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輔導員對求職
A. 寫一份兼職輔導員的求職信
下*載*每*日鎖*屏,填*寫*邀*請碼*3*3*4*2*8*9.*有*柒*塊
B. 應聘大學輔導員一般需要什麼條件
輔導員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二)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四)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2)兼職輔導員對求職擴展閱讀:
大學輔導員,分為兩類:
(1)一類是在校生,通過行政保研,以研究生身份擔任輔導員;
(2)一類是外聘制,通過對外招聘,以教職工的身份擔任輔導員。
輔導員發展歷史:
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一直到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比如幫困工作、心理輔導、職業輔導等工作也成為了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越發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0年、04年分別出台文件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04年16號文件,拓展了輔導員職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職能寫進了文件(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並從很多方面為輔導員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C. 學生輔導員對以後工作有什麼影響
如果在校期間有擔任學生輔導員的經歷將會為將來找工作帶來加分作用。通常能夠擔任學生內輔導員容的學生都是在學校表現比較優秀,在組織能力,團隊意識,管理能力等方面比較突出,這些方面能力突出的求職者通常也是企業優先考慮的候選人。
D. 在校大學生做大學檔案室兼職輔導員,主要干什麼忙不忙
一、政治領路人:因為當時在設立初期就是這樣的目的,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首要任務。不但需要把我們常說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思想好好地教授給大家,還要時刻把道德、素質等教育傳遞下去,讓我們有一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每所大學的校規都不一樣,所以輔導員需要把一些紀律給同學們明確下去。
在校期間,經常會有一些時事政治方面的教育課程,一般都是輔導員來講授,雖然在大學校園內,但是我們對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情,如何做一個正確的判斷,這都需要輔導員來幫助我們。很多輔導員都特別受愛戴,他們不但了解我們每一位同學的情況,還會在我們即將畢業時講述一些他自己對未來的看法,在我們以後的人生規劃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路
二、班級管理員:其實用「管理」兩個字,無非是想表達我們的輔導員也有「嚴肅」的時候,在大學校園內,學生們的「自我管理」才是「大學文化」之一。而輔導員需要做的就是授權工作,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學會「明確責任」、「擔當責任」,自己管理自己,互相鼓勵,一起上進。從我們的日常起居,到我們的獎學金等事物都由輔導員來協助。
很多學長學姐應該很清楚,輔導員會沒事到我們的宿舍檢查一下,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會給大家提意見、勸導等;請假條上的簽字、貧困生的審核、突發事件的調度都需要他們。尤其是我們的個人信息,是每位輔導員最大、最重的工作,從入學時的學籍、每學期的成績,到畢業時的規劃,都有他們一個人完成,很多時候都忙到深夜,有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幫忙,而有的則不行。
圖片來源網路
三、貼心大姐/大哥:在大一新生剛到大學時,我們就和輔導員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不能說每位同學都有過「與輔導員單獨談話」這種經歷,但大多數輔導員都會與我們主動聯系。從我們的學習,到我們的生活,以及對以後的打算,基本上都會談到。對一些「活躍」的同學,會有不止一次的談話,與我們家人的「嘮叨」有很大區別,一般是以「平等身份」對待,很貼心。
在學習上,可能輔導員教不了我們太多的專業知識,但是對學習計劃、大學生活計劃,會給予很好的建議。有一些比較內向的同學或者失戀的同學,也喜歡找輔導員傾訴一些心裡話,往往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釋。小然在上面也說了,尤其是在我們人生規劃當中,輔導員能夠結合我們自身的情況給予很多不同的選擇,前提是需要良好的溝通,雙方坦誠相待。
E. 本人女生,本科和碩士都是雙非的學生,但是有做兼職輔導員的經驗,去應聘211高校的輔導員或行政有希望嗎
輔導員和行政不是太挑學歷的;碩士可以
F. 研究生兼職輔導員好嗎
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兼職!
G. 我為什麼當輔導員——對應聘我校輔導員崗位的思考
我做輔導員評委已有三屆了,感慨很多,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在高校新進人員招聘中,輔導員招聘有許多特有的問題亟待思考與解決。 昨天來面試的有16位成員。他們都來自重點大學,有武大的、華師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華農的、華科的、武科大的,還有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其實報名時學校收到50多份簡歷,有相當一部分因英語沒有6級證或計算機2級證而失去面試資格。面試者中的專業門類很多,有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學、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經濟學、政治學、農學、廣告學、聲樂與合唱指揮等。這恐怕是高校人員招聘中輔導員崗位應聘的特有現象。我常想:我校某學院招聘教師,一定對應聘者的專業有明確規定的。比如金融學院招投資學方面的教師,不可能讓歷史學專業背景的博士來面試吧?看來,輔導員專業化首先要有相關的學科做支撐,打破輔導員工作無學的歷史,這種現象才可能消失。 從應聘者現場表現來看,總體上依然不大讓人滿意!就拿選手們必答題來看(談談大一新生入校後失落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選手們基本上停留在現象描述上,那種層層分析的邏輯思維沒有,更別說找到合理有效地對症辦法。其實,新生入學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有許多方面值得一說。比如專業介紹,樹立正確的大學觀,訂立個人奮斗目標等等。但是昨天我沒有聽到比較上檔次的回答。 在專家提問環節,面對評委的提問,選手們基本上只有招架之功,就事論事。我在想,輔導員工作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打雜的,就是滅火隊員,時刻准備著處理突發事件。當然,其中有個別學習思政專業的現場背誦教育部24號令中對輔導員工作的定義,但是,對於具體怎麼實施這個環節,就無法深入。比如如何打造一支精乾的學生會隊伍,選手們停留在開會、層層下放權力、寫計劃、策劃等這些表面環節,團隊意識培養、幹部遴選、培訓、活動評估、活動中專業體現等方面他們無一提及。還比如面對學生資助問題,如何評定學生貧困等級,選手回答就是建檔案庫、家庭調查等,實際上,我覺得,如果有學生把資助工作與良好學風營造、樹立艱苦奮斗的班風、校風、自立自強的精神結合起來的話,我一定給他高分。可惜沒有看到這樣選手的出現。 我在讀研時,專家組議論現在的碩士生們無論在寫文章或口頭表述問題時,不知所雲,他不停在說,聽者總抓不住他說的要點。這種現象在昨天依然廣泛存在。看來我們的碩士培養的確有問題。讀書中一定要有批判式思維,在面試時一定要有個人的觀點,要有創新的東西。對輔導員來說,這一點更是重要。 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有那麼一些選手我覺得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來求職輔導員崗位的!其中問到一位選手:如果當選,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他回答:我先做兩年,如果能被行政部門看中就轉崗做行政,如果沒有被看中就盡快讀博士,再看後面發展,如果也不行,就繼續好好做輔導員工作。我的天!或許這是他們中許多人真實的想法,只不過被這位老兄說出來了。但他選擇錯了地點與時機!這就是典型的工作不安心份子,對這樣思想的人我們能指望建設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其實,這個問題倒反映出當前輔導員隊伍中的一大問題:大家對職業的理解!我在做08年、09年課題(關於我省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時走訪了很多高校,並發放了調查問卷,輔導員職業歸屬感很低,沒有什麼穩定感,許多輔導員對未來發展很茫然。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要奮斗,可是我連拚命地方向都沒有!所以,在近幾年輔導員招聘中,就出現了我們相中的,他卻不想來。很顯然目前在雙向是選擇的時代,許多人是多處求職的。這就把一個根本性問題提出來了:我的職業規劃到底在哪裡?我為什麼當輔導員?多麼希望下一次招聘時,有選手大聲說:「我要做全國一流的輔導員!」
H. 高校兼職輔導員面試時經常遇到的問題
所謂兼職輔導員除非是本校老師帶的班,那也不存在面試了
輔導員都是專職的,還要求研究生。黨員。 兼職,,,,別想了。
I. 在學校做兼職輔導員,畢業之後,輔導員工作期間算不算工作經歷
當然算,不過復建議你制如果是填寫簡歷,面試的的時候最好不要說是兼職,前提是你如果只有這一份短期的工作經驗的話。你就說做過輔導員,當對方問詳細做了多長時間,你可以比較自信的告訴他,組織下語言說下。畢竟面試其實不是你先說服我就是我先說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