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輔導學生寫一件事作文

輔導學生寫一件事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2 23:33:47

1. 如何輔導小學生寫作文

在小學語文學習作教學中,不少教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作文課上,有大部分學生陷入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尷尬局面。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做了一些嘗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 怎樣輔導小學生寫作文

作文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之一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要有豐富的內容和巧妙的手法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寫作方法,它只是表達的一種手段,是老師所要教授的內容而「豐富的內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學生寫作的重點和難點,這需要的是豐富的生活體驗,需要的只能是家長在生活中給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體指導:一、多觀察,多比較;二、多實踐,多體驗;三、多讀書,多感悟;四、多練筆,多投稿;五、多規范,多贊賞。一、多觀察,多比較1、激發孩子觀察的興趣,培養觀察的敏感性家長您可能都有體會:讓孩子看螞蟻搬家,他能夠看一下午,也不會覺得蹲得腿疼這就是他有興趣呀!孩子來到這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滿了好奇,萬物對他都有強烈的吸引力,家長可以借任何一種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鼓勵孩子開始觀察孩子喜歡吃,您就可以讓他比較各種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種食品,也可以讓他比較哪家的好吃,怎麼吃會更好吃……也就是說,對身邊事物總保持一種新鮮感:別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別人知道個大概的,自己觀察得很仔細;同一個事物,每次觀察都有新的發現2、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條理性小學生觀察的目的性、持續性、細致性、概括性都比較薄弱,故而引導孩子觀察時,要先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準備地去觀察要教給孩子要按一定的順序,讓孩子有重點、有主次地觀察,使他們學會有條理地觀察事物,從而在作文時就會有條理地表達我們周圍的客觀事物,無論是動的還是靜的,雖然錯綜復雜,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靜物來說,方位有遠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後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發生、發展、結果的過程因此,在觀察時,要引導孩子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觀察同樣,觀察的順序也有多種: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遠或由遠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體或由整體到部分所以,觀察時,應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選擇觀察順序比如,觀察一個較為常見的草莓就可以同時採用幾種不同的觀察順序:由整體到部分、從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嘗的順序3、啟發孩子邊觀察邊思考,培養觀察的全面性小學生觀察最大的毛病是觀察事物籠統,往往滿足於表面認識,所以要教給孩子從細處著眼,深入細致的觀察方法實踐告訴我們,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看得細,看得全面,也不難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區別,觀察能力也從中得到提高怎麼訓練孩子觀察事物呢?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用「問題」導向目標,即:根據作文訓練的過程,確定觀察的范圍、對象,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重點,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根溯源,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直到逐個弄清問題為止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孩子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觀察要領,從而積累大量作文素材。二、多實踐,多體驗我們生活在社會上,每天會碰到許多人,遇到許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細想想這件事包含了什麼道理,正確認識後將它寫下來,就可能是篇好作文葉聖陶先生說得好:「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孩子的生活豐富了,感受才會深刻,寫起文章來才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尤其是小學生,作文以記敘文為主,就是寫身邊的人和事如寫「第一次__」,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該寫什麼,一是好多都忘記第一次是怎麼做的了,二就是沒有什麼值得寫的第一次大多數寫「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較與眾不同,寫「第一次自己睡覺」、「第一次獨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車」……單從這些題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們缺少生活!再如寫「一件有意義的事」或「一個令人難忘的人」時,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從作文書上看來的!有很多事情本來該做的沒有做過,該經歷過的更沒有經歷過,面對這樣的題目,孩子怎麼會知道該怎麼寫呢?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多經歷一些這樣的事情,如讓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錢,買自己的學慣用品、捐款等;幫助家長做家務;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朋友一起郊遊等。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歇」葉老的話形象地說明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要抓好作文訓練這個流就必須抓好生活這個源讓孩子觀察大自然、接觸社會,與各種人打交道總之,作文訓練的觸角應該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孩子在生活中長知識、受教育、得到啟發,用情感的波瀾、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傾吐的慾望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

3. 如何輔導學生作文"一件趣事"

既然是記敘文就要首先介紹這件趣事兒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第二段再寫這件事兒,專重點突出有趣的細屬節,
第三段一定要寫這件事的意義,如通過這件事兒我懂得了什麼什麼,如果這件趣事兒是幼年無知犯下的就應該在結尾處寫上雖然很傻乎乎的,可是通過這件事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知識雲雲。希望能夠幫到你

4. 輔導小學生寫作文!!

第一、來一定要發動他的父母自一起努力、

第二、先讓他多看書、故事書也行、還有就是他應該很愛玩吧、就讓他寫他要玩什麼,怎麼個玩法,只有寫好了才允許他玩。這樣慢慢可以鍛煉他了。

第三、很多字不會寫關鍵是寫的東西少、如果他寫的多了會的字自然也會多起來。

最後、其他的一些輔助工作你應該自己會把握吧

作為一名學生、我對這些事還是很有體悟 的 、希望你們能成功

5. 如何輔導小學生寫作文

主要是家長進行引導
敘事作文,先問孩子要寫什麼事情,這件事情從前專到後是什麼樣子屬的,先把這個梗概記下來,然後按照每一句或者每個環節,讓孩子來描述是什麼樣的,這里簡單或者很單一都是沒有關系的,因為孩子本身的詞彙量有限。
狀物作文,顏色是什麼樣的,形狀是什麼樣的,會不會有什麼變化,跟什麼人什麼故事有關系。
如果單純是為了考試,聽學校老師的就可以了。我這里的方法是為了讓孩子懂得寫作文也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法,家長不能光買優秀作文逼孩子看,而是應該主動地從裡面找一兩篇與孩子寫過的作文題材類似的作文讓孩子看,引導他進行比較和學習。只有發現差別,才會產生學習的需求,才會知道努力的方向,應該從敘事的順序還是修辭還是形容方面進行學習。
然後告訴他,如果要像優秀作文寫的那麼好,就要多看看書。這里更加需要家長的關注,在孩子看完書,或者看了一部分之後,要問他,書裡面講了什麼,一方面是記憶力,一方面是表達能力,當積累的多了,才會有聯想能力的發展。
說得比較多,希望孩子能寫出好作文。

6. 怎樣輔導學生寫作文

寫好作文第一步:審題,把題目考察方向把握好了,作文題目和中心內容才不會脫離要求。
寫好作文第二步:選材,寫什麼事件,寫什麼事物,寫什麼人,什麼人的什麼特點,一個好的選材才會使作文內容不空洞,情感充實。
寫好作文第三步:構思,要有一個良好的構思,這即要求作文立意要遠,對文章結構要想好,選好的材料要合理組織起來。
寫好作文第四步:開頭,怎麼開頭呢?一點參考:一是直奔主題,直奔主題就是你要寫啥,在一開始就去描寫它,或者直接說出你的觀點;二是開篇引題,從相反或者相關的事物事件寫起,引出你想說的話。
寫好作文第五步:結尾,由於結構都是想好的,中間的話就順理成章了,結尾要寫的好會起到不一般的效果,結尾要表現出積極樂觀向上的思想情操,要給人讀了有希望有陽光的味道,但是不能大話空話,要結合作文內容本身,不可以揠苗助長似的拔高立意,或者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就是會讓人產生聯想的,退一步說就是一個半模糊的結尾。

以上是構思一篇作文,但是這些都是平時有所積累才能做到的,那麼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做積累呢?
第一:作文最重要的是語言,如何組織語言,讓你的語言能讀得通,讓人讀來感覺舒服很重要,這是第一印象的(寫字好看與否先不論),這就要求平時多讀美文,記錄你覺得經典的或者很美的或者很有氣勢的語言,寫作時你可以模仿甚至直接拿出來使用。
第二:作文的結構很重要,你的素材也許不是很好,但是經過你精採的語言和文章結構安排,死素材也會變成活蝴蝶。結構安排。要求你平時要多讀,學習別人的結構模式,多做總結,寫作時隨便挑選一個,或者自己能夠創新。
第三:素材積累,好的素材會給你更好的發揮空間,你才不會覺得無話可說。素材要求你要學會觀察生活,對生活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然後才會發現生活中美好之處,你才會有一雙慧眼去截取你的最好的畫面,也就是素材,供你作文時使用。
第四:書寫,也許你作文什麼都不好,但是你的字跡工整漂亮,卷面整潔,看了讓人舒心,也許考官發現你前面做的並不是很好,他也許都不再看你的文章了,直接就會有一個比較高的打分,至少不會讓你的認真變成白紙,你要知道改試卷時會有多少試卷,他們改一天兩天,坐在那裡有多累,不會每一篇都看的,看你的字跡給分也是正常的。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成功!

7. 怎麼輔導小學生寫作文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很多學生卻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留心生活、不善於觀察、不會構思、不善表達所致。
寫作的素材來源於生活,只有通過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內容才能充實。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用「問題」導向目標,即:根據作文訓練的過程,確定觀察的范圍、對象,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重點,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根溯源,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直到逐個弄清問題為止。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觀察要領,從而積累大量作文素材。這樣,寫起文章來就會下筆自有言,寫出來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這就是教學的第一步觀察。
構思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是學習謀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觀察得來的資料,還不等於能寫出好文章,還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小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個「言之有序」的問題,而且還是個「言之有理」的問題,而古今中外,雖「文有規循」卻「文無定法」。不過,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徵,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比如,在訓練寫景時,可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範文,這篇文章結構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於學生掌握。若訓練寫人,則引《愛迪生》一文先簡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內心是性格,最後贊美品質點中心。
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學生入門後,再適當進行靈活布局的巧妙構思訓練。這一步訓練的指導思想是「先規矩而後巧妙」,具體步驟是寫提綱或打腹稿。經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把握構思的一般規律,從而完成作文的構思。
同時,還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確定各年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具體地說,教師可在低年級學生中以創造型的現象作文和童話體作文,來培養學生想像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中年級學生以觀察作文為主。教師可著重安排對動物、自然景物、建築物以及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訓練,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藉此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精確性。從高年級開始,要以學生的抽象思維為培養重點。其習作訓練應該從觀察作文轉向有名確表達需要的實用型作文。教師可根據社會、家庭中人際交往的需要確定各種有趣的主題,讓學生寫目的明確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各種應用文和讀書筆記,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的技能和發散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對小學生來說,教師還要重視口頭和文字表達的訓練。它也是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把話說明白,意思表達清楚,就要鼓勵學生,話該怎麼說就怎麼寫;要指導學生把話說通,把意思寫清楚。訓練的步驟是:先說再寫,寫後就讀,邊讀邊改。通過反復訓練,學生定能把話說通,把意思表達清楚,把對象寫准。總之,在表達訓練中,將說寫結合,讀改結合,採用「說、寫、讀、改」的模式,訓練學生表達由通順明白到准確形象到生動,在反復的錘煉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能使學生初步達到「言之有文」。至此,通過作文教學的觀察、構思和表達的訓練,學生寫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在教育孩子我摸索出了以下幾個行之有效的教孩子寫作文的教育方法。
我們的現行寫作教育存在著不少誤區:
(1)是在教學方法上人為的為寫作設置條條框框,本來孩子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完整、順利、清晰地寫下來就是一篇好作文,但老師在孩子寫作文前卻先說立意、選材、詳略、開頭、結尾等等一大套寫作理論,還沒寫作文就把孩子的寫作念頭嚇回去了,孩子放不開手腳去寫;
(2)是不注重孩子思維方法的教育,寫作文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寫思想和想法,大人寫大人的思想,小孩寫小孩的思想,而我們的教育以填鴨式為主,制約了孩子思維的展開;
(3)是錯誤的估計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給小學生寫作人為地限定字數。如規定孩子寫的作文應該在多少字以內,作文選上也寫明300百字作文,400字作文等,其實有話多寫,沒話少寫不要限制孩子的寫作字數,報紙上報道的八九歲的孩子寫小說的例子不是有的是么?我女兒在四年級的時候用三天時間寫了5000多字的小說,並且寫得頭頭是道。
(4)是在孩子小時候不注重教他們寫作,等到了初中高中再給孩子「惡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誤區寫作和語言一樣年齡越小學的越快;
(5)教育孩子寫作文要從孩子低齡時入手,因為這時的孩子一派天真,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你想讓他怎麼寫他就會怎麼寫。

一是採用例證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邏輯思維方式。有因就有果,每一個觀點都要有例證和說明來支撐是事物發展和存在的規律,培養孩子的因果邏輯分析能力,對孩子寫作大有好處。舉幾個例子:如果說這個山多美呀,就包括樹美、水美、人文景觀美等等各個方面。說小明學習好,就包括小明語文好、數學好、平時考試成績好、課堂上回答問題好等各個方面。每一個小的方面又可以是一個分觀點,可以用更小的實例來支撐,例如說樹美可以再從樹的疏密、高矮、形狀、姿態等各個方面來寫,依次類推。如果注意到了這些,孩子寫起作文來就會言之有物,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也會豐富充實。

二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寫作狀態進入的障礙。在剛開始教孩子接觸作文時不要給孩子設置條條框框,不要給孩子講立意、選材、詳略等大道理。我初中時怕跑題想了好多內容不敢寫出來的情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想有這種經歷的不會只有我一個,因此要讓孩子放手去寫,盡量寫得長一些、細一些、多一些。尤其是記敘文只有寫得長一些、多一些,才能寫得詳細細致,另外也便於修改。每次寫作文都是寫一些概括性的句子的孩子要想使作文快速提高難度很大。

三是運用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本質,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聯系是事物的本質,培養孩子聯系的思維方法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例如說讓孩子寫山就要使孩子聯想到樹、水、花、鳥、登山的人、有關山的傳說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寫上學路上不光要讓孩子想到上學路上發生的具體事件,還要讓孩子看到上學路上的建築變化,四季風景、人間萬象等等方面,開闊孩子的思維。

運用以上方法,經過一兩月的集中培訓學習,一般的孩子都能夠消除寫作的畏懼感,寫出和自己的年齡和經歷相適應,語言比較流暢,內容較為豐富的作文來。但這只是寫作的初步,這時的孩子只是能夠運用比較平白的語言熟練表達自己的行動和觀念,三四年級的學生只要方法得當很容易做到這一步,到了五六年級,就應該在孩子無意識當中讓他們接除記敘文、說明文以外的散文、議論紋、詩歌等其他文體(個別的孩子三四年級也能掌握),同時還要注意訓練孩子的概括歸納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語言功夫。我的做法就是:
一是培養孩子形象化的語言表達方法和類比比喻的語言表達方法,引導孩子學習詩化語言。例如看到路邊的樹木,就可以說:樹是大地的兒女,樹是人類的夥伴,樹是小鳥的家,樹是陽光下舞蹈著的精靈等等,這樣在訓練孩子書面語言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是以「命題」和「看法」的方式引導孩子其他文體的寫作。例如出《我對生命(生活、學習、金錢、同學、鄰居等)的看法》這樣的作文題,引導孩子寫議論文,同時也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三是加強孩子邏輯歸納和概念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鴨式教育培養的孩子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獨立觀點(這種教育模式下造成了很多成年人人雲亦雲,頭腦簡單)。例如看到樹葉黃了又落到地上,就可引導孩子樹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規律」的觀念;每天送孩子上學就要引導孩子樹立「沒有積累的過程就沒有以後的成功的觀念」等等,並讓孩子嘗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
以上是我對小學生寫作教育的一點看法,不一定全對,但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願對為孩子寫作文不好而發愁的家長們有一些借鑒意義。

8. 小學作文輔導:怎樣寫好一件趣事

[小學寒假作文輔導班之寫作時如何寫好一件事]小學寒假作文輔導班之寫作時如何寫好一件事2010-12-10 15:11是不是當看到一個作文題目無從下筆?濟寧彼岸教育寒假課程,本次專門為小學生設立了寒假作文課程的設置,有濟寧小學寒假全科班|濟寧小學寒假作文輔導班,通過短期的輔導,讓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高,小學寒假作文輔導班之寫作時如何寫好一件事.濟寧彼岸教育為您分享:濟寧小學寒假全科班|濟寧小學寒假作文輔導班之寫作時如何寫好一件事.在作文指導中,我一直建議學生們寫多件事,運用\"五段式\"的結構,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寫作興趣.而且在中考作文中也會因為內容充實、結構層次清楚,提高文章的評分檔.最近很多同學都跟我說,學校老師要求一篇文章只能寫一件事,一件事的文章怎麼寫才能寫好呢?記敘文寫幾件事不是一定的,主要是根據中心和謀篇布局的需要,我建議寫多件事,不是不能寫一件事,只是寫一件事的難度高於多件事.考場作文中絕大多數同學都是寫一件事,這樣的文章得高分不容易.因為學生寫的一件事的文章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敘事是流水賬,過程中沒有主次,認為事情寫全了就是寫好了;不會分段,事情經過停不下來,沒有層次,甚至用500多字的段落寫這件事;過於重視事件的經過,而忽視題目和中心;想不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也想不起來各種描寫手法等,這種種的問題制約了寫一件事得高分的可能,寒假作文《小學寒假作文輔導班之寫作時如何寫好一件事》.怎樣把一件事寫得精彩呢?首先,要有結構意識.我們決不能總想著一口氣把事情講完,我們要考慮的是讀者,也就是閱卷老師看你作文時的感受.文章要有一個思路,先怎樣--後怎樣--再怎樣,有這樣一條線索,按照中間部分至少三段的原則,寫起來方便,讀起來明白.第二,明確寫事情的經過不是目的,只是表達中心的一種手段,要學會巧用事件.可以通過倒敘改變敘事結構;可以通過插敘充實文章內容;可以製造懸念引人興趣;可以一波三折增加事件的曲折度.這些寫作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學過的課文和課外現代文閱讀的文章中,學習好的有特色、有個性的故事的結構方式,通過結構控制敘事的\"一根筋\",這是在動筆寫之前要構思好的.第三,好的語言要想辦法寫進事件中去.事件的發展過程是可以停下來的,看看事件周圍的人和事就可以描寫,描寫環境可以渲染人物的心情;描寫周圍的人物可以襯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可以想一想,這不就是心理描寫嗎?既可以表現人物,又可以突出中心.一門心思表述事件的經過,就會把這些方法都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必須在寫作中學會不斷地停下來,想一想,寫一寫,避免寫完後發現只寫了事件的過程,沒注意語言的問題.第四,選材時要注意一件事的素材,事要大一點,也就是動筆後有的可寫,不會讓人感覺拖沓、嘮叨,特別不要出現鋪墊過長的情況,事件的中心過程要有的可寫.最後,還應考慮過渡的問題.有些同學在寫作中總會有這樣的感覺,思路順著事件的經過寫,停下來就接不上了.其實沒關系,在事件的敘述過程中,不用事無巨細一一交代,可以有跳躍,只要把過渡做好,自然地到後面的環節就可以.總的說來,寫一件事的作文也是需要有中心、有結構、有好語言、有吸引人的事件,決不能只滿足於把事件

9. 如何輔導學生寫作文

如何寫好作文?
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供你參考。
低年級的孩子,開始多看同步版作文,可以進行權仿寫。鍛煉孩子講故事,對寫作很有裨益。
高年級的孩子。一定要勤練筆。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原創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祝你學習進步!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