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學生輔導範式

學生輔導範式

發布時間: 2020-12-02 04:57:07

1. 如何防止學生作弊

如何減少甚至防止學生作弊?杭師大一項研究聚焦學前兒童學業誠信行為,引發關注

大學生學業誠信問題往往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日前,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趙立、傅根躍教授等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Kang Lee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Gail Heyman教授團隊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道德邊界效應:真實和虛擬的界線可以減少作弊》則聚焦學前兒童,引起同行關注。

研究人員在杭州某幼兒園隨機選取了中班和大班的350名5至6歲兒童作為研究對象,考察他們在沒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面對一份限時5分鍾的數學試卷,是否會為獲得「滿分」而做出偷看和抄襲答案的行為。試卷是研究人員事先精心設計的,其中既有對該年齡段兒童來說十分容易的題目,也有對他們而言極其難解的題目。
經過近兩年的系列研究,趙立和傅根躍等研究人員發現,在缺乏任何形式的物質或精神獎勵的情況下,5歲兒童就會為獲得滿分而採取作弊行為。然而,若將考場環境加以巧妙布置(例如,在兒童周圍設置一道真實或虛擬的「三八線」),其作弊行為就會明顯減少。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有關學業誠信的研究往往「只把大學生作為學業作弊主要研究對象」,而該研究首次從作弊行為習慣形成的起源著手,以學前兒童為研究對象,探索作弊行為的發生機制和學業誠信的助推機制。
「不僅僅是社會言語信息,事實上,兒童對微妙的物理環境信息也相當敏感,微小的環境改變可以導致其作弊行為發生巨大變化。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環境信息,來『引導』兒童做出誠信行為。」趙立說。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打破了當前國際上「以問卷法為研究作弊行為主要手段」的局限,將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實驗方法相結合,創設獨特的實驗範式,在真實、自然的考試情境中研究兒童實際表現出的作弊行為。研究結果不僅是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助推」(Nudge)理論的有力拓展和補充,也從實踐角度給予廣大教師以重要啟示。
趙立、傅根躍認為,教師需充分重視和利用環境信息,通過科學的教室環境設計來減少乃至預防兒童作弊行為的發生,使之在幼兒時期就養成不作弊的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業和社會誠信品質。上述成果也將為學業誠信教育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和技術支持。
據悉,「兒童道德行為發展研究」是杭師大心理學科的優勢和特色研究方向之一。該方向由傅根躍教授領銜,趙立教授為青年學術帶頭人。該研究團隊圍繞「學業誠信行為發展」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後續他們還將進行一系列研究,考察如何通過「巧妙」的環境設計來助推兒童的學業誠信行為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