導出功能等內容。通過這套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經濟困難學生可通過校園網,實現在網路上申請各項資助,各二級學院與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也將通過網路,對各項申請進行審查、審批;且方便統計、查詢和統籌管理。該系統實現了學生資助管理相關工作的網路化、自動化、集成化,將資助相關人員(學生處、院系輔導員、學生、各用人單位)緊密聯系,並且將目前相對分割的「獎、貸、助、勤、補、免、緩」各項管理工作,整合到一個共用的數字,實現.
C. 大學貧困補助金
我們上大學的時候輔導員老師有個絕招,就是選貧困生的時候要所有的同學把手機內放在桌面上。容真正比較困難的手機基本上都是便宜的,拿三星啊,蘋果啊,這些牌子的人自動就不參評了。一般情況下學校是會衡量家庭條件的,名牌衣服,手機,還有平時的打扮都會影響到參評,但是如果你平時比較樸素,且成績比較好的話,就沒有問題了。有人會告發這些無聊的事嗎?對他們也沒什麼用處,除非跟老師有什麼陰謀,想把這個補助揣自己兜里。。。呵呵
D. 為什麼大學里申請貧困生補助評選,輔導員會選擇家裡孩子比較多的獲得補助,家裡就一個孩子的直接刷掉!而
申請貧困生補助時,應該提前向輔導員說清,特別是家裡一個孩子卻發生過重大情況的。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認為孩子多的家庭一定有困難,都忽略了家庭的經濟基礎是不一樣的,也忽略了一個家庭途中遭遇的不測,只看到了表面現象。他們就會認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一定沒有負擔,然後給孩子多的發放貧困生補助金。
你應該特別向輔導員說清楚的,如果允許,也可以就家裡曾遭遇過的重大事件開證明。
E. 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有哪些意見建議
1、加快推進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化。為實現教育公平,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不因經濟原因而綴學,國家開始實行助學貸款政策。政策執行幾年後重新審視,實行生源地貸款為主, 學校所在地貸款為輔的原則在實際中是比較可行的。生源地銀行和學生及其家長的關聯度較高,相對了解貸款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 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地點不確定,但學生家長的居住地相對穩定,生源地貸款也有利於學生畢業後貸款的追蹤和催繳工作;還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還貸意識,加強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所以增加助學貸款生源地的比重,有利於實現國家助學貸款的長期良性循環,真正實現其扶貧助學的目的。
2、加強隊伍建設,完善機構。高等學校要認真落實國家關於資助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按照規定建立資助工作機構,加強資助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比例選拔政策水平高、責任心強、公道正直有愛心的教師來承擔資助工作。政府相關部門、相關機構和學校都應該高度重視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力圖做到和資助工作有關的管理部門、教師、關心資助政策的學生、家長都了解和熟悉資助措施的條件、途徑和程序。利用多種形式使所有利益相關者都了解資助政策,關注資助工作。同時,高校還需要建立起一種應急資助機制,對因意外原因導致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的學生能及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助其渡過難關。這種機制是完善的高校資助體系中必不可少的。
3、完善資助對象的認定程序。按照國家的要求並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成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機構,這是高校完善資助工作的前提條件。認定機構的成員要有合理結構,應當包括院系領導、輔導員、學生代表和其他與學生在校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代表組成;對資助對象除每學年一次的集中申報審查外,還應當不定期、按比例進行資格復查;資助部門要克服困難,盡量對經濟困難學生的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及時、准確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出入庫管理或調整困難檔次;認定工作可以引入學生監督機制,在貧困生認定和復查工作中,成立包括學生骨幹、貧困生和家庭經濟富裕學生等學生組成認定工作監督小組,結合受資助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日常消費行為及誠信品質進行初步評定,確保評定結果的公平和公正。
4、拓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途徑。勤工助學是高校資助工作的重要渠道,資助工作部門要積極挖掘合適的勤工助學崗位,特別是校外崗位,拓寬資助渠道。在校內,要積極有效地發揮大學生的知識和專業優勢,在原有的一些基礎性工作之外,多設置一些和專業知識與能力相關的助學崗位,如科研助理、實驗室助理、教學助理等崗位;通過和就業部門的聯系,在校外拓展一些適合學生及學生專業特點,體現大學生智力優勢的助學崗位。另外,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一些允許有少量經營服務性質和簡單管理性質的崗位諸如報攤、廣告箱、體育場館、多功能廳等也可設置若干助學崗位,或者讓利交由學生經常管理,實現專業學習和勤工助學的良性循環。
5、強化資助育人工作的教育功能。如前所述,在資助工作中,往往較多的關注給予資助對象以物質支持, 而忽視對其進行精神上的關懷。比起經濟上的困難,經濟困難學生往往更缺乏被人尊重的感覺,他們認為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貢獻不大, 對自己的未來缺乏信心,導致生活、學習失去目標,嚴重的甚至引發心理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轉變資助工作理念,從單純的經濟資助轉變為全方位的資助。對資助對象除了經濟上的資助外,還要給予更多精神上關愛,尊重,助其樹立信心。加強對受資助學生的誠信教育、勵志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健康豐富的文體活動,培養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和樂觀、豁達、寬容的人生態度。同時引導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其他人,教育其知恩圖報,反哺社會。
6、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機制。許多學校在實踐中對資助經費的發放方式進行研究創新,靈活採取集中發放和分期發放的形式對於保證資助經費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效的。學校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對受助學生的跟蹤機制,對於通過資助,出色完成學業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對於不能合理、正確使用資助金的學生,要及時有效地予以糾正指導,使資助資金真正發揮它的功能作用。學校應當將資助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考核評估體系,鼓勵創新運行機制,以確保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公平的資助。國家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應對資助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機制,將各類資助工作納入政府整體工作考核評估的體系,以確保資助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得到良性發展。
努力構建兼具經濟救助和人文關懷的資助工作新模式,事關億萬貧困學子的健康成長,事關教育公平,是國家和民族的千秋偉業。通過完善資助工作,切實使億萬困難家庭受益,億萬困難學生受益,正在教育功能的良好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良好體現。
F. 請問,大學輔導員剋扣學生獎學金和貧困生生活補助的行為違法嗎
肯定違法 我們學校也使這樣的 有條件的話去中國青年報上可以曝光一下,鄙視這些垃圾的學校,連獎學金都要扣一半,真不知道教育部是干什麼吃的,好多學校都這樣
G. 我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可輔導員沒給我發助學金,說是還貸款可,是怎麼回事
你這輔導員很有問題,或者說你這學校很有問題!
要去教育機構申訴,不能讓不法分子猖狂!!!
H. 如何做好高校學生資助工作
一、認真宣講、解讀國家相關精準扶貧資助政策。在新學年開學之初,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各類學生資助政策宣講到位、解讀到位,確保貧困學生及時、有效、全覆蓋地享受國家的扶貧資助政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切實落實教育部的「對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確保做到『三個也不能少』:一個對象也不能少、一個項目也不能少、一分錢也不能少,讓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都能得到資助。」的好政策宣傳到每一所學校、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及家長。
二、要在能力范圍內對貧困學生提供必要資助。各級各類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一定的助學基金,對學生在雜費、班費、住宿費、生活費、水費、電費、保險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助。資助方式可以有多種,比如直接免除,免除雜費、班費、住宿費等,或者直接發放一定的生活補助金,讓困難學生沒有基本生活的後顧之憂。在學校設置勤工儉學崗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掙得一份收入,在學習、生活開支上多一份保障,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
三、積極引入社會資助機制,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建立完善的資助體系。加強與知名校友、愛心企業的溝通和合作,設立專項助學金,為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爭取更多的資助渠道;
四、因地制宜開展好貧難學生的心理輔導,注重貧困生的隱私保護。助學工作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這一個領域,心理「助學」也很重要。有的貧困學生,會因貧困產生自卑感,不願與同學老師交流,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要安排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專家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結對幫扶,鼓勵他們勇敢地戰勝自卑心理,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時,學校在做好資助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注重貧困生的隱私保護,避免加重貧困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五、要嚴格把關審核,確保讓真正貧困的學生享受到資助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受資助對象評議、評審和監督等工作機制,深入調查研究,確保資助金用在「刀刃」上,讓貧困學生享受國家的恩澤。
I. 大學如何委婉的與輔導員平分貧困生補助
要推心置腹的坐下來仔細的商量一下,說出自己的意見和自己的看法,然後達到雙方的滿意,達到雙方力的平衡,這樣問題就解決了。這是不錯的辦法。
J. 因為成績差輔導員不給貧困生助學金
助學金,本來就是為了鼓勵貧困學生好好學習的,一般學校對助學金的發放都有成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