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班遇到不聽話的小學生怎麼辦
❶ 我那補習班的小學生很是調皮搗蛋,怎麼辦
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必須糾正。
應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為界限,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讓孩子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並鼓勵他堅持執行。
不能總跟孩子說:「就今天這一次啦」、「下不為例啦」。
❷ 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在大人精心呵護下長大,個個都聰明、膽大、淘氣、頑皮、可愛。雖然我們常說淘氣和頑皮是孩子的天性,但這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這種淘氣和頑皮已經發展到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事情,這就成了不聽話,這種習慣若不加以改正,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報怨:「我那孩子不聽話,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偏去做,他根本不聽大人講,真讓人頭疼。」我們還聽到過這樣的話:「我們班有幾個孩子特別吵,打人、撕書、說臟話、破壞玩具都有他的份,你和他講道理,轉個身他就忘了。」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談談幾點看法。 首先,我認為應該從孩子的家長入手。在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周易·家人》就指出:「教以家為先」。我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好父母和好家庭就是孩子的好學校。」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當孩子惹我們生氣時,如果我們不假思索開口就罵,動手就打,這通常是無濟於事的,而這樣的行為正是我們訓誡孩子不在做的,這樣一來我們的言行就成了一種反面教材,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我認為應該從教師入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燈,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教師是這樣評價的:「學校教師是培養下一代靈魂的工程師。」可見,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對教師的評價是數不勝數的,這些都說明了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做為小學教師,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他們對老師有一種極強的模仿慾望,而且會很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老師說的!」這份童心和自豪是發自內心的,是對老師的信任與崇拜。因此當我們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時,我們應該嘗試一下改變心態,或許這樣會對小學生的行為起到好的影響。
❸ 我是某個培訓學校的老師,小學生不聽話怎麼辦
摔書,大吼就行。小孩子就是這樣,欺軟怕硬,無所事事;也要聯系家長,讓家長管管。高年級的,在乎面子了,犯錯讓他在全班面前檢討。暗示其他同學孤立他,就不囂張。
❹ 上課外輔導班的小孩子不聽話,怎麼去哄
換一種方式啊 比如說孩子喜歡什麼以此作為獎勵讓他們有動力去學習啊
❺ 您好,我在帶輔導班,學生做作業鬧騰不聽話,想請問您後來是怎麼解決的謝謝
【支招】
第一個,他不會自主去安排自己的時間。需要有人監督,這就是依賴性的問題。
第二內個,總是容問對不對?說明這孩子缺乏自信就是自我效能感低。
所以,我在這里給您的建議是,讓家長慢慢的把陪伴的時間減少。可能第一天陪伴孩子十分鍾,告訴他媽媽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第二天可能陪伴八分鍾以此類推,慢慢的戒掉讓孩子讓大人陪伴一起作業的惡習。
自我效能感低他現在孩子沒事兒總問對不對?或者我們常說的缺乏自信。如果我們前一個問題解決了,後面的問題我相信也就會迎刃而解。
❻ 輔導班老師如何對待四年級不聽話的小朋友
調皮搗蛋並非天性,只要我們用心加以改造,我們的孩子會是體貼和充滿關愛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師,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對待不聽老師話的孩子,我是這樣進行教育的:
一、讓他們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他們渾身無從釋放的能量通過正當的途徑釋放出來。我請他們給小朋友分盤子、勺子,幫小朋友疊被子,安慰那些不願來幼兒園的小朋友等等,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二、賦予他們重任,讓他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很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我可以讓他們當「小小偵察員」。來「管理」其他小朋友,這樣他們在要求別人的同時,會樹立自我管理的意識,從而潛移默化的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三、以正面的表揚激勵來啟發他們。孩子都喜歡表揚、贊賞,孩子雖然調皮,但他們身上總有閃光點,我們應看到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一點點閃光之處也不應該放過。讓他們自己和別的小朋友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他們做錯了事,教師應靈活處理,切忌盲目批評。
通過以上方法教育調皮孩子,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並非「另類」,他們與其他小朋友也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也需要表揚,需要愛,需要呵護,需要成人的提醒。與這些孩子相處好,對教育和培養好全班幼兒的良好行為品質也就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❼ 帶家教小學生不聽話怎麼辦
就我的經驗,你可能跟他太熟了,而且你可能比較隨和一點的吧?其實對付這種小學生,說是沒有用的。我一般是不說話,然後眼睛死盯著他看,他就會說我以後不敢了。不過你要嚴肅一點。這樣比你老是說好多了。我是這樣過來的,所以只是談談我自己的經驗。你看看適不適合你把。
❽ 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在大人精心呵護下長大,個個都聰明、膽大、淘氣、頑皮、可愛。雖然我們常說淘氣和頑皮是孩子的天性,但這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這種淘氣和頑皮已經發展到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事情,這就成了不聽話,這種習慣若不加以改正,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報怨:「我那孩子不聽話,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偏去做,他根本不聽大人講,真讓人頭疼。」我們還聽到過這樣的話:「我們班有幾個孩子特別吵,打人、撕書、說臟話、破壞玩具都有他的份,你和他講道理,轉個身他就忘了。」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談談幾點看法。
首先,我認為應該從孩子的家長入手。在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周易·家人》就指出:「教以家為先」。我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好父母和好家庭就是孩子的好學校。」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當孩子惹我們生氣時,如果我們不假思索開口就罵,動手就打,這通常是無濟於事的,而這樣的行為正是我們訓誡孩子不在做的,這樣一來我們的言行就成了一種反面教材,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我認為應該從教師入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燈,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教師是這樣評價的:「學校教師是培養下一代靈魂的工程師。」可見,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對教師的評價是數不勝數的,這些都說明了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做為小學教師,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他們對老師有一種極強的模仿慾望,而且會很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老師說的!」這份童心和自豪是發自內心的,是對老師的信任與崇拜。因此當我們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時,我們應該嘗試一下改變心態,或許這樣會對小學生的行為起到好的影響。
三、和學生一起做深呼吸
當小學生不聽話時,他們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這時我們先別急於訓斥,可以對小學生說:「來,讓我們一起安靜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將氣吐出來,並示意學生也這么做。大家都平定一下情緒。這種動作學生很容易學會,等大人與學生的情緒都平和了,解決問題才會有效。我們要記住:發火時是不會有好的教育方法的。
二、問題環境的轉變
有時行為上的問題是不需要大聲叫嚷或爭吵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比如:不讓學生玩小刀,我們可以把小刀收在學生拿不到的地方,而不用大聲、反復地講:「不準玩小刀。」要知道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越不讓玩,越好奇,就越想去試一試,而我們反復地講:「不準玩」,反而成了一種強化性提醒,更加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其實我們只要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就可以了.
三、小學生也學會有責任感
責任感對於成人來說是應該具備的,而對於來說,是應該培養的,它能使小學生進步,能使小學生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小學生把圖書到處亂丟,不會收放到原處,這時我們應該讓小學生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應該對小學生說:「你應該把書本收好,這是你的責任,因為是你在看書,我相信你可以做好這件事,就像老師收書一樣快。」很多孩子樂意看到自己的進步,當聽到自己與大人相比較的評論時,他們會覺得很自豪。
四、交換角色進行體驗
在小學生的交往中,爭吵與沖突是無法避免的,小學生的心情、態度都會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往。當小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時,可以讓他們相互交換一下角色,互相體驗下,這樣做可以教導小學生哪些事要這樣做,哪些事不能這樣做。比如:兩個小學生在繪畫時發生沖突,一個學生沒帶油畫棒,向另一個學生借,而這個學生又不願意借,因此發生了沖突,借油畫棒的學生出手打了不借油畫棒的學生,這時,我們讓兩個學生交換角色,讓他們再進入到借油畫棒的情景中,結果兩個學生的沖突解決了,相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不需要我們講什麼道理,兩個學生就相互諒解了對方。
五、讓小學生明確你給他的指示
小學生常因為不明確成人給他的指示而做出不當的行為,因此,在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聽話時,就必須讓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麼做。比如:有時在活動中小學生隨便發言,我們並不介意,而有的時候,這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我們必須讓小學生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隨便發言,什麼時候不可以。我們可以出示兩張不同的牌子:一張是紅色畫有手形的,一張是綠色畫有口形的,並明確地告訴孩子:當活動區掛有紅色牌子時不能隨便發言,掛有綠色牌子時可以隨便發言,這樣的標志,小學生都能明白,最主要的是必須讓小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樣做。
六、適度的懲戒
頑皮和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專利,但如果小學生一味任性而為,那將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學生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我們必須要讓小學生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小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比如:在手工活動時,有的學生用剪刀去戳其他學生的脖子,他雖然是無心要傷害誰,可是這樣做也說明了他不明白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因此,我們這時除了給他講道理外,還必須讓他受一點懲戒,我們可以讓他抬著小椅子一個人到教室邊坐一會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的確做了一件與平時撕書、丟東西不同性質的錯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再做的事情。小學生獨自一人時會感到很難受,這樣他才能體會到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後果,從而幫助他樹立是非觀念,我們才能達到教育小學生的目的。
七、直接向小學生表明你的態度
我在一本怎樣制止小學生犯錯誤的文章中看到這樣一段:精神健康專家有時直接用行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看到自己的兒子伸手到別人盤子里取食物,可以將孩子的手輕輕地拉回到他自己的盤子里,並說:「這樣好,我喜歡你把手放在應該放的地方。」當我們教育小學生要聽話時,不能只是講道理,我們還應該加以引導和制止,當然應該是友善、溫和的制止,而不是粗暴的干涉。比如:我們看到小學生把掃把丟在地上,准備離開時,我們可以用溫和且肯定的語氣對孩子說:「你可以把掃把送回它該放的地方嗎?我會很高興的!」這樣一句話可以省去你許多句的道理。
八、以身作則,與小學生平等相交
小學生學習的一大特點是模仿,而家長和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真正優秀的教師,要極力防止自己的壞習性及於學生」(奧爾科特)。這一說法,我相信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我們教育孩子要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時,我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與學生平等相交,自己做錯了要主動向學生說聲「對不起,是我錯了」。那麼當小學生放錯而面對錯誤時才會道歉,才會承認。
總之,要讓小學生聽話,我們只是發火、只是反復講道理是不夠的,讓我們都來進行一下深呼吸吧,只有在平靜的心態下才能想出教育的良方。讓我們都來倡導愛心教育吧!
最後,我想借用一句話來結尾:「好心情加好方法就是愛的教育!」王亭
❾ 新老師遇到調皮不聽話的學生怎麼辦
老師要有愛心,在工作中能深入教育工作核心一切為了孩子。首先能在繁忙的工作中觀察、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點,了解淘氣孩子的本性特點。其次,能理解孩子,會和孩子做朋友,在孩子的角度上幫助他們教育他們。接著,要有智慧的教育方法,孩子們在家不聽話是何等調皮,但很聽老師的話,老師和孩子的約定更是提醒他的好方法,老師用伸指頭來提醒,既不傷孩子的自尊,又提醒幫助了他,這種教育方法科學合理、幼兒樂意接受、效果良好。
一、做一個有心人,多觀察、多了解淘氣孩子,和他們做朋友,找出調皮的根源。如:有些孩子調皮其實是求知的反映,他們的好奇心特強但知識經驗不足,這一對矛盾的發展就表現為調皮。
二、理解尊重幼兒,多給調皮幼兒一份關愛和一些鼓勵。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被成人厭棄的幼兒,常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有的幼兒喜歡搗亂,活動時常常打打鬧鬧,是由於我們對他們付出的愛及關注不夠,他們想通過搗亂、打鬧來引起我們的關注,獲得我們的愛,當他們搗亂、打鬧時,你給他們一個會心的微笑、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他們會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的,他們應該聽老師的話。時間長了,慢慢就變的得不愛打鬧了。
三、當調皮孩子做錯事時,不能一味遷就,要正確教育,批評時也要講究藝術。
四、運用家園雙通道,共同教育好孩子。
對於這些調皮的孩子,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可能和家長的生活態度、教育方法分不開。我們通過家園雙通道及時的和家長取的聯系,把他家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及時地告訴他們,要求他們配合教育。家長不能一直忙於自己的工作而忽視了自己的孩子。要多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做一些有趣的安靜的事情如:手工製作、畫畫、看圖書、聽故事、折紙等,這樣做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
五、強化優點,淡化缺點,發現利用調皮幼兒的閃光點 。
每一個人都有其優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在教育調皮幼兒的過程中,可以強化優點,淡化缺點,以強化優點來幫助幼兒克服缺點。
六、創造條件,多給調皮幼兒表現的機會。
七、重視個性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教育。
由於生理、教育、年齡、個體發展、家庭環境等方面的不同,調皮幼兒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調皮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差異進行教育,是教育調皮幼兒的重要對策。對於活動量大、自製力差的幼兒,除了滿足其正常的要求,可通過游戲,讓幼兒擔任一定角色,以角色的行為規范來約束他們;對於淘氣,愛做惡作劇的幼兒,我們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因為他們往往是覺得好玩而為之;對於霸道的幼兒,則可運用榜樣說服的誘導的方法,著重對他們進行禮儀教育等等;對於家、園表現不一的調皮幼兒,除了加強家、園協調統一,我們應著重糾正其霸道、攻擊性、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的行為。對於男的調皮幼兒,我們應把他們的這些行為引向健康的活動上去,並向他們提出嚴格的常規要求;而對於女孩子,教師在努力吸引其注意力,糾正其霸道行為的同時,利用他們鬼點子多、聰明等特點,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她們想辦法加以解決,努力提高其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