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網上微課輔導違規
㈠ 停課不停學期間,你的老師是以什麼方式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的。* 看微課視頻 發送
我們這里老師是按照教育局統一方法的課件錄制的課件,統一時間統一可解的進行播放,學生們都是課程內容都是一樣的,全省都是一樣的
㈡ 微信群里上微課的老師是使用什麼軟體上課他講課的時候不會也是按住說話吧
微信群里講課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播,也就是老師逐條發送語音。另一種是提前錄課,到時間後自動往群里發送老師提前錄好的語音。 都需要用到第三方工具,可以看下直播超人
㈢ 微課網好不好啊和老師上課有什麼區別
是適應新課改形式的一種教學方式,區別是微課是講解一個個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而教師上課,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鍾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和課件是兩碼事情:微課程是供學生自助學習看的,課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型學習內容。微課程不等於課堂過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課程不等於完整課程的局部課程,它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
教材和老師教學生上課的區別在於教材是顯性的知識,而且它是固化的知識。這與教師上課不一樣,教師是一個個體的人,因此他能把顯性知識、隱性知識和情感態度融在一起,難以區分哪些是顯性知識,哪些是隱性知識。學生僅僅只看教材學習的效果之所以不好,原因是缺少了教師參與的其他部分功能。微課程就是要把老師的這部分功能用數字化的手段融入其中,替代老師上課,同學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反復來看。微課程不僅僅是把文字的教材有聲化,因為人具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微課程還把老師的這些東西都記錄了下來。
㈣ 武漢的一個微課服務中心,我和一位張老師咨詢後付了款。可在操作中根本就無法溝通,請問怎樣維權呢
說實話這種網上交易維權比較困難,你要提供充分的證據和付款證明到當地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舉報維權。
㈤ 我是一位中學老師,有些微課視頻,想放到網上去,做一個在線教育的老師,怎麼做呢
優酷土豆的視頻應該都可以上傳,想做在線教育的微課視頻必須都是自己原創的。
㈥ 教師要製作好微課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微課與慣常課堂的教學不同
從課堂教學時間來看,學校教育中的一節課是40至45分鍾,而每段微課的時間只有7至8分鍾;從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來看,過去是教師面對一個班的學生上課,而錄制微課的環境中只有教師自己,面對攝像機,講授一段內容;從教師的實際授課過程來看,在面對一個班的學生上課時,教師可以綜合運用講授、啟發、提問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而在微課中,所有的教學環節都是由教師一人完成,沒有學生的實時反饋,也沒有師生間的互動;等等。這些新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教師錄制微課時所面臨的棘手問題。
二、微課設計需要注意的環節
1.時間觀念――7至8分鍾
微課的時間短、節奏快,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明確所准備的應該是能用正常的語速在規定時間內講完的內容。根據正常語速,一個人一分鍾可以講120字左右,那麼准備7至8分鍾講稿的文字就應控制在840至960字左右。超出或不足都會影響講課的節奏。
只有教師准備的一個完整教學內容適合在較短的時間內講授,微課的錄制才能正常進行,預期的教學效果才能得以實現。
2.內容觀念――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
在時間一定的條件下,如何遴選教學內容成了教師必須精心考慮的問題。其實,在課堂教學中,不同類型知識的傳授過程是有區別的。有的適合講授,有的適合啟發提問,有的適合展開討論。微課作為只有教師獨自在場的一種授課形式,更多的應是關注那些適合通過講授完成的教學內容。
比如,介紹一個概念,講述一段史實,分析一個問題。而對於那些需要學生實時互動的教學內容,諸如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組織學生的小組討論等則不適合作為微課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
3.結構觀念――完整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結構
在真實的課堂中,教學過程的推進是由師生雙方共同完成的,即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並逐步幫助學生建構起新的知識。而在微課中,所有內容的推進都是由教師一人完成。因此在明確了具體的教學內容後,對於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特別是在沒有面對真實的課堂情境中,講授完一段微課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結構進行分析與重構。
在微課的講授中,教師要把握兩種基本結構,即知識結構和教學結構。一塊教學內容是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一段微課也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結構。把握知識結構,需要教師對所要講授的這段內容進行基於學科邏輯的分析與重組,以呈現給學生一個合乎學科思維邏輯的內容體系;而把握教學結構,則是整個教學流程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只有把握好知識結構和教學結構,微課的製作才能在重視知識建構的同時,兼顧教學認識過程。
4.語言觀念――既富於講述性又重視啟發性
微課的呈現形式,最終落腳點還是教師的語言。無論拍攝的視頻多麼清晰,畫面切換多麼豐富,幻燈片的製作多麼生動,學生學習微課的過程,更多還是通過「聽」實現的。同時,考慮到學習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異,一段微課可能會被反復觀看,「聽」課對學生的影響就更大了。因此,教師的語言便成了支撐整個微課的核心因素。
樹立語言觀念要求講授的語言做到通俗、流暢,既富於講述性又重視啟發性。通俗、流暢的語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載信息。講述性推動知識的傳遞,啟發性引導學生的思維。在明確了教學的內容和結構之後,對於教學語言的打磨便是對微課精雕細琢的過程。教師一方面要正確規范地使用學科術語講解分析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合理使用承接、過渡,特別是那些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的語言。這樣,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就有如臨其境之感了。
㈦ 教育部有規定讓老師作微課嗎
在倡導老師,開展微型課堂,簡潔,和學生更好溝通
㈧ 求生物老師黃森在微課網上的視頻
網上不能直接搜到嗎?很多人還是喜歡看他的視頻的
㈨ 雲校家老師發的微課為什麼打不開
學校家老師發的微博,為什麼打不開?那你問一下老師是什麼情況?
㈩ 在職教師做微課是有償補課嗎
這個不算吧,微課是開放的,並非是針對自己的學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