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輔導學生不足
『壹』 如何有效輔導小學生英語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復主學習的重要製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貳』 小學英語教師怎樣寫工作中的不足
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個人工作小結
一學年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研究工作、饌寫論文、輔導英語。一學年來,我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教學工作政策,能夠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從事英語教學。能夠認真制定教學計劃,研究教學理論,新課程標准,理念。有針對性地應用於教學活動當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績。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請予以批評指正,使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首先,根據我所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優生幾乎沒有,中差生卻俯視皆是。有人曾說:如果孩子天生就是優生,那教育還有什麼功能?又談什麼基礎的素質教育呢?因而對占相對多數的中差生,我更應變嫌棄為喜愛,變忽視為重視,變冷漠為關注,變薄待為厚待。我注意
幫助他們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差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享受到優秀學生在老師那兒得到的愛。厚愛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動人: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虛偽與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由於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其次,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輔導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小學英語教學大綱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學科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學生身心健康出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在課堂把握上,課前做到認真備課、製作課件,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最後,能制定好復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復習課,制定復習計劃並付諸於教學過程中。同時能夠認真布置和批改課後作業,爭取不讓作業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班級學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當然,由於教學經驗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我知道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我會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學方法,爭取更大進步,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讓我們團結起來師生共同完成黨繳給我們的教育任務。
『叄』 我是一名小學英語輔導老師,我在接其他老師的課時,怎樣避免學生的逆反情緒
一、介紹
老師從介紹入手,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學生的自我介紹,消除學生與教師的陌生感,縮短心理距離,使學生能盡快地適應新環境,走近老師。
二、表揚
一句表揚,一句激勵,寥寥數語,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感染,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和上進心。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平等、和諧、輕松、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這也為課的開始奠定了基調。其實,學生在課堂上如果得到表揚,贏得教師的肯定,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實現的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大大增強,為了爭取更大的成功,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自然得到提高。
每當學生泄氣、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時,單老師就用一句「勇敢的你在那裡」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中,我們驚奇的發現,這句話果然管用,學生表現果真勇敢。
三,游戲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生本性,每個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的。為了 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其好玩、好奇、好動、好勝等心理需要,課堂上做一些游戲也是必要。老師在課前選擇了與學生進行溝通的特殊方式——做游戲。通過它來調節課堂氣氛,消除緊張情緒,增進師生的友誼。
從您談吐上表現出來的一個微笑,幽默,和藹,正義……都可以讓學生慢慢喜歡你。請耐心的給學生一個認識你接受你的過程。這很不容易,不過我相信您竟為此擔憂和苦惱,一定會是一個讓學生擁護的好老師!
『肆』 小學生英語需要輔導嗎
作為我們家長嘛,就是想了解一下怎樣讓孩子能從小就比其他孩子強。小孩子學習英語的優勢在於小孩子接受能力強,要抓緊時間讓他學習英語是很有利的。所有大多數家長都會替孩子把關,在他們還沒有意識自主學習的時候為他們報一些班,也未嘗不可。不過,我是幼師,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小學生課外報班持不反對也不鼓勵的態度。我認為報班可以,但有幾個標准。一呢是,這個班應該是和上課內容不同的。因為這樣才有意義,不是重復學習。比如中國學校多數是教授書面的英語,那就給孩子報個口語班,鍛煉孩子的口語和聽力,就可以達到彌補上課不足的作用。二呢是,報班需是孩子願意學的班。如果是孩子學不進去的,早早打消這個念頭,不要浪費錢。所以,報班需要找能夠充分調動起孩子興趣的輔導班,才能達到效果。比如英語ing的口語班就很不錯,生動有意思,外教一對一教學,還是當下流行的電話英語。這類的班我覺得讓孩子報一個也無妨。
『伍』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 等4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所謂上課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潮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到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成績。一個不喜歡英語的學生,其英語成績肯定不會好。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盡可能地使用各種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適當運用身體語言,展示課堂活力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起指導作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以身體語言啟發學生思維,適當點撥,激發興趣。如學習stomach這個單詞時,我突然用手捂著我的胃,學生就關切地問:What』s wrong with you? 我回答道:I have a pain in my stomach.然後把stomach寫在黑板上,再教學生讀stomach,此時不用我說出該單詞的意思,學生已經明白了。又如,教學基數詞變序數詞時,編成口訣:「基變序,有規律,詞尾加上th;一二三特殊記,詞尾字母t, d, d(first, second, third);八減t,九減e(eighth, ninth),f來把ve替(twelfth);單詞ty作結尾,ty變成tie(twentieth);若是碰到幾十幾(twenty-one),只變個位就可以(twenty-first)。」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感覺學習十分輕松,不是負擔而是樂趣。二、加強情感教育,誘導興趣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還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學生的學習情感調控得好,可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首先要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身感受英語知識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其產生肯定的學習情感,使他們認識到如果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且能更好地勝任以後的工作,必須學習英語,並且一定要學好英語。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感情投入,通過日常教學中許多細微之處對學生科學引導、熱情幫助,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和對自己的關懷,時時刻刻感覺老師在關注自己,使之「親其師,信其道」,這樣師生之間就會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對英語課就會產生強烈的興趣,由厭學轉化為好學、愛學、樂學。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批評的藝術和技巧,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三、靈活應用現代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會使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特性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彙、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就會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情趣,迅速培養其學習興趣,提高其學英語的能動力。如把詞彙放到句子里,再運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元號以各種絢麗多彩的畫面呈現,動詞以動作表現,名詞以實物或靜物畫面表現,其它難以單獨表示的就配以恰當的語言環境,或老師用手勢、表情來輔助表現,這樣就會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利用課外活動,延伸興趣 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主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例如:舉辦英語文娛晚會、故事會、知識競賽、手抄報、演講等課外活動,從報幕到解說,從評比到頒獎,一般不準使用漢語,盡可能讓學生全部使用英語。這類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說英語的真實場所,學生們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情。另外,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每學期我都組織學生自編自導幾個視聽小品和對話錄像,如:一個學生請同學們參加birthday party的對話、小品,幾個同學購物的對話小品等。當學生們看到自己同學的表演之後,極大地調動了他們說英語的慾望,都積極參與。重播時,我採取消聲讓學生們配音的辦法,使他們在樂中學、做中學、動中學。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得到了提高,勇於探索的良好習慣也逐漸養成。五、把音樂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一種教學方法長時間使用,難免會顯得枯燥,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經常更換教學方法。如教唱歌曲,不僅學習了英語,還活躍了課堂,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之中學習。課前唱英語歌曲可消除學生不願開口的老毛病,使學生精神振奮,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提高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興趣。在課堂上,有時學生累了,臉露倦色,情緒低落,這時唱唱歌曲,提一下精神,會使學生勞逸結合。英語歌曲,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而學英語就需要學生有很好的模仿能力,而且還要有正確的語音語調。所有這些通過歌曲學習,都可以得到大大提高。我每教一首歌曲,首先教學生如何讀歌詞,練習語音語調,這比單純的學習要好得多,學生學起來也有興趣。而且,歌曲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學生在歌聲中學到了知識,加強了聽力,欣賞了美的音樂,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中學英語教學的關鍵,多種生動活潑的興趣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正確的動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思維,更好地開發智力。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語言知識和語言基恩是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這五個方面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缺一不可。 1、語言技能 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喝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四者在英語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 2、語言知識 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五個方面的內容。 參加很多次培訓學習,專家都說:小學階段不適於講語法!可是在現在的新標准英語教材中,卻涉及到很多的語法知識,比如名詞的單復數及其變化規律;時態及動詞的變化等等。在初中和小學階段,究竟要怎麼樣給孩子們呈現這些知識呢?是避而不談?還是輕輕帶過?學生不明白怎麼辦?不講的話學生不明白;講多了又越弄越復雜!真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3、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我們和學生的情感溝通也很重要。 4、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英語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策略的使用要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我們要學習變色龍的精神。 5、文化意識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拓展視野,有益於培養世界意識。 從我的初中英語教學體驗看,師生之間從傳統的命令與服從的關系轉換到新型平等的關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工作認真負責,課堂上詳盡講解語言知識,課後給學生增加輔導,似乎認為這就是新型的師生關系。但這種保姆式的喂養方法是不能培養出新世紀的外語人才的。 還有一些小學教師認為課堂上學生活動多就體現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提出課堂上教師講課時間不得多於三分之一,並將學生活動時間的多寡作為評價教學的標准。這種機械的做法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圍著教師轉的情況。 另外,下利問題亟待改進: 1.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學生不喜歡學英語。由於團場小學英語教師沒有掌握好英語教學的基本技巧,不能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選擇英語教學法。還停留在陳舊的教學方法上,當英語知識卻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學生感到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生產生了厭惡心理。學生感到英語課沒勁,提不起興趣來。2.學生作業對英語學習沖擊大學生只顧語文、數學,認為英語是副課,與城市學生相比,團場學生對英語重視程度低,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城市學生的課外學習英語一般占課外學習時間的40%左右,其他時間才是語文、數學、音樂、美術以及舞蹈等。而團場學生在課外用於英語學習的時間還不到其作語文或數學作業時間的一半,占課外學習時間的10%左右,英語學習只是應付。3.學生未掌握合理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目前城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預習和復習是必備的學習手段,大部分學生還掌握各種針對具體學習內容的具體方法,像單詞的延伸記憶法、對話的情景再現法、英語復習的歸納法等,而團場學生沒有針對英語預習和復習,更沒有各種專用的學習方法。四、學生缺少家庭監督語言教學對家庭環境具有較大的依賴性,特別是英語教學,聽、說、讀、寫都需要相應的語言交流環境,對於英語這種缺少交流的語言,家庭重視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十分遺憾的是,家庭環境是教學領域的延展,是不可控的。只有通過全面的社會進步才有可能改善。團場的家長閑暇時間並不低於城市家長,團場學生家長沒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去監督孩子的學習,尤其是英語,家長更無所適從,最多是問「作業寫完了嗎?」其他的便不知道該如何過問。團場的家長知識水平不高限制了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大部分家長到城市去打工,孩子由老人帶,老人關心的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更不要說什麼教育了。團場父母對孩子期望值不高是由於團場孩子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並沒有什麼過高的期望,聽當地的老師說:大部分父母認為他們現在的生活過的不錯,很好。他們的孩子能向他們這樣就很好了。只有少數的父母希望孩子「走出團場,過更好的生活。」雖然這個想法扭曲了教育的本質,沒有給孩子指向更好的教育方向,但至少讓孩子有了學習的動力,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陸』 小學英語教師工作總結中存在的不足怎麼寫
1.由於缺乏運用英語的環境,上課接觸,下課丟得乾乾凈凈,致使學習效率不佳專。2.小學開屬課每周兩節,頻率不如中學天天有英語課,以至於學生學的新知識,還沒到下次上課,就給忘記了。3.學校領導及其他科任老師包括家長及學生本人,都覺得小學英語是雜科,不重要,這也造成英語老師苦不堪言,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柒』 為何現在的小學英語那麼差勁,老師都在怎麼教,老師還都希望學生去學補習班,那要他們有什麼用
現在的老師都讓人絕望,最近在幫中小學生補習發現現在的老師跟我們以前的老師實在不一樣,很不負責任,語音沒教好,他們本身的發音就很有問題就教小孩子,平常不注重幫給他們多聽,導致只會寫,回家聽寫的時候經常聽不懂單詞發音,這是學英文最忌諱的。
還有就是現在的老師對作業要求太過低了,不知道是為了方便自己嫌麻煩還是怎樣,學生的書寫非常不規范,老師也不管,每個詞都貼得近得不能再近了,而且每個字母的書寫也非常不規范甚至會容易讓人看錯,這些細節現在的老師都不教,真是非常離譜。導致我在跟那些小孩子說要注意那些細節的時候,他們很多都說「老師」沒這么說,唉,都教出什麼學生來了,這么死板。
而且竟然還要求聽寫按順序,按順序還不如讓學生背下來自己默出來吧,哪還需要聽寫呀,聽寫就應該打亂順序看他們真正懂得多少詞。
而且他們的應用能力太差了,連造個句子很多都不會,這也是我們以前老師教我們學習的方法,一些短語和詞彙就要學著造句,否則背下來也不會用,白學。
真不知道是我們老師過度優秀了還是現在的老師太差了。
本來小學就根本不需要補習的,現在的家長也是,成績無論好壞都要小孩去補習,不僅做完作業而且回家還要他們繼續做加量的題,暈死,完全抹殺了他們玩的時間和接觸新鮮事物和知識的時間。
一般80多90多分的都不用補習,平常用工點學習就行了掌握知識最重要。
現在的90多分了還要補習,補什麼呀,高分低能了這樣下去,而且這么高分應該去上提高班了,還補什麼呀!
現在的老師的水平真是太差太不負責任了。真的不知道現在的人咋了。。。
老師怎樣我們沒辦法改變,改變只能靠我們自己。
學英語就應該活學活用,否則都是啞巴聾子英語,沒用,考了100分要讓他們應用還是得0分。轉個彎就不會了這樣學傻了。
『捌』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
我對我校中小學銜接工作進行了反思,我認為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學生方面來講,主要存在兩點原因:
首先是學生生活及心理。生活上本校學生家庭條件都較優越,小學生寄宿有生活老師負責照顧,依賴性要比同齡孩子強,在學習上也同樣反映出來。小學的胡同學對英語很有興趣,但是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他說如果現在學不好,反正初中還是要從頭學起,因此抱無所謂態度,學習目的沒有初中生那樣明確。而中學生則自認英語已經學過,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在初中英語學習初期有自滿心理,對今後的學習產生了前攝抑制。同時與中學生相比,小學生不怕出錯,踴躍舉手回答問題,這種心理狀態對兒童學英語十分有利,但隨著年齡增長,進入中學後,他們的心理負擔加重,害羞感加強,甚至還出現了焦慮心理,影響英語學習。初中生普遍感到中學老師不像小學老師「盯」得那麼緊,這樣就給學生一種錯覺,認為中學比小學「松」,使一些自覺性差的學生在學習中分心走神,不能盡快轉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導致進入初中後英語學習成績下降。
其次是學習獨立性和容量。一方面是獨立性要求不同,小學生的自修課要比初中生少,雖然每天下午第三節課都是作業整理課,他們一般都是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作業,課前預習與課後復習不夠,自學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中學則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要求較高,因此一些剛進校的初一學生對學習無所適從,比如有一次自習課,我發現一個學生在發愣,我就問他是不是有什麼難題,結果他說他作業完成了,接下來不知道該干什麼。這種不知如何安排時間、不懂如何預習、復習、不能及時改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的現象在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中非常的普遍。另一方面是學習容量要求不同,中學學習科目突然增多,讓剛升入初中的學生顧此失彼,如果再存在偏科或部分學科基礎薄弱,日積月累會造成積重難返、學習吃力、難以適應,並且隨著教學內容的加大與難度的提升以及失敗次數的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與願望將會減退,甚至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從而造成部分學生的「兩極分化」與「滑坡」。
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從教師和學校方面,我認為主要也有兩點:
首先是教師方面。一方面,初中老師的講課方式相對比較傳統,課堂形式較單調,課堂氣氛相對容易顯得沉悶,而小學課堂強調學生的口語,課堂活動的形式和課堂的演習,活動較多,但是很費時,經常是一個活動的開展需要大半節課,這與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明顯增多是沖突的。上學期在教研室安排下我曾經去新城中學聽過兩節由中小學老師上的公開課,中學教師對難點、重點的把握比較准確,對知識點的落實比較到位,很實用,但課堂活力不夠;小學課堂則顯得比較活潑,游戲、表演等形式豐富,但課堂比較鬆散,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在我看來小學應該教得更加扎實一點,中學則應該多學習一些小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樂於學習。
另一方面,中小學各階段的老師相互之間的交流機會少,教師埋頭於自己的教學活動,很少顧及低一階段或高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不太了解彼此階段的教學模式以及教材、方法、要求、特點是什麼,自然也就使相互之間的教學出現了脫節,無法組成一個和諧的統一整體。同時,由於講授內容重復,教學方法缺少創新,不但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且還會極大地破壞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對小學生的表揚較多,在課堂上學生還能得到娃娃笑臉、蘋果貼圖等獎勵,而初中生受到表揚的機會明顯要比小學生少。
其次是學校課程設置方面。學校起初設置小學英語這門課程,在教學要求上僅僅是為了辦成特色學校,而且在五年級畢業班時因為課時緊張,英語與音樂美術一起提前作為考查科目結束,使英語科成為學生心中次要的「副科」。而進入初中後英語又成了重要科目,很多學生不能適應。
首先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使學生從「要我學 」轉變成為「我要學」, 關鍵是激發他們的興趣。我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班級實際情況,不斷尋求更好的教法。初中教師學習小學教師運用游戲、卡通圖片人物、唱歌、chant等有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小學教師則在課堂中適時地安排了一些看圖說話,值日生匯報,或free talk的一些話題,或布置一些必要的口頭、筆頭作業,注重平時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注重音標、拼讀規則和語感的養成。我在教學生新單詞時盡量採用圖片和卡片甚至實物,比如教食物名稱時我把真實的carrot、broccoli、 apple、 banana 等蔬菜、水果帶入課堂,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品一品。我還把學生喜歡的KFC的贈券投影出來,能說出這個單詞的,就把贈券獎勵給他。,這樣直觀教學效果很好,學生非常感興趣,並且很快就記住了這些單詞。對於閱讀類課文,學生一般頗感頭痛。但如果把每一篇課文都盡可能設計成情景對話,中小學生積極性會很高。在教How much are your pants?時,我讓學生分組用廢報紙設計布置clothes store,先讓他們做廣告宣傳自己的時裝店有些什麼服裝,什麼樣的優惠價格,再讓同組成員做顧客向售貨員問價砍價購買,通過錯誤或延誤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兩組的勝負,勝者發小禮物獎勵。將語言學習與游戲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游戲中學語言,在笑聲中學英語,有助於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保證了英語教學課堂的生動性、活潑性和寓教於樂。在爭先恐後表演對話的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就能把課文應用起來。此外,還可以採用講英語幽默故事,猜謎語,閱讀英語趣味短文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是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五年級學生製作了作業反思本,把自己作業中的錯誤記錄下來,反思錯誤生成的原因,作出今後的打算。六年級教師制定了補差計劃,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先預習,後聽講;先復習,後做作業;先獨立思考,後發問討論;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學習;每日一回顧,每周一小結,每章一總結」的學習方法。學生自建成長記錄冊,不斷地回顧自己檔案中的發展與進步並不斷地改進它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再次是積極參加中小學教師之間的聽課與交流。
為了做好中小學教學銜接工作,學校安排中小學部教師互相了解教學大綱和教材,互相學習。通過雙向聽課及研討,把握中小學教學方法的各自特點,並適當滲透運用到各自教學中去。兩個學部的教師共同開展了陽光特色的體驗課堂教學,生成課堂教學,打造一課多教的反思型教學,打造精品課堂。上學期五年級的張育愛老師開了主題是My home的精品課,韓旭丹老師開了 What』 your hobby ?的閱讀課。而我則代表六年級的老師上了一堂Where is your backpack?的對話課。教師之間相互聽課體驗,效果明顯。
第四是重視形成性評價和培優補差
我校小學生採用綠卡、銅卡、銀卡、金卡和學科星評比激勵學習的方法已經實行一年,並且取得良好成效。初中教師依照本校學生的特點,在開學初有意識地照顧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採取「低起點,緩坡度,小步子」和激勵評價的方法,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大多數學生等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我在課堂上經常使用great,marvelous,clever等語言表揚他們,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結合德育,採用品德積分的方式,鼓勵學生進步。在學期初制訂培優補差計劃,對學習較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為他們查漏補缺,加強課後輔導,做好學科教學銜接工作。
第五是對課程的設置適當調整
小學英語課不再作為考查科目,也作為統考科目;課時安排更合理,每周兩節長課兩節短課,重視口語交際的同時,加強了書面寫作的引導,為學生感到困難的英語作文打好基礎。
對於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體會:中小學教學銜接應該是平緩、漸進式的發展,而不是突然性地拉高。對於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完全撒手。在教學上初中老師要借鑒一些小學老師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改進其中不符合學生發展的內容與要求,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內容上以具體為主,抽象為輔;小學教師要學習中學教師對內容把握的整體性,給學生以較多的思考餘地。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進一步密切了中小學教師的合作關系,定期的網上集體備課,不定期的聯合活動,使大家產生了合作共事的愉悅感,並在合作中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彼此增加了信任感,發現、學習對方的長處,形成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教學合力,對於本校中小學的師資的優化組合、協調平穩發展大有裨益。
做好英語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方法不一而足,關鍵是我們應找出問題所在,有針對性的解決,不斷發現分析探索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出現的新問題、新辦法,從而實現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和諧銜接,使中小學學生學習興趣得到穩定與提高,學習習慣得到改進,學習行為得到優化,為中小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玖』 小學英語怎麼補習怎麼教基礎不好,學生不好教啊
小學主要就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戲和互動就好了
『拾』 小學生英語需要輔導嗎
學好英語口語原來是如此的簡單第一.聽熱門英文歌曲並跟唱。唱歌可以內以輕松的心情學習和容使用單詞,也可以幫助你學習節奏和語調,是寓教於樂的好方法。第二.大聲地念詩、演講,專注在字的重音和音調。因為,詩歌通常都是琅琅上口,有節奏感的,多多練習有助於提高英語水平。發音準了,語調對了,語感慢慢出來了,這對記憶單詞和交流都有好處。 第三.注意聽英語廣播或英語電影、電視節目,聽他們的發音,還要注意看他們的口形。不要看字幕,模仿你聽到的聲音,即使你不確定他們在說什麼。 第四.閉上眼睛,在說話之前想想如何發這個音,想想嘴巴和臉的定位。 第五.發音有問題是難免的,因此很多人會害怕說錯而不開口。沒關系,多練習就好了,不要害羞。 第六.很多英語學習者說話都求快,其實快不見得就說得好,說得越快毛病越不容易改掉。每天練習一點點,從聲調到單詞再到句子,慢慢來,急不得。第七,如果你不能聽出你自己的發音問題,就很難去改正它。試著把你的朗讀或演說錄下來,並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士做個比較。第八.從別人那裡得到反饋是很重要的。找個也對提高英語水平感興趣的夥伴,互相鼓勵,互相比賽,多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