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學生輔導語文
⑴ 怎麼輔導小學生學習語文
語文課是一門綜合訓練課,其中包括字、詞、句、篇(篇章、段落)的知識,語法、修辭、邏輯、文學、作文的知識;著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兒童的思維能力。根據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從家庭實際出發,我覺得,家長應著重加強對孩子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鼓勵孩子學會說普通話,訓練孩子說完整的話,要求孩子有條理地說話。孩子進學校的第一天就要學習說普通話,學說普通話是發展孩子口頭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必經之路。對於孩子掌握規范語言和書面語言,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有重大意義。為了訓練孩子說普通話,還可以讓孩子練習「繞口令」之類的口語活動項目,如有的孩子「s」「sh」分不清,可讓孩子讀、說這幾句話:「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要念成sísì,四十不要念成shìshí。說話要實事求是,計數不能似是而非。」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講普通話,有些孩子在學校學了普通話,老師叫他們平時盡量講普通話。因此,孩子在家裡也應學普通話,如果他們講得不好,家長不要譏諷他們,而要鼓勵他們。會講普通話的家長,可用普通話和孩子交談。
訓練,嚴格要求,他可能會完整地說出:「我家裡有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 許多孩子在講一件事時,往往是東一句、西一句,有重復,有顛倒,還夾著一些「那麼……那麼……」、「後來……後來……」或「嗯……嗯……」之類不必要的詞句,家長應要求孩子想清楚了再說,說話時慢一點,要動腦筋,說話要有條理,考慮好哪些該先說,哪些該後說……這樣孩子說話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2、幫助孩子准確、牢固地掌握漢語拼音。
漢字是表意的文字。字的形、音、又沒有必要的聯系,不少字音、形脫節,給孩子識字造成困難。掌握漢語拼音就能依據音節,准確、迅速地讀出字音。低年級拼音教學的要求是:學會二十三個聲母、二十四個韻母,掌握四聲,學會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節,初步掌握拼音的方法。小學階段所學的生字全部用漢語拼音注音,用它當拐棍幫助識字,以達到正確朗讀課文,學說普通話。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漢語拼音是累贅,不易記住,不如直接學漢字,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是不了解漢字難學的特點;二是沒有認識到學習漢語拼音的重要意義。學會拼音就是交給了孩子打開自學語文和其他書報之門的一把鑰匙。不學漢語拼音,教一個字,識一個字,沒人辦讓孩子去主動、自主識字,學了漢語拼音孩子就能查字典,沒人教也會識字,以後還會使用詞典、辭源等工具書,等於為孩子請了一個終身教師。如果有些家長自己的拼音發音不準確,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跟著錄音磁帶一起學習。
3、幫助孩子打好識字基礎。
人教版低年級語文實驗教材倡導是「認寫分開」和「多認少寫」的識字和寫字的教學新理念。對識字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要求。如:第一冊在學習拼音的同時每課需認識3——9個生字,進入識字課和閱讀課後就更加突出了,每課需識記9—14個。全冊共識記400個漢字,其中100個要求會寫。(而省編教材第一冊的識字要求是讀寫170個漢字,相比之下,實驗教材識記的量增加了230個,而寫的字減少了70個。)新教材提出多認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於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
那麼,要認識的字,也就是這400個字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就是要求在本課中能認讀,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認識,能夠把所學的漢字運用於閱讀,就可以了。家長們千萬不要逐個對漢字的結構做過細地分析,更不要讓學生抄寫甚至默寫。
⑵ 怎樣輔導孩子學習語文
2
改進識字教學。
在家裡,
家長要密切配合學校,
幫助孩子鞏固提高識
字效果。
目前小學生的錯別字現象比較嚴重,表現在孩子的作業里,經常
發現同音字張冠李戴、
形近字混淆不清,
如:
「已經」寫成「以經」,
「訓練一寫成「訓煉」。
寫作文時錯別字連篇,
念不成句子。
面對這
種情況,家長和老師都感到不容忽視,千萬不能讓我們的孩子成為
「錯別字先生」。
(
一
)
出現錯別字的原因
孩子寫錯別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1
.孩子對有些字會認不會寫
有些孩子,
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在識字中常常出現會認不會
寫的現象。他們學習生字時,藉助拼音,很快認識了這個字,並記住
了它的讀音,但沒有記清字形、筆畫、筆順,所以寫這個字時就會丟
筆少畫。例如:「胸」寫成「胸「、「具」寫成「具」「式」寫成
「或」,
由於低年級還沒有開始寫作,
用字的實踐機會少。
孩子出現
錯別字,是識字、寫字、用字三個環節相脫離的結果。
『
2
.孩子對某些字的音、形、義掌握得不好
孩子學會拼音後,漢字大量地呈現在面前。他們不掌握字的音、
形、義,在很多的同音字面前,不知用哪個。於是,對
哪個字有印
象,就寫哪個。例如用「艱「和「堅「組詞時,孩子就寫成了「堅
難」、
「堅苦」、
「艱持」等。
有些孩子馬虎大意,
認字時粗枝大葉,
也容易把同音字、形近字弄混而出現錯別字。
3
3
.漢字結構本身比較復雜,形體多變,同音字、形近字較多,
不易區分辨認,這也給孩子識字增加了困難。
(
二
)
家長怎樣輔導孩子識字
.
1
.讓孩子在閱讀中自學識字
孩子在家閱讀課文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利用工具書一字典和詞
典,學習生字和新詞。要做到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並在
這個基礎上督促孩子寫好預習筆記。
例如一個孩子自學
《憶鐵人》
這
課時,
通過查字典自學了四個字,
有「敦實」的「敦」、
「淳樸」的
「淳」、
「良師諍友」的「諍」、
「輾轉反側」的「輾」。
我們以諍
字為例,來看他學習的過程。從字典
上查到,「諍」是翹舌音
zhèng,「諍』』是由「訁」字旁和斗爭的「爭」組成的,而課文中
組成的詞語是「良師諍友」意思是「好老師,
能直言相勸的朋友。
」
於是他知道,
「諍」是「直言相勸」的意思。
孩子通過查字典自己學
會的生字,印象深刻,不會忘記和混淆。
另外,每個孩子都應該訂閱
_
些課外讀物。家長定期讓孩子閱讀,
藉此增加跟字詞見面的機會,鞏固已學的知識
⑶ 怎樣輔導學生小學語文急
追問: 比如總復習?先復習什麼在復習什麼?具體怎麼樣?重點是什麼?應該注意什麼? 回答版: 以高年權級段小學生為例:分橫向復習和縱向復習兩種。橫向復習按單元把每單元中的易錯字、詞;重點課文的中心、主要內容、寫作常識,以及寫作方法加以復習。尤其是書中出現的古詩古文要做到,會默寫、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等;縱向復習是按照字、詞、句、段、篇,作文這幾大類為學生進行專項的訓練和復習。把一學期的重點知識率一遍。 期末復習基本是這兩種方法。 追問: 恩很好,那新課呢?可以按照小學語文教材全解輔導嘛?還是有什麼竅門之類? 回答: 如果你是家長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老師,這遠遠不夠 追問: 我是補習班老師,主要補習作文和美術.最近有幾個家長,要我給孩子補習小學語文,我文科好有底子但是想多了解一些.正好也給自己的孩子帶著補補語文,希望您能指點?
⑷ 怎麼輔導小學生的語文
我孩子是在卓越創思教育補習,它家首創的三維情境課堂體驗感特別好,讓學生能自主參與,自我提升。還會用什麼魔力構思圖來給孩子上作文課,感覺挺新穎的。半學期下來,我家孩子的語文分數就穩定的維持在90分以上了。以孩子現在各科的成績,沖刺華附的希望特別大。
⑸ 怎樣給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語文課外輔導呢
三年級的孩子領悟能力並不高,講一些太深奧太難懂的東西他也聽不懂,也沒有興趣去聽,老師你可以在給他講作業的同時進行一下擴展,比如組詞這類,可以講一下一些難分辨的形近字。可以多給他講一些詞語成語,以便以後造句寫作文用,當然可以分分類,比如寫外貌的有哪些,寫動作的有哪些。語文最不好輔導,基本上是學什麼不考什麼,靠得都是學生日常的課外積累,所以課內的就讓孩子多背背就是了,可以多在閱讀理解啊作文啊這一類下功夫,有時給學生讀一些好的範文,語文打好了基礎,這對他以後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都是有益的。語文不比其它科,成績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很快,要的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像一些名人名言,歷史典故,多講一些總也是好的。
⑹ 怎樣輔導三年級學生學好語文基礎知識很差,怎麼讓家長輔導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
⑺ 如何輔導和培養學生語文基礎知識
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陳毅元帥雲:「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句中「點滴」,放在語文科的學習中,指的就是浩如煙海又散落各處的語文基礎知識。而「點滴」積累又是一件既枯燥無味,又很難在短時間內起到明顯作用的事情,因而學生很不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的任務就是將枯燥的事情情趣化,將膚淺的記憶理論化,將散亂的知識系統化,以便於學生的積累。
當然,「語文基礎知識」這一概念太過龐大,非我之流所能說得清,道得明的,更非我輩所能掌控得了的。因此,只能將我認為還算有效的一些做法公之於眾,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一、興趣是位不能不請的老師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子也曾經曰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於學生來說,積累語文基礎知識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熱情,就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調動呢?
1. 珍惜「第一次」。
要上好高中語文第一課。高一開學前,我會精心准備兩節課。第一課講「語文之趣」。首先強調漢語言有著別的語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與其它幾大文明古國的古語言相比較,漢語言歷史最悠久,延續的事件最漫長(也必將繼續延續下去),生命力最頑強,雖然歷經風雨,但歷久彌新。而古印度語言,古埃及語言,南美瑪雅人的語言,如今已不復存在了。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母語的認同感。再講漢字字形之趣,從漢字字形本身所包含的歷史意蘊講到漢字書法的藝術,從測字算命講到拆字對聯,以改變學生對漢字的固有觀念。最後講漢字的語音之妙,從諧音雙關講到與之有關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紀曉嵐、和珅之間御史尚書的故事),再講到如今利用諧音雙關的新穎廣告詞(比如「喝酒必汾,汾酒必喝」等),再從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押韻,講到如今的流行歌曲歌詞的押韻,講到高興處,甚至可以跟學生合唱一曲《青花瓷》。如此「心騖八極,神遊萬仞」,學生會對母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將無形中增強。
語文之趣,固然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熱情,但要從思想上俘獲學生,讓學生愛上語文,還必須講到語文之美。我會用美的圖片,美的音樂創設美的意境,再在這種美的意境里朗誦美麗的詩篇,欣賞美麗的文章,體會美麗的情感,讓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習語文,不光是劃分層次,概括大意,總結中心思想,不光是劃分句子結構,認識詞性詞義,辨別字音字形,學習語文還能感受到美,一種能給他們內心帶來震撼的美!
如此兩節課後,我不敢說全部學生都死心塌地地愛上語文,但至少會在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對於語文固有的看法(語文課枯燥無味,不學也罷),開始對語文有一些新的認識,甚至愛上語文。我校2012屆畢業生楊天豪就是在我手上改變了初中不愛學習語文,語文成績相對落後的狀態。2010年教師節,他寫了一封信給我,其中就強調了我的「語文之趣」這一課給他帶來的震撼,使他開始愛學語文,語文成績也穩中有升。今年高考語文考了119分,為其成為三水區理科總分狀元貢獻了力量。
2.製造「興奮點」。
我竭盡全力不讓任何一節語文課在平平淡淡中度過。我總是設法去尋找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學生又比較感興趣,而且與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相關聯的內容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到一定的文化知識,又能活躍課堂氣氛。
比如講到《離騷》中「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這幾句詩時,我會講到中國古人的名字中所包含的豐富文化意蘊,以及古人名與字之間的聯系。比如唐代茶聖陸羽,字鴻漸,其姓名字均來自《周易》中的一句爻詞:「鴻漸於陸,其羽可用於儀。」他的姓名字包含了深厚的文化信息。而對於古人名與字的關系,則以學生相對熟悉的《三國演義》為例,比如周瑜字公瑾,張遼字文遠,曹操字孟德等,再解釋瑜瑾皆為美玉,遼遠皆指廣闊,德操皆為品行,學生馬上領悟,有些人更能舉一反三了。
再比如講到《孔雀東南飛》中「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這句詩時,我會講到與之相關聯的「否極泰來」一詞,再藉此向學生普及《周易》八卦的相關知識。我會上網搜索這兩卦的卦象投影給學生看。否卦是不吉之卦,卦象乾在上,坤在下;泰卦是大吉之卦,卦象是坤在上,乾在下。前者符合自然秩序卻是不吉之卦,後者天翻地覆卻是大吉之卦。學生自然疑惑,想要知道究竟。我就會藉此機會向學生解釋,《周易》的核心思想在一個「變」字。古人認為,只有變化才能促使新事物誕生,只有變化,才能推動世界前進。而否卦之後緊接著泰卦,這又體現了古人禍福相依的樸素的辨正唯物主義思想。聽講至此,學生恍然大悟,而我又在平淡的教學過程中成功地製造了一個「興奮點」。既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盡我的能力普及一點中華文化,破解學生對《周易》八卦的誤解,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有「興奮點」要上,沒有「興奮點」製造「興奮點」也要上。如此往復,語文課必將生動有趣,而在潛移默化中,語文基礎知識自然得以鞏固,語文能力也自然得以提高。
3.上好評講課
傳統觀念認為,練習講評課最輕松,拿份資料或試題,去讀讀答案就算完成任務。但我認為,練習課很麻煩,它很難上出趣味,很容易陷入枯燥無聊的境地中。而練習課對於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又尤為重要。上得好,則既能鞏固基礎知識,又能調動學生得學習積極性,上得不好,則前功盡棄矣。如何上好練習課呢?
首先,要精選習題。好題要大力推薦,濫題要大膽舍棄。盡信書不如無書。其次,要先檢查後評講。不檢查則不知評講重點在何處,不評講,只對答案,一次兩次尚可,三次四次,則學生僅存得一點學習熱情也將冷卻,自然影響語文成績的提高。最後,評講時要力求講清知識的同時講出趣味。這就要善於抓住時機。
講解語音題時,我一般是要求學生自查以加深印象。但遇到題中有常考易錯的重要詞語時,我也會提醒學生注意,並盡量從深層次讓學生理解並記憶。例如「針砭時弊」一詞中的「砭」字常被誤讀誤寫成「貶」字。這時我會從字形入手理解字義,再以義定形,以義定音。我會分析:「貶」從「貝」,與財物有關,表價值的降低,如「貶值」「貶謫」。「砭」從「石」,與工具有關,是古時的一種石針,用以治病。而「針砭時弊」中有「針」字,「針」也是用於針灸治病的,所以,此成語顯然應該用「砭」字。這樣一講,學生就從深層次理解了,而不再停留在死記硬背這一淺層次上了。
再如語病題,句子往往來源於報紙,乃時政新聞。講解語病知識的同時,完全可以發表你對這些時政新聞的獨到見解,以此引起學生的關注,引發學生的思考。如高一國慶練習中有一個關於諾貝爾獎的句子,雖然說的不是文學獎,但話語權在我,我就往文學獎上引,再發表一下我對於莫言獲獎的一些看法。平靜的課堂,頓生波瀾。
二、語法是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據我調查,初中語文老師基本不講語法,學生的語法知識非常薄弱。而要熟練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語法知識是柄利劍,能夠「快刀斬亂麻」——快速地解決一些困擾學生的難題:語病、文言文倒裝句、詞類活用、近義詞辨析,包括部分成語、虛詞的運用等。
比如語病。如能正確劃分句子的結構,找出句子的主謂賓,則搭配不當(主謂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對、動賓搭配不當),成分殘缺(主語殘缺、賓語中心語殘缺),句式雜糅這類語病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中國進軍世界盃決賽圈的宿願得以實現,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實在是加大基礎建設、解決一些多年難以糾正的弊端,最終把中國足球納入成熟的職業體制。
分析:該句主語是「中國進軍世界盃決賽圈的宿願得以實現」這一事件,謂語是「是」,後面的成分看上去很長,但只是賓語的定語部分,還缺少一個賓語中心詞,應該在句子最後加上賓語中心詞「的良機」等詞語,句子結構才算完整,否則,即屬賓語中心語殘缺。
再比如倒裝句。我在講解倒裝句前都會先講解現代漢語中句子成分的排列順序:
(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然後跟學生強調一種認識:所謂倒裝是現代人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來判定的。在古人看來,句子自然而然,根本不是特殊句式。所以要弄懂文言文倒裝句,首先要掌握現代漢語的語序。最後,再跟學生一起分析例句。對照現代漢語語法一看,無需我費盡唇舌,學生自己已經一目瞭然了,並且是從理論上懂了,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只是記住了一個死的概念。有些同學連死記硬背的概念都是錯的,並且錯得離譜。比如:賓語後置、定語前置等。這時,我會強調,定語、狀語只能相對於它們的中心詞而言,因此只存在後置現象;主謂賓之間都是相對於不可或缺的謂語動詞而言的,賓語放在謂語之前則為賓語前置,謂語放在主語之前是為謂語前置(主謂倒裝)。如此這般解釋之後,就很少出現離譜的回答了。
在此僅舉這兩例,其餘均無需贅言。
三、歸納是條不得不走的路徑
要熟練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歸納總結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語文基礎知識多而亂,平時接觸到的盡是些散亂的點,要記住這一個個散亂的點自然難度巨大。這就需要老師及時跟學生一起歸納總結,使散亂的點形成有體系的面,使點滴的知識理論化,系統化,以利於記憶。
還以語病為例。在講解語病時,我總是要求學生熟記語病的六種類型(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及其所屬各種小類型,並熟記此類語病的經典例句。在評講語病練習時,我都會有意識地跟學生強調此句屬於六種語病中的哪一種。如此反復多次之後,養成習慣,則學生自己在做題時,思考就有了方向——這一句如有語病應屬何種語病呢?
以此類推,各種語文基礎知識都可跟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包括:成語運用中常見的幾種錯誤類型、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定語後置的種類及標志、被動句的種類及標志,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只要將這些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然會將老師講的東西付諸實踐,如此多次則概念形成,即可成為永久記憶,永不磨滅矣。
⑻ 做語文家教的要怎麼給學生補習最合適,最有效!
對於孩子不是很好的成績單.許多家長們都選擇了家教補習來幫孩子們提高學習成績,如今,初三和高三的學生們都已經進入了最後中考,高考到沖刺階段了,最後的半年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全面地展開復習的話,那麼中考和高考就不是問題.
老教師為孩子補習功課
如果選擇了名校的老師,也不一定會有很高的效果,因為名校出來的學生學習都是非常好的,要進行補課,當然是有一些學習比較好的,想要成為尖子生的學生才適合這些名校的老師.而如果你家的孩子學習比較差的話,就找一些普通地方的老師,只要是教學水平較高的就可以了,而且自己家也能承受的了的.
關於選擇家教補習老師的要求就這兩點,希望家長們能夠吸取經驗,為孩子找到適合的家教補習老師,從而快速的提升自己的成績.
⑼ 小學語文怎麼輔導
至慧學堂的語文課程是循序漸進的,一方面慢慢勾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對孩子們慢慢灌輸知識,讓孩子們體驗一個感知、發音朗誦、閱讀、積累、實踐的這樣一個過程,我感覺安排的很不錯,你可以試試。
⑽ 如何輔導中學生學好語文
主要還是閱讀和作文,要多讀書,慢慢培養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