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老師輔導 » 輔導員怎樣與學生溝通

輔導員怎樣與學生溝通

發布時間: 2020-12-13 05:22:47

Ⅰ 淺談輔導員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

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己動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Ⅱ 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學生,與學生溝通是大學輔導員

管理就是服務,在這里體現得更加明確。雖然還是學生,但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需要相互間建立充分的平等、尊重與信任,在這個基礎上的溝通相信才是有效的。作為輔導員,輔導也是幫助、服務的意思,主體是他們自己,作為服務者,個人以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爭取利益,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中不斷促進其成長——不僅是知識學習的增長,還有做人做事的長進,團隊協作的經驗增長,自我認知的深入,等等。這也是成人教育的主要理念:在過程中分享和進步。手打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輔導員的言行舉內止對學生的情緒、意志乃至道德容品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關繫到學生成長成才、家庭和諧、社會進步的重任。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生及時溝通,營造團結向上的班風和刻苦鑽研、拼搏進取的學風,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值得探討的課題。筆者從距離關系、親情關系、尊重關系、朋友關系、團隊關系、平等關系六種關系多角度、全方位地闡述了新形勢下輔導員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Ⅳ 怎樣才能與學生真誠的溝通交流

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學會了解
了解學生是師生溝通的首要條件。了解每一個同學是輔導員與學生盡快溝通的必要條件。因為了解學生方能深刻理解學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心理上的共鳴。這也是輔導員的本職。我們輔導員對於學生而言,不是官,而是直接的管理者。因此,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們往往是居高臨下的,這就使我們之間有了一定的隔閡。再加上我們與學生有年齡的差異,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從而很容易產生認識上的差異。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去解決問題,有時候也會把我們的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學生的身上。這樣就使得我們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大了,不利於我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兵法有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應該了解學生各方的情況,包括他們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思想狀況,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而且在與他們的溝通過程中,如果僅僅拘泥於問答形式的談話,不可能產生心靈交流的良好效果,很難真正的了解他們。我們應該學會走入他們中間,比如: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其中;或者在課後到學生的寢室去,真正的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共同議論,探討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等。我們要讓學生們感到輔導員也是班集體中的一員,是他們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使得我們更好的溝通。
(二)真心對待
輔導員傾注愛心是溝通的根本保證。熱愛學生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同時也是師生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如果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不能傾注愛心,又哪裡談得上與他們溝通呢。因為愛能驅使輔導員以最大的耐心和韌勁去克服與學生溝通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能夠
激起學生對我們的親近感和信任感,從而使溝通能夠順利進行。對於學生來說,我們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子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孫子曾經說過:「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也就是說,將帥對待士卒像對待嬰兒那樣,士卒就會跟他們赴湯蹈火;帥對待士卒像對待自己偏愛的孩子那樣,士卒就會與他們同生共死。這就告訴我們,輔導員待學生要像家長待孩子一樣,兼嚴父與慈母二任於一身。既要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真誠地愛護學生,與學生彼此信賴,又要嚴格要求學生,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毫不放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也曾經指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愛心很重要。」作為一名輔導員,我們尤其要對學生投入真誠的愛心。只有我們用真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才會對我們敞開心扉,親近我們,信任我們。因為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學生感受到這種愛,自然願意去和班主任或其他教師交流,那麼溝通也不是件難事了。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對學生的愛應貫徹以下兩條原則:一是這種愛應該是不含任何偏見和無私的,不只是施於少數人,而是普遍地給予所有的學生,切不可親此疏彼;二是這種愛應該是理智的,我們對學生的情感必須能夠使他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提高。而且,這種情感要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具體環境和學生自身的特點,來決定我們情感的傾向、表現方式和分寸。總之,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表現為愛而不縱,怨而不棄。這樣的愛可使我們的教育像春雨一樣滋潤學生的心田,在師生之問產生心與心相契、情與情相融的良好效果,使我們和學生之問能夠很好地溝通。
(三)學會尊重
在師生溝通中尊重是師生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因為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只有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准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我們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
我們必須把學生作為一個有思想,有看法,有需要,有情感的獨立的人來看待。要正視他們的存在,理解他們的願望,看到他們的努力,贊賞他們的成就。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去做有損自己尊嚴的事。
2. 要善給學生面子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這個臉指的就是人的面子。每一個人都要面子。當遇到尷尬的場面,每個人都會為了給自己挽回些面子,講很多理由,無非是找個台階下,避免
尷尬的局面。然而善給學生面子的老師卻並不多,有的老師事事不查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而且有時候在表達的時候態度過於強硬,語氣也不是很好,而且有時候批評學生甚至是當著很多人的面。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效果往往並不理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我們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不是一味的批評,傷害他們的自尊,而是換一種方式,去了解真正的原因,給自己多幾分鍾的思考,然後客觀的對待,最後再能夠對他們說一兩句體恤的話,一點點對學生態度的真是了解,對於解除這次傷害,都有莫大的幫助;如果我們能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多一點建議,少一點命令,也會使我們的關系更加和諧。因為建議的方法,使人容易改正錯誤,建議的方法,保持了一個人的自尊,給他們一種自重感,促使他們合作,而不是反抗。所以我們要善給學生面子,善給學生台階,學生也會給你面子,因為他知道你理解他們。
3. 要尊重學生的家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支持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是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同時,必須尊重學生的家長。首先,不同的學生家長有著不同的身份,地位,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作為教師,特別是輔導員,我們不能嫌貧愛富,對家庭條件好的家長百分熱情,而對家庭條件差的家長則冷眼相對,我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對事不對人。其次,由於大部分家長對教育子女不是行家,容易走極端,要麼是寵愛,要麼是棍棒相加,作為教師,要給家長多介紹教育子女的好辦法,贊揚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的做法,相信家長一定會尊重你。事實表明,只有教師真心尊重家長,融洽了學校和家庭的關系,教師的工作就能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否則,以後的工作將是困難重重。
4.要面帶微笑
在人際關系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臉上應常帶三分笑。這樣能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會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更願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引導。「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接觸溫馨可親充滿笑容的教師,而討厭整天帶著凶惡神情的教師。所以我們更應該對學生保持微笑,如此細小的一個動作卻可以得到豐收,我們何樂而不為?微笑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藝術,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和稱贊的話語,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個會意的微笑,都會讓學生感到我們的親近。在當今,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當慣了「小皇帝」,對嚴厲的硬性說教並不十分願意接受,反而友善的氣氛中,以平常談話形式輸入你要求他怎樣做會更有效。所以,如果我們要學生喜歡我們,信任我們,我們就要學會對他們真誠的微笑。

Ⅳ 大學生活中與輔導員溝通

你們可 以私下找他談。看誰的方法更可行,如果就這樣下去你們一定吃虧。要想按自己想的那樣做就得找到說服他的理由,。要麼你就接受他的做法。

Ⅵ 怎樣和學生溝通技巧

經常用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恢復信心

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學生遇到了一些煩惱,或者學生犯了錯,老師在跟學生溝通這些問題時,請不要批評、指責,甚至懲罰他們,而應當盡量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來幫助學生恢復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幫助他們樹立新的目標,讓學生走出過去的陰霾,更熱情的走向未來的學習生活中。

經常與學生進行有益的交談

即便學生很少接觸社會,多半都是在家裡或者校園里度過的,不過他們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都是比較關心的,比如說一些社會現象、時事新聞等,如果老師能夠時不時的跟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指導他們更正確而全面的看到問題,這樣不僅激發學生喜歡跟老師溝通的熱情,也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喲。

運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一些尷尬的局面

我們作為輔導員或者班主任,或者上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尷尬的問題,比如說有的女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突然來例假了,這樣會導致她們非常的尷尬,此時就是考驗老師的機智的時候,你可以找出一些更聰明的解決辦法,讓學生從你這里找到合理的台階,去化解這樣的尷尬,這就要看老師個人的聰明機智是怎樣的了。

對學生不要冷嘲熱諷,要多體諒他們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即便再努力,成績依舊不理想,此時老師不應當總是謾罵這樣的學生,而應當體諒他們的感受,多照顧他們的尊嚴。如果一個老師對待學生總是冷酷刻薄的話,這樣不僅會摧毀學生的自尊心,而且也會讓老師和學生之間構建起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這樣的話你還怎麼跟自己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呢?

跟學生合作盡量用邀請的語氣,而非命令

現代的教育已經比較開放和民主了,不再是古老的封建社會那種禮教式的教學模式了,很多時候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以老師在跟學生一起研究課題時,請盡量用合作的語氣,而不是硬邦邦的命令式的語氣。如果你對學生尊重了,學生也會反過來尊重你的。更何況很多學生都是處在叛逆期,不喜歡被命令,被剝奪自主權喲。因此,老師若不希望學生對你反感的話,在合作時請盡量把語氣轉換一下。

當學生鬧矛盾時老師要學會安慰他們

學生之間有時候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如果打鬧時有失分寸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有些學生感覺自己受到了委屈而哭泣,希望尋找到大人的安慰。此時,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先不必著急了解事實的真相,而首要做的就是把學生給安慰好了,讓他們先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當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了,之前跟同學所產生的矛盾和摩擦其實也比較好解決了的。

Ⅶ 輔導員如何與和學生生氣的大學任課老師溝通

先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生應該尊重老師。之後帶學生去拜訪老師,如果調解的好,學生的態度也非常好,指不定他們還會成為好朋友呢。

Ⅷ 如何和學生更好的溝通

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學會了解
了解學生是師生溝通的首要條件。了解每一個同學是輔導員與學生盡快溝通的必要條件。因為了解學生方能深刻理解學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心理上的共鳴。這也是輔導員的本職。我們輔導員對於學生而言,不是官,而是直接的管理者。因此,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們往往是居高臨下的,這就使我們之間有了一定的隔閡。再加上我們與學生有年齡的差異,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從而很容易產生認識上的差異。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去解決問題,有時候也會把我們的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學生的身上。這樣就使得我們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大了,不利於我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兵法有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應該了解學生各方的情況,包括他們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思想狀況,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而且在與他們的溝通過程中,如果僅僅拘泥於問答形式的談話,不可能產生心靈交流的良好效果,很難真正的了解他們。我們應該學會走入他們中間,比如: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其中;或者在課後到學生的寢室去,真正的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與他們共同議論,探討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等。我們要讓學生們感到輔導員也是班集體中的一員,是他們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使得我們更好的溝通。
(二)真心對待
輔導員傾注愛心是溝通的根本保證。熱愛學生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同時也是師生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如果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不能傾注愛心,又哪裡談得上與他們溝通呢。因為愛能驅使輔導員以最大的耐心和韌勁去克服與學生溝通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能夠
激起學生對我們的親近感和信任感,從而使溝通能夠順利進行。對於學生來說,我們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子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孫子曾經說過:「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也就是說,將帥對待士卒像對待嬰兒那樣,士卒就會跟他們赴湯蹈火;帥對待士卒像對待自己偏愛的孩子那樣,士卒就會與他們同生共死。這就告訴我們,輔導員待學生要像家長待孩子一樣,兼嚴父與慈母二任於一身。既要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真誠地愛護學生,與學生彼此信賴,又要嚴格要求學生,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毫不放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也曾經指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愛心很重要。」作為一名輔導員,我們尤其要對學生投入真誠的愛心。只有我們用真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才會對我們敞開心扉,親近我們,信任我們。因為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學生感受到這種愛,自然願意去和班主任或其他教師交流,那麼溝通也不是件難事了。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對學生的愛應貫徹以下兩條原則:一是這種愛應該是不含任何偏見和無私的,不只是施於少數人,而是普遍地給予所有的學生,切不可親此疏彼;二是這種愛應該是理智的,我們對學生的情感必須能夠使他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提高。而且,這種情感要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具體環境和學生自身的特點,來決定我們情感的傾向、表現方式和分寸。總之,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表現為愛而不縱,怨而不棄。這樣的愛可使我們的教育像春雨一樣滋潤學生的心田,在師生之問產生心與心相契、情與情相融的良好效果,使我們和學生之問能夠很好地溝通。
(三)學會尊重
在師生溝通中尊重是師生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因為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只有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准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我們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
我們必須把學生作為一個有思想,有看法,有需要,有情感的獨立的人來看待。要正視他們的存在,理解他們的願望,看到他們的努力,贊賞他們的成就。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去做有損自己尊嚴的事。
2. 要善給學生面子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這個臉指的就是人的面子。每一個人都要面子。當遇到尷尬的場面,每個人都會為了給自己挽回些面子,講很多理由,無非是找個台階下,避免
尷尬的局面。然而善給學生面子的老師卻並不多,有的老師事事不查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而且有時候在表達的時候態度過於強硬,語氣也不是很好,而且有時候批評學生甚至是當著很多人的面。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效果往往並不理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我們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不是一味的批評,傷害他們的自尊,而是換一種方式,去了解真正的原因,給自己多幾分鍾的思考,然後客觀的對待,最後再能夠對他們說一兩句體恤的話,一點點對學生態度的真是了解,對於解除這次傷害,都有莫大的幫助;如果我們能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多一點建議,少一點命令,也會使我們的關系更加和諧。因為建議的方法,使人容易改正錯誤,建議的方法,保持了一個人的自尊,給他們一種自重感,促使他們合作,而不是反抗。所以我們要善給學生面子,善給學生台階,學生也會給你面子,因為他知道你理解他們。
3. 要尊重學生的家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支持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是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同時,必須尊重學生的家長。首先,不同的學生家長有著不同的身份,地位,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作為教師,特別是輔導員,我們不能嫌貧愛富,對家庭條件好的家長百分熱情,而對家庭條件差的家長則冷眼相對,我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對事不對人。其次,由於大部分家長對教育子女不是行家,容易走極端,要麼是寵愛,要麼是棍棒相加,作為教師,要給家長多介紹教育子女的好辦法,贊揚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的做法,相信家長一定會尊重你。事實表明,只有教師真心尊重家長,融洽了學校和家庭的關系,教師的工作就能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否則,以後的工作將是困難重重。
4.要面帶微笑
在人際關系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臉上應常帶三分笑。這樣能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會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更願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引導。「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接觸溫馨可親充滿笑容的教師,而討厭整天帶著凶惡神情的教師。所以我們更應該對學生保持微笑,如此細小的一個動作卻可以得到豐收,我們何樂而不為?微笑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藝術,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和稱贊的話語,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個會意的微笑,都會讓學生感到我們的親近。在當今,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當慣了「小皇帝」,對嚴厲的硬性說教並不十分願意接受,反而友善的氣氛中,以平常談話形式輸入你要求他怎樣做會更有效。所以,如果我們要學生喜歡我們,信任我們,我們就要學會對他們真誠的微笑。
(四)專心傾聽
作為一名輔導員,專心並耐心的聽學生講話,是有效溝通最基本的要求。沒有真正的傾
聽,就不會得到學生的信任,他們就不會把自己的心理話和內心的感受告訴我們。傾聽本身就表示我們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如果學生向你傾訴.你一定要專心傾聽。哪怕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人,在一個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傾聽者面前.常常會談「軟化」而變得通情達理。不管面對一個怎麼沖動或憤怒的場面,只要你能耐心的傾聽,整個氣氛便會緩和。憤怒或沖動的學生在自由的表達了自己受壓抑的感情後,心理壓力得到一定程度減輕.而且通過你的認真傾聽,學生覺得自己問題已經被引起了老師的重視和理解,於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勵。在這種情況下,解決任何問題都有了良好的開端。
(五)平等對待
公正無私,一視同仁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當遵循的准則,輔導員尤應如此。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確並不容易。作為一名教師,愛優生並不難,難的是愛差生。
我們對待學生不能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好而特別親之愛之,也不因為他的成績差、行為不端而惡之厭之,而應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如果做不到一視同仁,就必然會親此疏彼,這樣不但不利於全班學生的溝通,反而會使親者產生不健康的優越感,疏者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損傷,造成同學們之間的不團結,有百害而無一利。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 「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看低我們眼裡所謂的「差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化,我們工作方法的改進,他們也會發展變化,即使不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把他們塑造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之,教育決不是說了就行。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愛和信任,只有擁有了他們,我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才算是從心開始。同時,我們和學生溝通,應該從外轉化到內,從單純的說教轉化為實踐活動,讓情感與認識相互作用,使情感上升為信念,成為提高學生自覺認識的動力,最終達到和學生有效溝通,和睦相處。

Ⅸ 輔導員和學生交流溝通的途徑有哪些最有效的是哪種

你真好!還在這里想怎麼和學生溝通!其實老師(我是一名學生),如果你真心地想和學生溝通的話學生是很信任你的,真的!
我們的輔導員好凶,問她什麼都是凶吧吧的,象誰欠她的錢一樣……而且她還那麼年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