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輔導員制度
1. 怎樣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農村交通條件逐漸變好,各種交通工具在城鄉逐漸普及,各種大車、小車、摩托車、自行車飛速的在公路上行駛,在給人們帶來交通方便的同時,各種車禍也在不斷發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無情的吞噬,特別是近年來發生在小學生的車禍不斷增加,引起了人們的警覺,那怎樣抓好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一、學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學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觀方面來看,學生活潑好動,交通安全意識差,在馬路上嬉笑打鬧、你追我趕甚至橫穿馬路等。從客觀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從學校的地理位置來看,學校多設在道路邊上,有的學校設在狹小的胡同里,學生上學、放學,接送學生的車輛把窄小的弄堂擠得滿滿的,道路擁擠不堪,有的學生上學、回家要橫穿過幾條馬路,學生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學校的突出問題。 (二)是從學校的教育目標看,交通安全在學校的教育目標中只佔一個很小的部分,再則,發生交通事故經常在校外,對學校影響不大,學校沒有直接事故責任,因此,學校對交通安全教育重視遠遠不夠,教師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沒有進行系統傳授,造成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不全面,交通安全意識不強。 (三)家庭教育方面看:農村小學生中,大部分家長文化知識水平較低,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缺乏交通安全常識,不能對子女進行較好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多數學生家長及監護人甚至為了圖一時之方便和利益而違規駕車或乘車,學生接觸的家庭教育、社會現實和學校的宣傳教育有時是互相抵觸的,導致學生的價值觀念、是非觀念模糊。 因此,造成中小學生交通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除機動車駕駛員不遵守交通法規外,學校忽視交通安全,小學生獲得的交通安全知識比較零碎,沒有系統化,也是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保護學生出行安全,必須從教育入手,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讓孩子受到系統、全面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學校必須將交通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課,落實責任,明確目標,確保效果。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則是預防和減少學生交通事故發生的根本,學校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預防和減少學生交通事故發生的重中之重。 (一)是學校要設立交通安全教育領導機構,形成管理網路。為了保證學校交通安全管理正常有序進行,學校應建立校交通安全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或書記擔任組長,行政人員和年級組長等成員組成,形成校長室、教導處、年級組、學科組等不同層面的管理網路,使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在縱向和橫向間形成合力。 (二)是建立一支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師資隊伍。 學校可聘請班主任、交通民警擔任學校交通安全教育輔導員,定期為學生講授交通安全常識,對在校學生進行交通法規培訓,提高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規范學生的交通行為,並形成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和責任制度,推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為避免交通事故,在小學校門前、附近以及學生必經之路中間可設置學生上、放學,請車輛減速慢行等安全警示牌,同時在學校門前以及附近路面安排值班老師或交通安全員,以防發生意外。 (四)是實施校園交通安全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學校將中小學生交通安全、交通法規教育列入法制教育課、班會課以及其他學科之中,將每學期學生交通違法情況做為對學生品行評比、評優的依據。同時,學校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密切協作,以開展珍愛生命、平安回家活動為載體,推廣小學生交通安全 小黃帽路隊制,開辦少年交通安全夏令營,開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小手牽大手等活動,以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五)學生上放學實行路隊管理,培養學生的養成行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規范學校師生的日常行為習慣 ,學校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從學校的上下樓梯到上放學的路上要求學生必須靠右行走,無論上下學,都要求學生以班為單位排成路隊,學校老師、保安加強護送和巡查,讓學生在路上規范行走,定能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當然,對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光靠學校、家庭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特別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重視,交警部門要多對道路安全進行督查,對違規車輛加大執法力度,全體駕駛員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做到文明駕車,文明行車,只有全社會都參與進來,發生在小學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就一定會減少或杜絕。我們通過教會一個人,可以帶好一個家庭,促進一個村莊、一所學校,從而輻射整個社會。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堅持用制度規范各自的行為,恪盡職守,堅持用機制管理校園的交通安全,內外結合,標本兼治。讓我們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攜手,為社會的穩定、家庭幸福,時刻關注小學生的交通安全。
2. 關於交通安全的小報
一項統計顯示,交通事故已成為造成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二殺手",加強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讓孩子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識,已是當務之急---
來自公安部的一組統計數字令人觸目驚心:今年1至4月,全國有1455名學生死於交通事故,5905名學生因交通事故受傷。而在去年,全國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學生死亡4423人,受傷20917人。在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中小學生大約佔3成。
因為擔心孩子的交通安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現象在城市司空見慣。9月22日下午4時多,正值石家莊市青園街小學放學時間,幾十名學生的家長已聚集在學校門前,等待接孩子回家。一位王先生告訴記者,孩子今年7歲,讀2年級。每天幾次上下學,自己都要接送。就是平時孩子出來,也都是家長帶著。
「孩子們對交通安全知識的了解很膚淺,有的雖然知道看交通信號、不亂穿馬路、走人行橫道等知識,但由於自製力差,很難保證不發生意外。」青園街小學的趙老師介紹說,學校目前還沒有開設專門的交通安全課,僅是靠平時的一些提醒、零星教育,讓孩子們了解一些常識。為保證學生安全,學校要求3年級以下特別是1年級的學生,都要有人接送。
「中小學生缺乏必要交通安全知識和意識,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省會一位交警列舉了一些很常見的現象:不少中小學生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時,互相追逐嬉戲,或蹦蹦跳跳,或在馬路上踢足球、溜旱冰、踩滑板。他們行走路線變化無常,不顧前後左右,不理車輛行人,任意穿行,穿越隔離障礙等。另外,30%的中學生有騎車帶人、闖紅燈、聽音樂等不良習慣。這些行為都極易釀成交通事故。
與一些地方中小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1988年以來,張家口市實現了17年裡無學生責任交通事故,無學生在上學放學路上發生傷亡事故。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實踐證明,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是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減少和預防交通事故發生的一條有效途徑。」張家口市交警支隊支隊長任中明介紹說,多年來,張家口市下了很大力量普及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通過各種形式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交通安全常識等強化到學生的課堂和校園生活中。廣播、閉路電視、黑板報、交通安全游戲、有獎徵文,還有「小交警」活動等,各種寓教於樂、喜聞樂見的形式,隨時向學生灌輸交通安全知識。
建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必須把交通安全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真正實現交通安全教育課堂化。日前,省公安廳和省教育廳已就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在廣大中小學生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道路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並出台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各級公安交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成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領導組織,將這項工作列入工作重點。
各學校要把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列入全年教學計劃,落實每周一課制度,保證每周都有交通安全課,並組織、動員學生每年參加不少於2次的交通安全社會實踐活動。
各學校必須把學生的交通安全行為列入日常操評考核內容。使用記分卡對違法行為進行記分。每學期交通違法累計達10分以上的學生不得評為「三好學生」。
各學校要建立交通安全「雙輔導員」制,有專門的交警作為校外輔導員,有專門的教師作為學校、班級的交通安全輔導員……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承載著家庭的希望,中小學生的安全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高高興興上學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是每個人的願望。希望通過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把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落到實處,讓孩子們遠離「馬路殺手」。
3. 交通安全日知識資料,非常重要非常急……
交通安全日 為喚起人們關注交通事故正在奪去大量生命這一事實,我國把每年內的4月30日定為全國交通容安全反思日。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市民來關注交通安全,反思以往的行路駕車的陋習,認真審視並改正不文明的交通習慣,把寶貴生命從無情的車禍中解救出來,尊重人的生存價值和生存權利!對於那些漠視自己生命和漠視他人生命,對國家、對社會、對受害人家庭造成不可挽回損失的做法,無論賠償多少錢也終究無法挽回最寶貴生命,同時也給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投下了陰影,這樣的事情是永遠無法原諒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5月1日開始實施了,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道路交通參與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法律。一些關繫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了定論。法學家認為,以人為本、公平與便民的原則成為這部歷經四次常委會審議的法律的最大特點。 各個地區還有不同的交通日 《道路交通安全法》5月1日開始實施了,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道路交通參與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法律。一些關繫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了定論。法學家認為,以人為本、公平與便民的原則成為這部歷經四次常委會審議的法律的最大特點。
4. 如何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群體開展交通法規或者交通安全,技能教育教學內容有何側重點
作為交通參與者的一部分,青少年每日往返於家庭與學校之間,交通方式有步行、騎、乘搭、汽車等,由於年齡、判斷力、行為支配力和不抗力等諸多原因,使青少年極易成為的受害者。
案例一:2月25日,在航月路上,一輛行駛的摩托車在轉彎時,與路沿相刮後沖上了路邊的電線桿,摩托車上的2名人員當場死亡。這2名死者均是某高中附中的學生,年紀都只有15歲。
案例二:3月17日晚10時20分左右,在柳州市舊機場開發區的航四路與航生路交叉路口發生一起慘劇,一輛從航四路往門頭路方向行駛的大貨車,與一輛從航生路往南環路方向行駛的摩托車在路口中央相撞,造成摩托車上的兩名男子當場身亡。死者也都是學生,兩人年僅17歲,開的摩托車是一輛套牌的大排量摩托。
以上兩起事故的駕駛人都有三個共同的特點:1、都是未滿18歲的青少年;2、都沒有取得機動車駕駛證;3、死者所開的摩托車都是親戚或朋友的。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逝,問題出在哪?如何預防交通事故對青少年的侵害呢?
產生事故的原因
一、法制觀念和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
青少年在交通活動中往往充滿幼稚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過馬路就立即橫穿,往往令正常行駛的車輛猝不及防。特別是初中畢業後進城或到外地打工的青少年,對於變換後的交通環境更是無所適從,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況且他們的交通安全常識尤其缺乏,課內從老師得到這方面的內容極少,在課外,作為家長自己懂得的也有限,談不上去教育,職能部門人員有限,就是有打算也是力不從心。
二、好奇心強,敢於冒險。
當前,青少年存在的主要違法行為有:過馬路時隨意搶道,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道路;騎車在公路上互相追逐、胡鬧玩耍等;乘坐無牌無證、超員、超載車和農用車、拖拉機等等。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僥幸心理的特點,易於產生盲目的沖動和冒險行為。如與車輛賽跑、騎車撒把、追車扒車、騎車嬉戲、偷開機動車等,加之幼稚心理使他們遇事不冷靜,對後果估計不足,從而誘發交通事故。
三、交通工具的多樣化與使用者的技能不相適應。
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少跑路子、節省時間等多方面原因開始給自己的子女配備了自行車,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部分家庭還給子女配備了電瓶車。在農村,青少年節假日和課余時間還要經常幫助家人幹活,有的家長放任青少年無證駕駛機動車,根本就不在意有無駕駛證,更有甚者認為年齡越小會開機動車是一種炫耀的資本。這些青少年群體由於生理上尚未成熟,心理也常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中,他們走路、騎車時,往往把危險拋在腦後,加之駕駛這些並不適應自己使用的交通工具,在技能的掌握上不能駕輕就熟,遇到復雜情況時,不能極時處理,直接威脅到其他交通參與者的正常活動,成為交通安全的一大隱患。
四、學校管理上有漏洞,家長監護不力。
學校方面: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今天,各中、小學校都以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或考入重點大學的人數多少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標准,教育導向的錯誤,必然造成管理重心的偏移,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現學校忽視學生交通安全的問題。
家長方面:有的家長因忙於工作,對孩子嚴重缺乏管教,更談不上教育了,有的學生就利用正常放假時間,偷偷將家裡的摩托車騎出來,有的乾脆就到相識的有車的人手中借摩托車。就說以上兩起事故吧,第一起事故的死者家屬稱,自己經常把摩托車的鑰匙放在鞋櫃上,不曾想孩子偷拿鑰匙去開車。而後一起事故中,車主是死者的朋友,當時他們正在吃飯,兩人見到朋友的摩托車上掛著鑰匙,便開去玩耍,不想因此喪命。
青少年措施
一、把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列入教育大綱。
應積極聯系教育部門共同聯合研究編寫統一的教材,將交通安全知識納入到日常學習活動中,針對不同年齡段,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注重講授的趣味性、故事性,講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讓他們了解日常生活中有關交通安全的事情,提高他們對交通安全行為的正確判斷能力,深刻認識交通安全的重要意義,吸取交通違章的慘痛教訓,樹立遵章守紀的法制觀念及為他人和社會的安全多做貢獻的思想。
二、開展形式新穎、內容創新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針對學生特點,對症下葯。一是在內容上。交通安全圖片展,可以使用卡通形象設計製作,盡量搜集內容涉及中小學生違反交通法律法規而導致的交通事故案例,要將正確的交通行為用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和圖片學生傳播;二是在形式上。除交警定期舉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外,還可以製作一些精美的展板、卡通宣傳單或者課程表,把青少年應該注意的道路交通行為印在上面,發放給青少年,讓他們時時刻刻都能接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三、交通安全真正從娃娃抓起。
在我國,幼兒時期一般不進行交通法規的系統教育,進入小學階段,在城鎮學校才由交通管理部門配合學校,以警校共建和校外輔導員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孩子們講述相關知識。在這方面,應借鑒國外的做法,交通法規知識教育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習慣。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對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長抓不懈。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打破以往宣傳形式和內容單一、枯燥的教育方法,除上交通安全法制課、作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報告、播放電視光碟和圖片展覽等幾種宣傳方式外,要加大打擊無證和轉交無證人駕駛摩托車的工作力度,就青少年交通造成的嚴重後果加大向社會的宣傳力度,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5. 如何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你好。交通安全關乎生命,生命沒有綵排。全世界過6分鍾就有一人死於車禍,全世界每一分鍾就有人傷於車禍,全世界死於車禍比世界大戰死的還要多,而我國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每天,都會有人命喪於那無情的飛奔車輪底下,成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個警示燈。車禍,讓許許多多溫暖的家庭支離破碎,讓幸福在車禍中斷送。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車禍中轉瞬即逝,許許多多肇事司機在一失足間鑄就了千古恨。觸目驚心的數字,成千上萬的親人就在車禍的轉眼間中沉浸在悲痛之中。 當因超速超載而引出的慘重的車禍;當想像他們喪失親人時那悲痛欲絕的情景,誰還會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貴無處不在?違法超載(員),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和一時的方便便漠視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超速行駛無視法律法規的要求結果釀成了大禍,酒後駕車,害人又害己,「杯中一滴酒,親人兩行淚」,連無辜的小學生都不能倖免遇難;由於法律意識淡薄,安全知識匱乏,無證駕車、違法超車會車、疲勞駕駛、操作不當、肇事逃逸等等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接二連三的交通事故一個個向我們涌來,一張張團圓的景象灰飛煙滅。 在血的教訓的照映下,生命如此地脆弱,如此地不堪一擊。多一份小心,多一份關心,就會少一份災難,少一份失望。珍惜生命,從我做起,為不再讓親友生離死別的場面再一次出現,不讓交通事故無情地吞噬我們無辜的生命。我一定嚴格遵守各項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法律,時刻以清醒的頭腦掌握好手中的方向盤,控制好腳下飛旋的車輪,守好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不開霸王車、不違規超車會車、不無證駕駛、不疲勞駕駛、不酒後駕駛,不超載、超速,避免心存僥幸而給自己和他人留下終生的痛苦和遺憾。
畢竟,命大於天! 大人篇:我們五橋小學校門口的道路是百安壩一條交通主幹道。公交車、轎車、摩托、自行車等各種車輛來往十分頻繁。面對這種情況,學校認為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師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刻不容緩,非常必要。通過多年來安全教育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交通安全聯系著千家萬戶,保護師生的安全健康,是家庭幸福、社會安定的保證,因此我們認為從小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大小結合宣傳到位
幾年來學校在全校師生員工中開展大型活動,進行了以《珍愛生命,爭做文明交通小公民》、《騎車安全,永記心中》、《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爭做文明好市民》等為主題的交通法規教育。學校利用宣傳板舉辦了實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安全圖片展」,圖片中觸目驚心的交通慘禍,給師生的心靈以極大的震撼,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交通法規教育。許多同學表示,今後一定要自覺增強交通法規意識,珍愛生命,做一個文明交通的小公民。學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重點是對在校學生進行交通法規、自我保防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引導小學生學習《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做到學法、懂法、守法。同時學校還利用少先隊活動時間,在班級開展小型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以《珍愛生命,爭做文明交通小公民》、《騎車安全,永記心中》、《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爭做文明好市民》等為主題,開展交通安全書畫、徵文比賽,交通安全知識培訓和交通指揮手勢培訓等,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法律法規意識。
二、警校共建體驗到位
從2005年學校就與縣交警大隊建立了警校共建關系,聘請交警大隊指導員為校外輔導員,開展了「警校手拉手,共鋪教育路」等系列活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把交通安全工作納入了學校工作計劃。每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考試。定期聘請交警來校,舉辦交通安全知識講座。講座上,交警重點對學生們講解了行人交通安全常識、騎自行車交通安全常識、乘車人交通安全常識及相關案例。進行交警指揮手勢培訓,宣傳交通法規,開展書畫徵文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大增強了同學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交警大隊的幹警們還在校門外馬路邊專門為學校設立了交通標志牌、劃出人行橫道線。交通安全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了每一名小學生的腦海里。
學校還購買了幾十箱礦泉水去慰問交警叔叔,並組織學生在暑假期間到交通要道上跟交警叔叔學習指揮手勢,讓他們親身體驗站在烈日下交警叔叔的艱苦工作,以及他們工作的重要性。通過活動使學生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三、家校結合措施到位
五橋小學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採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學校為每個教師設立安全工作崗位;指導學生在課間開展文明活動;每周三利用晨會課對學生進行有關安全知識宣傳;開展安全知識徵文活動;學校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指定教師護送放學路隊;學校領導每天中午放學時親自站在門口指揮、疏導。學校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家庭和社會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活動,開展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做一名文明交通的好市民——致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由家長對照自己的行為並簽好意見,學生監督自己家長和親戚是否遵守交通規則,是否有違章現象,很多家長正是通過孩子們才了解到了更多交通安全知識。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動的推廣,進一步培養了孩子們的交通安全意識,進而通過孩子們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影響和感染周圍的大人們認真遵守交通規則。達到了「小手拉大手」,共同參與城市文明交通管理,營造良好交通環境的目的。
自從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以來,河埒中心小學從未發生過大小交通事故,有力的保障了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學習安全。在河小的校領導、教師、學生們以及交警們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達成共識:從小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讓他們樹立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可以培養他們良好的遵紀守法觀念。
現在,交通安全教育在校園里紮下根,在孩子們心裡紮下根。交通安全意識潛移默化地支配著孩子們的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