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輔導員人格辱罵

輔導員人格辱罵

發布時間: 2021-02-13 20:38:29

❶ 我們輔導員怎麼這么傻逼

勞資最煩這種,我就是我,世界上不喜歡我的人多了去了,我有必要低聲下氣改變自己嗎。你是學生幹部,處理人際關系我幫不了你。如果我願意可以和所有人做朋友,但有些人不配做我朋友。

❷ 在外企分公司上班,自己的直屬領導喜歡對員工進行人格侮辱跟謾罵怎麼辦出來工作7年了,第一次遇見這樣

如果真是這樣的垃圾,那機是欠打,找個機會搞死他

❸ 員工在公司遇到領導人格侮辱和威脅該怎麼辦

如果員工在公司遇到這種不負責任的領導員工可以提出更換部門,甚至於從這個公司辭職。雖然出現這樣的問題,不是員工個人的錯,不應該由員工辭職,但是沒有辦法,在和公司相對的過程中,員工只能選擇辭職。

❹ 導員對學生進行辱罵有什麼處分嗎

導員對學抄生進行打罵的做法是錯誤的襲。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第2款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第十五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老師也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如果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老師爆粗口辱罵學生,使得同學們看不起你,也使你的正常學習生活受到影響,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老師的錯誤做法嚴重侵害了你的人格尊嚴和其他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老師的違法行為,你可以同父母一起向校領導或者向學校上級機關反映,要求責令老師糾正其錯誤做法,也可以要求對其給予行政處分。
當然,對老師這種侵犯你合法權益的行為,你和父母也有權要求學校的主管部門(教委)處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教委不進行處理,則可以以教委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判令教委進行處理。

❺ 領導說員工不走正道,不學好,從法律講是人格侮辱嗎

如果領導的這番言論沒有事實依據,只是憑空亂說,則屬於侮辱人格;如果員工違專法違紀並且被查證屬實,則屬領導這樣說雖然傷害了相應員工的感情,但如果是事實,就不屬於侮辱人格(如果情況屬實,而領導在不適當的場合發表這番言論,只能說是不適當)。

❻ 大學輔導員罵人 還體罰學生怎麼辦啊

就算是輔導員也不能體罰學生
這嚴重侵犯了你們的人身權益
如果輔導員版罵人和體罰學生的權情節非常嚴重的話,建議去找系主任提意見
如果系主任不作為,現在網路這么發達,就發給幾個微博大V,曝光他
記得要匿名,先保護好自己!

❼ 大專輔導員素質特別差,不辦事而且在群里說臟話辱罵所有學生,這種班主任是不是有問題

正常現象,現在很多大學或學院的輔導員都是吃拿卡要成風。他們在日常的教學時間內,從來不關心學生的發展,只在乎學生能否給自己好處。這樣的輔導員當然有問題,可又能怎麼辦。所以還是盡量不要去正門沖突,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❽ 老師(輔導員)對學生(大學畢業生)人格侮辱怎麼辦

該生復在校期間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制關心集體,樂於助人,尊師愛校,虛心求學;工作積極主動能夠服從組織領導顧全大局、盡職盡責,模範帶頭作用好,在同學中威信高;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學年中綜合成績優秀;能及時總結自己,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和應變能力,是一名優秀的畢業生。

❾ 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對輔導員有這么深的對立情緒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命令和服從的關系,老師總是高高在上,總是具有一定的權威,學生必須言聽計從,唯師是從。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處於被動的地位,幾千年的封建家長制的影響使學生的主動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充分發揮,師生關系經常處於沖突和對立之中。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信息化進程迅速發展,網路、計算機、資源庫等信息化系統中的組成要素迅速浸透到學校教育中,使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形式以及學習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路學習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和相關的信息,這樣就打破了以老師為主導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育模式,也打破了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憑借知識資源而獲得的 教育權力和威嚴,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 目前師生關系中存在不少誤區,極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礙了素質教育,因此很有必要對當前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和剖析,並探索新型的師生關系。一、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 1、師生關系緊張 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和諧向上的關系,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教育合力。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看成被動的客體,是管轄的對象,是儲存知識的容器,不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老師習慣對學生發施令,採用注入式灌輸法,甚至常用「高壓政策」制服學生。其結果是老師講的話學生聽不進去,老師要求的事,學生不認真去做,以至產生對立情緒,互不理解,互不信任。 2、師生關系扭曲 教師是一種神聖的職業,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教師植觀、人生觀發生了動搖,工作熱情衰退,責任感弱,更有教師向學生推銷教輔,或是讓家長請客送禮。表現在教育中對學生有親疏,在排座位、安排班幹部、評優等具體行為中,常夾雜教師本人的利益,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結果師生關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誠。 3、師生關系陌生 師生間本應該是親密無間,可是現實中師生間好像有堵牆,學生從進校入班一直到放學,都有一套自己並不認可的規律束縛著他們,老師不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干什麼,學生也不原和老師交往,見到老師不願打招呼,學生有心事不願找老師談,有困難不願找老師幫。 二、造成師生關系問題的原因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談到理想的師生關系是,社會、學校、家長、學生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大家的共同願望是:師生間應該「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教師與學生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可是現實不盡人意。主要表現以下幾種原因: 1、歷史的原因從理論上講,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關系,但實際上不是這樣,教師認為,老師就是老師,不可能與學生平等,所以在交往中,形成教師居高臨下、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表現有我說你聽,我設計你活動,不關注學生的個性和需要。結果是壓抑了學生的發展,也使學生的性轉化為逆反性。 2、社會的原因 以前,教師是社會成員中文化水平最高的體之一,改革開放後,受教育的人口大大增加,文化層次迅速提高,相比之下,教師文化學歷提高緩慢,隨著社會的進步,公平競爭、雙向選擇、價值趨向多元化等已成為時代特徵之一,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在學生生上有所反映。 3、教師的原因 首先表現為師德滑坡。教師忽略了職業道德修養,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認可與否,用心與否,投入與否,對整個教育教學工作和師生關系有極大的影響。其次是教師觀念落後。師生關系是一種道德關系,教師有什麼樣的道德觀,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學生觀,從而促成什麼樣的師生關系。第三教育方法不得當,把對學生的諷刺挖苦和處罰、體罰當作教育手段。加之自我調節能力不足,不良情緒和心理障礙,造成教師多以學生為宣洩對象。 4、家庭的原因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教育以表揚為主,因此,多數學生養尊處優,很少受到委屈和挫折,造成性格執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這些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同步和不協調,進而學生就會覺得教師不好。加之家長對孩子暴露出的問題教育不力,甚至明明是孩子錯了,也要為他們爭個理,這樣就極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誤解。 5、學生的原因 老師對一些性格倔強的學生,怕發生意外,想管而不敢管。這對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的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是認為教師拿他們沒辦法,學校規章制度、班級紀律約束不了他們,給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影響,也影響了其他學生,反過來又影響師生關系。 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幾點體會 學生從跨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在學校里學習、生活、成長。教師要明確學生首先是以「人」的角色存在於社會之中,而每一個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作為教師,必須把學生當作一個人來看待,尊重每一個學生,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特長、尊重學生的情感,立足眼前,把握長遠,全方位地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1、把「以人為本」作為師生關系的起點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學生是有人格的人,要求教師把學生當作有個性的人,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自尊、品質、辨別事非的能力、興趣、愛好等。那麼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就不像大人那樣成熟,在他們身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一定要學會容,多作細致的思想工作。學生是社會中的人。學生從來不是孤立的人,在他們身上總是打著時代和社會的烙印。教育就是要張揚人的個性,培養人的特長,而不是鑄成千人一面;社會需要具有千差萬別的特長的人,而且這種特長越突出越好。教師作學生的工作要多溝通,工作方法要因人而異,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能偏愛學習好的,歧視學習成績差的,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學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現代的人與傳統的人在思想觀念、生存方式上的巨大反差,是現代社會大環境的突出特徵。教師同學生的年齡懸殊越大,思想觀念、生存方式上的反差就越大。一般來說,教師成長時的學校、社會環境與現在的很不同,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不是在同一種文化背景下成長的人。有的老師不懂得自己和學生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總喜歡用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標准去評價學生,弄得師生關系很難融洽甚至緊張,還經常發生沖突,是文化的沖突。要解決這種沖突,教師必須融入文化的不斷發展進步中,與時俱進,並給學生以積極、健康的人生引導。 2、著眼於與平等的運作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只有才能解放最大多數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教育的,關鍵是建立的師生關系,學生只有感受到、寬松、愉快,沒有任何心理壓抑和外界強制,才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探索,才有可能創新。 3、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是「發掘資源的向導」,是「尋求思想和技術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必須把握知識的前沿,懂得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收集掌握大量的信息,指導學生對知識和信息重組整合,並通過對教學模式的探索,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性和自主性,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使教學活動充滿情趣和活力,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了力,這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策略。 4、不斷完善自我,盡顯人格魅力 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的優秀品質。在當前的教育中,不僅僅是知識方面要不斷提高和充實,在個人修養,待人接物、處理人際關系方面也必須不斷的提高,以廣博的興趣愛好、豁達的態度和凜然的正氣贏得學生的喜愛和支持。就學生而言,在教學中需要學生自己主動積極思考和參與實踐活動,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勇於探索,敢於質疑,與教師共同探討問題,在共同的研究中,與教師形成和諧、平等的關系。 另外,從學校方面來看,學校應該盡可能提供各種條件,如大力支持教師的各種教學模式革新探索的活動,提供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等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以協調師生關系,從而適應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無論是施教者還是受教者都需要適當調整心態,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構建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終促使教育目標得以實現。

❿ 輔導員當著全系同學面辱罵某學生怎麼辦

最直接的結果是要輔導員給道歉,這樣才能讓被罵的心理平衡點。不要把關系搞專得太僵,畢竟抬頭不見低頭屬見。如果有用手機錄下來,可以直接反應給領導。要是不予理睬,也可以再校論壇發帖子,引起大家的共鳴,讓ta道歉。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