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如何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
① 開展防電信詐騙宣傳活動,怎麼組織
手機管家有識別和舉報詐騙電話的功能
安裝一個在手機上,打開騷擾攔截功能,可以自動識別詐騙電話
然後通過下面的街邊廣告舉報功能,可以把生活中發現的一些詐騙號碼進行舉報避免他人上當
② 怎麼組織開展防電信詐騙宣傳活動
心防
③ 1. 結合高校公安分局與我院聯合組織預防網路電信詐騙宣傳活動,談談自己如何預
該問題涉及到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問題,作為一名從事刑事審判多年的前法院人,我來簡要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
先說答案:網上被詐騙,金額已經達到刑事立案標准,被害人是否可以挽回自己的損失,要看具體的案情,追贓成功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當事人由於不慎,發現自己被詐騙,應當冷靜處理、及時應對。
發現自己被詐騙且詐騙金額達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標准,被害人應及時採取如下措施
第一,及時報警求助。被害人發現自己被詐騙後,應及時報警,並將犯罪嫌疑人的有關情況,包括嫌疑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網路名,涉嫌詐騙的金額,銀行轉賬交易信息,嫌疑人網路IP地址所在地等信息告知公安機關。如果被詐騙的錢款尚未被嫌疑人取出,通過公安機關對涉案賬戶及時進行凍結,可以減少被害人的損失,成功追加贓款。
第二,如果涉案贓款已經被嫌疑人取出,也要及時關注公安機關的破案情況。如果公安機關偵破此詐騙案後,並追繳到部分贓款,被害人也是有可能挽回部分經濟損失的。
第三,如果嫌疑人被查獲後,但並未追回任何贓款贓物,被害人也要及時關注及參與該案的刑事審判程序,以爭取到刑事審判程序讓被害人退贓。公安機關破案後,如果未發現任何贓款贓物,公檢法機關在辦案中,可以要求嫌疑人退贓,部分嫌疑人為爭取從寬處罰,也願意退贓。當然,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公檢法可能並不會願意去做這項工作,但如果被害人自己及時關注案件進展,並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刑事訴訟程序,可以給被告人一定的壓力,被告人也可能會願意退贓。
第四,如果案件已審結,被害人也並不知道案件的審理情況,被害人只能通過向法院提起單獨的民事訴訟尋求救濟了。從司法實踐來看,盜竊、詐騙、敲詐勒索等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些法院出於更好地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將此作為民事侵權案件處理的。
最後,告誡各位朋友,網路陷阱多,要小心,涉及錢財交易一定要注意,三思而後行。
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④ 說說你們學校是如何開展反電詐宣傳的
方法:
1、請校園大使代言,比如活躍度、知名度比較高的學生,他們比較有影響力,點擊的人越多,了解的人也越多,就能引起重視。
2、播放紀錄片的形式,找到被詐騙過的人,采訪他們,采訪是最能直抒胸臆的一種形式,成片可以在學校禮堂、學校放映廳播放。或者在晚修時段在廣播中播放,也可以引起重視。
3、聯合社區民警舉行反詐活動,組織群眾參與,模擬詐騙過程,列舉詐騙方式和手段,讓學生深入體會被騙的過程和應對方法。信息社會大家接收的信息來自四面八方,但是詐騙的信息需要自己去了解。
(4)輔導員如何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擴展閱讀:
防範電信詐騙中的「三不要」:
1、不輕信: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走開,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簡訊,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設圈套的機會;
2、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簡訊的誘惑,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3、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還有一些公司財會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錢、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賬號,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
⑤ 防詐騙宣傳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建議:
1、一定要結合實際來看,對於不同的人要進行不同的宣傳教育,要舉出貼合實際的例子,才能讓人信服。比如學生容易遭到網路詐騙,釣魚網站等等;老年人則是電信詐騙,套取銀行卡等等方式。
2、宣傳力度一定要大。不能光走形式,一定要口口相傳,使得詐騙無處遁形。
3、宣傳內容一定要豐富,採取多種方式。比如拉條幅、發放宣傳書、模擬情景劇等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可以讓居民淺顯地理解到,這樣子防詐騙工作才能深入人心。
(5)輔導員如何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擴展閱讀:
防詐騙宣傳工作內容:
1、在宣傳過程中,通過懸掛條幅、向過往轄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講解電信詐騙常見的種類、常用的作案手法和作案方式,以及識別、防範電信詐騙的方法。
2、結合多發的詐騙類型,有針對性地向群眾宣傳、講解電信詐騙的危害及防範知識,提醒轄區居民不要輕易將個人資料、銀行卡號、存款密碼等信息告知他人。
3、提醒廣大群眾家中不留大量現金,貴重物品妥善保管,安裝或加固防盜門、窗;將車輛停放在有人看管地方或者對車輛加鎖,建議將摩托車、電動車加裝兩車防盜系統。
4、對超市、農貿市場及周邊商鋪進行流動宣傳,提醒大家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輕信「中獎、免費送大禮」之類的電話或簡訊,教會大家辨別欺詐騙局,提高自身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