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輔導成功案例照片
① 家教成功案例怎麼寫
可以從教學方式新穎,獨特的方面來寫。
② 學大有什麼成功輔導案例嗎
您好!
1、您如果咨詢輔導成功學員案例,歡迎您去學大教育官網,對應點擊明星學員,了解詳細成功輔導學員情況及學生提分效果!http://beijing.xueda.com/?k=xuedafu
2、幫您簡單介紹一下學大教育模式介紹:
學大教育會針對不同的孩子,制定個性化的輔導方案,是一對一個性化教育,一個孩子享受一個教師團隊,上課期間是一位老師針對一個孩子授課,課後還會有一對一的陪讀答疑,孩子可以在我們校區寫作業和自習,我們有學習管理師和陪讀答疑老師全程管理和跟蹤。孩子有不會的問題老師可以幫助答疑。同時也配備心理老師和學科分析老師幫助孩子前期制定輔導方案以及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學大教育教育秉承知人善教的教育理念,制定了嚴格的輔導流程:
對學生學習情況測試(清晰了解學習情況)—科學診斷(找到學習中的問題)-制定科學的輔導方案—簽訂協議,建立學生檔案---匹配適合的老師---一對一授課/答疑/輔導—N對一全程跟蹤
所以,因為一對一個性化輔導服務周密,學生提分效果才更明顯,請放心選擇學大!
③ 學生個案研究案例
以下名字都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問題學生個案研究
一、個案的基本情況
張揚,獨生子,11歲。性格直爽、好沖動。頭腦較聰明,很講義氣。母親在家,父親外出做生意。一個月回家一次。父母對張揚很寵愛,在各個方面都盡量滿足張揚的要求,對金的期望值也比較大。
二、問題行為的表現
1、張揚在學校的前兩年經常跟其他同學打架,在同學和老師的的印象里不好。
2、張揚是住校生,有時候不遵守住宿制度,晚上不按時就寢,大聲在宿舍講話。在課間經常和學生打鬧,和同學打架差點被開除。本來是留校查看,認錯態度好,學校給通報警告處分。
3、學習興趣不大,上課愛說話,擾亂課堂紀律,有時候不交作業。各科成績經常亮紅燈,每次月考總分在班級後幾名。上課睡覺是經常的事情。
4、思考問題往往以自己的願望為出發點,對他人是絕對化的要求。執拗、偏激,對矛盾歸因時只看對方的錯誤,對老師的批評教育,表現出強烈的抵觸情緒,經常給班級管理帶來困難,班主任很頭痛。
從以上行為中,可以判斷張揚品行存在障礙。急需矯正。
三、制定方案,科學輔導
1、父母與家庭治療。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
首先,矯正母親的錯誤教育觀念和行為。張揚母親很溺愛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愛護張揚,呵護過度,孩子有時候違反了校規,她就到老師那裡講個不停,說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如何如何的乖,或者為孩子開脫責任。我多次跟張揚母親交流,反復強調孩子犯錯誤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能正視孩子的錯誤是不利於正常教育的。矯正張揚的錯誤需要一個過程,著急是沒有用的。家長應該耐心疏導,幫助孩子逐漸克服缺點。孩子有問題後,推卸責任、埋怨、責備都只能事與願違。
其次,是合理運用獎勵技術。及時獎勵其合理行為,使其好的行為及時得到強化。獎懲結合,獎為主,但獎勵要有原則,不能超越許可的范圍(一次因為張揚考試達到了母親的目標,於是給他很多的錢,又是吃又是玩,表揚到天上)。
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關系。父親應放下尊嚴,同孩子多談心,打開孩子的心結,知道孩子心中想什麼、希望什麼、喜歡什麼,多鼓勵孩子,不能因為自己忙就不過問。
2、認知治療。
對於問題行為學生來說,對自身行為的正確認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我認為認知過程中張揚對當時情境的評價、對周圍人的反應,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陳述,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必備資料。
首先,說服教育是認知治療的第一途徑。轉變張揚的道德意識,主要採取與其談心的方式。我選擇了張揚喜歡的方式。盡量不選擇在辦公室,這樣張揚可以放鬆與我交流。每次談心之前,我先確定談話主題,設計一些問題,逐漸了解張揚的道德水平。如「為了幫助同學出校,自己裝病」這件事情,讓張揚認識到,不管自己主觀想法多麼的好,自己多義氣,但是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錯誤的。這種說理教育雖然力度不大,見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標治本的,相反,急於求成,用教師的權威說服學生,會適得其反。
其次,問題訓練是認知治療的必由之路。心理學認為,孩子對於他人行為進行歸因時,傾向於用一種帶有敵意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做出解釋。如一些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總是堅決的排斥和強烈的拒絕,認為自己沒有錯,或者是老師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對,以此來維護自己的面子,證明自己行為的正確。這是錯誤歸因引起的。因此,必須訓練學生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我是誰?我要做什麼?我考慮問題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評價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後通過一些具體的問題,訓練張揚應用這些步驟解決自己實際遇到的問題。訓練題目來自於張揚的生活實際。如你上課睡覺、大聲說話,老師提醒你或者同學提醒你,,你怎麼辦?你不寫作業不交作業,同學或者老師批評你,你該怎麼辦?在訓練中使張揚熟練運用這些步驟,能夠做到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第三,激發動機是認知治療的最佳方略。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緒追求的影響。情緒是學習動機主觀因素中極為活躍的重要變數。張揚由於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睡覺,經常受到批評,缺乏成功的體驗,對學習產生消極情緒。對學習內容厭倦,對老師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態度。張揚是班主任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會經常看見張揚立在辦公室里。於是我考慮對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麼,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態度及親切和藹的微笑、鼓勵的話語是對他。對張揚來說,缺少的正是以上這些。通過這種方式,他的行為發生了一定的改觀。
四、治療與輔導過程中的問題
1、耐心疏導
教育的奇跡來自於平時的引導中,課上課下,我盡量找機會給張揚表現。讓張揚體驗成功的感覺。作業認真表揚、積極回答問題表揚、考試成績好表揚等等,以這些閃光點為契機,耐心正確引導。有時候張揚的一些小毛病,如作業沒做完的時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場玩籃球等。每當這個時候,我不是指責,而是積極地去跟張揚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結論。事情過去後,我讓張揚冷靜思考,把當時事情全過程再回憶一遍,自己找到出錯的原由,強化他正確認清問題。
2、允許反復
學生的不良行為,在矯正過程中會多次出現反復。學生的不良行為,在矯正過程中會多次出現反復。因為受原有習慣的影響,主體會做出自動的反應。錯誤有時反復出現,我們要認識到教育過程具有長期性。所以急於求成,或者遇到問題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一次,張揚與陳某開始是開玩笑,而後,張揚對陳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惱火就動手打人,結果兩人在食堂門口打了起來。通過學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認識到自己的不對。
通過治療與教育,張揚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支持與鼓勵,求知的需要隨之產生。表現在張揚上課開始聽講,參與課堂問題討論,作業積極完成。我不斷積極鼓勵,使其成功感得到強化,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對張揚的教育見成效。下學期的多次模擬考試,張揚的各科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尤其是英語有了很大的改觀。
五、個案小結
1、輔導方法
在輔導過程中,我始終尊重張揚,理解張揚的行為,信任張揚的行為,和張揚真實地交流;同時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逐漸引導張揚進行對自己行為的獨立思考;減少張揚對我的戒備心理,能夠聽我的話,這就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礎,我在此基礎上,幫助張揚解開了一些心底的「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導張揚自己不斷鼓勵自己、相信自己。
2、經驗與教訓
建立很好的師生信任關系,這是我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給學生不斷樹立學習自信的「韌」勁。從實際出發,採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與之交流,既尊重了學生,又達到了教育的效果。輔導者不能急於求成,應該允許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以及行為反復,才能趨於穩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以轉化學生的不良行為。
3、反思
心理輔導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要善於細微之處多觀察,要對學生有愛心耐心,不論是什麼的樣的學生,都是有尊嚴的有性格的。決不能姑息遷就,更不能慌張。要給以學生充分的信任,要多和學生溝通、班主任以及家長溝通,及時獲得第一手的材料。心理輔導教師應該具備准確分析評價各種信息的能力。
④ 理自己的任教經歷,想一想自己在轉化學生方面最成功的案例是哪一個
學生偏激心理個案分析
案例介紹
學生N,12 歲,我班中的一名男生。看似比較懂事,內向,平常不容易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和注意。四、五年級時曾有幾次因各種原因背著書包要回家不想讀書了。在未教他之前,本人就對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脾氣大,容易做出格行為。本學期發生的兩件事,讓我對該生有了更深的認識,一次是將家長給他上交給老師的晚托班費「弄丟 」了,死活不承認是自己用作它途了。另一次是因生日家長未買蛋糕而向任課老師發脾氣。平常喜歡說謊,自然地將所有的錯誤與不對歸結到他人身上,而自己卻無錯可改。
案例分析
本人認為,學生N 從心理成因來講更多的是偏激心理在作祟。偏激是指人的意見、主張等過火。多存在於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做人處世的一個不可小覷的缺陷。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產生源於知識上的極端貧乏,見識上的孤陋寡聞,社交上的自我封閉意識,思維上的主觀唯心主義等等。
常見的偏激主要有三方面的特性:1、認識上的片面性:偏激的人以絕對的、片面的眼光看問題。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以偏概全,固執己見,鑽牛角尖,對人家善意的規勸和平等商討一概不聽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騷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只問別人給他提供了什麼,不問他為別人貢獻了什麼。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們交朋友喜歡「同聲相應,意氣相投」,都喜歡結交飽學而又謙和的人,老是以為自己比對方高明,開口就梗著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無理也要攪三分,試想,這樣的人誰願和他打交道?2、情緒上的沖動性:偏激在情緒上的表現是按照個人的好惡和一時的心血來潮去論人論事,缺乏理性的態度和客觀的標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誘。如果對某人產生了好感,就認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錯誤、是缺點、也不願意承認。3、行為上的莽撞性:偏激在行動上的表現是莽撞從事,不顧後果。產生偏激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知識經驗不足,辯證思維的發展尚不成熟,不善於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往往抓住一點就無限地誇大或縮小,自以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極易出現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斷,導致錯誤的結論。
學生N不管從認識,還是從情緒和行為上都與偏激心理的表現相符合,究其偏激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由於學生N 是獨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經商,家中只有大伯平常比較關心他的生活,父母最多的是給孩子錢,以此來彌補所謂做父母的責任。缺少了家庭教育這一關鍵要素,缺少了親人關愛的這一重要情感熏陶,導致學生孤單,生活無目的性,迷戀打游戲機,經常找各種介面向父母要錢。由於父母對他的關心較少,他就將自己的各種不足都歸結到父母身上。隨著心理遷移,在學校里,他就不管自己言行的對與錯,自然的將這一切的錯誤都歸咎到同學,甚至老師身上。缺失了家庭教育和親人關愛是學生N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個人因素。學生N對於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任何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好惡作為判斷標准。由於自己的偏激,導致他的人際關系比較差,這一因素更讓其在情緒上表現得更為沖動,以至於做出一些莽撞的行為。以偏概全,導致錯誤的結論和做法。
三、他人因素。由於學生N的偏激行為的表現,使其他學生對他退避三舍,同學們認為該生氣量特別小,看到別人受表揚就揭短,看到別人挨批評就幸災樂禍;沒有朋友,不願意和他們交往。所以學生N和同學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距離,孤單與無助促使他偏激心理的進一步發展。任課老師也對他的情況有所了解,所以不願更多的「管」他,得不到老師的關愛,使其覺得自己更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促使他用更為偏激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他人因素是其偏激心理形成不可忽視的因素。
輔導策略
1、拉近距離,實施關愛。
由於學生N 偏激的言行,使他與其他同學的心理距離較遠,也經常受到歧視而自卑,最終表現出自傲和偏執甚至對立情緒,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他真心交談,告訴他你是父母的好孩子,你是老師的好學生,你是同學們的好同學,你是班級大集體中的一份子,只要你正確地對待他人他事,你就會受到同學的歡迎,老師和家長的信任和表揚。於是我經常鼓勵他去關愛別人,關心集體,在多次表揚中,使他找回了自信,並得到了同學承認和友愛。在他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支圓珠筆,讓他很感動,從而逐步的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偏激心理得到了一定的矯正。
2、自我管理,塑造人格。
制定目標,讓學生N明確自控行為的主要目標,嚴格規范自已的行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制定一個時間規劃表,要求他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逐步磨礪自己的意志,讓他意識到一味地原諒自己,遷就自己,只會在錯誤、缺陷、惡性的斜坡上越滑越遠,最終不能自拔。實施批評和表揚有機結合的方式,規范其行為,引導其從偏激中走出來,塑造一個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3、師生努力,促使改變。
與任課老師溝通,利用一切機會發現學生N的閃光點,對案主不自製的行為以柔和的方式加以制約,減少了他與老師的沖突,有利於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使他獲得了一種寧靜、平和、友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同學們以一種寬大為懷的心情去包容他的缺點,以一種沙裡淘金的耐心去發現他的優點,和平相處,共同進步,促使改變。
4、溝通家長,健康成長。
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取得聯系,希望為了孩子,多回家,多教育,多關心。平時要求注意創設與孩子溝通的情境,真心聽孩子的傾訴,少用粗俗而又無效的打罵教育方式,通過換位思維及互相關愛等方式正面啟發培養孩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利用好家庭這一教育的主戰場,作好孩子的榜樣,努力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為開拓孩子的美好前程創設條件。
輔導效果
通過將近兩個多月的輔導,學生N已經能和父母較好地進行心理交流;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較為和睦了;能夠積極地參與一些活動;對老師有了信任感;平常因偏激心理而做出的過激行為幾乎沒有了。
個案思考
1、作為一名教師,要全方面了解自己的學生,在工作中要有愛心、細心、責任心。
2、教師要多學知識,除了學好課程的理論知識,做好教學實踐工作之外,還要學好其他方面的知識,如心理健康知識,藝術常識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適合現代教學的老師。
3、現代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挑戰性,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生活環境、心理素質各不相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復雜。
4、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一體的,如何做好老師,必須要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充分發掘社會資源,利用學校主陣地,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心理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教育,培養心智健康的學生。
⑤ 課外輔導班的案例
有些矛盾哦,有補課的學校貌似都沒有適當這一說,而且一般來說補課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很少有拿出來講的.這么說吧.差生可以通過適當的補課來縮小差距,讓以前一些上課不明白的知識點可以重新學習,而優等生可以鞏固他們所學習的知識!我想這應該就是好處了.
過度的話就占據了孩子太多時間,導致孩子厭學心理,並且學生時間安排不過來,身心疲憊~!
至於具體事例一般很少有,不過我還是找到一個補課造成學生疲憊反抗的例子,你可以看看:http://news.sina.com.cn/c/2004-07-26/08143199764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