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單親學生的輔導策略

單親學生的輔導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2-07 06:16:05

『壹』 如何教育好單親家庭的孩子煩煩煩!!!

首先你不該教育孩子恨自己的母親,不管她做了什麼.畢竟生了這個孩子,這就是恩惠. 其次小孩12歲正是叛逆期,你越打越罵就越有逆反心理. 首先你不該質問他, 比如你為什麼不完成作業 為什麼去網吧 為什麼不吃飯?可能沒過多的時間陪他.但起碼周末坐下來好好聊聊,別以家長的高姿態的去詢問.試著多了解他.比如他平時上網都做什麼? 學習上遇到什麼難題了?班級里有沒有好朋友,有沒有喜歡的同學 老師什麼的.孩子愛吃什麼,有沒有想去的地方.然後也給孩子說說自己,不是那種訴苦.說說自己的生活,工作之類的.我覺得這個年齡的孩子剛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又怕這種想法讓家長知道了會責怪.反正誰都有這個過程,養孩子就是難,過了這個過渡期 孩子就會慢慢懂事起來了.孩子叛逆點不怕,但千萬別讓他在這個時刻誤入歧途.堅持讓他把書讀完.以後他會感謝你的.你也多忍耐點唄,別老動怒打他.誰都不容易.不要讓他覺得自己在單親家庭里就自卑了. 多給孩子建立點愛好,發掘他的愛好,比如畫畫唱歌什麼的,在這個方面多去培養.所以當孩子爹的也多注意下自己各方面,畢竟家長給孩子起了很大的帶頭作用,別到時候你在家揍小孩,小孩出去揍別人,這可就糟糕了.

『貳』 怎麼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輔導

我也是單親的孩子 你如果有這樣的同學 你就告訴她無所謂 其實那沒多大的事情
我都大學畢業版了權 還沒有人發現我是單親的 所有同學都覺得我被父母寵壞了 特別幸福
其實就是因為我性格好 我像她那麼大的時候叛逆的要死 心裡那陰影真是黑壓壓的
後來就慢慢變好了 懂事了 大家在一起很開心 性格越來越好
你要做的就是要她開心,朋友很重要的,不要拿你有的突出她沒有的就好了
時間塑造一個人 其實你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就是多陪伴 盡可能的給她快樂
以免她心裡向憤世嫉俗或者是不相信親情等方向發展。
再次表示 朋友很重要!看你這么關心她一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你要給她親人一般的溫暖,
我就有這樣的朋友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 10幾年的朋友了 幫我許多,希望你也可以。

『叄』 指導單親家庭學生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採取了哪些方法與策略成效如何

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潛移默化。推薦參考大安法開示:家庭教育重要性和方法。古人說,教育,要從最基礎的、最早的時候開始。教婦初來,就是新娶進門的媳婦,你要教育她,她剛一來,你就得教她,以後她就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兒嬰孩,在嬰兒的時期,就要開始教育,你進行善的教育,他就養成一種善的習性、習慣,從一開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開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後等他形成了邪惡的習慣,這時候再去矯正它,那都不容易。所以從開始的時候就得謹慎地教育。這樣的家庭兒童教育,不僅是家庭的問題,它也關繫到整個國家的治亂,你教育好了小孩,國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沒有教育好,都是匪類,都是那種惡心殘暴之人,那麼,天下也就大亂了。所以國家的興衰,天下的治亂,首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識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經在現在的大中小學占的比例愈來愈微薄。所以這一點每個做家長的要清醒地看到,學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側重在知識技能的教育上,有關道德人格的教育,你還不能太放棄,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擔起這樣的一種教育。現在的家長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績:你考得怎麼樣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麼又低了幾分吶。他天天就關心這個。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他的老師關心的。你要關心你的小孩的這種德性、人格。這是學校教育可能不大關注的問題,而這也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強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如果你作為父母,你對老人一點都不孝,天天對老人呼來喚去,然後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卻住在很差的房子里。那好了,你的兒女也看在眼裡,等你老了的時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間去。所以這個孝還不是口頭上講,你自己要做出來。現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沒有以身作則,於是他就不知道怎麼教育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然後又有望子成龍之心,於是給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負擔。給小孩學很多班,又是鋼琴班,又是英語班,又是電腦班,又是這個班那個班。現在家教都是知識技能的家教,可沒有哪個家長請一個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我們每個佛教徒,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當中,盡量按照印祖的開示去做,讓小孩從小接觸聖人的教育:《三字經》、《弟子規》,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等,讓他接觸,讓他背誦,這樣就在他的內心播下了一個聖人做人的標准、做人的種子,他就會一生受用無窮。

『肆』 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

為什麼叫以中國正常的心態面對啊?不太理解,還有為什麼稱之為中華的子民內?我們是中國的容公民。
這樣的孩子很多,其實很可愛。由於單親而缺乏足夠的被關注和被關愛,會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不要總是以非常傳統的方式,讓他覺得老師是高高在上的。能有機會,特別地帶他出去玩,和他建立親密的關系,那麼你們之間的溝通就比較順暢了。看似非常調皮的小孩,往往內心實際上很羞澀,最難以抗拒的是尊重和溫柔的關愛。

『伍』 指導單親家庭學生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採取了哪些方法與策略

說個很感動的吧,朋友妹妹是單親家庭,為了孩子決心從事家庭教育工作,現在孩子培養的很好,還成為一名老師,需要我可以推薦你們認識,具體策略方法,不專業,不敢亂講。

『陸』 如何科學的教育單親家庭的學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單親家庭的定義 所謂單親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離異,孩子只跟隨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隨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親屬)生活,稱為單親。然而,我們這里所指的單親,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即子女父母雙方均健在,也未離異,卻因父或母或雙方外出打工或經商,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只由一方或其它親屬照管孩子,也把它歸入單親家庭之列。這是因為從教育孩子角度而言,仍屬「單親」范疇。所以,我們所提「單親家庭」可以稱之為「廣義單親家庭」。 二、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現狀單親家庭的學生,有相當比例的身心發展不夠健康,存在某些問題,比如性格急躁或內向,還會影響學業成績。這些學生在集體中容易與他人比較,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形成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如果再有個別同學說些歧視的話,這種壓力會加劇,於是給學生帶來性格和學業上的問題。父母離異給子女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必須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教育幫助,聽之任之,任其發展,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第一,因缺乏應有的溫暖、幸福而出現一些心理障礙。多數單親家庭學生由於自卑,感到抬不起頭,喜歡獨處,不願意和同學交往,少言寡語,膽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個孤獨的城堡里。在集體活動中,他們的行為表現為無組織、無紀律,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愛說謊話,對集體漠不關心。在與同學交往時,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常為一些小事和同學爭吵。在跟長輩接觸時,逆反心理嚴重,對老師的表揚和批評麻木不仁,缺乏集體榮譽感。在心理上,單親家庭的學生心靈深處常感到孤單。 第二,因缺乏必需的激勵教育而導致學業荒廢。從古到今,學習是很艱苦的,愛玩又是這些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少不了家長不斷的督促和激勵。而單親家庭的子女卻缺乏必要的激勵,所以往往貪玩,對學習不感興趣。由於父母離婚前後,都有一段時間的鬧矛盾和難過傷心的過程,這些父母自己心緒不寧,便無意去過問孩子的學習,輔導就更談不上了。而孩子也會因為惶惶不可終日而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功課。還有一些單親子女的生活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飲食不太正常,衣物沒人清洗,生病時沒人照顧,就更談不上好好學習了。 第三,因缺乏必要的管束而變得放任、散慢。因為不少的離婚父母不關心對子女的教育或相互推卸責任,認為孩子跟誰生活,就應由誰教育管理;還有的灌輸給孩子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或者是撒手不管;或將孩子交由祖父祖母隔代撫養,放棄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由於缺少管教,有相當單親子女在閑暇獨處時常常感到無聊,採用消極被動的方式打發時光:打游戲機,泡網吧,看武俠小說,忘記自己的作業,甚至逃學。還有的從小養成驕橫的習氣,事事處理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沒有父母、老師、同學,法紀觀念淡薄。個別的由於擇友不良,沾染不良習氣,容易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 第四,因缺乏應有的母愛、父愛而喜歡交異性朋友。他們在生活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尤其是母愛,就覺得精神上很空虛、無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旦得到異性同學的關心,就覺得很溫暖、很幸福,所以在課余就常常在一起玩。時間長了容易出現早戀現象,尤其是女生。 第五,因隔代教育過於溺愛而貪圖安逸享樂。有些單親家庭的子女或孤兒被寄養在祖父祖母家或外祖父外祖母家裡,老人們往往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而在思想、學習上缺乏嚴格的要求,這樣孩子們往往自己嬌慣自己,怕吃苦,貪圖安逸,學校布置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老人的教誨成了「耳旁風」,不良習慣便越來越多。 三、單親家庭子女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作為學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怎樣理解,關心和教育單親子女學生呢?如何幫助他們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呢?通過我們的實踐探索,有以下幾點體會: 1、調查分析造成單親家庭的原因和現狀,「對症下葯」,尋找這類學生的需求點。 造成單親家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變故,對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這些不同的心理障礙,正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根源,因此,教育單親子女,就要分析解決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這是關鍵。我們首先從了解情況入手,根據不同變故,分析孩子出現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使他們具有健全的心態,正確面對現實。 由於家庭變故,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往往在教育過程中,時常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陷,或過於嚴厲,或過於溺愛,或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鑒於此,我對這類孩子的品行進行長期觀察,及時引導,端正不良行為習慣,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說服家長對子女多關心,不放任,少粗暴,教育他們不與社會上品行不端的人交往,避免外在的「感染」。 人都有需求,這是人們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點。所以抓住了需求點也就抓住了孩子心靈上的關節點。單親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親情,他們的需求點無外乎有:需求家庭的溫暖,需求成功的喜悅,需求別人的理解同情等。教育者要適時抓住孩子的需求點,在班級和家庭中創設親情氛圍,用親情和集體的溫暖撫慰他們心靈的創傷,給他們以親切的關懷,使他們感受到親情般的愛憐和溫暖。 2、喚醒自尊,點亮學生心中的「燈」,抓住閃光點。 自尊、信心和勇氣是學生努力改正缺點積極向上的動力,是人的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鑰匙,因而,應從尊重和愛護學生出發,教育這類學生,更應是幫助,幫助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及時發現進步之處,不用「笨」、「壞」、「什麼東西」等字眼再次刺傷他們,多給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自我觀念的形成,喚醒孩子們的自尊,鼓勵振作起來,自強不息。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閃光點即一個人的長處和優點。抓住人的優點和長處來肯定、鼓勵、表揚,哪怕是一點點,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喚起人的進取心。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當他們在學習上有創造性見解時,家長和教師則要格外誇獎和給予肯定。對單親家庭孩子應該多鼓勵,少指責;多溫情,少冷漠。 3、創設環境,傾注愛心,發現興趣點。①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活動,解決單親學生的經濟困難,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鼓勵學生多與他們交往,談心,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熱情,在學習中形成關心和愛護他們的風氣。②加強行為養成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在班級管理中,我曾結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德育積分加減分准則,細化到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要求人人做到,克服懶散的習慣,講究生活的秩序和規則。讓所有同學都生活在一個井然有序的集體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良好的班風實現「環境育人」。興趣是做事情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興趣、特長,才能培養和樹立自信心。單親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興趣特長方面存在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發現並予以發展,就會失去教育轉化使其成才的機會。孩子的自信心,緊張度,特別是孩子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都會影響知識的遷移。因此,教師和家長必須善於發現並及時引導孩子的興趣,並適時地把這一興趣遷移到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軌道上來。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4、作好計劃,持之以恆。 學校可建立「一日生活制度」,幫助學生計劃好每一天的生活,讓學生從早到晚,活動有規律,學習有節奏,生活充實,情緒穩定、愉快。這樣,他們就會感到每天都有收獲,經常處於成功之中。在執行「一日生活制度」的過程中,學生們步學會認識自已、戰勝自已,做生活的強者。要引導學生經常觀察和解剖自己,使自己拭目以待言行始終在自己的支配之下,每日每時接受自己的檢查。學校要建立學生寫周記、日記和觀察筆記的制度,引導學生經常觀察社會,觀察別人,觀察自己,養成嚴於要求自己,嚴格解剖自己,善於吸收他人長處,勇於自我批評的習慣。 5、不斷克服挫折點,時時反省自已。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沒有挫折。對挫折如果處理得好,就可能成為孩子進步的新起點、前進的新動力;處理得不好,則會變為思想上的下滑點、倒退點。單親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點很多,不僅表現在父母的離異上,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為此,教師和家長必須抓住這一思想轉變的關節點,及時地進行勸慰、 反思 治病須除根。根據相關教師對單親子女、進行了深入了解和認真分析,尋找發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並探究解決問題的對策。通過觀察、調查、家訪、交談等方式,我們發現了造成單親學生不守紀律、畸形發展的主要原因: 1.家庭破裂導致學生情感孤寂,痛恨父母或社會。一些父母離異的家庭,孩子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上難以得到父母的引導和幫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夠的關心,往往對父親或母親懷有敵意,對於來自婚姻破裂後父母的「關愛」持拒絕心理和逆反心態,因此無論父母的教育引導正確與否,孩子都不願接受,甚至有的孩子有抱負父母的心理,還有的推廣到報復社會,對同學、對老師、對社會上的人抱有懷疑或仇視心理。他們憂郁、倔強、多疑、反抗,不講文明、上進心較差,缺乏集體榮譽感,道德品行較差,不願接受任何批評教育。 2.爺爺奶奶這一輩人的監管和教育失利。這一輩人往往對孫兒、孫女格外溺愛。如果孩子是單親或失去雙親,作為這些隔輩的長輩們就更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因此在生活上格外「體貼」和遷就,而忽視了對孩子恰當的人格培養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這便養成了孩子嬌慣任性的品性,也無意中形成孩子唯我獨大的不良意識。這些孩子大多性格孤僻,一切以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合作能力低。 3.補償式的父母之愛,造成學生身心發展失衡。離異家庭和外出打工家庭的父母,大多數認為自己欠孩子的太多,於是他們往往在孩子的生活費及零花錢等物質上盡全力滿足,甚至「多多益善」,但對於學習情況和心理思想基本不過問。物質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空虛」,造成孩子身心畸形發展,極易出現問題。 4.脫離父母監管,孩子養成隨心所欲習慣和目空一切品性。由於孩子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無人過問,造成監督引導不及時,長時間使孩子形成了什麼事情都無所謂的壞習慣,他們懶於學習、吃喝請客、願意打架……甚至願意與品行不良的人員在一起,有的甚至做出違法犯做的事情來。 對策現在,這些特殊群體學生越來越多,對他們的教育成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通過教育實踐,總結出以下應對策略: (一) 學校重視,形成由上至下的逐層教育監管模式。 1、學校成立「特殊群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德育的管理人員,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特別落實了特殊群體學生教育責任制度,將教育實施、教育效果與領導、教師評價掛鉤,與切身利益掛鉤;落實相關教育、幫扶措施;形成教職工全員關愛特殊群體學生的良好教育氛圍。 2、校內形成「摸查——建檔——包保——教育——反思——提高」的一整套工作模式。各班主任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充分了解到特殊群體學生的詳細情況,建立特殊群體學生名冊、檔案,落實包保教師責任,制定具體的教育、幫扶措施,長期教育幫扶,觀察效果,反思總結,調整提高。 3、創造有利條件,恰當舉辦活動,促成學生「猛醒」。學校要適當時機舉辦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通過活動,喚醒學生沉睡的良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會上全體學生淚流滿面,對自己做過的對待父母、老師的不良行為悔恨不已,那些「特殊孩子」更是主動找到老師訴說內心的悔悟,讓人頗為感動。藉此機會,幫扶教師抓住其閃光之處因勢利導,取得極佳的教育效果。現在他工作熱心、積極上進,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提高。 4、講方法,引導孩子走出迷失的泥潭。幫助孩子改掉惡習,樹立自信,融入集體,找回樂趣。教育時要做到:給予真愛,曉之以理;拒絕訓斥,力行寬容;發現閃光,成功教育;持之以恆,不怕反復。 特殊群體學生的轉變告訴我們:孩子的心理成長同父母密切相關,缺少父母的愛,缺少他人的關心和重視勢必會對孩子帶來創傷。然而他們的變化是令人欣喜的,對於單親、留守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只要家庭、學校、社會協同努力,共同關注,給予他們關心,給予他們真愛,施以正確的教育方法,他們同樣會回歸正軌,成為學校大家庭中合格的一員。
望採納,十分感謝。

『柒』 如何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

您好,您的孩子出現此種情況,我覺得與您的教育有關系,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智慧。作為一個長期擔任班主任的教師,我經常和學生家長、同事探討學生如何健康成長的問題。當我們過多地驚呼「現在的孩子怎麼了」的時候,說明我們大人是在用挑剔的目光在審視自己的孩子,而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當做一個有獨立思維的生命。

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有人認為應該賞識教育,讓孩子在老師、家長的賞識中自信成長;有人認為應該挫折教育,讓孩子在困難中百折奮起。凡此種種都是我們在用成人的思維模式來想像孩子的成長心境,從而為孩子模擬和假想出一條成人預設出的成長道路。我們這樣做真的適合孩子的成長嗎?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在我們監護下成長,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用獨立的思維來判斷現實世界的是非曲直。過分強調賞識教育或挫折教育都是孩子成長教育的誤區。教育工作的長期實踐告訴我們:孩子個性不同,成長階段的思想狀態不同,需要我們適當地使用鼓勵和批評手段教育成長中的孩子,也就是教育要恩威並重。

自卑的孩子要鼓勵

一個孩子,如果本身他就比較怯懦、膽小、孬氣、缺乏信心,如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考試成績不理想就知道哭,別的孩子欺負他了就只會默默忍受,連老師和家長都不敢告訴,或者不敢和老師說話,總是躲開老師,這樣的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應該以鼓勵為主,多找到他的一點優點進行鼓勵,多看到他的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進步進行鼓勵,家長、老師,也包括其他的親朋好友都按照這個原則來教育和引導孩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恩」,但並不是「嬌慣」和「寵愛」,表面上好像是一樣的,但「恩」是在理智地情況下做出的選擇,而後者是無原則地感情用事。

自負的孩子要批評

對於自負、自傲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孩子要適當地打擊;犯了錯誤和有了缺點還無所謂,一點也不反省的孩子,要適當地懲罰,直到他認識到錯誤為止;對於有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自大、沾沾自喜、不可一世或者是一點都不懂得謙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要進行適當地挫折教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威」。

鼓勵批評要恰當調整

孩子可塑性比較強,一般的情況只要講清道理或者告訴他是非曲直,他們就會按照正確的來做了。只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自控性差一些,也容易受到環境和諸如各種形形色色的外界的影響,因此做為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和不同事情來調整教育的策略,不能固定不變,要抓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為孩子的思想狀態是變化的,一個階段自卑要鼓勵,下一個階段自負時要批評。環境是變化的,可能現在他受到的影響消極的因素多,那就要多鼓勵,如果一個階段,環境中左傾的因素冒進的因素多一些,就要堅持以「威」的教育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堅持原則,原則的問題絕不能向孩子妥協和讓步,這個原則就是道德和修養。「三好學生」或者「五好學生」都是「德」在首位的。一個學生的學習再好,本事越高,如果將來「品德」出現了問題,那對社會和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危險品」。堅持原則要體現在小事上,撒謊、考試作弊、抄作業、偷拿家裡或別人的錢、東西,私上網吧等,在這些「是非」的面前,對孩子的錯誤絕不能「心太軟」,一定要和他的錯誤斗爭到底,直到他反思、承認、悔改。

您好,看一篇文章或許對您有幫助。
人生父母大導師
作者 郭旭東 單位 北京心蓮百合文化交流中心

最近發生在自己和周圍的朋友身上的事,促我深思:我的孩子以前沒有好好學習,現在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可是;由於基礎太差,時間又緊張,壓力太大,常感到力不從心,學了半天,做題和考試時頭腦一片空白,為此深深苦惱。同事的孩子整個一個盲目樂觀派,貪玩,不懂事,跟大人吵嘴,利用大人對他的疼愛,要挾大人。諸如此類的事件在高中初中學生中普遍存在,郭老師,敬請您再講講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具備的素質。謝謝。

作為養兒育兒的父母,應該不僅僅在生理上給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質保障,還要在心理修養上使其不斷成人。所以父母不僅是孩子的保護者,還是孩子的人生大導師。

對於孩子種種不足,做父母的必須要進行教育,這是為人父母的職責,特別是對孩子的種種習氣要進行對治和預防,並不斷培養他們的好品德,從而使其達到性情的中和和品質的優良。

例如:心浮氣躁的,要幫助或教育他使其學會沉穩;自卑的,要注意鼓勵他,幫助或教育他使其學會自信;沒有根基的,好大喜功的,要告訴他從一點一滴做起,使其學會扎實;壓力大的,引導他,使其學會堅強;煩惱重重的,開導他,使其學會樂觀;盲目樂觀的,要打擊他,使其學會思考;貪玩的,要約束他、教育他,使其學會勤奮;不懂事的,要給他講做人的道理和基本的禮節禮貌,使其學會孝敬;跟大人吵嘴的,訓斥他,叫他學會尊敬長輩;利用大人對他的疼愛,要挾大人的,又耍又鬧的,制服他,或不用理會他,決不可以使其想法得逞;做了好事,行善的,對其行為進行肯定和支持,使其學會善良;自私自利的,要訓練他過集體生活,使他學會包容和容忍;犯了錯誤,要批評,要指出錯誤所在和必須改正的意義,並要求不可再犯;玩物喪志的,要使其樹立遠大理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生氣的,要使其學會柔和、忍耐;自高自大的,要使其學會謙卑;懦弱的,孬氣的,嬌氣的,要對其進行適度的挫折教育,使其學會頑強;狡辯說謊的,要使其學會誠懇;疲疲沓沓,丟三落四的,要使其學會講效率;等等。

總之,教育孩子要運用各種智慧,恩威並重,切不可寵愛,更不可顛倒角色,否則就是失敗的教育。當然了,其中作父母的為人師表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qm.html
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向您介紹幾篇博文,相信對您會有所幫助。
《對孩子是否應該放手不放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mn.html
《面對逆反、自我的一代(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ko.html
《面對逆反、自我的一代(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kp.html
《面對逆反、自我的一代(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lm.html
《面對逆反、自我的一代(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ln.html

《遠離愛見大悲的教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9vf.html

『捌』 如何教育單親家庭的學生

現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單親家庭的孩子變得孤僻,自卑,不願與人交流專等屬壞毛病,對於班級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難,如何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影響到整個班級的氣氛。
一 理解
俗話說,理解萬歲。人與人的交往在於理解,理解是溝通的橋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學生的心,知道學生的心裡想什麼?以此對症下葯,促進轉化。但是真正做到懂學生的心並不容易,因為「兒童心靈深處潛藏著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密碼。」要知其心,只有通過仔細的調查研究,多與他們促膝談心,溝通思想,多對他們的學習、身體和生活全面了解、關愛,做他們的知心人、貼心人,才能深入他們內心世界,讓心與心拉得更近。

二、愛心
對離異家庭的孩子來說,最受傷害的是心靈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來醫。為此我們教育工作者就要讓他們把失落的愛撿回來。

三、信任
在對單親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我們要信任他們,尊重他們。心理學家愛默森認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我們應當因材施教,發展特長,樹立信心,組織轉化。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