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輔導員自我激勵知乎
Ⅰ 在大學里學習最勤奮的人是什麼樣子 知乎
在考研時候每天六點起床去圖書館你是占不到座的
Ⅱ 大學里被打應該怎麼辦 知乎
大學里被打應該怎麼辦?如果不是很嚴重,就到學校的。警務室去報警。
Ⅲ 高校教師和輔導員還有編制嗎 知乎
當然有編制。
如果高校已經錄用了你,一定會給你有編制的,不然,就不會錄用你的。
Ⅳ 知乎 大學生應該怎樣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一個關乎大學生的嶄新的、終身發展的大事。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如何根據自身條件和理想,准確定位,重塑自我,讓自己的人生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值得我們大家探討。
專業與職業
所學專業是否需要與未來的職業對口?
大多數學生在選擇報考大學時,到底報讀什麼專業,往往是選擇時下熱門的專業,或者為了能夠上大學而報讀一些偏門的專業。但在大學學習或者參加社會工作時,卻發現自己對所學的專業並不感興趣,是培養興趣還是另尋專業呢?
其實,除了技術類學科和基礎知識外,大學學習到的知識真正能用到實際工作中的非常之少,大學教育主要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拓展了知識的深度,所以,如果你對所學專業沒有興趣,建議你在步入社會時可以選擇新的職業從頭開始。
擇業與就業
是謹慎擇業還是先就業再擇業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很多學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非常謹慎,心想一定要選個跟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相同的企業才肯就業。
有
兩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來到深圳,她們倆都有著自己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個人階段性規劃也非常好,所以,她們在擇業時有幾個要求:一般的公司不去,跟自己的未
來職業規劃無關的公司不去,而且還要求要兩個人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她們懷著招聘的公司多得很的想法,可是一個月後,盤纏差不多用完了,我發現她們還每天來
往於人才市場的路上。
畢竟,我們只擁有理論知識,要去與那些已經擁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甚至層次比我們還要高的求職者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無疑我們具有相當的劣勢;加之大部分企業都偏重於實用而不願投入時間栽培,一些大學生自我感覺良好、面試的印象也不錯,結果卻沒有被錄用,我想大部分原因
在於此。所以,建議大部分學生選擇先就業再擇業。
就業與適業
是卧薪嘗膽累積自身競爭力,還是快魚吃慢魚尋求快速發展?
大多
數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eq)都欠佳,由於社會閱歷和生活磨練少,所以,他們往往經不起失敗和挫折,不能笑對生活;另一方面表現為急功近利,進入一家公司
才工作三四個月,就以為自己已經學到了該學的東西,於是馬上想著換新工作,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也有的學生以為十年寒窗都在花錢,踏入社會就是賺錢的好
時機,甚至用頻繁轉換工作來作為加薪的跳板。可是,頻繁轉換工作,一年下來,工資沒有漲高,能力也沒有增長,白白浪費光陰。
建議步入社會時先卧
薪嘗膽的沉澱下來,深入地實踐學習和積累,即使想要去進修深造的,也要等三四年後再考慮,或者不脫產學習。既然就業了,就要學會適業、守業,適應現在的職
業,鍛煉自己的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而要完全學習到一個中層崗位的知識技能(達到獨立操作能力),沒有兩年以上的沉澱是不可能的,
最多也是表面功夫。
你已經具備了十年寒窗的知識積累,恐怕還需要十年寒苦的實踐積累,企業是不歡迎半桶水的,說什麼你都懂一點,但深入談下去你就什麼也不懂了,其實也就是你什麼都可以做,但什麼事情都不能交給你獨立去做,那不成了「打雜」的?
最初就業,先選擇一份不太重要的工作
誰都希望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既舒服又高薪,要是能夠擔任一些重要職務、甚至小組負責人,那更是夢寐以求的事了。
但
是我建議大部分學生的第一份工作先選不太重要的崗位。重要的崗位需要承擔更重要的職責,壓力會非常大。你與公司是在比較耐力,崗位越重要、薪資越高,公司
對你的期望就越大、越快;對於不太重要的崗位,你就贏得了更多的競爭機會,並且,找一份不太重要的工作,你才有精力和時間去深入學習,去提高自己的競爭
力。
與人力資源經理合作
一般而言,管理完善的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都是一個最佳的職業生涯規劃者,如果你認可這家公司,不妨多與人力資源經理溝通,讓他為你做好中短期職業規劃。
通
常,人力資源經理會與部門經理一起,利用三個月的試用期對你進行觀察和給一兩個項目讓你去試試,然後綜合公司的發展和崗位需求的情況,考慮你的個人性向特
質,為你制定一個中期的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崗位的任職資格要求,你目前的現實條件,建立一個差距模型,然後為你設計一個季度的、半年的、年度的職業發展目
標,並列出哪些是需要你自身努力提升的、哪些是公司要幫助你的,最後還會定期進行評估和輔導,以確保你能夠按照規劃發展。
Ⅳ 大學有必要入黨嗎-知乎問答
大學還是很有必要入黨的,因為綠黨是一項光榮的事情,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可以入黨的只要你有這個機會你要盡量的抓住
Ⅵ 普通大學生上知乎能做什麼
知乎是一家創立於2011年1月26日的中國大陸社會化問答網站,產品形態模仿了美國類似網站Quora。
知乎可以讓你學到很多,也可以讓你幫助別人解決知識,成為一個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可以讓你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使你的網路生活豐富多彩。
Ⅶ 知乎是如何解決激勵制度問題的
認真回答問題,獲得邀請,分享更多希望來到知乎的朋友,更加珍惜自己的id,進行良性的問答循環。
Ⅷ 輔導員工作職責和怎麼解決學生上課玩手機知乎
一、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二、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
四、落實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好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五、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六、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班集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力量;
七、組織、協調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組織員等工作骨幹共同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八、指導學生黨支部和班委會建設,做好學生骨幹培養工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Ⅸ 剛畢業的大學生有什麼面試技巧知乎
1.一份好的簡歷,無疑是一塊好的敲門磚。其
實HR在看完你的簡歷之後,要不要你已經有了大概的打算,只要你的表現能夠符合你的簡歷所描述的那樣,基本上HR的心裡就已經有底了。很多人的簡歷,版面
格式很混亂,如果你對這樣的簡歷感到滿意,那就說明,你本身就是個思維混亂的人,這樣的人,你覺得企業會要麼?很多的簡歷上面充斥著「很好」「不錯」等等
的詞語,那什麼叫做「很好」呢?一般HR都會認為如果你寫的是「很好」或者「不錯」,那就是你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來,自然簡歷也就被扔在了一邊。當然,有
些事情確實不方便量化的,HR會根據整份簡歷的水平來評估你所謂的很好到哪裡,但是如果簡歷上面全部是很好跟不錯,基本也就只能剩下被冷落的份了。
2.誇大簡歷。我
敢說,基本上99%的人,簡歷上都有誇大的成分。適當的美化HR並不介意,畢竟你是來求職的,而且人總有自我感覺比較良好的習慣。但是,如果簡歷上存在不
真實的信息,那就是弄虛作假了,這樣的人去到哪裡都不會被接受。我曾經收到過這樣的簡歷:某人在某公司實習,簡歷上講到此人負責某些項目,一個還沒有畢業
的人,怎麼可能負責這么重要的項目,一問之下發現,原來他只是負責項目裡面的一些普通資料的整理,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工作環節。如果你說參與到這個項目里
面,那沒問題,但是你說的是「負責」,還說得好像沒了你不行,這個就太誇張了。
准備不足。
1.自我介紹。這
個我不多說了,如果你連這個沒准備好,那你是對自己和應聘公司的不負責。而事實是偏偏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好,結果balabala下來一輪,等於是給HR催
眠,或者是把簡歷念了一遍,HR已經准備讓你走了。其實有些人並不是沒有準備,只是不知道怎麼去sell自己,如果你這個問題還沒有想好,那就等想好了再
來吧。
2.對應聘企業和職位不了解。這
個沒得說了,不要求你把企業歷史背下來,也不要求你對職位的理解有多深入,但是起碼你得知道這家企業是做什麼的吧,起碼你得知道這個職位是大概負責什麼東
西,需要有什麼能力才能勝任吧。你最起碼在HR問你「你覺得這個職位是做什麼的」或者「你為什麼想要應聘這個職位」的時候,能夠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溝通能力。
1.表情、語氣等。很
多人在面試中沒有什麼面部表情,說話的語調跟蚊子一樣,眼睛老是盯著桌子,試想一下,如果你跟同學聊天,人家是這個樣子的,你還有心思聊下去么?另外還有
個極端,就是面部表情太豐富,聲情並茂過了頭了,聲音大到連會議室外面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如果是話劇團招聘演員的那沒問題。
2.言之無物、條理混亂。這個是最明顯的問題。一個問題下來,誇誇其談講得天花亂墜,結果被HR一句「你究竟想說什麼?」打得愣了。
舉個最普遍的例子——你覺得為什麼你適合這個職位?回答:因為我對這份工作是很有興趣的,而且我也相信我能夠做好,我工作很勤奮,也很細心,只要您願意給
我一個機會……
基本上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打斷對方了,如果還是這么不咸不淡地對話,簡直就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HR希望聽到很實際的東西,聽到能打動自己的東西,聽到你跟
別人不一樣的東西,雖然你說了很多很美好的詞語,但是細細分下來,一句有實際意義的都沒有。
幾乎在所有與學生的面試當中都多多少少有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HR問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又不能不回答,於是就先扯開了,從一點說到另外一點,一邊講一邊想,於是越扯越遠,最後答案跟問題的距離就越來越大了。
HR問到簡歷上的實習經歷或者某些活動的過程,希望你來解釋一下。這個本不是什麼難題,但是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很拖沓很混亂,講著講著突然回到前面去了,然後又跳到另一個地方,相信我,這個絕對不是你跳躍性思維的表現,即使是,那也只能說明你的跳躍性思維很糟糕。
一般應對這種問題,有種回答的方式叫STAR方法,S-Situation,T-Task,A-Action,R-Result,在什麼的環境下,你接到什麼的任務,你做了什麼或者你的貢獻在哪裡,最後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其實很簡單。
還有,HR有時候會給你一個問題,叫你給出解決的方案,這個是很普遍的面試方法,無論你給出的答案是什麼,都沒有對錯,HR在這個時候關注的是你的思維方
式,還有你遇到問題的反應。有些人支支吾吾講不出東西來,說明你的反應不夠快,有些人的答案跳來跳去,說明你的思維不夠清晰,有些人越說越興奮,這個在下
面會提到,等等等等。
這個沒有什麼捷徑,只能是靠你在日常生活裡面的積累,如果說有什麼方法的話,我只能建議你用最基礎的方法,從問題的本身入手,一步一步簡單地推下去,最後
有個方案出來。這樣的好處在於你自己能夠有個相對明確的思路,最起碼不會讓HR感覺想睡覺,不好的地方在於限制了你的思維,對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挖掘得不
夠,挑剔的HR會覺得不滿意。
3.措詞。同
一個意思,兩個人來說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這就是語言的力量。我碰到過很多次,當我問到對方實習的經歷,對方回答「打雜」。雖然可能在實習單位裡面,你干
的都是很基礎的工作,也許真的跟打雜差不多了多少,但是你這樣回答,HR有兩個想法:第一,這個人對待工作不認真;第二,這個人好高騖遠。
在面試中的措詞,很多時候都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語言能力、應變能力和真實心態,所以不要把你在宿舍聊天的那套話帶到面試當中,當你開始面試的時候,就把自
己當成是一個職業人。同時也要注意,HR既不喜歡那些太過口語的語言,也不喜歡滿嘴官腔的調調。一個連話都說不好的人,在實際的工作中,是會碰到很多的麻
煩。
4.對問題不理解。很多人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總希望能夠在答案中多點表現自己,這當然是一種sell自己的辦法,但是請你先注意好問題,在回答好問題的同時適當地去表現你自己,那才能收到效果,如果你的回答跟問題的本身拉不上,很抱歉,HR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對於問題的理解,不僅僅是就問題本身的理解,還要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聽起來好像很玄,而實際上,這考察的不僅僅是你回答問題的能力,還在考察你思維的深
度和廣度,同時也在考察你的冷靜。能夠發現問題背後問題的人,能夠完整地回答問題的人,HR已經在准備給你offer了。
很多時候,HR希望得到的答案,是遠遠超出問題本身的,所以你也要同時學會判斷,哪些問題HR是希望你三兩句話就說清楚的(講得太多就變廢話),哪些是希望你能夠給出有深度、有廣度、有思想、有創造的答案的。
5.切忌套近乎。不
管你在私下跟HR的關系多好,或者是多有面子的人介紹的,在面試過程中跟HR套近乎,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能認識一些朋友,在面試的時候會碰上,作
為你的面試官,還是應該用正式的稱呼。如果你的表現夠好,看在朋友的情分上,自然會給你加分,如果你確實不合適這個職位,那也不會給你offer,如果在
面試中套近乎,得到的很有可能是反效果。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應聘者,初次接觸覺得對方的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只是還有些另外的問題准備另外挑個時間詳談,結果對方在電話結束前突然冒出來一句「咱哥倆都挺熟的了……」於是乎,此人就被列為走江湖路線的,印象分大大下降了。
而且很多時候,就算HR想給你offer,結果由於你在公司裡面稱呼其昵稱,這樣就讓其比較尷尬,如果給你offer,公司的同事和領導會在想是不是有私
人關系在裡面,而且日後會帶來更多的麻煩,不給你發吧,又覺得這個人其實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還是朋友,在這種兩難境地下,做出的選擇往往都很難令雙方滿
意。
知識積累。
1.專業知識。這個也用不著我多說了,如果你不想給HR留個你四年沒讀過書的印象,就好好把書再看一遍吧。雖然在面試中不一定有用,起碼對得起自己的學費。
2.專業外的知識。這個可能一些語言類專業的同學要多點注意。畢竟學語言的跟學經濟管理的同學,接受的知識體系不一樣,培養出來的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是體現在邏輯性上面。
不要抱怨為什麼對專業有限制,因為我見過很多人,腦子真的轉不過來。我遇到過不止一次,一些學語言或者文學的同學,講起話來是很漂亮,但是當問到一些很實
際的問題的時候,很明顯他們是沒有這方面的考慮的,他們並不知道經濟生活裡面有這么多的問題和前後關聯,甚至是一些本身學經濟出身的同學,也往往是用一些
比較含糊的詞語來描述,當HR一層層剖析著問下去,就越來越迷糊了,開始亂了,這些都是本身對知識沒有掌握好的緣故。很多的東西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說起來頭頭是道,被HR問下去則狼狽不堪。
心理素質。
1.情緒控制。這
里的情緒控制主要是在面試中,要學會隨時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舉個很簡單的例子,HR問你一個問題,你不懂,然後就很慌張,「糟了,這下offer沒希望
了」,臉憋得紅紅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試想一下,只是這點小麻煩你就成這個樣子,以後公司怎麼把更大的事情交給你去做?如果剛好問到的問題是你擅長的,
開始的時候很有條理,分析得很好,HR一邊聽一邊點頭,然後你就越發覺得興奮,一發不可收拾,從豬肉漲價講到春運,再講到科索沃獨立,這個時候HR已經把
之前對你的評價打了個問號,而且開始覺得煩了。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僅是在逆境中保持鬥志,也要在順境中時刻冷靜。
2.請你自信。我
遇到過一些人,一上來就「我沒什麼經驗……
也不是特別出色……」,我當時就想問「那你來干嗎呢?」我當然知道你沒經驗,你還是學生,至於你說出色不出色,還沒開始面試你就已經招了,那我們還有必要
談下去嗎?另外還有些人,那種感覺象是「給錢我就干!」甚至是「只要您要我,倒貼錢都行」,當然這種情況是極少,但是多數的情況是很多人在被問到薪酬的時
候就支支吾吾,說不清個數出來,前前後後加了很多廢話,做人咋就不能乾脆點呢?
不管你的水平如何,你都有權利對自己值多少錢發表意見,如果你覺得你的價值是零,甚至是負數,很抱歉,這種人企業不會要,企業要的是能給公司帶來利益的
人,只要你帶來的收益大大高於成本,多少錢老闆都願意出,但是如果不能帶來收益,即使一分錢不花,老闆也不會考慮。(這里順便說一點,關於薪酬的問題要根
據不同企業的不同情況來准備)
Offer不是人家施捨給你的,而是你自己爭取來的!
對社會了解不多,浮躁、想當然。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雖然當時自己並不知道。很多學生,身處校園,雖然有所謂的社會實踐,但是那些實在是小兒科。而且大家其實都是在家長和學校的保
護下成長的,對社會的了解其實並不多,身邊的故事往往都是些「牛事」,於是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也是牛,當然要去牛公司,心態浮躁,於是在面試當中也不
可避免地出現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況。很多人其實都被些什麼網路、媒體的給誤導了,其實真正的工作,既不像雜志上幾個拿著咖啡的人的談笑風生,也不是電視上
開著名車被眾人簇擁的意氣風發,或許若干年後會有這樣的成就,但是不會有人一步登天。這些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但是浮誇的心態卻始終在每個人的心裡,讓你
想當然地覺得工作是多麼精彩。到了實際的工作中,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了(雖然你不這樣覺得),結果就滿肚子抱怨。
不切實際的期望。
「你在未來的5年有什麼打算嗎?」
「3年買車,5年買樓」
「我5年後要做到總經理」
類似的話聽了實在是不少,只能感嘆年輕人勇氣可嘉,只是這種心態不現實。還沒畢業就想著買車買樓?如果工作5年就做到總經理,那麼這個總經理的含金量恐怕
也有限了。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一些二十多歲甚至十幾歲的人發來的簡歷應聘什麼總監或者經理的,說實話,如果這些投簡歷來的人可以做總監,除非他們在剛會走
路的時候就已經參加工作了。因為大家沒有很實際的社會經驗,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的工作並沒有看到,卻只是看到了職位的升遷和薪水的增加,想當然地
認為工作其實很簡單,當你實際去做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越做得久越不懂,發現的問題越多。希望能夠買車買樓是好事,每個人也應該有成為總經理的志向,只是
你要有這種野心,首先得有這個能力Ⅹ 大學輔導員好找對象嗎
可是這些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毋庸質疑,我們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離開不了這個職業,也就是這個職業的人,幫助了並培養了無數學生走上成功的道路。
就是在目前的中國有一群默默在學工隊伍奉獻的人,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他們是可敬的,他們是可愛的,我們是有情有義的年輕一代。
然而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職業?做些什麼?待遇如何?發展前景?優劣勢?聽聽桂電小泥鰍來跟你說說輔導員的那些事兒…
另外當輔導員的工作遇上教授、實驗教師、初中教師、名企,又是該如何選擇,看網友們如何回答。
經常有人問:
高校輔導員平時都在干嗎?
1、阿(姨)憶:哈哈,超級大保姆,24小時待命,當爹又當媽,全天都能陪人聊天、特別啰嗦……
2、孫(子)紫:家長面前裝孫子,學生面前裝大爺,領導面前系鞋帶。
3、公子哥:曾經網上有個段子:
學生不上課?找輔導員!
學生出什麼狀況?找輔導員!
學生被打,保衛處問:你輔導員是誰?
學生畢業之前在樓上大喊大叫,領導問:他們輔導員是誰?
學生借書沒還,領導說:讓他們輔導員去負責!
學生心理困惑?心理老師說:告訴他們輔導員!
學生跳牆外出?學生宿舍違章電器?阿姨會說:你們輔導員是誰?
學生不交學費?學生不去上課?學生上課與老師沖撞?學生成績有問題?學生實習實踐?……
找輔導員!
找輔導員!
找輔導員!
大學輔導員待遇
1、*要努力向前:東南沿海部屬211也就五六千稅後…
2、知乎某用戶:985某大約做了3-4年的學院輔導員稅前16000,其中校發8k
新入職不到一年的大約1w多點,其中校發4k。
3、annie**c(小木蟲用戶):輔導員:一年三個月寒暑假.待遇一個月加年底平均5000-6000(所有).輔導員前景一般,本科生五年可以評講師(需要看人)各個學校可能壓力不一樣,最擔心學生打電話等突發事件,哎,心臟不好的不要來干,壓力大!就怕死學生!就怕半夜接到電話。要求手機24小時開機。
4、在桂林某高校的輔導員:桂工工資最好,桂電******
大學輔導員的未來發展前景
知乎匿名用戶:現在輔導員是雙肩挑,行政基本就是輔導員-學管辦主任-院系分管副書記(同級副處)-院系書記(同級處),這條路現在很難走。現在很多學校的校領導、中層幹部是輔導員出身,但是請看一下他們的年齡和位置數吧,當年他們人少位多,現在人多位置極少,每一層下面有多少人眼巴巴地等著上面寥寥幾個位置的人退休啊。現在高校里都在研究輔導員的上升通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