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輔導教案
『壹』 克服自我為中心意識心理輔導教案
1、引導幼兒觀察森林的圖片,說說:森林裡的大樹樹干有什麼不一樣?(有的專挺拔、有的屬彎曲)有的大樹樹干為什麼會彎曲得象一個小駝背呢?
2、展示課件,請幼兒認真觀看有關小樹苗成長的過程。
思考:
(1)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後變成一個威武雄壯的解放軍戰士?
(2)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後變成了小駝背?為什麼?
3、展示一些「駝背」人群的照片,讓幼兒觀察他們的姿態,說說他們美不美?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教育幼兒要愛惜自己美麗的身體,但不歧視有身體殘疾的人)
4、出示人體脊柱圖示,教師講解形成「駝背」的原因:人體的脊柱就像小樹苗的樹干,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就會造成脊柱彎曲,長大以後就變成小駝背了。
5、請幼兒觀察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拍攝的幼兒生活照片,討論:哪些小朋友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6、請幼兒在創設的游戲場景中扮演「小駝背」,表演舞蹈、唱歌,到超市購物以及在廚房做家務等,感受駝背給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
7、展開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做長大以後才不會變成駝背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並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小結。
『貳』 誰有幼兒園心理輔導教案或幼兒個體心理輔導案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保障學校及其學生和教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中小學、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班)、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下統稱學校)的安全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學校安全管理遵循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方針。 第四條 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叄』 初中性心理輔導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雙腳向前行進跳,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助人的快樂。活動准備:
1、兔媽媽、兔奶奶頭飾各一,兔寶寶頭飾若干,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2、游戲場地布置:兩塊菜地(青菜、蘿卜),兔奶奶家。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
1、隨音樂練習一些基本動作。
帶領幼兒隨音樂的節奏做一些動作: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放放鬆。
2、情景導入。
「嘀鈴鈴……」兔媽媽接電話,告訴兔寶寶們:「是兔奶奶打來的,兔奶奶年紀大了,走不動路,可家裡的糧食吃完了,想請我們來幫幫她,好嗎?」
「我們一起去幫助兔奶奶吧!」
二、復習雙腳原地向上跳。
「寶寶有了本領才能幫助奶奶,那我們會什麼本領呢?」
「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三、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
「兔奶奶家很遠,寶寶怎麼去呢?」
「對了,我們要跳著去。先來試試吧!」
1、學習動作。
教師示範典型動作,幼兒集體學習,強調動作的要領。
2、按不同情節引導幼兒練習向前行進跳。
拔蘿卜——拔青菜——休息(席地而坐,隨柔和的樂曲做一些放鬆動作)——去兔奶奶家。
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
幼兒動作,適時提醒幼兒動作要領,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幼兒。
3、教師小結。
四、情感體驗。
「我們幫助了兔奶奶,心裡感到怎麼樣?」
五、結束活動。
活動分析:由於小小班孩子具有好模仿的特點,因此我在活動中創設了「兔寶寶和兔媽媽幫助兔奶奶」這個童話情節,讓單調枯燥的動作練習充滿了童趣,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的情緒一直很高漲,並能主動參與活動,基本實現了目標。
活動反思:怎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是我們在設計一個活動時就應該要考慮的。無論組織怎樣的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培養其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的創造思維獲得發展。
『肆』 如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
1、首先讓孩子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或是目標,鼓勵學習一步一步去實現。
2、專 在閱讀時屬常記下不懂之處、經常閱讀與自己學習看似無直接關系的書籍。
3、 重視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
4、聽課時注意做好筆記,做筆記時,常把材料歸納成條文和圖表。
5、 注重利用參考書和習題集,注意歸納並寫出學習中的要點。
6、 聯系各科內容進行學習,然後抓住要點進行解題。
7、 閱讀中認為重要或需要記住的部分,就劃上線或者做好記號。認為重要的內容,就格外注意聽講和理解,經常向老師或者其他同學請教不懂的地方。
7、善於吸取別人好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習的效果,不浪費時間
『伍』 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輔導教案
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輔導教案已經上傳。
『陸』 求小學心理輔導教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案不當「小皇帝」【活動目的】⒈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愛撒嬌、蠻橫、不聽別人勸告、不想到別人,都是任性的脾氣。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任性是一種壞脾氣,有任性脾氣的孩子不討人喜歡,從而決心克服任性,不當「小皇帝」,做個讓人喜歡的孩子。【活動形式】小品表演、討論評議、角色扮演。【重點難點】⒈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任性是一種壞脾氣。⒉難點:小品表演的技巧和教師的引導藝術。【活動過程】一、導入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得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的喜歡?想不想在自己的身邊有許多朋友?今天的活動就要小朋友一起來討論,怎樣不當「小皇帝」,做個讓人喜歡的孩子。二、活動與訓練⒈小品表演一:提示:小品里的孩子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你喜歡她嗎?小品簡介:時間:清晨七點地點:家裡人物:小小、媽媽內容:清晨七點,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小小才從床上爬起來。可她一定要媽媽幫她穿衣、刷牙、洗臉,否則就賴在床上不起來。吃早飯時,她看見碗里只放著豆沙包,就一定要媽媽去買肉包,否則就不吃早飯。媽媽陪著來到學校,上課遲到了,她又哭又鬧,責怪媽媽動作慢,致使媽媽很生氣。⒉評論交流:⑴小品里的那個孩子叫做什麼(小小),你們喜歡小小嗎(不喜歡)?⑵不喜歡,這是為什麼?回憶一下小品里的小小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⑶最後媽媽怎麼樣?(最後惹得媽媽很生氣)⑷教師小結:小小穿衣、刷牙、洗臉都要媽媽幫她,否則就撒嬌不起床;不喜歡吃豆沙包,就一定要媽媽去買肉包,否則她就不吃早飯;上學遲到了,又哭又鬧,還怪媽媽不好,最後惹得媽媽很生氣。小小是個愛撒嬌的孩子,在家裡像個「小皇帝」,我們都不喜歡她。⒊小品表演二:提示:仔細看,小品里孩子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小品簡介:時間:上課時人物:丁丁和他的同學、老師內容:在體育課上,老師宣布進行拍皮球比賽,大學輪流拍,看誰拍得多。丁丁連續拍了兩次都輸了,可他仍緊緊地抱著球,不給其他同學玩。同學們與他評理,他還將他們推走。同學們沒有辦法,只能向老師請求再要一個球。過了一會兒,丁丁一個人玩得沒意思了,想要和同學們一起玩,可同學們此時都不願理他。丁丁又哭又鬧叫來了老師,老師請丁丁想想為什麼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玩。⒋討論交流:⑴為什麼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丁丁一起玩?⑵小結:活動時,丁丁像個「小皇帝」,十分蠻橫,不想到別人,想玩得痛快就一個人抱著球,惹得同學們很生氣,最後都不願意理他。像這樣蠻橫,不想別人的孩子,我們也不喜歡他。⒌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了兩則小品,其中小小是個愛撒嬌的孩子,丁丁是個蠻橫、不講理的孩子,他們惹得別人很生氣。他們就像是兩個「小皇帝」。老師告訴你們,像他們這樣愛撒嬌、蠻橫、不想到別人的表現,都是任性的表現,任性是一種壞脾氣,有任性脾氣的孩子都不討人喜歡。⒍評議:⑴前些天,老師看到這樣一件事:在玩具櫃前,一個孩子要他爸爸為他買400元錢的一個玩具,他爸爸說:「太貴了,別買了!」那孩子一聽又哭又鬧,最後他爸爸沒有辦法,只好為他買了那個玩具,可他爸爸很生氣地說:「你這孩子怎麼這個樣!」同學們,你們看,這孩子的脾氣怎麼樣?⑵你們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分組討論)⑶你們喜歡這樣的孩子嗎?那麼你們喜歡什麼樣的孩子?⒎表演與訓練:小小和丁丁改掉了任性的壞脾氣,成了人人喜歡的孩子。請每個小朋友扮演一下脾氣變好了的小小和丁丁,並表演給大家。(其餘同學對演得好的同學鼓掌給予表揚)三、總結通過這堂心理輔導活動課,我們知道了撒嬌、蠻橫、不想到別人都是任性的表現,任性的孩子是不被人喜歡的。老師希望你們每個同學都能得到爸爸、媽媽、老師的喜歡,更希望在你們的身邊有許多朋友,不當「小皇帝」,做個被人喜歡、受人歡迎的孩子,如果你們有任性的脾氣,一定要注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