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老師就業指導
① 淺談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畢業班就業指導工作
摘要:筆者通過總結擔任畢業班輔導員期間的就業指導工作經驗,初步探回究了如何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答的幾點方法,以期實現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畢業生;輔導員;就業;方法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逐年攀升,就業問題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並已成為當前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是高校教師隊伍中和學生聯系最密切、關系最親近的良師益友,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結合筆者畢業班輔導員工作經驗,對如何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明確工作職責,更新工作模式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中包含著大量的操作性和常規性的工作,輔導員成了「勤雜工」,導致職能錯位,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甚至無暇顧及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② 本人大學專職輔導員,對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及創業指導有強烈的興趣,准備往這方面發展。求助達人。
目前國內有三個機構在做類似的訓練和發證:北森的GCDF、向陽的CCDM、人社部的「就業指版導師」。都需要考試;權
社會就業,職業困惑等都可以用商業咨詢形式來做培訓、咨詢;
書籍就多了,《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三系列等等。
行業還不成熟,如果確實以幫助他人為己任,可以考這證書,不是,做了解即可。
③ 大學輔導員有多大能力
輔導員只是制度下的維護者,學院里那麼多活不能叫院長書記之類領導干吧,就給團委折騰唄。你要過的關不是輔導員把守的,而是一種規則一種普遍的低層次的要求。既然上大學,如果連畢業證都搞不定,那還不如不上。所以說嘛,大學是一場珍貴的經歷,畢業證是你離開時給的紀念。
④ 應用心理學就業方向有哪些
就業前景方向
第一,普通高校,這是心理學研究生畢業以後的主要去向。近年來高校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紛紛開設心理學的公共課,心理學碩士擔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課的老師。這無疑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生的就業面。對於心理學碩士來說最好的就業方向之一是進入心理學系和教育系成為一名心理學老師。但是,隨著博士畢業生的增多和碩士研究生的不斷擴招,從事這一職業將越來越困難。高校中的心理咨詢中心也為心理學碩士提供了就業機會。不過,這一般需要在校期間具有心理咨詢的實踐,並且一般情況下是女生優先考慮。心理學研究生在競聘輔導員一職上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有競爭力,但是一般情況下,入黨是先決條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隨具體職位和地區而異。
第二,公務員。招心理學研究生作公務員的一般是公安系統:公安局、勞教所、監獄、邊檢站等都是可能的去處。部分單位對於受聘人員的身體要求比較嚴格,有的還需要進行體能測試。
第三,企業。心理學研究生去企業主要從事獵頭(人才中介)、企業咨詢和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研究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同,心理學學生倡導人性化的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有所互補。但是由於人們對心理學這個專業還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學生不如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具有競爭力。心理系的研究生還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的工作,但是人數比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學。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詢部門主要是作為「花瓶」來應付教育部門的檢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慮。
第五,心理咨詢工作者。國內這個行業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單純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未必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要想有外國同行的薪水有待去開拓。
第六,醫院和診所。學習臨床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去醫院或心理診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但是以中國現今對心理醫生的需求,再加上去醫院需要有行醫執照,難度比較大。
⑤ 團委輔導員和招生就業指導哪個好
大學輔導員不需要教師資格證。
學歷一般是本科或以上。
大學輔導員:
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上出台專門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設立專職輔導員,並得到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四人幫」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大學的校團委一般負責如下工作
通過主題團日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團員意識,堅定理想信念; 通過業余團校等形式,加強對學生骨乾的教育培養,努力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通過業余黨校等形式,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做好推優入黨工作;通過志願服務等形式,引導學生彰顯社會責任。
⑥ 我的情況算不算被處分過 就是有一次輔導員上就業指導課,我干別的事情沒有去,然後輔導員讓我寫了檢討
通報都通報了,這肯定是被處分啦
⑦ 北森生涯的師資力量如何都具備怎樣的資質呢我們想組織學校的輔導員進行幾場就業指導方面的培訓。
北森生涯的講師都是來自北大、北師大、中科院心理所等高校的碩/博士,有著資深的專業背景和多年的實戰經驗。客戶滿意度非常高,已為清華、北大等700多所高校,北京四中、北師大附中等300多所中學提供過生涯服務。
⑧ 淮海工學院是如何處理畢業生檔案的誰知道由輔導員管的還是就業指導中心管的
淮海工學院畢業生檔案是由導員負責收集最後統一匯總到就業指導中心在由就業指導中心統一發到畢業生所在地區的人事局的。OK就這些了
⑨ 淺析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四)高校輔導員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指導。
1.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繫到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因此,輔導員應該更加提高對貧困學生的關注度,引導他們提高求職擇業能力。就業不等於扶貧,希望用人單位降低門檻,給貧困生更多的就業機會是不現實的。輔導員要從學習到就業,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系統地對貧困生予以幫助,有側重地加強對他們的專業培訓。另外,輔導員應教育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拓展就業思路.引導學生勇於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到邊疆和基層去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樹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業觀。
2.高等教育大眾化後,高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觀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這里所說的「差生」是指那些在考試成績、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距的學生。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大部分的「差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輔導員應該幫助那些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差距的「差生」各盡其才,找到合適的崗位,順利就業,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人各有所長,「差生」也許在某些方面有天賦和特長。比如:某生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卻很有商業經濟頭腦,這時就應該鼓勵他創業。總之,應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其次,引導「差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就業觀念。還應該鼓勵學生特別是「差生」採取多種形式的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以創業來帶動就業。
(五)指導學生學習相關 法律 知識,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
對於新《勞動合同法》,輔導員應該組織畢業生學習相關內容。如在新《勞動合同法》中,對於勞動者的試用期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這樣的規定顯然有利於保證大學畢業生在試用期內的合法權益。對於這些相關法律規定,輔導員應該及時組織學生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在就業過程中自覺遵守法律規范,並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三、輔導員在開展就業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減少就業說教,給予個性就業指導。
目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有些人主張要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的教育,這種觀念本身已經脫離現實,不符合市場經濟「自我擇業」的導向。「個性化就業指導」就是在就業指導的基礎上對不同就業需求群體採取不同的就業指導。綜合大學生的大學期間的總體表現和個性特徵,輔導員應結合大學生自己的就業去向進行具體的就業指導。同時,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就業方向的學生可以提出建議供他們 參考 。
(二)加強對國家就業方針、政策的了解及自身的學習。
就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國家就業的方針政策。但目前高校輔導員多以兼職為主,大部分都缺乏系統的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知識,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會有時顯得力不從心,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高校輔導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前提應該是加強自身的學習。
(三)畢業後的跟蹤服務工作。
學生就業並不意味著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結束,輔導員要做好加強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反饋的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工作情況,聽取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意見是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既是對前階段就業工作的檢驗,又是指導今後就業工作的依據,因此輔導員要對畢業生做好跟蹤調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關乎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關乎學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為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