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考試焦慮認知輔導
Ⅰ 考試焦慮團體輔導中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時應該先放鬆訓練還是先改變認知
這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是很好的,無所謂先後.團體輔導的話,最好是在改變認知的過回程中輔以放鬆答訓練,.這樣可以兼顧,因為有的人認知改變快,有的人慢,而有的人本來就能正確認識.因為緊張和焦慮是每個人都有的,所有放鬆訓練對每個人都有用
Ⅱ 如何正確認識考試焦慮與學習成績的關系200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焦慮狀態,可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面臨考試時出版現適度的緊張焦慮對人的身體和權心理健康沒有害處,反而可以成為興奮劑,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運轉加快,促使身體作出一系列的調整,積極地適應環境,努力發揮出最佳水平,如果完全放鬆,毫不緊張,什麼都持無所謂的態度,也是不能取得好的成績,因此,對於考試要持正確的態度。除此之外,對自己要確定適當的目標,減輕壓力,過高的期望會導致較強的心理壓力,一些學生考試動機過強,對自己期望過高,從而造成更大的壓力,這時需要調整個體的期望值,不論別人如何評價自己,應相信自己,給自己一個恰當的評價,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即使可能會失敗,只有盡力而為,就沒有什麼遺憾。
Ⅲ 如何輔導學生消除考試焦慮 認知輔導
下邊我寫的,您務必要看一下,耐心的試幾分鍾,體會心理的感受,您或許會發現治回療一切心理疾病的答終極方法,當然也可以作為輔助。嗯,本人的真實體會,心裡難受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四個字,體會念佛時心裡的那種感動祥和軟軟的感覺,心情會慢慢變輕松,充滿希望,要一心念,什麼都盡量不想,自己會體會到心裡的那種變化,從憂郁變為開心,感覺一切都無所謂的那種輕松,就通過念阿彌陀佛來得到,先念個10分鍾試試,您自己會感覺到。別的事都不要想,就一心念阿彌陀佛。慢慢的自己的心就會平靜有力
Ⅳ 中學生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有哪些
一 營造氛圍
考試是一次再學習的機會,是鞏固、加深和理解已學知識的途徑,是衡量學業成就的一種方式。有一些考試是比較重要的考試,比如高考,它能決定我們能否就讀理想的學校,然而卻不能決定我們的一生。因此,每一位考生都應該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高考。
教師要同考生家長加強交流,分工合作,共同營造考前的輕松氛圍。取消排名次,降低過高的期望值,減輕學生的壓力,多關心他們的飲食和營養,防止用腦疲勞。
二 認識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才不會因為低估自己而喪失機會,也不會因為高估自己而陷入困境。
考試臨近,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狀況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自己定下一個較為現實的目標。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夠,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戰勝自我。
平時模擬考試不理想的考生,可從模擬考試中找出不足與弱項,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而不是灰心失望。事實上,高考是考查學生平時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最後「關口」,只要正常發揮,把會做的題目都做出來了,就會取得屬於自己的好成績。
三 鬆弛訓練
考生不妨試一試:放鬆地坐著,雙腳著地,與肩同寬,排除雜念,意念集中。然後用暗示的方法,自己給自己下達松馳的指令,從頭部開始,到頸部、胸部、腹部、雙手,最後到雙腳。每天做一次,每次約10分鍾左右。
鬆弛訓練的要點是先緊張後放鬆,在感受緊張之後再充分體驗放鬆的效果。比如腹部放鬆就是先收腹,保持10秒鍾左右,然後放鬆。
四 積極暗示
堅信考試焦慮是可以克服的,反復對自己說「我感到很輕松」,樹立「自己一定能考好」的信心。考生自己可以編一些鼓勵自己的話,如「這次考試我一定能考出水平來」,「這道題難度不小,我不會做,別人也未必知道如何做」。平時腦海里有緊張的念頭時就用這句話來壓它,這種積極暗示的方法很有效。
考試前夕一定要注意休息,這樣在考試時才能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
Ⅳ 如何認識自己,化解考試焦慮的手抄報
面對所有的焦慮都可以用森田技術來解決,它的核心和精髓就是&uot;順其自內然,為所當為&uot;,「順其自然」正容確認識自然的概念,例如自然情況下考試之前就是會有緊張、不安的情緒在的,這完全是屬於正常現象,只是不同的人的程度或表現方式不同而已,首先接受了這一點對自己就會好很多;其次在&uot;順其自然&uot;的同時,也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觀的現實中,該工作就去做工作,該學習就去學習,該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當然也許剛開始的時候,那些困惑你的觀念、雜念仍舊讓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們是遲早會自然地消失的,並努力地去做好現實生活中你該去做的事情。那麼,那些雜念、情緒就會在你認真做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Ⅵ 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考試焦慮現象
1、考試焦慮的含義
考試焦慮是以擔憂為基本特徵,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回所表現出來的答一種心理狀態。
2、消除考試焦慮的方法
第一,認真學習,充分准備。
第二,增強考試的信心。
第三,對考試要有正確的認知評價。
第四,掌握必要的應試技巧。
①對考試要胸中有數,明確各種題型的答案要求。
②在考試中要保持平靜。
③不要過分關心答案的對錯。淡化考試結果,注重學習過程和效果。
Ⅶ 如何正確認識焦慮症的症狀
關於焦慮症狀:
一,首先,要承認輕度的焦慮,適度的小心、憂患,有助於人類的自我保護與提高進步。不要一味地、過度地排斥焦慮,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
二,擅於找到並消除引起焦慮的原因。如果有明確原因的話,就直面它,解決它,或者和其他親友們一起解決它。比如考試焦慮的話,與其焦慮不安,那還不如實實在在地好好學習,包括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求助。而有的事情(包括一些外因)也許一時解決不了,那就先接納它、適應它,慢慢兒想辦法。
三,學會底線思維,即:做好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有的時候,太擔心出錯了,過分誇大後果的嚴重性了,才會越發地焦慮、不安。而你如果勇敢、豁達一點,直面並接受最壞結果的話(也許它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那你將會更加淡定、坦然。然後更加從容、理性地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四,不斷開闊心胸、視野,爭取樂觀、豁達一些。要有全局眼光(看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等),長遠眼光(知道「一切都會過去」這個道理),而不要斤斤計較某一件事情(特別是不重要、非原則的事情)。另外,讀一些勵志類、文學類、傳記類書籍,應該對人格完善,會有幫助的。
五,凡事都要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即使是小心、謹慎,也需要掌握好這個「度」。另外,關於一些名、利慾望(特別是某些不合理的、過分的欲求),也要適當有所收斂,不然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話,難免心理出現問題。
六,平時適當戶外活動、體育運動,包括約親友打打球什麼的。這是很好的釋放焦慮、壓力的方法。養成習慣的話,對身體、心理,都很有幫助的。
七,有機會看看心理醫生。症狀嚴重的話,可以開點兒葯。
Ⅷ 大學生常見情緒困擾有哪些
常見情緒困擾有:自卑、焦慮、抑鬱、易怒和情緒起伏大。
1、自卑:由於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的改變,部分大學生由高中時期的「佼佼者」變成大學校園中的「普通一員」這種「地位」的改變是造成部分大學生自卑的重要原因,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家庭條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
有自卑感的學生由於自我評價過低,導致行為畏縮、瞻前顧後、多愁善感,自尊心極強,過於敏感,嚴重影響各方面的正常發展。
2、焦慮:焦慮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消極情緒現象,是人們對即將發生的某種事件或情境感到擔憂和不安,又無法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和解決時產生的情緒體驗。過分的焦慮使人處於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總是擔心將要發生的事情,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辦事效率低下。
3、抑鬱:當學生感到無法面對外界壓力時常常會產生這種消極情緒。一部分大學生由於不喜歡所學專業,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於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失戀等問題而過早「看破紅塵」,導致情緒抑鬱,他們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鬱郁寡歡、悶悶不樂、興趣喪失,體驗不到生活、學習的快樂。
4、易怒: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內分泌系統處於空前活躍時期,大腦神經過程的抑制和興奮發展不平衡,內制力較差,容易沖動。易怒是大學生常見的一種消極激情,有的大學生因為一件小事或一句話激動得暴跳如雷,或出口傷人,甚至動拳腳傷人。
5、情緒起伏大:與成年人相比,大學生的情緒帶有明顯的起伏波動性。容易從—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情緒有時會表現為大起大落,大喜大怒的兩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