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學生體會
❶ 如何輔導學生寫好讀後感
「學寫讀書筆記」是《語文課程標准》對5至6年級提出的目標。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讀後感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文體名稱上不難看出,這類作文要在「感」字上下功夫。「感」,就是感想,心得,體會。「讀後感」即是所讀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的過程中或讀完以後的感想。要寫好讀後感,關鍵在於把握好「讀」與「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結合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下面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怎樣寫讀後感的點滴體會:
第一、精讀原文,感悟內容
「感」是從讀中產生的,不認真讀,就不能深刻領會原文的精神實質,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如果對原文都沒讀懂,那也就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感想來。
怎麼讀呢?要邊讀邊想,邊讀邊記。哪些地方使你激動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萬千都不要放過去。要反復讀,邊讀邊體會文章的實質,聯系自己生活的實踐,加以對照、比較,同時要在原作上作上記號,如圈、點、劃,或在空白處寫上簡略的看法等,以便讀後好查找重點之處。
第二、圍繞感點,引述內容
讀後感是「讀」後所得,寫的時候要緊密結合原文,圍繞感點,適當地引述原文,讓人家看得出的確是讀有所獲。如果脫離原文,別人就會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你這感受從何而來。比如寫《養花》的讀後感,這樣的語言敘述就比較符合讀後感的語體:「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老舍先生講得多好呀!我覺得確實如此。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得付出艱辛的勞動,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所收獲。由此看來,「感」是由「讀」而生,自然就是讀後感了。但要注意,引述原文時不能太多,有的同學在寫讀後感時,用大量的篇幅去復述原作的內容或敘述大量的事例,只在結尾發表幾句感想,這樣寫就不符合要求了,「讀後感」就變成「讀後抄」了。
第三,分析材料,提煉感點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兒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第四,聯系實際,充實內容。
結合實際,可以是聯系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可以是聯系學生自己的思想實際。一定要真正結合實際去「感」。可有些同學把讀後感寫成了檢討書,一對照,書上講的都是「光明」,自己一身都是「黑暗」。聯系實際一個重要方面是聯系思想實際,即讀了文章明白了什麼,知道了應該怎樣做……比如,學了《豐碑》一文,學生就應該寫軍需處長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品質,一定要向他學習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學會關心別人,樂於助人;同時,要學習長征精神,以革命前輩為榜樣,遇到困難勇往直前,奮發圖強,為建設繁榮富強的新中國而努力。
所以,指導學生寫好讀後感,首先要指導他們用心地「讀」,理解地「讀」,有情感地「讀」。沒有這樣的「讀」,不可能有「感」。其次,要指導找准「感點」,也就是自己讀了以後真正有感觸的地方。再次,要注意指導寫讀後感的大致結構:第一段要交待自己在什麼情況什麼心情下讀了怎樣的一篇文章;第二段簡略而又有重點地簡介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三段是分幾個感點寫出讀後體會。當然,在指導寫讀後感時,也必須強化作文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既能由「感」有獲,又能由「讀」有得。
❷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心得體會600字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聽了楊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大。不僅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松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
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咨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通過學校開通的心理咨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獲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❸ 求一份:小學 《學生輔導心得》
多年來,我一直擔任語文課,對輔導學生作文情有獨鍾。下面我簡單談談我輔導學生作文的一點體會。
一、多讀好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多看書。閱讀的「量」上去了,才有作文「質」的飛躍。為此,我要求學生每天必須讀半小時以上的書。
二、寫閱讀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手抄一遍,勝讀十遍。」這都說明了寫讀書筆記的重要性。我讓學生規類抄寫佳詞妙句,以便作文時查用方便。每周一批閱,及時總結,給寫的好的同學加分。
三、指導具體
學生通過讀書,寫閱讀筆記,積累了很多詞彙,好比蓋樓有了磚瓦等材料,但怎麼把磚瓦合理搭配,蓋出漂亮的高樓呢?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指導。要在開頭結尾、布局謀篇,過渡照應等寫作知識上做具體地指導。不能單靠作文課上講寫作知識,要重視平時的閱讀課,每講一課都考慮好這課的寫法有幾點,重點讓學生掌握哪點。做到一課一得,日積月累,學生就能學到很多作文知識和方法。
四、多寫小練筆
教練給運動員講解游泳的動作要領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運動員不下水親自游,是無論如何也學不會游泳的。所以,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學生還必須多練。「熟能生巧」。「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有多練,學生才能把學到的作文知識、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只有多練,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力不從心的地方,再到閱讀中去找解決的辦法。所以我讓學生每周做三次以上的小練筆,學生因為經常寫,甚至是天天寫,所以,消除了作文的神秘感,寫起來也不感到費勁,而能感受到寫好作文的快樂。
五、及時批改
對學生交上來的作文,每次每篇我都認真閱讀,做不到精批細改,也篇篇略批,提一、兩點意見。如果只讓學生寫,老師不看,只寫個「閱」字發下去,學生就會應付了事,不認真對待。我在批改作文時,如果發現好的作文,就讓學生投稿。很多同學在《小學生作文向導》、《農村孩子報》、《小學生學習報》、《小學生讀寫報》、《作文大王》、《提前讀寫報》、《百家作文指導》、《小學生作文選》等報刊上發表了自己的習作,很多學生在全國各類作文大賽上獲獎。這對學生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也給我在精神上、心理上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和滿足。
幫助學生寫好作文是一個耗費心力的大工程,如果教師能長久地保持一顆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心,一份永不褪卻的熱情,一點陶淵明似的「採菊東籬下」那樣的憧憬與美好,學生不愁寫不出好作文。
❹ 如何輔導學困生學習心得
一個班級的學習狀態不僅取決於優生所佔百分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班級中的學困生人數的多少。正如木桶理論所言,一個木桶能裝水的最大容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一塊木板,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決定的。如果教學一個兩極分化很嚴重的班級,教師會越來越痛苦。因此,關注學困生的輔導勢在必行。現將自己平時的感受和從教育、教學雜志中學到的方法總結如下: 第一、進行情感投資物質獎勵。對於學困生,首先在生活和學習上要關心他們,平時多和他們交流,聊聊他們感興趣的事,談談他們的家庭情況,因為我認為教師的愛會激起學生的愛,樂意聽教師的教導和上好該教師所教的課程。每年的聖誕節,我都會給學困生和進步的學生買禮物,今年的聖誕節我給四班的學生每人一根棒棒糖,同時也告訴他們以後的幾個月我們仍需要繼續共同努力,爭取中考有好成績。他們聽了都很高興,而且第二天的默寫也很理想。 第二、因人而異,對症下葯,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業要面批,要有針對性,每次考試復習前夕,我們都會做大量的練習。我一般都會採取面批的形式,就是在他們做題時,及時下位檢查,進行個別輔導,及時獲得他們的學習信息,然後課外輔導時,就可以對症下葯,同時也要注重學困生的潛力,使之在課堂上有自我表現和爭取成功的機會,以此樹立學困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 第三、同伴互助也很重要,每個班我都有五個課代表,他們對我輔導學困生的工作幫助很大。英語默寫每天都有,不過關的同學要及時進行第二次過關。但是老師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這時候,課代表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我把不過關的同學分配到每個課代表手中,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到課代表前過關。剛開始的時候,我手把手指導課代表的工作,時間長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增強了,成了我的好助手。當然,我對課代表也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對學困生的輔導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最根本的就是不要歧視他們,老師要有耐心,心平氣和,看到他們的長處和進步要適當的激勵評價,這樣對學困生的教育輔導才有顯著效果
❺ 輔導小學生英語300字體會
喔 還有就是 我目前上的ABC天芐口語的教師才和我提過,其實要學好英語很簡單的..必須具有適合的研習環境與熟練口語對象,外教水平很重要,歐美人士比東南亞好很多,口語標准才可以 持續每日練習口語 1&1家教式輔導才可以有更.好.的學習效果~課程結束後同樣要復習聽取課堂音頻,好鞏固知識點 若真的是沒人幫忙的情況,最好能去聽力室或滬江獲得課後材料練習,多說多問很快的英語水平會進步許多,學習效果是絕對達成目標的 How to be a good student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student, three attributes can help you in your studies. First,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a sound character. If you aren't responsible, you'll postpone your assignments or devote too little time to your schoolwork. Second, in school life, relationsps between people are valuable. Friends can bring you happiness and laughter. In addition, you can discuss problems and pursue ledge with them. Las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onstructive plosophy of life. If you are defeated, don't be disappointed. Try to face your life and your studies with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If you can work toward these goals, you'll become a well-rounded and verile student instead of being a bookworm.
❻ 大學生兼職輔導小學生功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孩子是一個非常麻煩的生物,我這輩子最害怕的東西就是小孩子,可能是命運弄人吧。我還非常招小孩子,然後還是學的師范,專業還是小學教育。
我只有個妹妹,她是個非常淘氣的小孩子,對於給他輔導功課這件事情,我已經很盡力了。
尤其是在他非常不聽話情況下,你再給她講題,她在那邊溜號。你說了他還不聽,這種情況其實是最難辦的。
還有就是她有很多很多問題,有很多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我又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畢竟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嘛。每次這個時候把我急得抓耳撓腮的。
他已經把我僅有的那些耐心給磨沒了,每次面對他和他的作業只有一股怒火。
❼ 談如何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又稱個別教學,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輔導非常必要。但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興奮點、疑難點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特殊性進行個別輔導。不管教師工作多麼細致,多麼有效,班級授課這一群體教學都會產生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在課堂,尤其是課後的作業反饋中都會一一呈現出來。為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健康發展,教師只有利用反饋信息,尋找適合學生需要的個別化幫助,作為群體教學的補充,也就是說教師要在教學中採用簡短的、診斷性的形成性練習,發現每個學生通過教學已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掌握,然後為學生設計並實施補救方案。在實踐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法收效頗好。 1、多管齊下挖掘潛能。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是巨大的,這一點羅森塔爾效應早就證明了。作為教師鼓勵學生,開發它們的潛能,有時轉換說話的角度,有時給孩子重新創造機會等等,都可能有意外的收獲。例如:稱呼班級學習較差的學生為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學生便會有追趕之意,因為他們會認為我只是暫時落後,我努力就會進步。再如:學生作業做錯了,即便是他們上課開小差沒聽課,或作業不認真審題等等,教師不妨也可以稱其為你理解錯了或你沒看清楚,給他們感覺我不笨。如果測驗成績不好,在老師引導下理解後,允許學生重考。還可以在班級開設分數銀行,允許學生存分取分教師這樣的個別輔導傳遞給學生是這樣的信息:我有能力學會知識。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那麼他在學習中就會改變態度,提高興趣,無疑就會提高學習成績。反之。如果學生感到自己能力不足,他就會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只是完成任務,甚至開始厭惡自己,那還談何好好學習?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被認為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恢復了自信心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2、及時對症輔導。如果把作業反饋比作醫生給病人診斷,那麼,個別輔導就是給病人治病。治病必須要及時,且對症下葯。認識一位數學老師,三十多歲。她的教學談不上出色,但對學生耐心,負責任,學生成績幾年來都是年級第一,優等生佔了班級的三份之二。這種現象引起了我注意,經過觀察,我發現她每節課下課都准時在任教的班級門口,把作業中出現錯誤的學生逐一叫到面前當面講解錯題在與她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她幾年來堅持每個學生的錯題不過夜,並盡量在最短的時間糾正錯誤。我想:她的成功得益於四個字:對症、及時。後來,我也盡量照她的方法做,果然成效顯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哪怕是幾個非輔導不可的學生進行及時輔導也很難,這需要毅力,需要奉獻精神,需要愛! 3、學生互助輔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個別輔導,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生資源請班級中學習較好的學生加盟。如安排座位時有意識地進行好差搭配,或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老師上課時只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同桌或小組同學就能基本解決教師一人長時間的輔導工作。當然,這必須有前提:學生作業速度不慢,理解力不是很糟糕。這一過程,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都會改變好學生通過輔導別人知識更加扎實,中下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樂於在同伴的指導下努力學習。漸漸地學生們基本上都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積極的看法。如果再輔之以比比作業那組快、比比成績那組好等起催化作用的學習競賽活動。就能產生事半功倍之效,何樂而不為呢? 4、家長加盟輔導。教師作業批改後的個別輔導,家長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各種因素,常常會出現學習速度慢,能力差的極少數學生未能當天功課而歸的現象。如果老師希望學生彌補當天的知識缺陷,而不至於使學生與以後的學習誤差結合起來,而家長又有輔導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矯正所需要的支持和知識缺陷用簡短的語言寫在備忘錄上告知家長,請家長給予幫助,這很有成效。因為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特點的,他們對孩子一對一的講解,必定是適合孩子的。有經驗的老師都會發現家長關注孩子學習,如經常檢查、更正孩子作業當然不是問問做了沒有的家長,孩子一定是學習習慣好,成績優良者。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家長及時發現了孩子的錯誤,及時進行了糾正。 教育是慢的藝術,對學困生尤其是這樣。在同一標尺下,學習困難生達不到要求時,我們不必著急也不必嘆息,給這些孩子特殊的時間, 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獲得進步。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何愁教育沒有希望的明天。
❽ 輔導學生心得
一、端正其學習態度
我班的學困生存在學習態度不端正的現象,他們學習目標不明確,作業應付了事,字跡潦草。我針對其具體情況,加強教育,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經常和他們談心,了解具體情況,有問題隨時指導他們;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並加強與家長溝通,齊抓共管,逐步改變他們學習懶散現象;但是他們的學習態度的轉變還是存在反復。這就需要我們任課教師的耐心,有問題隨時處理。
二、 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可以這樣說,學困生的基礎在不同程度上都差,鑒於是此種情況,所以我在輔導時,先從簡單的概念、公式入手,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幫助他們掌握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再輔導學困生做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達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目的。
三、 加強課外輔導
然,學困生輔導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要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加強課外輔導(學習、心理),除了要在學習上輔導外,對於要在學習上輔導外,對於他們心理的變化,我做到了及時了解,經常與他們談心、溝通,對他們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葯,在這學期里數學輔導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養自信心
學困生的心理一向是很自卑,他們覺得在學習上他們不行,也就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厭學心理,針對於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對於一些簡單的問題或者一些認為學困生能回答上來的問題就讓學困生來回答,讓他們覺得在學習上他們也不比別人差,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我還做到在+平時多鼓勵少批評,平時對他們的一些細節問題出現的優點多表揚,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在這學期里,在我的幫助下,我班的學困生學習有了一定的進步。
我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獲,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繼續做好學困生輔導工作。
❾ 怎樣輔導學生學習!!!!!!!!!!!!
具體如下:
一、指導學生閱讀。
1、閱讀是獲取知識、理解知識的重要手段。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2、指導學生閱讀要抓好三點:
(1)是課前預習閱讀,了解某節內容的全貌;
(2)是在教師講解基礎上再閱讀,理解有關知識及觀點;
(3)是學完某課後閱讀,歸納要點,形成知識網路。
3、在閱讀中要圈點批劃,抓課本中的黑體字,抓關鍵詞,如基礎、標志、總之、因此等,抓排比性句子,抓某段開頭或結尾的結論性語言,標明自己在閱讀時所理解到的要點、重點、難點和疑點,這樣就能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基本內容。
二、指導學生聽課。
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聽課
1、首先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用生動而富於鼓勵性的語言,用典型而又貼近學生實際的事例,用漫畫或錄音、錄象等手段,在課堂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激活他們原有的認知結構,專心聽講。
2、其次在指導學生聽講時要抓好五點:
(1)是聽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
(2)是聽教師對知識的剖析與聯系;
(3)是聽教師在觀點應用時的提示和處理方法
(4)是聽教師對每節課的總結;
(5)是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在聽取新的知識的同時注意和自己已掌握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對知識的理解更系統、全面。
三、指導學生發言。
在課堂教學中,應拿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發言,檢驗學生理解的情況,給學生自由發揮或創造的機會
指導學生發言要抓好四點:一是教師要多組織小組或全班討論等活動,鼓勵學生發言;二是補充其他學生不足時讓學生發言;三是糾正其他學生理解偏差時讓學生發言;四是解答其他學生遇到疑難時 讓學生發言。總之,讓 學生動口可以進一步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提高認知能力。
四、指導學生做好筆記。
許多學生都有做筆記的習慣,但不少學生把課堂筆記變成課堂記錄,凡是老師講的,黑板上寫的、畫的,都詳細記錄下來,結果弄得課堂上很緊張,也影響聽課。教師應讓學生抓好五點:一是記提綱;二是記不同於課本的內容;三是記課堂上沒有弄懂的知識點;四是對老師課堂上所講的產生疑問的內容;五是記解題的方法與思路。
五、指導學生思考與提問。
1、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必須思考,思考從問題開始。會提出問題是獨立思考的表現,
2、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從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入手,在任何一個學習環節都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讓學生思考問題的疑難處,並鼓勵學生提問,創設愛提問的氛圍,再 逐步訓練提出問題
2、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奇中生疑,疑中生問,追求對問題的透徹理解,這是思考問題的動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問題討論法激勵學生提問,使學生在討論中產生思維的火花,使模糊的問題明朗化,或對所討論的問題產生新的疑點。在思考提問時可採用層層遞進法,發散法等。層層遞進法即對所學知識採取「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思考方法.這樣有助於培養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3、總之,學法必須與教學改革同步進行,指導時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葯,讓學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從而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真正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