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學生邏輯輔導

學生邏輯輔導

發布時間: 2020-11-29 17:14:09

❶ 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多看看數學書、做做數學題很有幫助。

正確的思考方法。說話注意層次,從那幾方面說,怎麼說

做事情,要想怎麼做,為什麼這么做,有什麼原則,

多看書,多思考,

❷ 怎樣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幾何中的證明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解答證明題的關鍵是推理。中學生在空間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各方面還不夠成熟,缺乏對幾何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幾何問題的經驗,學習幾何的困難的較大。其具體表現為:1、不理解題意。讀題時不能藉助圖形很好的讀題,或者讀完後抓不住關鍵,不能找出題目中的一些關鍵條件,不能有效地結合圖形進行分析。2、邏輯推理差。部分學生不能清楚、較為准確地表達思路。3、對推理過程書寫不規范,過程欠缺嚴密性,總是出現很多的錯誤。4、對幾何語言的轉換能力弱,重要的定理掌握不熟,綜合運用能力差,以至於無從下手。要學會有理有據地推理證明,而簡明准確地表述推理過程有一定難度。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 一、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開始階段,證明的方向要明確,過程要簡單。做法是:(1)寫好證明過程,讓學生在括弧內註明每一步的理由。還要學生象學寫作文一樣背記一些證明的「范句」,熟悉一些「範例」,做到既掌握證明方法步驟和書寫格式,也努力弄清證題的來龍去脈和編寫意圖。2)讓學生論證一些寫好了已知、求證並附有圖形的證明題,先是一兩步推理,然後逐漸增加推理的步數,主要是模仿證明。(3)讓學生自己寫出已知、求證、並自己畫出圖形來證明,每一步都得註明理由。通過例題、練習向學生總結出推理的規律,簡單概括為「從題設出發,根據已學過的定義、定理用分析的方法尋求推理的途徑,用綜合的方法寫出證明過程。 二、讓學生學會數學語言與日常語言之間的轉換. 在數學教學中的描述都是數學語言和日常語言混合使用來表達的,很多關鍵的條件往往用日常語言表述.而數學推理證明則更多使用數學語言,造成學生在推理證明過程的困難,許多學生明明知道如何判斷數學結論,卻不能准確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日常語言和數學語言的相互轉換的長期訓練.(1)要求學生理解和熟記幾何常用語。幾何教材開始就明確地給了一些常用語,如「直線AB與CD相交於點A」、「直線AB經過點C」,經過即通過,對某些字「咬文嚼字」,加強學生的理解,讓學生熟記「幾何常用語」,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朗讀和學說,以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2)給出基本語句,要求學生畫出圖形,把語句和圖形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熟記語句。(3)將定義、定理等翻譯成符號語言,並畫出圖形,符號語言能將文字語言與圖形結合起來。講課時,努力做到語言規范化。 三、注意記憶公理、定理。 教學時要求學生牢記概念、公理、定理,並弄清每個重要數學結論中是描述哪些方面的數學性質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哪個?應該讓學生仔細分析,特別是它的結論,它是推理證明的探索過程中的靈感來源.如」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研究的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結論是線段」相等」,也就是指明了這個結論可以用來證明線段相等,當需要符合」有平行四邊形」的背景,而需要證明的線段必須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的兩個線段。 四、加強思維訓練。 在講課時按邏輯程序,層層深入,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生不斷產生「是什麼」、「為什麼」的定向反射,注意精心創設思維情境和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 五、幾何證明題的常用分析法 證明幾何題,關鍵要會分析題。分析得當,則證明會順勢利導,迎刃而解。常用的分析法有以下幾種: 1、綜合法 2、分析法 從命題的結論考慮,推敲使其成立需必備的條件,然後再把條件看成要證的結論繼續推敲,如此逐步向上逆推,直到已知的條件為止。 3、兩類結合法 將分析法與綜合法合並使用。比較起來,分析法利於思考,綜合法宜於表達。因此,在實際思考問題時,可綜合使用,靈活處理,以利於縮短題設與結論之間的距離,直到完全溝通。

❸ 如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針對性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知識基礎,二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專針對性就是指按照學生個屬性來引導學生,有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輔導時可以根據原理知識講解知識過程,有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需要直觀一點,實際就是需要形象思維加以輔助,學生才能明白。同樣是數學,羅輯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只需講清原理如何推理,而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就需要把抽象的事物化成生動的事物。例如借住比喻比方畫圖來講解原理。

❹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幾何中的證明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解答證明題的關鍵是推理。中學生在空間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各方面還不夠成熟,缺乏對幾何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幾何問題的經驗,學習幾何的困難的較大。其具體表現為:1、不理解題意。讀題時不能藉助圖形很好的讀題,或者讀完後抓不住關鍵,不能找出題目中的一些關鍵條件,不能有效地結合圖形進行。2、邏輯推理差。部分學生不能清楚、較為准確地表達思路。3、對推理過程書寫不規范,過程欠缺嚴密性,總是出現很多的錯誤。4、對幾何語言的轉換能力弱,重要的定理掌握不熟,綜合運用能力差,以至於無從下手。要學會有理有據地推理證明,而簡明准確地表述推理過程有一定難度。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是: 一、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開始階段,證明的方向要明確,過程要簡單。做法是:(1)寫好證明過程,讓學生在括內註明每一步的理由。還要學生象學寫作文一樣背記一些證明的「范句」,熟悉一些「範例」,做到既掌握證明方法步驟和書寫格式,也努力弄清證題的來龍去脈和編寫意圖。2)讓學生論證一些寫好了已知、求證並附有圖形的證明題,先是一兩步推理,然後逐漸增加推理的步數,主要是模仿證明。(3)讓學生自己寫出已知、求證、並自己畫出圖形來證明,每一步都得註明理由。通過例題、練習向學生總結出推理的規律,簡單概括為「從題設出發,根據已學過的定義、定理用的方法尋求推理的途徑,用綜合的方法寫出證明過程。 二、讓學生學會數學語言與日常語言之間的轉換. 在數學教學中的描述都是數學語言和日常語言混合使用來表達的,很多關鍵的條件往往用日常語言表述.而數學推理證明則更多使用數學語言,造成學生在推理證明過程的困難,許多學生明明知道如何判斷數學結論,卻不能准確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日常語言和數學語言的相互轉換的訓練.(1)要求學生理解和熟記幾何常用語。幾何教材開始就明確地給了一些常用語,如「直線AB與CD相交於點A」、「直線AB經過點C」,經過即通過,對某些字「咬文嚼字」,加強學生的理解,讓學生熟記「幾何常用語」,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朗讀和學說,以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2)給出基本語句,要求學生畫出圖形,把語句和圖形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熟記語句。(3)將定義、定理等翻譯成符語言,並畫出圖形,符語言能將文字語言與圖形結合起來。講課時,努力做到語言規范化。 三、注意記憶公理、定理。 教學時要求學生牢記概念、公理、定理,並弄清每個重要數學結論中是描述哪些方面的數學性質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哪個?應該讓學生仔細,特別是它的結論,它是推理證明的探索過程中的靈感來源.如」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研究的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結論是線段」相等」,也就是指明了這個結論可以用來證明線段相等,當需要符合」有平行四邊形」的背景,而需要證明的線段必須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的兩個線段。 四、加強思維訓練。 在講課時按邏輯程序,層層深入,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生不斷產生「是什麼」、「為什麼」的定向反射,注意精心創設思維情境和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 五、幾何證明題的常用法 證明幾何題,關鍵要會題。得當,則證明會順勢利導,迎刃而解。常用的法有以下幾種: 1、綜合法 2、法 從命題的結論考慮,推敲使其成立需必備的條件,然後再把條件看成要證的結論繼續推敲,如此逐步向上逆推,直到已知的條件為止。 3、兩類結合法 將法與綜合法合並使用。比較起來,法利於思考,綜合法宜於表達。因此,在實際思考問題時,可綜合使用,靈活處理,以利於縮短題設與結論之間的距離,直到完全溝通。

❺ 孩子邏輯能力很好,學什麼輔導

學校都學不好,就表明他自己不是很感性趣。強迫他去學其實就是在浪費他們的青春,感覺就像在犯罪。除非他自己自願的。若是我的話,我回給孩子報足球、音樂、美術、籃球等這類全面陶冶情操的班上哈子課,說不定陶冶著陶冶著,他自己良心發現,靈光一現,願意學了,也能學好了,這個更有營養對孩子來說。

❻ 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抓住已知,積累已知,就可以根據該事物的邏輯運動軌跡,推出結果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