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輔導檔案
A. 大學里的輔導員有權利卡學生的檔案嗎
不會的 啊 檔案其實都不是輔導員填寫的 都是學生代理辦的 今天剛到系裡幫我們班同學填檔案 幾十份檔案 累死了 評語都是 優秀 良好 同意 之類的
B. 高校學生檔案袋發放到學生自己手裡,該如何處理
從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等相關機構了解到,國家對於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的檔案,一般採取三種方法:
一、把檔案轉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級市的人事局接收。
★適合對象: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范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
★優點:在生源地就業後辦理手續簡單方便。
★缺點: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二、把檔案留在學校。
2002年國家下發文件,允許畢業時尚未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戶口、檔案留校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將戶籍和檔案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申請檔案留校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學校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
★適合對象:適合有就業願望但尚未就業的畢業生。
★優點:學校誠信度較高,代為保管戶口關系和檔案不收取額外費用。
★缺點:畢業生檔案留校只是延長了擇業期,與學校沒有人事隸屬關系,涉及人事關系的證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檔案轉至就業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適合對象:比較適合創業、靈活就業的畢業生。
★優點:易於畢業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缺點:由於畢業生與指導中心交流相對少,容易造成信息不暢。
〓存檔:已就業學生〓
已就業畢業生的檔案存放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把檔案轉至有人事管理權的單位。
Tips1:在沒有搞清楚用人單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權之前,不要把檔案轉入這個單位,應該把檔案轉遞到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個別沒有檔案管理權的單位會把學生的檔案弄丟了或是扣住不放。
Tips2:要詢問清楚用人單位的性質。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他們或他們的主管單位是有人事管理權的,可以接收檔案。其它各類非公企事業單位、各類民營機構是無人事管理權的,要通過人才交流中心來接收學生,學生的檔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二、把檔案轉至單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務中心勞日拙如果接收你的單位不具備檔案管理權,那麼你的檔案就應該「落戶」於單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務中心。這種方式通常需要收取一定費用,一般每年三四百左右。
Tips1:人才服務機構是什麼性質的機構?
在編制上,它屬於事業單位,在運行上,則實行企業化管理。但實際上,它履行著部分行政職能,提供的「服務」具有明顯的行政屬性。這種「半官半商」、「亦官亦商」,在「官」與「商」之中左右逢源,模稜兩可。不少地方人才中心的負責人堅持:「補齊代管費用及相關手續後,再提供人事服務」。
-Tips2:檔案的轉遞是有規定程序的,在離開學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檔案在什麼時間被轉到哪個地方去了。在現階段,主管學生分配的單位沒有統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專門的分配辦等,而且檔案轉進轉出比較麻煩,最好一步到位。
人才中心的收費現在是120元一年,還有就是教育局這些單位想把戶口轉過去是非常麻煩的.沒關系轉不進去
C. 大學畢業時的檔案是輔導員整理的嗎包括成績單
同學你好!你的來問題很明確的源。
按照一般學校的慣例,畢業班的學生檔案整理、裝袋、轉調、郵寄等工作是由該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指導下,各專業或班級的輔導員統一負責。具體是由輔導員帶領一些學生幹部,收集學生的畢業去向(本人簽字確認),作為報到證填寫及檔案調離的憑證,然後一份份裝訂的。所以,輔導員對你的檔案是最為清楚的。
當然,畢業生檔案的內容包括學生本人的成績單、基本信息表等相關鑒定材料。
D. 培訓機構有沒有權力調取學生檔案
培訓機構沒有權利調取學生檔案。
因為學生檔案需要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正規學校才能調檔。
但是培訓機構只是一般的教育咨詢和輔導機構
是企業性質,不是學校,所以不能調取學生的檔案。
E. 學生自己可以看學生檔案嗎
其實大家很多人來都誤解檔案里有源什麼神秘的
最近借工作之便,學習了一下重點大學轉出的檔案里的內容
入團的材料加申請書——就算是初中時候入團的也有
高中的畢業生登記表、會考成績單、高考成績單、高考體檢單、高中每學年兩個學期的各科成績。
大學錄取通知書、大學入學時的學籍登記表、學習期間全部成績的成績單(甚至是中英文)、大學入學體檢單、畢業申請書、學位申請書、學位論文答辯單、畢業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單
其實發現檔案中最多的還是自己給自己填的東西,記得上學時好多個人鑒定,就是那些啦,自己給自己在寫檔案,以後寫一式幾份、且被別人要求不能改的表格,就要審慎啦,那些都是入檔的。
F. 公司把檔案里的學籍資料搞丟了怎麼辦
學籍檔案是個人重要的學習經歷記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檔案中包括大學和高中的檔案,大學檔案的材料有畢業生登記表、成績單、報到證等。公司丟失了公司存在過錯,但因此獲得賠償的案例還少見。可以要求公司開據丟失證明到原就學的學校求得幫助,把大學的補上,至於中、小學時代的如果能辦則補辦,不能辦則不辦了,對將來沒有大礙。
當然,可以要求公司承擔補辦學籍產生的相關費用,可以償試按以下辦法去辦理。
一、需要補辦的檔案材料:
1.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補辦《畢業生登記表》: (1)學生本人提交補辦畢業生檔案書面申請(學生本人簽字,按手印,原輔導員和原所在學院分管副書記簽署意見,加蓋學院公章,一式兩份);
(2)學生檔案應接收單位出具的「未收到畢業生檔案」或「畢業生檔案遺失」的證明,並註明「因學生就業需要,請學校予以補辦」,加蓋公章;
(3)經學工部部長審核簽字後,憑以上材料領取《畢業生登記表》,學生本人據實認真填寫,原所在學院審核蓋章;憑教務處開具的《畢業證明》,到學校辦公室加蓋公章。
2.到學校檔案室復印個人《學籍卡》和《成績卡》,加蓋檔案室公章;
3.到招生辦公室補辦《入學電子檔案》;
4.到校醫院(或縣級以上人民醫院)體檢,開具《體檢表》;
5.到學生工作部、團委補辦各類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團員)審批表等獲獎證明;
6.到組織部補辦組織檔案材料;
7.到原畢業高中學校補辦《入學前檔案》;
8.補辦《報到證》(參照《報到證丟失補辦程序》)。
二、檔案整理程序:
1.學生將以上材料補辦後,交原所在學院審核; 2.審核通過後由原所在學院負責裝檔,密封,加蓋學院公章;
3.學院負責將補辦的畢業生檔案交學工部就業指導中心;
4.學工部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將補辦的畢業生檔案轉遞至學生檔案接收單位。
G. 培訓中心學生檔案包含哪些內容
當然包括學生的家庭、社會背景,在中心的表現、學習習慣、興趣特點、學科情況分析
H. 大學畢業後的檔案是存放在哪的
國家對於畢業後尚未就業的大學生的檔案,一般採取三種存放辦法:
一、是把檔案轉至生源地。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范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在生源地就業後辦理手續簡單方便,而缺點是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二、是把檔案留在學校。如果尚未就業,可以將檔案轉至生源地或者經學校同意存放學校,學校只代為保管兩年,超過時間學校將打回原籍。
這種方式適合有就業願望但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學校誠信度較高,代為保管戶口關系和檔案不收取額外費用,其缺點是畢業生檔案留校只是延長了擇業期,與學校沒有人事隸屬關系,涉及人事關系的證明都不能出具。
三、是把檔案轉至就業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如果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的地方就業的,由單位直接接收、管理檔案,上述地方具有保管的許可權及能力。如果畢業後去了私企或外企,如果公司無檔案保管權,可以由當地的人才市場進行代理保管。
(8)學生輔導檔案擴展閱讀:
人事檔案是中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特色,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老保險等相關證明時,都需要使用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