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輔導學生學習

輔導學生學習

發布時間: 2020-11-29 07:57:40

① 必備的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有效學習

現如今,有很多的家長已經放棄了那種課外的補習班,比較更傾向於對一指導的家教老師.因為他們認為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畢竟是一對一的.可以很好的找到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幫助他們改掉,從而提升學習成績.那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應該做哪些功課呢?

輔導孩子做題

以上說的內容都是關於給孩子找家教輔導老師之前需要做的功課,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認真地觀看,因為這對於孩子的提高學習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② 怎樣輔導學生學習!!!!!!!!!!!!

具體如下:

一、指導學生閱讀。

1、閱讀是獲取知識、理解知識的重要手段。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2、指導學生閱讀要抓好三點:

(1)是課前預習閱讀,了解某節內容的全貌;

(2)是在教師講解基礎上再閱讀,理解有關知識及觀點;

(3)是學完某課後閱讀,歸納要點,形成知識網路。

3、在閱讀中要圈點批劃,抓課本中的黑體字,抓關鍵詞,如基礎、標志、總之、因此等,抓排比性句子,抓某段開頭或結尾的結論性語言,標明自己在閱讀時所理解到的要點、重點、難點和疑點,這樣就能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基本內容。

二、指導學生聽課。

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聽課

1、首先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用生動而富於鼓勵性的語言,用典型而又貼近學生實際的事例,用漫畫或錄音、錄象等手段,在課堂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激活他們原有的認知結構,專心聽講。

2、其次在指導學生聽講時要抓好五點:

(1)是聽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

(2)是聽教師對知識的剖析與聯系;

(3)是聽教師在觀點應用時的提示和處理方法

(4)是聽教師對每節課的總結;

(5)是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在聽取新的知識的同時注意和自己已掌握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對知識的理解更系統、全面。

三、指導學生發言。

在課堂教學中,應拿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發言,檢驗學生理解的情況,給學生自由發揮或創造的機會

指導學生發言要抓好四點:一是教師要多組織小組或全班討論等活動,鼓勵學生發言;二是補充其他學生不足時讓學生發言;三是糾正其他學生理解偏差時讓學生發言;四是解答其他學生遇到疑難時 讓學生發言。總之,讓 學生動口可以進一步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提高認知能力。

四、指導學生做好筆記。

許多學生都有做筆記的習慣,但不少學生把課堂筆記變成課堂記錄,凡是老師講的,黑板上寫的、畫的,都詳細記錄下來,結果弄得課堂上很緊張,也影響聽課。教師應讓學生抓好五點:一是記提綱;二是記不同於課本的內容;三是記課堂上沒有弄懂的知識點;四是對老師課堂上所講的產生疑問的內容;五是記解題的方法與思路。

五、指導學生思考與提問。

1、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必須思考,思考從問題開始。會提出問題是獨立思考的表現,

2、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從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入手,在任何一個學習環節都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讓學生思考問題的疑難處,並鼓勵學生提問,創設愛提問的氛圍,再 逐步訓練提出問題

2、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奇中生疑,疑中生問,追求對問題的透徹理解,這是思考問題的動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問題討論法激勵學生提問,使學生在討論中產生思維的火花,使模糊的問題明朗化,或對所討論的問題產生新的疑點。在思考提問時可採用層層遞進法,發散法等。層層遞進法即對所學知識採取「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思考方法.這樣有助於培養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3、總之,學法必須與教學改革同步進行,指導時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葯,讓學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從而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真正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

③ 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輔導

有效輔導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是對課內教學的有益輔助及補充,有利於教師了解學生情況、溝通師生情感,有利於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基於此,現就如何做好有效輔導進行一些探討。
一、有效輔導應有的放矢在進行輔導前,要事先要確定輔導的對象和內容。輔導的內容主要有①解答疑難;②堵漏補差;③拓展提高;④端正態度、指導方法等。輔導的對象應該既有學習困難者、存在學習障礙者,又包括學有餘力者和因故缺課者。由於學生之間在知識技能基礎、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方面存在著個別差異,他們對課內教學的適應性不同,有著不同的輔導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制訂輔導方案。因此,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大多採用個別輔導或者集體輔導形式。
二、有效輔導應把握重點一般說來,「補差」和「提高」是對學生學習輔導的工作重點。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生情況,准確找出差的原因:是知識、技能基礎薄弱,還是方法、能力缺陷?是智力因素引起,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是學生方面的問題,還是教師方面的問題,或者是在家庭、社會環境方面出現了問題?……然後針對問題原因尋找有效措施。補「差」先要補「心」,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消除自卑感,增強學習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多給予實事求是的鼓勵和激勵。除了知識技能存在缺陷外,學習落後者常常存在不善於積累、不善於綜合運用知識技能、死記硬背、學習方法不良或者不求甚解、不重視閱讀課本、不重視練習作業、不夠嚴謹踏實、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不良等問題。教師要積極進行探索,重視學習方法指導,針對具體問題靈活機動地設法解決。對優秀學生的輔導,可以適當增加學習內容和知識難度,滿足他們的學習慾望,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指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吸引他們參加語文課外活動。除了重點抓好「補差」和「提高」外,對於那些問題不多或者學習一般、尚未形成強烈的語文學習興趣,但是具有學習潛力的學生,教師也應適當兼顧,注意引導和指導,不能不聞不問。
三、有效輔導應科學合理科學合理的輔導方法是有效輔導的關鍵所在,通過教學實踐,結合一批教師的經驗,歸納幾點幾種輔導方法如下:1、明確輔導內容,定時定量。2、有布置、有檢查、有點評。3、作業布置適量,難易適度。4、溫故與知新比例適中。5、點與面相結合。6、難與易相結合。7、談心工作貫穿其中。8、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9、集體備課時,提前確定好輔導內容。10、填寫輔導記載表,便於對重點生進行跟蹤。此外對學生的輔導跟同為教學環節的作業批改和講評互相關聯,除了在課內獲得有關信息或者學生提出要求外,在通過作業批改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後也常常要進行學習輔導。但是,學習輔導的內容更廣泛,不一定圍繞作業問題;作業講評要經常進行並且面向全體學生,教學輔導則主要面向一部分學生。對學生的輔導必須把握好度和量,否則有可能加重學生學習負擔。
總之,要使輔導工作深入有效,教師一定要懷著滿腔熱情和對學生負責的精神積極地投入,要注意跟學生坦誠交流,溝通心靈,用積極情感點燃智慧火花,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輔導是我們教學過程中重要一環,只要我們思想上重視,行動中落實,方法上得當,我們學校的有效輔導工作一定會有力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並結出豐碩的教學成果。

④ 輔導學生心得

一、端正其學習態度
我班的學困生存在學習態度不端正的現象,他們學習目標不明確,作業應付了事,字跡潦草。我針對其具體情況,加強教育,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經常和他們談心,了解具體情況,有問題隨時指導他們;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並加強與家長溝通,齊抓共管,逐步改變他們學習懶散現象;但是他們的學習態度的轉變還是存在反復。這就需要我們任課教師的耐心,有問題隨時處理。
二、 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可以這樣說,學困生的基礎在不同程度上都差,鑒於是此種情況,所以我在輔導時,先從簡單的概念、公式入手,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幫助他們掌握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再輔導學困生做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達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目的。
三、 加強課外輔導
然,學困生輔導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要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加強課外輔導(學習、心理),除了要在學習上輔導外,對於要在學習上輔導外,對於他們心理的變化,我做到了及時了解,經常與他們談心、溝通,對他們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葯,在這學期里數學輔導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養自信心
學困生的心理一向是很自卑,他們覺得在學習上他們不行,也就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厭學心理,針對於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對於一些簡單的問題或者一些認為學困生能回答上來的問題就讓學困生來回答,讓他們覺得在學習上他們也不比別人差,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我還做到在+平時多鼓勵少批評,平時對他們的一些細節問題出現的優點多表揚,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在這學期里,在我的幫助下,我班的學困生學習有了一定的進步。
我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獲,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繼續做好學困生輔導工作。

⑤ 怎樣輔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不聽命、不依賴於別人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具有刻苦鑽研精神,並且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於質疑問難、個性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不聽命、不依賴於別人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具有刻苦鑽研精神,並且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於質疑問難、個性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
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這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科學的質量觀的同時,不斷更新知識、研究和探討有關的問題,十分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主體意識
教書是為了育人,學生獲取知識是發展自己的起點,學生的內因才是獲取知識的關鍵,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就會主動去學。 教師的情感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間接的興趣,小學生往往是喜歡哪位老師就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學習中就能更加積極主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從思想觀念上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熱情鼓勵每個孩子,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並在教學中多動腦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作為教師,要多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用科學武裝自己的頭腦,並且要刻苦鑽研教材,依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操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比賽,在學生一步一步計算時,教師已迅速說出了結果,這樣幾道題下來,學生會產生很大的疑問。趁此機會教師可以發問:看到老師算得這么快,你有什麼想法嗎?學生的興趣已被激發起來,思維的興奮點都集中在教師的問題上,內心產生了對新知識的渴求。學生帶著疑惑進入新課, 有了興趣,自然而然就會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數學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 加強直觀操作。
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具體材料,使學生通過操作具體操作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例如:在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學具,並用學具裝一裝沙子或大米一類的東西,還可以讓學生用"1立方厘米"的學具湊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牆角實際體會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充分感知什麽是物體的體積、常用體積單位的大小、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麼是1000……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像"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導學生獨立概括出"體積"、"體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概念,這是一種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概括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方法。
2、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語言和思維的協調性。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學會有條理地思維、正確地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離不開語言的支持。指導學生用語言有順序、有條理地闡述數學問題、表達自己的思維程序,是發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首先應注意訓練學生用准確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數學語言;然後藉助於適當的數學活動,如:動手操作或觀察教師的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完整地表達數學含義,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後再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數學問題或數學原理,使學生能夠達到語言和思維的一致。
3、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逐步地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之後,要使學生對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有清楚地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觀察已學平面圖形的"邊"你有什麼發現?以梯形為參照圖形,你能把它轉化為已學的其它圖形嗎?你能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其它圖形的面積公式嗎?通過這些轉化你有什麼收獲嗎?這些問題促使學生認真動腦筋去尋找各圖形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知識上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4、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使學生自覺的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乘法的計算的,在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否也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呢?轉化成什麼圖形?再組織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再逐步推導出計算公式。以此類推,在教學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或概念時,都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藉助已有的數學知識來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長期訓練,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兒童心理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
1、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課堂上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師要親切,語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激勵學生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在課堂中既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輕松愉快。
2、 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 生趟著石頭過河。例如:在教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後,讓學生試做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遇到了困難自然會動腦筋思考,會努力聯想前面學過的知識,再由教師引導著解決問題。又如:在學習"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時,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試做例題,結果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方法會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總結,讓學生理解解題的基本方法,同時還能比較靈活地根據題目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這樣,在試做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給與足夠的重視,並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這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科學的質量觀的同時,不斷更新知識、研究和探討有關的問題,十分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主體意識
教書是為了育人,學生獲取知識是發展自己的起點,學生的內因才是獲取知識的關鍵,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就會主動去學。 教師的情感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間接的興趣,小學生往往是喜歡哪位老師就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學習中就能更加積極主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從思想觀念上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熱情鼓勵每個孩子,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並在教學中多動腦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作為教師,要多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用科學武裝自己的頭腦,並且要刻苦鑽研教材,依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操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比賽,在學生一步一步計算時,教師已迅速說出了結果,這樣幾道題下來,學生會產生很大的疑問。趁此機會教師可以發問:看到老師算得這么快,你有什麼想法嗎?學生的興趣已被激發起來,思維的興奮點都集中在教師的問題上,內心產生了對新知識的渴求。學生帶著疑惑進入新課, 有了興趣,自然而然就會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數學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 加強直觀操作。
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具體材料,使學生通過操作具體操作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例如:在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學具,並用學具裝一裝沙子或大米一類的東西,還可以讓學生用"1立方厘米"的學具湊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牆角實際體會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充分感知什麽是物體的體積、常用體積單位的大小、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麼是1000……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像"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導學生獨立概括出"體積"、"體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概念,這是一種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概括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方法。
2、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語言和思維的協調性。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學會有條理地思維、正確地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離不開語言的支持。指導學生用語言有順序、有條理地闡述數學問題、表達自己的思維程序,是發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首先應注意訓練學生用准確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數學語言;然後藉助於適當的數學活動,如:動手操作或觀察教師的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完整地表達數學含義,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後再指導學生用簡練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指不聽命、不依賴於別人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具有刻苦鑽研精神,並且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於質疑問難、個性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
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這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科學的質量觀的同時,不斷更新知識、研究和探討有關的問題,十分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主體意識
教書是為了育人,學生獲取知識是發展自己的起點,學生的內因才是獲取知識的關鍵,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就會主動去學。 教師的情感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間接的興趣,小學生往往是喜歡哪位老師就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學習中就能更加積極主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從思想觀念上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熱情鼓勵每個孩子,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並在教學中多動腦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作為教師,要多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用科學武裝自己的頭腦,並且要刻苦鑽研教材,依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操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比賽,在學生一步一步計算時,教師已迅速說出了結果,這樣幾道題下來,學生會產生很大的疑問。趁此機會教師可以發問:看到老師算得這么快,你有什麼想法嗎?學生的興趣已被激發起來,思維的興奮點都集中在教師的問題上,內心產生了對新知識的渴求。學生帶著疑惑進入新課, 有了興趣,自然而然就會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習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數學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 加強直觀操作。
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具體材料,使學生通過操作具體操作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例如:在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學具,並用學具裝一裝沙子或大米一類的東西,還可以讓學生用"1立方厘米"的學具湊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牆角實際體會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充分感知什麽是物體的體積、常用體積單位的大小、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麼是1000……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像"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導學生獨立概括出"體積"、"體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概念,這是一種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概括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方法。
2、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語言和思維的協調性。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學會有條理地思維、正確地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離不開語言的支持。指導學生用語言有順序、有條理地闡述數學問題、表達自己的思維程序,是發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首先應注意訓練學生用准確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數學語言;然後藉助於適當的數學活動,如:動手操作或觀察教師的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完整地表達數學含義,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後再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數學問題或數學原理,使學生能夠達到語言和思維的一致。
3、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逐步地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之後,要使學生對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有清楚地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觀察已學平面圖形的"邊"你有什麼發現?以梯形為參照圖形,你能把它轉化為已學的其它圖形嗎?你能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其它圖形的面積公式嗎?通過這些轉化你有什麼收獲嗎?這些問題促使學生認真動腦筋去尋找各圖形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知識上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4、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使學生自覺的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乘法的計算的,在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否也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呢?轉化成什麼圖形?再組織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再逐步推導出計算公式。以此類推,在教學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或概念時,都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藉助已有的數學知識來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長期訓練,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兒童心理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
1、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課堂上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師要親切,語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激勵學生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在課堂中既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輕松愉快。
2、 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 生趟著石頭過河。例如:在教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後,讓學生試做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遇到了困難自然會動腦筋思考,會努力聯想前面學過的知識,再由教師引導著解決問題。又如:在學習"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時,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試做例題,結果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方法會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總結,讓學生理解解題的基本方法,同時還能比較靈活地根據題目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這樣,在試做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給與足夠的重視,並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的語言概括數學問題或數學原理,使學生能夠達到語言和思維的一致。
3、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逐步地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之後,要使學生對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有清楚地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觀察已學平面圖形的"邊"你有什麼發現?以梯形為參照圖形,你能把它轉化為已學的其它圖形嗎?你能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其它圖形的面積公式嗎?通過這些轉化你有什麼收獲嗎?這些問題促使學生認真動腦筋去尋找各圖形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知識上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4、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使學生自覺的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乘法的計算的,在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否也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呢?轉化成什麼圖形?再組織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再逐步推導出計算公式。以此類推,在教學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或概念時,都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藉助已有的數學知識來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長期訓練,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兒童心理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
1、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課堂上的師生情感交流。教師要親切,語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激勵學生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在課堂中既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輕松愉快。
2、 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從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過河,到讓學 生趟著石頭過河。例如:在教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後,讓學生試做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遇到了困難自然會動腦筋思考,會努力聯想前面學過的知識,再由教師引導著解決問題。又如:在學習"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時,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試做例題,結果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方法會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總結,讓學生理解解題的基本方法,同時還能比較靈活地根據題目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這樣,在試做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給與足夠的重視,並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⑥ 在家如何輔導孩子的學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寫得好。包你看過知道這么教。載錄網上的一點「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 有一天,我的一個朋友約我聊天,她是帶著一個問題來的,為她單位一個女同事。 她的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個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問題,苦惱得要命。同時,我的朋友自己也經常有類似的煩惱,就想和我專門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的話題從她單位這位女同事開始。 她的這位女同事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工作出色,人也漂亮,為人處世都不錯,是個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在愛情上奉行寧缺毋濫,一直蹉跎到36歲才結婚。婚後有了個兒子,中年得子,愛得要命。這些年同學們的孩子已一個個上小學,甚至上中學了,大家聚在一起經常感嘆孩子如何難教育。她當時在旁邊聽著覺得不相信,小孩子會那麼難教育嗎。 當她的孩子還在襁褓中,她就給他讀唐詩。她讀了很多家教方面的書,知道早期啟蒙特別重要。孩子剛學說話,她就天天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和他說話。她兒子確實也表現得聰明伶俐,上幼兒園後,有一家心理研究所來幼兒園採集數據,對孩子們進行了智商測驗,結果當然是保密的。但後來園長悄悄告訴她,她兒子全園第一名。她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家長,相信自己傾盡全力,一定會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甚至是個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說話如何發音標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進行著認真的指導,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來,並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個缺點重復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評,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總會有,比如打翻飯碗,牛奶沒喝完就玩去了,見了阿姨沒問好,昨天學的單詞今天有一半沒記住等等。她說,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嚴格讓孩子長記性,她自信在這樣的要求下孩子會越來越完善。 我的朋友說,她去過幾次這位女同事的家,發現同事對孩子那真是叫用心。雖然人在和你說話,但感覺她的心總是在孩子身上放著,不時地告訴孩子一句什麼,比如「到寫作業時間了」,「手上的水沒擦乾凈,再去擦一下」,「別穿那雙鞋,這雙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嘆說,當媽的都做到這個程度了,可不知為什麼她的孩子越來越差。剛上小學時,是班裡前三名的學生,到小學六年級畢業時,成了倒數第三名。現在這個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無起色,即使是從小就學習著的英語,成績也總是很低,總之根本沒有一點高智商的痕跡。而且性格特別內向,既不聽話,又顯得很窩囊。他媽媽實在想不明白,自己嘔心瀝血地教育他,怎麼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她覺得這是命運在捉弄她。 朋友問我:你說這問題出在哪兒,這孩子到底怎麼了? 我想想說:問題還是出在媽媽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簡單,但我懷疑,正因為簡單,這位媽媽恐怕難以做到,或者說她根本就不願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訴她,這位好強的媽媽,她的問題就是對孩子管得太細太嚴。治療的方法當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睜大眼睛。 我說,可能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對孩子管得特別細特別嚴的家長,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動機在他們的生命中始終比較強,他們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業上屬於那種放哪兒都會干好,都會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對自己的管理,都拿來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點頭說,對對對,是這樣,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兒童不是一塊石頭,成人刻刀所到之處留下的,並不完全是雕刻者單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為一個雕刻師,那教育這種雕刻所留下的痕跡則是雕刻與被雕刻雙方互動形成的。作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這種互動性,漠視兒童的感覺,以為在受教育方面,兒童就是塊沒有彈性的石頭,刻什麼樣長什麼樣,那麼一塊璞玉在他手中也會變成一塊頑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這種互動性,就談不上尊重兒童。不尊重兒童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秩序被打亂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我接著說,從你的陳述中我可以感覺到,這位家長確實很用心,但實際上她的行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監視」。指令和監視是教育嗎?不是!教育如果這么簡單,每個家長都可稱心如願,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恨鐵不成鋼的悲嘆了。指令和監視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現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兒童教育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個做父母的在開始時都鉚足了勁,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兒童教育是件最重藝術,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藝術的人才會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亂用力,只會把事越做越壞——這可以解釋你這位同事的孩子為什麼會每況愈下。 我接著分析這位媽媽,她在孩子面前其實一直扮演著一個權威的角色,因為只有權威才有資格對別人進行不間斷的指令和監視。而就人的天性來說,沒有人喜歡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個權威。所有對權威的服從都伴隨著壓抑和不快,都會形成內心的沖突——孩子當然不會對這個問題有這么清楚的認識,他只是經常感到不舒服,覺得做什麼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滿意,這讓他感覺很煩。於是他慢慢變得不聽話,沒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悶。所以,家長一定要對「過猶不及」這回事有所警覺,不要在孩子面前充當權威(盡管是以溫和的愛的形式出現)。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我們成人不也經常有這種感覺嗎。 朋友說,是啊,經你這樣一分析,覺得真是這么回事。看來以後要少管孩子。 我點頭說是這樣,所以,我們可以把上面的想法總結為一句話:「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來,說這句話總結得太好了,並說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記住這句話,也要告訴她的那位同事記住這一點。我說,你可以對你的同事講講這句話,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對不少家長講過,不知為什麼,一些家長一聽「不管」這個詞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驚訝,我對她講了下面一件事。 前幾天遇到一位父親訓兒子說,我小時候家裡孩子多,你爺爺奶奶忙,誰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覺嗎。我和你媽媽對你多關心,每天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學習,你卻一點不懂得努力,你怎麼就那麼不自覺呢? 因為我和這位父親很熟,就直率地對他說:你這是說對了,就是因為你小時候沒人管,才學會了自覺;你兒子不自覺,恰是因為他太「有人管」了。該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該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給他提醒了,他干嗎還要自己去留這個神呢,他哪裡有機會學習自我管理呢?這位父親對我的話很不滿意,他反駁說,「照你這樣說,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長,我們這么用心卻錯了?!」他因為這事,好長時間表現出不

⑦ 怎樣輔導學生學習呢

有效輔導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是對課內教學的有益輔助及補充,有利於教師了解學生情況、溝通師生情感,有利於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基於此,現就如何做好有效輔導進行一些探討。

有效輔導應有的放矢在進行輔導前,要事先要確定輔導的對象和內容。輔導的內容主要有①解答疑難;②堵漏補差;③拓展提高;④端正態度、指導方法等。輔導的對象應該既有學習困難者、存在學習障礙者,又包括學有餘力者和因故缺課者。

由於學生之間在知識技能基礎、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方面存在著個別差異,他們對課內教學的適應性不同,有著不同的輔導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制訂輔導方案。因此,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大多採用個別輔導或者集體輔導形式。

有效輔導應把握重點一般說來,「補差」和「提高」是對學生學習輔導的工作重點。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生情況,准確找出差的原因:是知識、技能基礎薄弱,還是方法、能力缺陷?是智力因素引起,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是學生方面的問題,還是教師方面的問題,或者是在家庭、社會環境方面出現了問題?……然後針對問題原因尋找有效措施。

補「差」先要補「心」,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消除自卑感,增強學習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多給予實事求是的鼓勵和激勵。除了知識技能存在缺陷外,學習落後者常常存在不善於積累、不善於綜合運用知識技能、死記硬背、學習方法不良或者不求甚解、不重視閱讀課本、不重視練習作業、不夠嚴謹踏實、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不良等問題。教師要積極進行探索,重視學習方法指導,針對具體問題靈活機動地設法解決。

對優秀學生的輔導,可以適當增加學習內容和知識難度,滿足他們的學習慾望,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指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吸引他們參加語文課外活動。除了重點抓好「補差」和「提高」外,對於那些問題不多或者學習一般、尚未形成強烈的語文學習興趣,但是具有學習潛力的學生,教師也應適當兼顧,注意引導和指導,不能不聞不問。

有效輔導應科學合理科學合理的輔導方法是有效輔導的關鍵所在,通過教學實踐,結合一批教師的經驗,歸納幾點幾種輔導方法如下:

1、明確輔導內容,定時定量。

2、有布置、有檢查、有點評。

3、作業布置適量,難易適度。

4、溫故與知新比例適中。

5、點與面相結合。

6、難與易相結合。

7、談心工作貫穿其中。

8、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9、集體備課時,提前確定好輔導內容。

10、填寫輔導記載表,便於對重點生進行跟蹤。

此外對學生的輔導跟同為教學環節的作業批改和講評互相關聯,除了在課內獲得有關信息或者學生提出要求外,在通過作業批改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後也常常要進行學習輔導。但是,學習輔導的內容更廣泛,不一定圍繞作業問題;作業講評要經常進行並且面向全體學生,教學輔導則主要面向一部分學生。對學生的輔導必須把握好度和量,否則有可能加重學生學習負擔。

總之,要使輔導工作深入有效,教師一定要懷著滿腔熱情和對學生負責的精神積極地投入,要注意跟學生坦誠交流,溝通心靈,用積極情感點燃智慧火花,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輔導是我們教學過程中重要一環,只要我們思想上重視,行動中落實,方法上得當,我們學校的有效輔導工作一定會有力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並結出豐碩的教學成果。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