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大隊輔導員總結
❶ 小學教師評審副高職稱需哪些條件
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等級和名稱為: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職務)名稱依次為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副高僅次於正高級,我國小學教師評副高必須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年度考核合格以上,以下為小學教師副高職稱評定條件,分別從學歷條件、計算機能力、工作能力、業績成果、專著論文、破格條件進行論述。
學歷資歷條件:
(一)獲博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
高中和職業高中教師獲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初中、職業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獲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城鎮中小學教師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後,一般要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二)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
計算機條件
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參加全國或全省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
1.熟悉小學、幼兒園各階段的教學內容及相關要求,能勝任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420學時以上(農村小學教師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360學時以上);校(園)長年均教學工作量(授課、聽課、評課)不少於同學科專任教師標准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2.治學態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顯著。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經驗豐富,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有突出專長;
3.主持完成1項校本研修任務,並有完整的總結報告;
4.勝任教育教學帶頭人工作,培養、指導至少2名二級、三級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
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教學研究機構人員組織開展的教學研究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等成績突出,成為當地骨幹,在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方面成績顯著(附相關證明材料),並主持完成1項市級以上教育教學科研課題(以鑒定證書為准);
2.小學、幼兒園教師,獲市級以上專業獎勵或榮譽稱號,並獲縣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或觀摩課)1次以上。
縣以下(不含縣、區)農村鄉(鎮)小學、幼兒園教師,獲得縣級以上專業獎勵或榮譽稱號,並獲縣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或觀摩課)1次以上。
在村小學和教學點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的教師,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獲中心校(學區)獎勵,並承擔中心校(學區)示範課或觀摩課1次以上。
論文、論著條件
取得一級教師任職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教師,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公開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以上,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或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以上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或提交縣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教案1篇以上(附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書面證明),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
在村小學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以上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或提交中心校(學區)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教案1篇以上(附相應書面證明),並提交本人教學案例1篇;
(二)教學研究機構人員,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本專業論文3篇以上。
破格條件
對不具備規定學歷,符合現任職資格規定年限要求,或具備規定學歷,符合現任職資格2年以上,確有突出貢獻者,獲省級以上專業獎勵或榮譽稱號,可破格申報。
附則
(一)校外教育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申報評審條件參照教學研究機構人員條件執行。
(二)本條件所稱「以上」均含本級(本數量級)。
(三)聽課、評課須附聽課、評課記錄和相關材料。優質課、示範課、觀摩課須附本人教案、主辦單位證明和專家評價意見。
(四)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年級主任工作須附考核材料和獎勵證書等。
(五)培養指導青年教師,須附青年教師獲獎證書及經學校驗證的輔導青年教師的過程性材料。
(六)省部級以上專業獎勵包括: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教學成果獎、省科學技術獎、省社會科學成果獎、省社科基金成果獎。同一項目多次獲獎,取其中一項最高獎。同一內容的業績不重復使用;省級榮譽稱號是指由省政府或省教育、人社行政部門聯合代表省政府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代表省政府頒發的與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和教師相關的政府榮譽稱號。如:省模範教師、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省優秀教師、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省特級教師等。市、縣級專業獎勵、榮譽稱號按照上下對口的原則,確定獎項名稱、級別和等次,凡和省開展的業務獎勵、榮譽稱號不對應的,可視當地具體情況自行確定,但不得超過省開展的業務獎勵、榮譽稱號數量,具體以各設區市在省職改辦備案目錄為准。
(七)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指教育行政部門或委託直屬相關事業單位組織開展的教育規劃、教育教學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研究、教育技術研究、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研究、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研究、現代教學技藝運用研究等課題。省、市級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以省、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為准。提交課題時需同時提供申報書、結題報告與結題證書。
(八)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學術期刊,具有統一的ISSN刊號和CN刊號。論文發表的刊物不含內刊、增刊、特刊、專刊、論文集,綜述、通訊報道等不作為評審論文對待。教師撰寫的論文要有新意,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對教育教學工作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教研員撰寫的論文要有創新,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對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的指導作用。著作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出版的本專業學術專著。應具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概念准確,反映研究對象規律,並構成一定體系,屬作者創造性思維的學術著作。凡文章匯編、資料手冊、一般編譯著作、作品集、習題集、普通工具書等不視為學術專著。
❷ 如何抓好農村小學少先隊工作
淺談如何抓好農村小學少先隊工作
目前農村小學少先隊工作,還存在許多薄弱之處,值得探討,需要改進與提高。 首先,部分學校領導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一些學校領導認為少先隊工作開不開展無所謂,只要教育教學質量上去了,就可以「一美遮百丑」。
其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素質不高,兼職任務重。少先隊輔導員除了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外,還要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開放的思維、飽滿的熱情、開朗的個性及見多識廣、年輕活潑等。如此條件,在師資力量本來就薄弱的農村小學是難以達到的。兼職輔導員往往是學校的骨幹力量,身兼數職,很難顧及少先隊工作。同時,經費難以保證也是少先隊工作開展得不正常的一個原因。在實際工作中,使少先隊工作往往流於形式。 如何抓好少先隊工作呢?下面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要善於爭取學校領導的理解和支持
少先隊是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充分發揮其作用對搞好學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少先隊工作,幫助建立好各種組織,了解少先隊工作的信息。重大少先隊活動時,領導班子成員要深入到各大、中隊進行檢查指導,出謀劃策。另外,學校領導還要把少先隊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在思想上有位置,計劃上有安排,經費上有保證,使少先隊工作保持活力和特色。
有為才有位,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一個學校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各科室、各部門的工作在正常開展下,學校的工作才能井然有序的進行,學校領導也特別看重這一點。尤其是新擔任輔導員的老師,你的工作切入點就應該在原來學校團隊工作的基礎上,多在常規工作上下一些功夫,並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創造性的把工作做的有聲有色,學校領導才會對你的工作越來越支持。
二、要善於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大隊輔導員要擺正在學校工作中的位置,正確處理各種關系。首先從學校工作全局出發,服從學校領導,要及時地向學校領導匯報少先隊的活動計劃,力求學校領導的支持、幫助,大膽創新地開展工作。其次,要與中隊輔導員團結協作,齊抓共管。少先隊工作計劃的貫徹實施,各項活動的開展、少先隊員的思想教育、特長發揮,個性發展要依靠中隊輔導員的辛勤工作,因此,要取得中隊輔導員的信任、支持,少先隊工作才能呈現出勃勃生機。其三,要與少先隊員建立起平等、和諧、信任、友愛的朋友關系。工作中,要主動與少先隊員交朋友,把他們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與孩子們逐漸縮短心靈上的距離,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在情感乃至心靈上產生共鳴。要充分發揮少先隊幹部的作用,讓他們大膽工作,培養組織能力,增強少先隊的凝聚力。
三、要善於學習,勤於實踐
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是提高輔導員工作水平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輔導員要不斷地從各個渠道獲取有用的信息、先進的經驗。在學習他人經驗時,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因此,每當完成一項活動之後,要及時召集隊委會,分析該活動的得失,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效指導各中隊積極開展工作,提高它們的工作能力,進而有力地配合工作的整體推進。
四、要善於協調,爭取主動
工作中,找准切入點,拓寬少先隊活動的領域,開展手工製作、美術畫展、說話、作文、徵文競賽等活動,有力地促進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等各科教學水平的提高。主動協調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班主任都是中隊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重,大隊輔導員要主動接近班主任,幫助他們認識少先隊工作對班務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組織他們學習有關少先隊理論知識,協助他們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
五、要善於總結,提升工作水平
「大隊輔導員,不能練就一張嘴,一桿筆,是不能幹好工作的」。每個輔導員面臨的形勢總是在變,如果沒有加強理論研究,那下一步的工作也還是「盲目」進行。當然理論研究,不是閉門造車、憑空想像、網上下載,應該是從工作實際需要,活動開展啟發、實踐中得來??
總之,做好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各學校有各學校的實際,各團隊幹部有各團隊幹部的難題,我們面對的、接觸的實際不一樣,所以在工作上的方法也會各不相同。
⑶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少先隊活動是團結教育少年兒童的主要途徑,是少先隊的生命。通過活動實施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靠活動本身,靠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以及能引起積極情感體驗的過程和結果,真正使學生受到感染、醺陶,領悟出蘊育其中的教育內涵。只有精心地組織和輔導,讓隊員當家作主,充分發揮少年兒童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精神,活動才能真正受到隊員的喜愛,才能發揮其在德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