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大學當輔導員
❶ 應聘大學輔導員一般需要什麼條件
輔導員應當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
(二)具備本科以上學歷,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甘於奉獻,潛心育人,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理論和知識,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相關知識,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
(四)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具備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的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遵紀守法,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廉潔自律。
(1)要去大學當輔導員擴展閱讀:
大學輔導員,分為兩類:
(1)一類是在校生,通過行政保研,以研究生身份擔任輔導員;
(2)一類是外聘制,通過對外招聘,以教職工的身份擔任輔導員。
輔導員發展歷史:
1978年,國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復輔導員制度,因原先文革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包括輔導員)轉崗嚴重,於是以專業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輔導員工作不在僅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
1987年,也出台過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輔導員工作定位依舊沒有變。 一直到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比如幫困工作、心理輔導、職業輔導等工作也成為了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黨和國家越發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0年、04年分別出台文件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04年16號文件,拓展了輔導員職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職能寫進了文件(包括幫困、心理、就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等),並從很多方面為輔導員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❷ 大學輔導員好不好當
從你的描述中,其實你是傾向於做輔導員的,但是這個職位真的是。。。我建議你先做著感受下,這個就像小馬過河,需要自作定奪的。很多時候別人說不好的東西也許你很適合,有些人家認為你適合的東西有可能你不喜歡。而且你還年輕,既然想做這個就先做著,以後也可以考公啊,讀研啊,甚至是跳槽什麼的。現在工作挺難找的,先就業後擇業吧。
❸ 去高校做輔導員好還是當公務員好(都有編制)
你說的是2種不同范疇的東西
事業單位是個廣義概念。包括學校,醫院等。
高校輔導專員是一種屬職業,可以在事業單位,也可以在企業類型的民辦學校中。
但不管是什麼單位吧,我的經驗是,輔導員是靠青春吃飯的,而且忙的很,但收入、人際關系、職稱等等待遇都上不去。可以說是一種初級科員,當導員,樂趣在於學生管理,但前途不會很好。
❹ 去高校做輔導員好還是當公務員好
一般情況下,公務員的社會地位與福利待遇應該會比同城市的大學輔導員要版好些。
具體要權看公務員崗位屬於什麼單位和崗位。
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個人的情況,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環境,適應什麼樣的工作生活。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建議從自身出發,看看自己更喜歡哪一種工作。
❺ 在大學當輔導員好嗎
在大學當輔導員當然好,一般不是教學方面的老師,都是當輔導員出身的,我有一個老師先當輔導員,兩年後就當了後勤處長,另外一個老師當輔導員,不到20年已經是學院黨委書記,僅次於校級幹部了。
❻ 本科畢業能去當大學輔導員嗎需要准備什麼~想請剛當上大學輔導員的親具體講講~
本科畢業能去當大學輔導員,需要准備的重要是自己能力方面。
1、較強的組織能力。輔導員面臨的都是求知慾望比較強烈和風華正茂的大學生,需要經常組織一些大型的活動,包括班級年會、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這些都要去有駕馭大型活動的組織能力,能夠快刀斬亂麻,能夠臨危不亂,處事果敢。
2、較準的相人能力。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一支得力的學生幹部隊伍助手。學生幹部選拔的得力,在日常工作中就會發揮左膀右臂的作用,否則就會成為掣肘。。因此,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相人能力,當然不是說的看相。而是能夠結合實際兼聽則明,綜合考察學生幹部的能力,也就是管理的執行力情況。
3、快速的危機干預能力。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思想和行為能力的人,要想完全杜絕危機事故是不可能的,但是當危機事件發生後,對危機實情的處理能力確是相當重要。這里包括對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事先預估和危機發生後採取的補救措施。
4、較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這就講求語言的藝術,永遠不要小瞧自己的學生,不要用生硬的語言去開展或部署工作,那樣在工作尚未開始以前已經遭到了心理抵觸。即使批評,也要注意技巧。
❼ 想在大學當輔導員要有什麼要求
看你要去雲南哪個大學了,各個學校要求不一樣。團員無所謂,關鍵證書一定要有,在學校有過什麼獎勵都可以用來表現你很優秀。一般輔導員要求都不是很高,素質高
有耐心
就好了
❽ 女孩去高校當輔導員好嗎
女孩子去高校當輔導員當然好了,首先輔導員是大家上大學4年裡接觸得最多的人,嚴格來說,大學輔導員不上課,也不是教師崗位,而是一個負責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崗位。
在大學里,同學們會發現輔導員的年齡不會比自己大很多,一般都是富有青春朝氣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
他們的年齡雖不大,卻有著高學歷,能考上大學輔導員崗位的至少都要求具備研究生學歷。
近幾年,研究生畢業的人都熱衷於往高校里發展,選擇考上某某大學的輔導員成為首選。
為什麼有這么高的學歷,不去考公務員,不去當老師,而對大學輔導員這份工作情有獨鍾呢?
原因主要有4點。
1.看中的是大學的環境
同為學校,大學和中小學卻是天差地別的。大學里的人文環境好,學習氛圍濃厚,學生群體朝氣蓬勃,能時時刻刻面對一群大學生工作,不但能讓自己保持年輕的心態,也給工作增添不少樂趣。
尤其是很多輔導員到崗工作了幾年之後一般都會選擇再次考博繼續深造。
而大學里的學習環境獨一無二,圖書館、自習室、餐廳、校內咖啡廳等都是絕佳的學習之地。
所以,即便持有研究生學歷可以到沿海大城市好的中學當老師,賺更多的工資,也比不上在大學里工作,享受的是大學里絕佳的生存環境。
2.工作簡單,人際關系單純
很多人不善於交際或者不願意去揣摩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
而校園里要麼是同為老師的同事關系,要麼是師生關系。這樣的關系構成非常簡單,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和時間去應付形形色色的人,更不用為了復雜的關系而煩惱。
而公務員隊伍就大不一樣了,工作環境復雜多變,面向的人群廣泛而復雜,工作關系、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更是讓人難以應付。
並且大學輔導員崗位待遇並不低,與其在公務員隊伍里勾心鬥角,不如安心待在象牙塔里安安穩穩潛心育人。
3.有機會當大學老師,實現身份轉變
很多大學輔導員工作了幾年之後,工作表現優秀的,都可以轉任為大學老師,去搞教學。
輔導員屬於政工崗位,需要坐班,工作比較繁瑣,崗位離不開人,與專任老師相比,更辛苦,而且待遇不如教師那樣高。
能轉聘為教師崗,相當於熬到了頭,從此可以不用坐班,還能評教師系列的職稱,單純又多金。
應聘大學教師必須要求具備博士學位才夠資格報名,顯然以研究生學歷獲得一個輔導員崗位,而後轉聘為教師,把輔導員作為一個過渡的跳板再合適不過了。
4.受學生尊崇,存在感爆棚
大學輔導員經常與學生骨幹打成一片,再加上與學生的年齡差